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我父刘玄德 > 第610章 子孝碰壁

第610章 子孝碰壁

推荐阅读:重生99分甜:薛先生,合作愉快无限恐怖备胎从一拳超人开始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超级策划师逍遥医圣邂逅神秘BOSS赘婿当道魅魔只想干饭

    第610章 子孝碰壁
    曹仁自出长安,走金牛道直奔汉中而来,将将赶在大雪封山之前抵达了白马塞。
    张鲁再度出迎,同曹仁在白马塞中汇合。
    曹仁军中参军张范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向张鲁宣读了天子诏令,册封张鲁为阆中侯,拜征南将军,食邑万户。
    随后,以大将军军令,派中郎将韩浩为偏师主将,领兵马一万,进驻黄金戍。
    对于这个调令张鲁完全没有任何意见,相反他还长出了一口气。
    张鲁虽然在军略上并不出彩,但好歹也是带过兵马攻下过汉中的,更火并了刘焉派来牵制他的心腹司马。
    因此,张鲁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自张卫南下之后,一再抽调汉中兵马,曹昂来了之后,又只是留了四千人在白马塞,反而还抽走了黄金戍的汉中郡兵。
    这阵子他可是提心吊胆,特地招揽了汉中数百麾下賨兵前往黄金戍以东的山区打探,密切监视上庸西城左幕军的动向。
    直到曹仁抵达白马塞后,他才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如今听得曹仁留下一万人马增强黄金戍的防御力,他高兴都来不及,更加不会反对了。
    曹仁在汉中并没有多待,与张鲁沟通完毕之后,毫不客气的开口索要补充。
    张鲁脸色有些难看,先前汉中支援张卫南下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等到曹昂南下时,张鲁又亲自筹措了一大批的物资。
    现在曹仁又来索要物资了,而且数量比起曹昂来时更甚,即便汉中富庶,张鲁又久居南郑积蓄颇丰,也有些消耗不起了。
    曹仁似乎是看出了张鲁心中的迟疑,心中生出些许不快。但曹仁毕竟不像曹洪那般重视财货,也不像夏侯渊那般急躁,颇有大将风度的他给张鲁解释了一番。
    大军是自长安出发,却并非是长安驻军,都是从兖州,颍川,南阳各地调集而来的。哪怕就是关中军,也是从洛阳整编完后才到的长安。
    兖州、颍川距离长安都多大上千里地,南阳虽然近一些,可以走武关入长安,但也有七八百里地的路,而且还多是山路,唯一不错的就是这条道路联通南阳盆地和关中,故此修筑有官道,而且常年维护。
    大军云集长安之后,未有休整几日,就又开拔南下,一路餐风露宿,日夜兼程,耗时二十余天抵达南郑。
    这些士卒若是从原先驻扎的地方算起来,在这两个月内,走了接近两千里地的路,军队兵士已经很是疲乏。更麻烦的是,大军还不能休整,还得继续赶路南下,还得走上一千多里地,抵达雒城之后才能得到休整。
    没有大量的物资财货进行犒赏,以曹仁的威望也得在南郑先休整上十天半月。
    要是往常的话,这点时间也不算什么。
    可眼下不但是争分夺秒的紧要时刻,而且天气越来越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开始降雪了。一旦大雪封山,大军被困在秦岭之中进退不得,那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曹仁的解释有理有据,而且曹仁还是真正的宗室第一大将,能够位在其上的也只有夏侯惇这位军政“全才”了。
    张鲁考虑到自己已经归顺了曹操,曹仁这等宗室支柱不然不能得罪,况且日后在北地传教,若是能够得到宗室的支持,必然有事半功倍之效。
    最终,张鲁咬牙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在南郑搜刮了一遍,给曹仁送去了大量的财货补给。其中光是财货就多达两千两百多万钱,另有丝绸绢帛一万一千余匹,其中甚至还有两百匹极为珍贵的蜀锦。
