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652章 党爭伊始

第652章 党爭伊始

推荐阅读: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恶女她直接火葬场剑起风云守序暴君日夜游神我在西游做神仙寒假回家过年,高铁偶遇高冷校花我的虚拟财富变现了木叶黄猿:工资到位,五影干废!报春恩

    第652章 党爭伊始
    朔风捲地,暮雪纷扬,庆王徐文燁刚从皇宫中出来,回到了阔別两年多的庆王府,心情比屋外漫捲的飞雪更加雀跃。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庆王徐文燁仿佛已经看到“后福”在向自己招手了,那就是——太子之位。
    庆王是乾盛帝的第四子,本来太子之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的,然而两年多前,太上皇復辟,原太子徐文宏跟著作死,还几乎把在京的所有皇子皇孙都“超度”了,如此一来,现在的庆王徐文燁便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
    在徐文燁看来,自己被软禁在瀋阳的两年,父皇没有立老七徐文厚为太子,这简直就是天意,如今自己平安归来,可见是天命所归,虚悬两年的太子之位必然非自己莫属了。
    由於左脚受伤残疾,徐文燁本来还有点担心会有损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形象,不过就在不久前的文华殿里,父皇激动得在群臣面前拥抱了自己,可见父皇对自己这个儿子的疼爱未减当年。
    另外,徐文燁在文华殿中还见到自己唯一的竞爭对手——岷王徐文厚,不过老七还跟以前那样废,满身肥膘,那脸像一块过度发酵的麵团似的,把眼睛都挤成了两道缝,走几步台阶便气喘吁吁,难怪父皇拖了两年都没立他为太子,试问这种废物如何跟自己竞爭?凭什么跟自己竞爭?
    至於贾贵妃膝下的十二王子,如今才三岁,撒尿都要人把的年纪,徐文燁更不放在眼內,再加上有东林一系的支持,太子之位是十拿十稳了。
    正当庆王徐文燁幻想著自己未来位登九五,御极宇內之时,身边的老太监耿炳忠提醒道:“殿下,王妃娘娘驾到。”
    庆王徐文燁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一名衣著华贵的年轻女子,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下从门外走了进来,赫然正是自己的王妃许氏。
    许氏年纪二十岁许,虽两年多未见,却没什么变化,依旧端庄秀美,明眸皓齿,是个不可多得的美胚子,但是徐文燁从一开始便不太喜欢这个许氏,此女虽然长得好容貌,但总是一板一眼的,即便在床第之间也是如此,端庄得过份,甚是无趣。所以自成亲后,庆王宿在许氏房里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於后者至今还未育下一儿半女。
    “妾身拜见王爷!”许氏行至近前,朝著庆王福身施礼。
    “爱妃不必多礼,本王刚回府,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你且回后宅去吧,待本王办完事,晚上再与你聚话。”庆王挥手道。
    许氏是个贤慧之人,这两年多以来,日夜牵掛丈夫,得知丈夫回府,打破以往的矜持,满心欢喜的从王府后宅赶到前面迎接,没想到竟被兜头泼了一桶冷水,只得失望地离开了。
    庆王本来便不喜许氏,在瀋阳这两年娶了金国大臣的女儿,两相一比较,更觉许氏远远不及。话说那金国大臣的女儿也是个汉人,姓杨名巧儿,年方十六岁,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工书善华,温柔似水,可比许王妃得趣多了,侍奉男人时也十分放得开,让庆王十分著迷,要不是担心影响自己的形象,他已经把此女一併带回国了。
    老太监耿炳忠自然也明白主子的心思,此时低声劝道:“虽说岷王对殿下构不成威胁,但还请殿下继续隱忍一些时日,待將来时机成熟了,再把侧王妃母子接回来,现在嘛,殿下最好还是跟王妃好好相处。”
    虽说太子之位十拿九稳,但一日未坐上皇位,风险便不会消除,必须保持温良恭谦、仁义礼孝的好形象,庆王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点了点头道:“本王知道了!”
    这时,一名皇府士卫走到门外稟报导:“司礼监秉笔太监史公公求见殿下。”
    “史大用?”庆王皱了皱眉,挥手道:“本王刚回府,舟车劳顿,今日不方便见他,请他回去吧!”
