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报告上级,隔壁公社居然没有感染?
推荐阅读: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1329章 报告上级,隔壁公社居然没有感染?(二合一章)
众人跟着王玉川的话猛地一沉,另外一个组的人去的是隔壁的东风公社,虽然比他们晚开工一会儿,但大概率这会儿应该也发现问题了才对。
“赶紧联系!”王玉川往前踏了一步,声音里带着急切,“货郎七天前在咱们这儿露面,按他走村串户的速度,说不定前天就到那边了!要是那边他们没防备,别说治病,自己都可能被传染!”
1978年的公社之间哪有什么即时通讯,唯一的手摇电话在公社办公室,这还是离城里比较近的公社,其他远点的地方根本没有。
这会儿周大海已经拔腿往村部跑:
“我去摇电话!要是打不通,再让人去东风公社报信!”
“等等!”方言突然喊住他。
“咋了?”周大海一愣。
方言对着他说道:
“先不给那边打,给城里打。”
“啊?城里,给谁?”周大海一脸懵逼。
方言说道:
“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了,需要上级卫生部门介入才行了。”
“货郎已经跑了至少两个公社,谁知道他还去过哪儿?咱们手头的药只够撑今天,后续的消毒、隔离、病例统计,没有上级统筹根本顶不住!”
周大海眨了眨眼,还是没完全反应过来:“可……可东风公社那边不急吗?万一他们这会儿正瞎忙活,没防着货郎……”
“急,但得先报上级!”王玉川突然开口,替方言补了话,“咱们报给卫生局,他们能同时通知东风公社、红旗公社,甚至周边所有公社,这比咱们派人一个个跑快十倍!要是咱们先给东风公社打电话,等那边知道了,再想往上报,耽误的时间里,货郎说不定又窜到下一个村了!”
这话点醒了周大海。他拍了下大腿:“对!还是你们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就算线路断了,也得让公社的人骑着摩托车去城里送信!”说着转身就往村部冲。
过了一会儿,周大海走了出来,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电话出毛病了,打不通。”
“摇了半天,听筒里面全是哧哧的杂音,啥也听不见,这线路之前就不太好,今天干脆彻底罢工了。”
“现在咋整?这会儿去城里报信吗?”周大海也抓瞎了,他对着方言他们问道。
这时候一旁的老胡站了出来说道:
“去我们厂里打。”
方言点头:
“对,开车过去。”
然后他对着安东招呼,直接给他一个电话,让他去工厂那边通话。
“师父您不去吗?”安东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说道:
“我这里走不开,你带着周书记过去打吧,让他给上级报告,通知隔壁公社后,你再给卫生部那边打。”
“好!”安东当即答应,然后就带着周大海开上车出发去厂的方向了。
这会儿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需要我再调点物资去隔壁公社不?”
方言摇摇头:
“他们不一定会用我这招急救,不用去送了。”
“现在你还是送石主任他们回城里吧,记得先到协和全身消杀换了衣服后再回家。”
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我们这个情况,不用找个地方隔离吗?”
方言抬眼看向老胡,又扫了眼不远处正收拾摄影器材的石主任一行人:
“暂时不用集中隔离,但全身消杀、换干净衣服这步必须做透,比隔离更关键。”
他往诊台边退了两步,避开刚送过来的发热患儿,继续解释:“隔离是防已经感染但没发病的人传毒。石主任他们虽然在现场待了半天,但一直站在石灰线外,没直接碰过确诊的娃,也没沾过患儿的分泌物,你看他们连诊台都没靠近,口罩也一直戴得严实,最多属于是‘间接接触者’,风险比贴身陪护的家属小得多。”
王玉川在一旁补了句:
“猩红热潜伏期短,一般两到五天,最多七天,大人感染后情况一般都不会太严重,最主要是孩子。”
老胡点了点头。
“但消杀绝不能省半点事。”方言加重了语气。
“这病的链球菌不光能通过飞沫飘,还能粘在衣服上、器材上。石主任的相机包、他们的裤脚,说不定就沾了带菌的灰尘。要是不消杀就直接进城,坐公交、回家见家人,等于把病菌带到城里扩散,那咱们在这儿防着就白费劲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你送他们去协和,让医院的人用消毒水给他们全身擦一遍,衣服当场用开水烫了再洗,协和有专门的消毒间,比咱们这儿条件好。换完干净衣服再让他们回家,回家后自己再观察七天,每天量两次体温,要是出疹子、嗓子疼,立刻去医院报到。这样既不耽误他们的事,也能把风险堵死。”
老胡这下听明白了,搓了搓手:
“我懂了,放心,我盯着他们弄,消杀不完不准上车,更不准回家。”
“还有你的人。”方言又看向老胡,“跟着来送药的厂工,刚才搬药时离隔离棚近,回去也得这么办。回厂先去消毒室,衣服、手脚都消一遍毒,别直接回车间或宿舍。”
“没问题!”老胡应声。
然后他想起了家里两个孕妇,对着方言问道:
“那咱们是不是这几天都不能回家了?”
