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持之以恆向著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
推荐阅读:夫人,夜深了、被子女嫌弃我技能全点了寿命、法官大人的追妻攻略、修无情道后我飞升了、国势、都市悟道者、妖怪食堂、出关后我被迫飞升宇宙、师尊变了怎么办(重生)、九十年代娇媳妇、
“平均订阅突破200万?这是什么意思?”
特意千里迢迢跑来圣像作坊探望北川秀的叶夫盖尼好奇问道。
他的新书《驱逐》刚写完第一卷,考虑到这部小说受了很多北川秀的影响,他便借著探望的机会,把一堆书稿也拿来给北川秀观看,希望得到他的一些建议。
两人刚才正閒聊著和《驱逐》相关的话题,恰好斋藤玲奈的彩信发了过来,和北川秀一起看到数据后,对电子阅读一窍不通的叶夫盖尼便这么问了一嘴。
这些日子在沙俄各地游歷打工,北川秀已经了解到,这个昔日虎踞一方的军事霸主,现在的科技发展很落后,距离全民网络时代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日本国新兴起的电子阅读和轻小说都是基於网络的高度发展而腾飞的文学市场,要给不太懂网际网路的叶夫盖尼解释,著实费了北川秀好一阵功夫。
半小时后,恍然大悟的叶夫盖尼看北川秀的眼神都变了。
“200万平均订阅,一共20章付费章节,平均一章的单价是25日元,也就是说你现在在写的那本《环界1:铃》的总销售高达10亿日元!
折合卢布是.”
叶夫盖尼的头有点晕。
“大概2.5亿卢布吧。”北川秀平静的点了点头。
《环界1:铃》最新章节已经写到山村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经典名场面了,小说也差不多到了最终收尾阶段。
小说目前的总字数约23万,相当於一本400来页的实体书,和过往北川秀写的长篇实体纯文学小说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依靠电子阅读和轻小说的阅读风潮,又借到了网络付费模式的东风的《环界1:铃》的总销售只有10亿円,並未达到北川秀的心理预期。
当然,放在后世的隔壁,200万均订的网络小说,恐怕象徵网文里程碑的《斗破苍穹》都难望其项背。
《环界1:铃》的销量不如那些大红大紫的网络小说,还是吃了字数太少的亏。
但北川秀写这个,一是为了开拓出轻小说和电子阅读的文学市场,一是为了开创恐怖科幻文学这个新赛道。
比销量,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环界系列》的口碑是在后面的三四部发售后渐渐好起来的,所以这个结果他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见北川秀一直皱眉沉思,叶夫盖尼不禁低呼道:“北川!这可是2.5亿卢布啊。小说还是发表在你自己的网站上,等於收入全是你自己的!
《新世界》买断你的《童年》,也就了10亿卢布!但《童年》的创作难度和未来的价值,肯定远超这部恐怖小说吧!”
“嗯,这是当然的。”北川秀又点了点头。
《环界系列》確实是难得一见的恐怖科幻类神作,改编自它的《午夜凶铃》更是全球知名,算是顶级破圈作了。
但无论怎么鼓吹,它和顶级世界名著《童年》相比,差距也肯定不止区区四倍。
叶夫盖尼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北川秀还能这么平静。
2.5亿卢布,这是99%的沙俄文学家一辈子都挣不到的稿费。
连他这种后起之秀,算上在“普希金之家”的工资和奖金,目前的总稿费也还没突破1亿卢布呢!
这还是他靠孜孜不倦写著高质量纯文学小说所得的报酬!
叶夫盖尼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北川秀写那部恐怖小说肯定没怎么消耗精力,至少和他如此废寢忘食的写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完全没法比。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你这傢伙,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啊!”叶夫盖尼感觉认识北川秀后,自己的三观每天都在被刷新,原来的那套固有认知已经完全碎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了!
“算了,不和你聊这些,还是说说你的三部曲吧!”
