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78章 区别对待

第1278章 区别对待

推荐阅读:仙府小神农青锋煮雨绝配重返84之寒门崛起金屋藏娇女主在无限世界里封神吞噬星空:重启,永恆之蛇!隐婚前妻超难哄网游之超凡巅峰盛世田园俏媳妇

    第1278章 区别对待
    朱常洵的封地在洛阳,这位福王身份贵重,曾经差一点就成了太子,可惜万历皇帝当年最终还是没斗过文官集团,只能捏着鼻子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件事在万历朝也被称为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失败后,只能让福王就藩。但作为万历皇帝最喜爱的皇子,福王的封地和赏赐是最优厚不过的,而福王在大明的地位也极其尊贵。
    历史上,对这位福王的评价并不好,更多的仅仅是关于他“福禄羹”的传闻,在另一条历史线上,洛阳被李自成攻破,福王被俘,然后生生被丢进大鼎中和鹿肉一起煮成了“福禄羹”,再被义军分食。
    所以从这点来说,福王的评价极低,再加上他平日沉迷酒色,兵临城下时又不肯拿出银子来劳军,最终以至城破身死,由此可见是一个极其昏庸的王爷。可真相的确如此么?按理说福王再傻也不应该傻到这个程度,如果他是一个白痴的话当年万历皇帝怎么想立他为太子?
    沉迷酒色这种事根本没办法说,因为大明之前对宗室的政策,像福王这样的藩王不躺平还有什么选择呢?不仅是福王如此,其他藩王也是一样,大家没什么两样。
    而且在那条历史线中还有一件事值得推敲,那就是洛阳城破之前福王世子却提前一步逃了出去,如果没有福王的暗中安排,小福王是怎么跑出去的?由此可见福王自己也知道洛阳已经是守不住了,难不成他情愿让世子冒险逃脱也不肯掏银子劳军?这个逻辑根本说不通啊!
    真相究竟如何,这个已是无从可考。毕竟因为朱慎锥的缘故,李自成等流寇没有攻破洛阳,并在中原被明军团团包围,最终覆灭。
    现在福王上了这么一个折子,以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为由希望让其世子,也就是小福王外封就藩。如果皇帝同意这个请求,福王可以把洛阳的封地让朝廷直接收回,而他自己也愿意搬来京师居住,提前把福王的王位交给小福王。
    从这点来看,这位看似愚蠢如猪的福王应该没想象中的那么傻,甚至可以说头脑清醒的很。
    他所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除了希望让其世子接替王位,离开本土去海外就藩外,对福王府的财富也仅带走浮财而已,至于本土的封地、王府等这些全部交给朝廷处置,而他之后会搬来京居住,把自己放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一来就对皇帝就没丝毫威胁了。
    除去福王外,还有几个亲王分别是瑞王朱常浩、桂王朱由榔、潞王朱常淓、德王朱由枢、荣王朱慈照。
    看完了这份名单,朱慎锥觉得颇有意思,因为其中福王、瑞王、桂王这三人都是万历皇帝的皇子或孙子,而潞王是万历皇帝的侄孙,他们的血脉关系是最近的。至于德王和荣王,一个是宪宗所封,另一个是英宗所封,由此可见这些王爷都不是太祖和世祖时期的藩王,而是后来陆续新封的藩王。
    尤其是福王、瑞王和桂王更是亲兄弟、亲叔侄,他们三人同时上书请求外封,恐怕私下已商议过此事了。而且因为朱慎锥的缘故,作为万历皇子的他们都是太上皇朱由检的叔叔或者堂兄弟,血脉最近,或许也是因为考虑到这点,这才主动要求外封,以避开在本土的尴尬处境。
    至于潞王或许也有这样的原因,而德王和荣王恐怕是不是自己的想法,这就没办法具体确定了。而太祖和成祖所封的诸王中流传到今日的却没人主动请求外封,估计是因为封王时间太久,再加上在封地根深蒂固,而且他们也没福王等人的顾虑,这才做出了如此选择。
    不过其中少了一个人,那就是惠王朱常润,按理说他同样是万历皇帝的皇子,福王的弟弟。可偏偏惠王却没和他的兄弟侄子们一起上书请求外封。不过略微回忆了一下惠王的情况,朱慎锥就明白了为何会是这样,朱常润虽是惠王,但他就藩的时间是最短的,之前一直居住在京师,直到天启七年,天启皇帝驾崩后崇祯皇帝继位,惠王这才出京就藩。
    而且惠王这个人对政治根本就没半点兴趣,很早就皈依释教,整日礼佛参禅,不通人间事理,对朝政更是一无所知。在封地呆着就和庙里的大和尚一般,一心参禅念经不问世事,如此一来他不上书也是正常的。
    三十一人中,除这六位藩王外,剩下的二十五人里郡王有十三人,镇国将军八人,辅国将军四人。