“不是不能回,是得干干净净地回,把风险降到最低。孕妇体质特殊,确实得更小心,但咱们把该做的防护做到位,应该没事儿。”
老胡听到这,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王玉川这时插了句嘴,说道:
“猩红热对孕妇本身影响不算特别大,主要是怕病菌传给孕妇后,再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或者孕妇发烧引发别的问题。只要你们不把病菌带回家,就没太大风险。”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在厂里的宿舍凑合,省得来回跑着冒险。”方言说道。
“等过个三四天,咱们这儿的疫情稳住了,再踏踏实实回家。”
老胡听到方言这话,当即表示:
“行,这主意好!”
眼看着家里老婆就要生孩子了,最后关头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关系,又让孩子流产了。
就算是方言说的再安全,他也得把警惕拉到最高才行。
老胡对着方言说道:
“今晚就住厂里,等送完石主任,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方言点头:
“也行。”
他非常理解老胡的心态,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这会儿老胡已经对着石主任喊道:
“石主任,咱们收拾一下会城里了,先去协和消杀,再送回家!”
结果石敏直接说道:
“我暂时不回去,这里的情况,我打算跟踪报道出来。”
老胡闻言猛地一顿,眼里满是错愕:“石主任,这可不行!这儿全是发热的娃,病菌多,您待在这儿太危险了!”
石敏已经把摄影器材重新架好,镜头正对着诊台: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留下来。老百姓不知道这病是咋回事,听了几句谣言就敢拖着重症娃等死;赤脚医生认得出‘烂喉痧’,却没药没法子。我得把你们怎么治病、怎么防传染的法子拍下来、写出来,让周边公社的人都看见,比光靠电话通知管用十倍。”
老胡无语了,对着石敏提醒到:
“石主任,农村没电视。”
石敏说道:
“我知道农村没电视,但有广播,有宣传栏,还有公社的宣传员能念报纸。拍的照片能贴在各个公社的宣传栏里,写的稿子能让广播员念给全村人听,老百姓不认字的多,但‘看画’‘听事儿’最上心,比干巴巴的通知管用多了。”
老胡想了想,本来也是来做宣传的,既然石敏打算一直在这里跟踪报道,对他和方言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儿,于是他说道:
“那行,您自己做好防护,不要靠太近。”
石敏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这边的事儿刚处理完了,那边的几个司机又坐不住了。
他们就是过来开车送货的,现在知道这地方有传染病了,刚才还用他们的车拉了这些传染病人,一个个现在都找到方言要说法。
“方大夫!您可得给我们个说法!”为首的司机是个三十来岁的壮汉,脸上满是焦躁,他看到方言刚忙空,于是就带着人找上了他:“我们就是来送药的,哪知道拉的是传染病号?这车现在满是病菌,我们回去要是染上了,家里老婆孩子咋办?”
他身后的两个司机也跟着附和,一个年轻点的声音都发颤:“就是啊方大夫!刚才拉那西坡村的娃,咳嗽都喷到车窗上了!这病要是传上,我们饭碗丢了是小事,命要是没了咋整?”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则盯着自己的卡车,眉头拧成疙瘩:“这车可是我们单位的宝贝,要是被病菌糟践了,以后谁敢用?不得让我们赔?”
周围的喧闹瞬间静了些,家长们下意识往后退了退,连正在登记信息的卫生所医生都停了笔。
方言刚给一个患儿喂完芦根水,闻言放下碗。
这帮人说是紧张也对,但是更多是来敲竹杠的。
方言走到司机们面前,语气平静的说道:
“各位师傅别急,这事是我们考虑不周,肯定给你们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他先指了指不远处的煤炉:
“李卉,先给几位师傅倒碗清热汤,让他们润润喉咙,这汤能起到点预防作用。”
随后转向几个司机,耐心解释道:“你们的顾虑我都懂,怕染病、怕坏车、怕担责任,这些都合情合理。但咱们先把情况说清楚,猩红热主要靠飞沫和接触传染,咱们现在把消杀做彻底,风险就能降到最低。”
壮汉司机梗着脖子:“咋彻底?这车里面喷消毒水?我们身上咋整?”
“车和人都得消!”方言立刻接话,转头喊来老胡,“老胡,你让人把卡车开到厂里的消毒区,用咱们备用的过氧乙酸溶液,里里外外喷三遍,座椅、方向盘、车窗,连轮胎缝都别落下。喷完让车敞着门晒半小时,病菌基本就杀干净了。”
他又看向司机们:“你们几个,等会儿跟石主任他们一起去厂里消毒间,全身用消毒水擦一遍,外衣裤子脱下来用开水烫洗,鞋子也得用消毒水浸泡十分钟。厂里有干净的备用工作服,换完再走。这些都是免费的,不用你们一分钱。”
年轻司机还是不安:“那……那要是消完毒还染病了咋办?”