见北川秀还是一副无动於衷的样子,叶夫盖尼牙酸牙痒,果断切换话题,不再主动受他的刺激,
“你在喀山也生活好几天了,感觉如何?这次的採风有效果吗?”
“有!”
提到新书和採风,北川秀瞬间眼前一亮,话也跟著变多了起来,
“之前去下诺夫哥罗德,我在绘图师那里体验到了很多与莫斯科不同的风土人情,要不是知道这里都是沙俄境內,感觉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喀山给我的感觉则是厚重和人文气息浓厚。
刚来圣像作坊时,我还以为喀山更偏向耶路撒冷那种宗教圣地,也许隨时隨地都能看到和宗教相关的东西。
没想到真实的喀山更像是沙俄民俗文化的一个起源地,同时鱼龙混杂,遍布著各种人文和科技相关的企业.”
听著北川秀滔滔不绝地描述著他这几天在下诺夫哥罗德和喀山的所见所闻,叶夫盖尼这个土生土长的沙俄人都不禁被吸引住了。
喀山大学林立,科技和人文行业相对发达,这些东西他都知道。
叶夫盖尼以前也经常和一群文学界的好友来喀山旅游閒逛。
但他们从未如此清晰地认知过这个城市,也没有像北川秀那般深度剖析过它的风土人情和歷史民俗。
在北川秀娓娓道来的见闻中,一个全新的喀山正在叶夫盖尼的眼前徐徐展开。
“.可惜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喀山和下诺夫哥罗德和现在又有很大的不同,想要更精准的描述它们,就必须去当地图书馆大量阅读和学习——
嗯,这点倒是和阿廖沙的经歷高度重合.”
北川秀说著说著,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
“你这也太.细致了吧。”叶夫盖尼对他的行为嘆为观止,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应对了。
如果那些沙俄文学界的老顽固们见识过北川秀的极致专注和认真,也许他们的文学世界观也会马上崩塌吧!
“还远远不够呢。”北川秀摇了摇头,只有真实经歷过,然后一笔一划的跟著文抄过,才能真切感受到顶级世界名著的与眾不同。
在此之前,北川秀文抄过的最顶级名著就是《百年孤独》。
但《百年孤独》的篇幅远远不能和高尔基三部曲相比,还没有给北川秀带来那么强烈的感触。
他尝试学著高尔基,跟著小说里的阿廖沙一步步经歷人生后,已然真切体会到为何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能被排在第三名著的位置上。
他对叶夫盖尼说的“远远不够”,除了指自己在做文抄工作时的態度和专注还远远不够外,也是说现在他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与这类顶级大师相比,也是“远远不够”的。
还好他才27岁,到了千禧年也不过28岁,未来起码还有三十年的人生可以用来精进文学创作能力!
不说能赶超这些顶级文学家。
北川秀觉得一路奋进下去,靠自己的实力迈入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还是很有机会的!
“这还不够么你真是一个疯子,北川秀。”
叶夫盖尼的眼神彻底变了。
里面蕴含著敬畏,不解,感嘆,以及最多的嫉妒。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此前那种烂醉如泥、天天派对的人生一点都不香了。
看过北川秀,叶夫盖尼忽然觉得惟有这种持之以恆向著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的人,才配得上“文学家”之称!
“哪有?这才哪到哪。”北川秀无语地瞥了眼叶夫盖尼。
说实话他也挺羡慕这个天赋绝伦的老毛子。
每天动不动就是喝酒抽菸,派对美女,偶尔抽空搞个文学研究和创作,也能轻鬆实现財富自由。
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生活啊!
反正前世的北川秀羡慕得很。
“哦对了,这是我自己手工製作的小圣像,送你一个。”
北川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石膏製作的耶穌受难像,將它递给了叶夫盖尼。
叶夫盖尼虽然喝酒抽菸烫头纹身,但他信仰耶穌,自认是比较虔诚的基督教徒。
北川秀不懂宗教,也不懂他们的脑迴路,反正恰好学了这门手艺,就做一个送他,当谢礼好了。
看著手里颇为精致的耶穌圣像,叶夫盖尼瞪大眼睛,没想到只是为了写书而採风学习的北川秀,竟然真学会了一门手艺!