    后者基本可以忽略,但这六位藩王的请求外封虽是好事,因为一旦把他们外封出去,那么原本在本土的封地就能直接收回,而且他们一脉的朝廷供养也就直接取消了,未来不会继续成为朝廷的负担。
    不过朱慎锥考虑到了一点,那就是福王、瑞王、桂王、潞王这四人外封的安排值得商榷,毕竟他们的关系太近了,一旦把他们全部封到新大陆的话,那么这四个藩王再加上已在新大陆的永王必然会成为小团体,要知道这些人中除了潞王是万历皇帝的侄孙外,其余都是万历皇帝的直系子孙,一旦他们未来在新大陆发展起来,联手对付宋王朱敏澄,这对宋国就造成了威胁。
    无论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一个父亲,朱慎锥都不会放纵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他凝神细想了一番,觉得这四个藩王绝对不能全封在新大陆,充其量最多封过去一两人而已,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新大陆藩王的势力平衡,不会闹出乱子来,而其他人必须放到别处。
    至于德王和荣王倒是问题不大,还有一些郡王等也是如此,但一下子这么多人外封,新大陆那边的无主土地虽多,但朝廷也没这个能力一下子安排。总不能直接把他们丢过去指着一片地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封地即可了吧?总得做些安排才行,此外对新大陆的移民原本就数量不足,假如一下子封了这么多人,移民数量也不够啊!
    想了想,朱慎锥开口道:“诸王要外封,朕自然是应允的,但外封一事不是小事,朕总不能只下旨而不考虑后续,而且一下子这么多人,朝廷要安置也是不易。”
    “陛下说的是!”朱聿键接过话头表示赞同:“海外和本土不同,新大陆那边离本土何止万里,仅仅走一趟就需两月有余,再加外封就藩需进行准备,等到了那边后还需安置和考虑后续,臣以为这件事不急一时,不如暂先封两三人,其他人先答应下来,慢慢准备,等时机成熟后再正式就藩即可。”
    朱敏沣和朱敏汌也表示认可,另外他们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暂时把镇国、辅国将军爵位的高级宗室放到一旁,先采取对亲王和郡王的外封,这才是关键的。
    作为宗人府的左右宗人,他们对宗室的情况最为了解。大明宗室的问题所在不在于中下层宗室,而在于高级宗室,尤其是亲王和郡王这些。他们所占的资源和朝廷承受供养宗室的压力是最大的,说句不好听的,一个亲王的俸禄和所占封地的出产几乎是几百甚至上千中下层宗室的总和,如能外封一个亲王所起到的效果远超解决普通一大批宗室问题,而且福王这几个亲王因为都是神宗皇帝的血脉,或者和神宗皇帝有关,把他们先外封出去也能减少一些麻烦,让当今天子消除后顾之忧。
    对于他们的建议,朱慎锥表示认可,因为这也是他心里所想的。看来他们在求见自己之前私下都已商议过了,现在只不过是想问下自己的态度罢了。
    想了想,朱慎锥道:“这些倒也没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如此就先外封这六位藩王即可,至于其他人由宗人府这边和他们通个气,暂时放上一放,等福王等人的安排完了,之后再轮到他们也不迟。”
    “陛下圣明!”众人连忙起身行礼道。
    “依你们之见,福王等人的外封如何安置更为妥当?”朱慎锥先定了方向,随后开口又如此问。
    “回陛下,臣以为这六人可分两批,福王、德王、荣王三人可封新大陆,而瑞王、桂王、潞王这三人等前三位藩王安置好后再另择地更为妥当。”朱聿键开口回道。
    “你们觉得呢?”目光朝着朱敏沣和朱敏汌望去,朱慎锥淡淡问道。
    “臣以为康王所言甚是,臣等附议!”朱敏沣和朱敏汌想都不想就连忙回道,朱慎锥的嘴角挂起了笑容,无论是朱聿键还是朱敏沣和朱敏汌也考虑到了之前刚才他所顾虑的问题,特意先把福王拆出来,然后连同德王和荣王一起第一批外封,反而把瑞王、桂王和潞王放到第二批,而且言语中还特意提出了另择地外封的建议,这正合朱慎锥的心意。
    “如此甚好,你们回去后商议一番,这几日拿个具体方案出来,再交朕瞧瞧,另外外封藩王乃国家大事,虽有之前宋国和永国的例子,可依旧不能疏忽大意,需面面俱到,不得马虎,以免寒了宗亲之心。”
    “臣等遵旨!”三人异口同声回道,皇帝如此交代,他们也就有了底。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071/61205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