    除了这些财货外,张鲁还送来了四百口猪,六百头羊,鸡鸭三千余只,酒水三百石,上品井盐二十石。
    曹仁登时大喜,连连道谢,当日便将财货布帛悉数发下,并以酒肉犒赏全军。顿时引得曹营士卒三呼万胜,连日赶路的疲乏一扫而空。
    恢复了士气之后,曹仁大军在白马塞仅仅只休整了三天,补充完军资粮秣,又犒赏犒劳了三军之后,即刻开拔,继续出发南下。
    一路紧赶慢赶,一月中旬就抵达了葭萌城。
    只是因为葭萌关被周泰牢牢守住,大军想要潜越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没法携带物资。
    所有的大车以及大部分的牲畜都只能留在葭萌城一线,然后用人力从牛头山北麓背上山,送至天雄关内。接着从天雄关内再继续朝蜀中转运。
    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足以显示其繁琐复杂,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而如果能够攻下葭萌关,则可以直接走白龙江、嘉陵江河道官路,这条官道不但通畅,而且还十分平坦,别说大军行走了,就是大车都能并行。
    最重要的是,走这条道可以直接顺着地势平缓的牛头山南麓上山,粮食军械根本不用卸载,直接坐着大车就能通过天雄关了。
    正是如此鲜明的对比,使得曹仁在抵达葭萌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潜越天雄关,而是摆开阵势,利用葭萌城一线的汉中军这段时间里打造出来的攻城器械想要强攻一下葭萌关。
    如果能够攻下葭萌关关城,不但彻底扫清了后路,而且粮道也立刻变得更为通畅了起来,粮食军械等后勤物资的转运速度至少能是之前的十倍以上。
    要不是广汉郡几乎对汉中军毫无抵抗,直接就开城投降了。否则就这恐怖的后勤转运效率,汉中军在梓潼根本坚持不了几天就得撤军了。
    曹仁的想法是好的,而且也早早做了周密的部署。
    他先以麾下骁将韩勤领三千精兵潜越至天雄关,绕到葭萌关南城,同时亲率主力,拣选精锐,欲前后夹击葭萌关,务求一举而下。
    只可惜曹仁来的太晚了,此时葭萌关城中守军已经增至七千人,而且悉数都是左幕军士卒,蜀军已经被撤换了下去。而且周泰、霍笃等人利用这段时间,从嘉陵江上运送来了诸多军械、材料,原地打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和器械。如今城中别说是投石机,连弩、璅弩车,牌车等等防御器械,就连配重投石机都有了。
    同时,葭萌关独特的属性在此时也让曹军痛苦不已。葭萌关可是蜀北各个关隘中,唯一一个对南面也具有极强防御力的关口。它可不像剑阁、天雄关等地,对于北面防御力很强,可对于南面蜀中却是毫无半分加成。
    曹仁一攻之下,大为骇然。
    葭萌关优秀的城防、守军的精锐以及器械的精良,无一不大大出乎了曹仁的意料,直接把曹仁的傲气给打掉了一大半。
    原本曹仁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觉得是汉中军太过孱弱,才会让葭萌关如同一颗钉子一般钉在粮道上。
    可这一刻曹仁却明白了,不是汉中军太弱,而是守军太强,葭萌关又太险。
    即便曹军的战力要胜过汉中军许多,可一样没讨到便宜,甚至还因为更加勇猛而受到了更惨重的伤亡。
    曹仁不敢再继续下去了,士卒可都是人,若是死伤惨重了,这士气可就掉没了。届时就是去了成都平原,也只是给曹昂多加几万张吃饭的嘴,那可就真坏大事了。
    很快,曹军大阵之中响起了金锣声,显是鸣金收兵了。
    **
    曹仁在葭萌关下吃了个瘪,刘封却是顺风顺水的抵达了江州。
    陆逊带着甘宁、孙策、黄忠、魏延、吕蒙、文聘、凌统、张南、冯习、吕岱、爨怏等诸将至码头迎接,可以说前线诸营将校尽数到场。
    刘封也很高兴,拉着陆逊、甘宁等人好生寒暄了许久。