这下他彻底服气了。
“现在我突然有点庆幸你选择了《新世界》,如果你非要一起来《现代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这种疯子竞爭”
叶夫盖尼现在回想起两人刚见面时的情景,恨不得立刻打个地洞钻进去!
“我叫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是马上会在文学创作上击败你的沙俄作家。”
自己当时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心,觉得自己能在文学创作上击败这种疯子和怪物的啊!
叶夫盖尼越想越不忍直视,无语扶额。
“哈哈,哪有这么夸张。叶夫盖尼,我也在你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北川秀知道自己的行为大概率狠狠打击到了叶夫盖尼。
他和对方不像是当初和谷崎一郎他们那样互相有仇,没必要因此毁掉一个文学家的自信心,於是便说了几句鼓励和讚许的话,不让叶夫盖尼彻底绝望。
虽说知道北川秀在安慰自己,但听他那么诚恳的说著,叶夫盖尼心里確实好受了一些。
两人接著又就叶夫盖尼的新书进行了一番討论,聊到一半,圣像作坊的白人老板跑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催促北川秀这个颇有天赋的学徒快点回去继续做工。
北川秀便乐呵呵地换回工装,戴上手套,又成了那个从莫斯科远道而来討生活的年轻学徒工。
看著他离去的背影,叶夫盖尼仿佛看到了一个巍峨如山的文学巨匠。
他站在那里,目送北川秀消失,久久没能释怀。
1999年4月15日。
4月號的《北川》和实体版的《北川文库》同时发售,並列在日本国各地的书店头台上。
《黑暗中的孩子们》完结后,《北川》的读者们又陷入了漫长的书荒。
《北川》的定位一直是纯粹的纯文学小说杂誌,因此长期订阅《北川》的读者也大多是纯文学小说的死忠粉。
他们不爱看现在市面上很火的轻小说,也对北川老师目前写的《环界1:铃》完全不感兴趣。
他们只想看《雪国》和《伊豆的舞女》这种非常日式的纯文学小说。
奈何《1q84》之后,北川老师就再也没碰过类似的题材了。
让他们这群嗷嗷待哺的读者馋得不行。
如今正在京都大学文学部深造的薰子也接到了好几封来自《北川》编辑部的內部信。
上次风间董事那事后,薰子便主动渐渐淡出了《北川》编辑部——
倒不是她不想继续做编辑,而是那件事后,让她意识到,她的阅歷和能力还不足以在那种大公司里摸爬滚打。
她需要继续学习和进步,等毕业后再重返《北川》编辑部工作。
不过《北川》编辑部的高层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风间董事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把薰子和北川秀的兄妹、师徒关係给揭露了出来。
明確知道北川老师有意培养薰子后,这些高层对她的態度立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即便现在薰子已经不怎么和《北川》编辑部联繫,她手下的几名作者(包括弓子和梅吉)也暂时移交给了其他编辑,但编辑部高层还是每次都让人事部把內部简讯发给薰子。
甚至逢年过节还会按照正式员工的待遇给她发放福利。
这次的內部信主要是以委婉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希望薰子去“催催”北川老师,看能不能搞一本日式的纯文学小说出来。
薰子自己其实也挺想看北川老师再写一本《雪国》,但她不希望是以这种方式和原因写出来的。
於是她就用套话简单回应了《北川》编辑部,然后把注意力又放回到了北川老师寄给她的那迭厚厚手稿上。
“以沙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写的纯文学小说?沙俄少年阿廖沙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的书名是《童年》.这是北川老师即將要发的新书!”