    这几年,以东厂提督史大用为首的阉党崛起,日渐与东林党產生了利益衝突,特別是史大用利用厂卫特权打压舆论的举动,更是引起了东林党的极大不满,要知道东林党正是靠著操控舆论起家的,东林诗社乃东林党的舆论阵地,史大用压制舆论,无疑在压制东林党。
    所以近来东林党和阉党的矛盾在不断激化,不少东林党官员弹劾史大用,利用遍布全国各地的矿监和税监搜刮敛財,而在这种情况下,庆王自然不愿意跟史大用走近了,因为他一心依靠东林党坐上太子之位,將来即便当了皇帝,同样得靠著东林党维持统治。
    倒不是庆王不想一脚踏两船,但东林党的人不傻,而且东林党內也不缺刚正不阿的文人,对阉党深恶痛绝,一旦他和史大用交往过密,估计这类清流文人会指著他的鼻子骂,要知道东林党可是舆论的旗帜,一旦被这些文疯子盯上,带舆论攻击,真的得不偿失!
    所以,庆王十分明智地选择与史大用保持距离,岂不知史公公也是极小心眼之人!
    话说史大用兴冲冲地跑来庆王府拜码头,结果庆王避而不见,气得他老脸都拉长了,愤然离开了庆王府,一路上不发一言,嚇得隨行的小太监和厂卫番子连大气也不敢透。
    史大用如今把持著东厂和锦衣卫,还深得乾盛帝宠信,威权日盛,就连皇室宗亲见到他都得给几分薄面,甚至还有不少朝官討好投靠他,譬如贾雨村之流。
    不过史大用十分明白,自己一切的权力都来源於皇帝,一旦失宠,凭他这几年干过的坏事,只怕要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乾盛帝不可能永远当皇帝,史大用自然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討好未来的皇帝。
    岷王徐文厚跟自己不对付,这一直是史大用所忌惮的,幸好皇上並未立他为太子,如今庆王回朝,成了太子的最热门人选,史大用便把主意打到庆王身上了,谁知他兴冲冲的上门抱大腿,结果大腿没抱著,倒是拿了热脸贴冷屁股,心中自然十分恼火了。
    只是恼火归恼火,但史大用也十分无奈,毕竟人家可是亲王,不是普通的朝官,若是普通的朝官,他保准立马就著手搜集罪证报復了,现在只能暂时忍著,在小本本上记上一笔。
    …………
    一转眼,元宵节便过完了,正月十六这一天,贾环凌晨就起床准备了,在平儿、曼达琳、晴雯和彩霞四名美婢的服侍下洗漱穿戴完毕,然后前往拜別贾母。
    贾环本以为贾母还在睡觉,只在屋外行过礼便离开,岂料到了贾母的住处,发现灯火通明,敢情老太太还没睡呢,估计是特意等的自己。
    果然,当贾环在鸳鸯的引领下进了屋,发现贾母正坐在平时的太师椅上,看样子是整夜没睡。此时此刻,贾环也难免有了一丝感动,上前跪倒彻实地叩了个三个头,道:“环儿奉上命送婚和亲,临行开即,今后很长一段日子不能给老太太请安,请恕孙儿不孝!”
    贾母欲言犹止,最后喟然嘆道:“天可怜见的,环儿儿且起来吧,此行干係重大,路途遥远,一切小心,恭谨行事,莫要辜负了皇命圣恩才好。”
    “老祖宗放心,环儿省得了。”贾环神色平静地道。
    只是贾母哪里放心得下,此行看似只是送婚,实则关乎整个贾家的身家性命,贾环为了林丫头连圣旨都敢违抗,如果送亲路上整出什么妖蛾子,那么整个贾家都將受到牵连。
    接下来,贾母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让贾环离开,后者走出贾母院,又往正房辞別贾政和王夫人。贾政倒没有开门,只是隔著房门道:“好自为之!”