    陆逊自前年与刘封请命,南下交州,深入南中后,已经有足足两年多没有与刘封见面了。
    这次见面前,陆逊还有些担心同刘封生疏了,却没想到刘封待他依旧如同往昔那般亲近。
    陆逊这人别看他外表温和内敛,可实际上骨子里却是心狠手辣,但偏偏又是个恩怨分明,重情重义的性格。尤其是陆家的政治立场,深得刘封之心。
    陆逊本人的政治立场比较世俗,也就是重视家族地位,与大部分东汉士族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也是陆逊为孙权所用之后,竭力报效孙权的原因,同时也体现出了陆逊本人并没有太过主观的政治信仰。
    这也意味着陆逊如今的政治立场会紧跟着刘封而动,毕竟他身上已经贴着再深刻不过的刘封印记了。
    与陆逊不同,陆氏的当代族长,也是陆逊的族侄陆绩却是个铁汉党,与其祖父陆康一样,陆绩推崇刘汉,至死不渝。
    在赤壁时,陆绩就是东吴政权中积极推动联刘抗曹的士族之一,陆绩始终坚持“拥汉反曹”,而孙权在江东立业过程中,逐渐从“尊汉”转向“自立”(最终称帝),两人政治路线冲突明显。
    陆绩后来看出了孙权企图自立的心思,就曾公开预言“汉室陵迟,天下三分”,暗讽孙权有割据之心。
    在赤壁之战前,他坚决反对孙权与曹操妥协,主张联刘抗曹,但其激进态度与孙权“务实权变”的风格格格不入。
    陆绩与陆逊是不一样的,他是拥有自己政治信仰的。
    最有趣的是,陆绩、陆逊两人死后都得了一个清廉的评价,在正史上都留下了家无余财四个字。
    可实际上两人的差别却极大,陆绩是真正的家无余财,这包括了陆绩这一系的陆家子弟都很穷困,而陆逊则截然相反,陆逊本人的确家无余财,但陆逊的旁支子弟却极为有钱,陆氏甚至以豪富称雄江东。
    这也是两人性情的巨大差异。
    因此,刘封并没有因为陆逊和陆绩的特殊关系而用一斥一,相反,如今陆绩也被刘封委以重任,留在江州辅佐诸葛亮总揽后勤诸事。
    当晚,刘封于广都城中大宴诸将,并犒赏三军。
    刘封这边的物资可要比汉中张鲁的物资多多了,尤其是得到了益州本地士族的支持后,猪羊酒肉更是流水似的送来。
    当晚三军加餐,每个士卒分到了一斤肉、一条鱼、半斤酒、两个鸡子,雪白的大米饭管饱,还有好几种咸菜可以用来下饭。
    除此以外,刘封还发下了犒赏,嘉奖封赏了这一年多来的有功将士,各种奖章,财货、官爵毫不吝啬的发放了下去,不断的有士卒高呼左将军万胜的名号。
    士卒俱得封赏,而陆逊等诸多将领也俱是得到了嘉奖和升迁。
    陆逊因为益州郡的大功,以及北上犍为属国和犍为郡的战果,再加上赵韪之战的收益,被刘封擢升为裨将军,其他人等也俱有封赏。
    “主公,何时攻取成都?”
    甘宁一脸激动的望着刘封:“宁愿请为先锋,为主公献上锦宫!”
    自入蜀衣锦还乡之后,甘宁的状态越发好了,原本身上带着的戾气也消散了许多,整个人的状态变得昂扬了起来,他是真心想要为刘封拿下成都,好报答刘封对他的如山恩重。
    “兴霸莫要着急。”
    刘封笑着安抚道,接着他的视线扫过堂上诸将,大部分人的眼里都带着跃跃欲试。
    要不是甘宁乃是刘封亲手提拔的心腹爱将,又追随了刘封多年,屡立战功,是水军中四大巨头之一,刚才听他请缨为先锋,必然会有不少人起身与他争上一争了。
    可即便如此,魏延、黄忠等人的眼中也是又羡又嫉,满是渴求的目光紧紧盯着刘封,希望能够得到刘封青眼。
    “诸君征战年余,大军也已疲劳了。”
    刘封摸着嘴角生出的绒毛,笑吟吟道:“今年之内,是不会再战了,来年开春之前,我意将大军撤回武阳休整。”
    野地大营虽然设施齐全,但终究不如城中住的舒服。刘封也是考虑到士卒的艰辛和劳苦,不忍心让他们在新年之际还驻扎在野外。
    甘宁一脸震惊,若是面前换了其他人,哪怕是陆逊,他也早已经恶言相向了。可当他面对刘封时,却只能老老实实的恳问道:“主公,如今局势大好,怎可轻言退兵?”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6731/60960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