薰子之前就在3月號《文艺》上看到过有关北川老师新书的介绍稿,但那也仅仅只是透露了小说的世界观背景设定,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此时捧著书稿的她意识到这就是北川老师马上要发的新书后,心臟剧烈地跳动了起来!(本章完)
特意千里迢迢跑来圣像作坊探望北川秀的叶夫盖尼好奇问道。
他的新书《驱逐》刚写完第一卷,考虑到这部小说受了很多北川秀的影响,他便借著探望的机会,把一堆书稿也拿来给北川秀观看,希望得到他的一些建议。
两人刚才正閒聊著和《驱逐》相关的话题,恰好斋藤玲奈的彩信发了过来,和北川秀一起看到数据后,对电子阅读一窍不通的叶夫盖尼便这么问了一嘴。
这些日子在沙俄各地游歷打工,北川秀已经了解到,这个昔日虎踞一方的军事霸主,现在的科技发展很落后,距离全民网络时代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日本国新兴起的电子阅读和轻小说都是基於网络的高度发展而腾飞的文学市场,要给不太懂网际网路的叶夫盖尼解释,著实费了北川秀好一阵功夫。
半小时后,恍然大悟的叶夫盖尼看北川秀的眼神都变了。
“200万平均订阅,一共20章付费章节,平均一章的单价是25日元,也就是说你现在在写的那本《环界1:铃》的总销售高达10亿日元!
折合卢布是.”
叶夫盖尼的头有点晕。
“大概2.5亿卢布吧。”北川秀平静的点了点头。
《环界1:铃》最新章节已经写到山村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经典名场面了,小说也差不多到了最终收尾阶段。
小说目前的总字数约23万,相当於一本400来页的实体书,和过往北川秀写的长篇实体纯文学小说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依靠电子阅读和轻小说的阅读风潮,又借到了网络付费模式的东风的《环界1:铃》的总销售只有10亿円,並未达到北川秀的心理预期。
当然,放在后世的隔壁,200万均订的网络小说,恐怕象徵网文里程碑的《斗破苍穹》都难望其项背。
《环界1:铃》的销量不如那些大红大紫的网络小说,还是吃了字数太少的亏。
但北川秀写这个,一是为了开拓出轻小说和电子阅读的文学市场,一是为了开创恐怖科幻文学这个新赛道。
比销量,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环界系列》的口碑是在后面的三四部发售后渐渐好起来的,所以这个结果他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见北川秀一直皱眉沉思,叶夫盖尼不禁低呼道:“北川!这可是2.5亿卢布啊。小说还是发表在你自己的网站上,等於收入全是你自己的!
《新世界》买断你的《童年》,也就了10亿卢布!但《童年》的创作难度和未来的价值,肯定远超这部恐怖小说吧!”
“嗯,这是当然的。”北川秀又点了点头。
《环界系列》確实是难得一见的恐怖科幻类神作,改编自它的《午夜凶铃》更是全球知名,算是顶级破圈作了。
但无论怎么鼓吹,它和顶级世界名著《童年》相比,差距也肯定不止区区四倍。
叶夫盖尼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北川秀还能这么平静。
2.5亿卢布,这是99%的沙俄文学家一辈子都挣不到的稿费。
连他这种后起之秀,算上在“普希金之家”的工资和奖金,目前的总稿费也还没突破1亿卢布呢!
这还是他靠孜孜不倦写著高质量纯文学小说所得的报酬!
叶夫盖尼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北川秀写那部恐怖小说肯定没怎么消耗精力,至少和他如此废寢忘食的写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完全没法比。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你这傢伙,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啊!”叶夫盖尼感觉认识北川秀后,自己的三观每天都在被刷新,原来的那套固有认知已经完全碎在地上,捡都捡不起来了!
“算了,不和你聊这些,还是说说你的三部曲吧!”
见北川秀还是一副无动於衷的样子,叶夫盖尼牙酸牙痒,果断切换话题,不再主动受他的刺激,
“你在喀山也生活好几天了,感觉如何?这次的採风有效果吗?”