    贾环默默地起身离开,岂不知房间內的政老爹眉头紧锁,满脸的愁容。正所谓知之莫若父,贾政虽然平时爱装出一副严父的嘴脸,但这些年对贾环还是相当了解,知道这个儿子虽然表面温润如玉,实际杀伐果断,桀驁不驯,由其违抗圣旨便可见一斑。
    所以这段时间贾环如此老实,表面看似已经认命的举动,反而让贾政觉得深深不安,很担心这小子在送亲途中搞事情,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且说贾环离开了正院,又专门去了一趟梨香院,向薛姨妈辞別,后者虽然知道贾环有计划,但却不知道其具体计划,所以既担心又期待,红著眼谆谆叮嘱道:“环哥儿,姨妈知道你的心意,但天威难测,人力总有穷时,若事不可为,万勿强为,免得给府里招来弥天大祸,也只能怪宝丫头和林丫头命苦了!”
    薛姨妈说著眼泪便流出来,贾环坚定而平静地道:“姨妈放心,我一定会把林姐姐和宝姐姐平安带回来,且不会连累府里。”
    薛姨妈心中稍安,点头道:“那就好,时辰也不早了,去吧,莫要耽搁了接林丫头出府的时辰。”
    贾环拜別了薛姨妈,从东角门走出贾府,此时铁牛、满桂、金宝和沐野四人已经准备妥当,在门外静静等候。
    这四人见到贾环,立即见礼道:“见过三爷!”
    贾环点了点头,蹬鞍上马,淡道:“先去礼部!”
    金宝和沐野举著灯笼在前开路,贾环居中,铁牛和满桂护卫在左右,虽然只有两人,却如同两堵铜墙铁壁一般,一行四人,策马往礼部而去。
    且说贾环到了礼部,发现整个部院灯火通明,估计也是彻夜未眠,和亲毕竟是国家大事,不容半点紕漏,所以整个礼部都在加班加点,光是嫁妆便装了数百辆车,还有上百人的仪仗队,隨行的公主府护卫也有五百人,整支队伍合计怕是有八百人吧。
    “部堂大人有请,贾婚使请跟我来!”贾环刚进了礼部的大门,一名书吏便领著他进了值庐见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不是別个,正是东林首席赵明诚,也是內阁辅臣之一。大晋的规矩跟明朝差不多,內阁大学士虽然只有正五品,但都兼任六部尚书或者侍郎,真正的位高权重。
    “呵呵,子明来了,”赵明诚见到贾环,没等他见礼,立即便招手温和地道,没有一点阁老的架子,十分有亲和力。
    贾环自然不会被这种政坛老油条的表面功夫所蒙蔽,平静地上前施礼道:“贾环拜见尚书大人。”
    赵明诚捋须一笑道:“子明不必多礼,稍坐一会,老夫跟你介绍个人,马上就到。”
    “谢大人!”贾环嘴上答著,却没有坐下,客套的话的又岂能当真。
    赵明诚见贾环没坐,也不勉强,片刻,一名深目高鼻的中年男子被领了进来,先是好奇地打量了贾环一眼,然后向赵明诚抚胸弯腰为礼,用略带生硬的汉语道:“阿合买提,见过尚书大人。”
    赵明诚点了点头,对著贾环介绍道:“子明,这位便是哈密国派来的迎婚使,阿合买提!”
    贾环心中一动,拱手道:“幸会!”
    赵明诚接著又向这位哈密迎婚使介绍了贾环,后者眼珠一转,讶然道:“贾婚使看著十分年轻,不知现居何职?”
    不待贾环回答,赵明诚便微笑道:“贾子明乃我朝乾盛八年的恩科状元,六元才子,千年不遇的神童,別看他年纪轻轻,却官至辽东巡抚一职。”
    很明显,赵明诚担心对方认为贾环无官无职,却被任命为送婚使,是对哈密国的轻慢,所以耍了个滑头,故意提到贾环曾官至辽东巡抚,却隱去了贾环如今並无一官半职的事实。
    那阿合买提不由將信將疑,贾环连鬍子都没长,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中状元可以理解,但真的出任过巡抚?
    “幸会幸会!”阿合买提打了个哈哈道:“上国真是人才济济啊,接下来,还请贾婚使多多关照。”
    “阁下客气了。”贾环不动声色地道,这个阿合买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过眼底却透著精明,似乎掩藏著什么,显然並非省油的灯。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9897/609625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