“有!”
提到新书和採风,北川秀瞬间眼前一亮,话也跟著变多了起来,
“之前去下诺夫哥罗德,我在绘图师那里体验到了很多与莫斯科不同的风土人情,要不是知道这里都是沙俄境內,感觉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喀山给我的感觉则是厚重和人文气息浓厚。
刚来圣像作坊时,我还以为喀山更偏向耶路撒冷那种宗教圣地,也许隨时隨地都能看到和宗教相关的东西。
没想到真实的喀山更像是沙俄民俗文化的一个起源地,同时鱼龙混杂,遍布著各种人文和科技相关的企业.”
听著北川秀滔滔不绝地描述著他这几天在下诺夫哥罗德和喀山的所见所闻,叶夫盖尼这个土生土长的沙俄人都不禁被吸引住了。
喀山大学林立,科技和人文行业相对发达,这些东西他都知道。
叶夫盖尼以前也经常和一群文学界的好友来喀山旅游閒逛。
但他们从未如此清晰地认知过这个城市,也没有像北川秀那般深度剖析过它的风土人情和歷史民俗。
在北川秀娓娓道来的见闻中,一个全新的喀山正在叶夫盖尼的眼前徐徐展开。
“.可惜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喀山和下诺夫哥罗德和现在又有很大的不同,想要更精准的描述它们,就必须去当地图书馆大量阅读和学习——
嗯,这点倒是和阿廖沙的经歷高度重合.”
北川秀说著说著,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
“你这也太.细致了吧。”叶夫盖尼对他的行为嘆为观止,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应对了。
如果那些沙俄文学界的老顽固们见识过北川秀的极致专注和认真,也许他们的文学世界观也会马上崩塌吧!
“还远远不够呢。”北川秀摇了摇头,只有真实经歷过,然后一笔一划的跟著文抄过,才能真切感受到顶级世界名著的与眾不同。
在此之前,北川秀文抄过的最顶级名著就是《百年孤独》。
但《百年孤独》的篇幅远远不能和高尔基三部曲相比,还没有给北川秀带来那么强烈的感触。
他尝试学著高尔基,跟著小说里的阿廖沙一步步经歷人生后,已然真切体会到为何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能被排在第三名著的位置上。
他对叶夫盖尼说的“远远不够”,除了指自己在做文抄工作时的態度和专注还远远不够外,也是说现在他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与这类顶级大师相比,也是“远远不够”的。
还好他才27岁,到了千禧年也不过28岁,未来起码还有三十年的人生可以用来精进文学创作能力!
不说能赶超这些顶级文学家。
北川秀觉得一路奋进下去,靠自己的实力迈入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还是很有机会的!
“这还不够么你真是一个疯子,北川秀。”
叶夫盖尼的眼神彻底变了。
里面蕴含著敬畏,不解,感嘆,以及最多的嫉妒。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此前那种烂醉如泥、天天派对的人生一点都不香了。
看过北川秀,叶夫盖尼忽然觉得惟有这种持之以恆向著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的人,才配得上“文学家”之称!
“哪有?这才哪到哪。”北川秀无语地瞥了眼叶夫盖尼。
说实话他也挺羡慕这个天赋绝伦的老毛子。
每天动不动就是喝酒抽菸,派对美女,偶尔抽空搞个文学研究和创作,也能轻鬆实现財富自由。
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生活啊!
反正前世的北川秀羡慕得很。
“哦对了,这是我自己手工製作的小圣像,送你一个。”
北川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石膏製作的耶穌受难像,將它递给了叶夫盖尼。
叶夫盖尼虽然喝酒抽菸烫头纹身,但他信仰耶穌,自认是比较虔诚的基督教徒。
北川秀不懂宗教,也不懂他们的脑迴路,反正恰好学了这门手艺,就做一个送他,当谢礼好了。
看著手里颇为精致的耶穌圣像,叶夫盖尼瞪大眼睛,没想到只是为了写书而採风学习的北川秀,竟然真学会了一门手艺!
这下他彻底服气了。
“现在我突然有点庆幸你选择了《新世界》,如果你非要一起来《现代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这种疯子竞爭”
叶夫盖尼现在回想起两人刚见面时的情景,恨不得立刻打个地洞钻进去!
“我叫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是马上会在文学创作上击败你的沙俄作家。”
自己当时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心,觉得自己能在文学创作上击败这种疯子和怪物的啊!
叶夫盖尼越想越不忍直视,无语扶额。
“哈哈,哪有这么夸张。叶夫盖尼,我也在你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北川秀知道自己的行为大概率狠狠打击到了叶夫盖尼。
他和对方不像是当初和谷崎一郎他们那样互相有仇,没必要因此毁掉一个文学家的自信心,於是便说了几句鼓励和讚许的话,不让叶夫盖尼彻底绝望。
虽说知道北川秀在安慰自己,但听他那么诚恳的说著,叶夫盖尼心里確实好受了一些。
两人接著又就叶夫盖尼的新书进行了一番討论,聊到一半,圣像作坊的白人老板跑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催促北川秀这个颇有天赋的学徒快点回去继续做工。
北川秀便乐呵呵地换回工装,戴上手套,又成了那个从莫斯科远道而来討生活的年轻学徒工。
看著他离去的背影,叶夫盖尼仿佛看到了一个巍峨如山的文学巨匠。
他站在那里,目送北川秀消失,久久没能释怀。
1999年4月15日。
4月號的《北川》和实体版的《北川文库》同时发售,並列在日本国各地的书店头台上。
《黑暗中的孩子们》完结后,《北川》的读者们又陷入了漫长的书荒。
《北川》的定位一直是纯粹的纯文学小说杂誌,因此长期订阅《北川》的读者也大多是纯文学小说的死忠粉。
他们不爱看现在市面上很火的轻小说,也对北川老师目前写的《环界1:铃》完全不感兴趣。
他们只想看《雪国》和《伊豆的舞女》这种非常日式的纯文学小说。
奈何《1q84》之后,北川老师就再也没碰过类似的题材了。
让他们这群嗷嗷待哺的读者馋得不行。
如今正在京都大学文学部深造的薰子也接到了好几封来自《北川》编辑部的內部信。
上次风间董事那事后,薰子便主动渐渐淡出了《北川》编辑部——
倒不是她不想继续做编辑,而是那件事后,让她意识到,她的阅歷和能力还不足以在那种大公司里摸爬滚打。
她需要继续学习和进步,等毕业后再重返《北川》编辑部工作。
不过《北川》编辑部的高层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风间董事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把薰子和北川秀的兄妹、师徒关係给揭露了出来。
明確知道北川老师有意培养薰子后,这些高层对她的態度立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即便现在薰子已经不怎么和《北川》编辑部联繫,她手下的几名作者(包括弓子和梅吉)也暂时移交给了其他编辑,但编辑部高层还是每次都让人事部把內部简讯发给薰子。
甚至逢年过节还会按照正式员工的待遇给她发放福利。
这次的內部信主要是以委婉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希望薰子去“催催”北川老师,看能不能搞一本日式的纯文学小说出来。
薰子自己其实也挺想看北川老师再写一本《雪国》,但她不希望是以这种方式和原因写出来的。
於是她就用套话简单回应了《北川》编辑部,然后把注意力又放回到了北川老师寄给她的那迭厚厚手稿上。
“以沙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写的纯文学小说?沙俄少年阿廖沙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的书名是《童年》.这是北川老师即將要发的新书!”
薰子之前就在3月號《文艺》上看到过有关北川老师新书的介绍稿,但那也仅仅只是透露了小说的世界观背景设定,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此时捧著书稿的她意识到这就是北川老师马上要发的新书后,心臟剧烈地跳动了起来!(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7018/60686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