“这个我给你们保证。”方言从白大褂兜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后递过去,“你们把姓名、家里住址都写上,再留个联系电话,要是回去七天内出现发热、嗓子疼、出疹子的症状,直接去城里协和医院,报我的名字,所有诊疗费都由我们承担。要是真因为拉病人染了病,我亲自去给你们赔罪。”
王玉川这时也走了过来,他刚给赤脚医生讲完诊,对着司机们补充道:“几位师傅,我是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王玉川。猩红热看着凶,但只要及时治,大人基本都能好,而且咱们提前做了消杀和预防,染病的概率极低。你们是来帮忙送药的,是功臣,我们绝不能让功臣受委屈。”
老胡也凑过来帮腔:
“没错!车消完毒我亲自检查,保证跟新的一样。要是生产队真为难你们,我去跟公社书记说,就说是我让你们拉的人,责任算我的。”
老胡说完,直接拉开钱包的拉链,又从里面数出三张十元的纸币,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足够普通人家过小半个月。
他把钱往为首的壮汉司机手里一塞,声音敞亮:“几位师傅跑这一趟也不容易,还担了这么大风险。这点钱你们拿着,算是给家里买斤肉、打瓶酒的补偿,别嫌少。”
壮汉司机的手猛地攥紧了钱,脸上的焦躁瞬间像被水浇灭的火苗,垮下来的嘴角立刻往上扬,连眼神都亮了:“哎呀,胡厂长您这是干啥!方大夫都说得明明白白了,消杀也安排得妥妥帖帖,我们哪能要您的钱!”嘴上说着不要,手却没松开,反而往兜里揣了揣。
年轻司机刚才还发颤的声音立刻变得谄媚:
“就是就是!我们刚才也是一时糊涂,有点慌神了,您和方大夫这么周到,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他说着往卡车那边瞥了眼,“那车消杀得仔细点就行,我们单位那边我去说,保证没人怪责!”
年纪稍长的司机也赶紧接话,眉头彻底舒展开:“方大夫刚才说的预防汤就挺好,还有这消毒措施,比我们单位那些医生想得都周全!其实我们也不是怕担责任,主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实在担心。现在您俩这么一说,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就对了嘛!”老胡拍了拍壮汉司机的肩膀,“都是为了办事,互相体谅。等会儿消杀完,我让食堂给你们装几个白面馒头带上,路上垫垫肚子。”
“哎哟,那可太谢谢您了!”壮汉司机笑得眼角都堆起了褶子,转头对着另外两个同伴喊,“还愣着干啥?赶紧把车开到那边去!说不定还能帮着拉点物资,别辜负了方大夫和胡师傅的心意!”
年轻司机立刻应和:“对对对!我去开车门!”说着一溜烟往卡车跑,刚才发颤的腿这会儿利索得很。年纪稍长的则凑到方言跟前,一脸客气:“方大夫,您刚才说的那清热汤,能再给我们多盛两碗不?回去给家里人也喝点,图个安心。”
方言看着这转变,心里冷笑,果然是奔着钱来的。但他脸上没露声色,对着李卉扬了扬下巴:“再给几位师傅装几碗,用咱们的搪瓷缸子盛着,路上能喝。”
“好嘞!”李卉脆生生应着,转身就去拿缸子。
石敏在不远处让摄影师把这一幕悄悄拍了下来,镜头里司机们忙碌的背影和刚才焦躁的模样判若两人。他对着一旁的摄影师低声说了句:“拿了钱,就换了副脸面。倒是方、胡这两个人,有点意思,既守住了原则,又平了事端。”
摄影师对着石敏笑了笑说道:
“这些司机就这样子,各单位的都差不多。”
老胡这时走到方言身边,压低声音笑了笑:
“对付这帮人,就得这样。给点实在的,比说一万句大道理都管用,小钱省大事。”
方言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刚送过来的患儿:“只要他们别再闹,不耽误防疫就行。”
过了一会儿,安东和周大海他们开着车又回来了。
周大海下了车就对着方言和王玉川他们说道:
“已经打了电话了,上头一会儿就派人下来,这会儿应该在组织防疫队。”
听到这话,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上头来接手,事情就好办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了,鬼知道那个货郎到底感染了多少人?
“诶,对了,隔壁公社那边什么情况?”方言对着周大海问道。
周大海表情有些怪异的说道:
“那边说……没发现。”
“没发现?”方言眉头猛地拧成疙瘩,声音不自觉拔高了些,“怎么可能没发现?货郎前天就该到东风公社了,按咱们这儿的发病速度,就算比咱们晚两天,这会儿也该有发热出疹的娃了!”
他下意识往东风公社的方向望了一眼,那边的天际线蒙着层薄尘,连个送信的人影都没有。一旁的王玉川也沉了脸,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诊台边缘:“是没排查出来,还是真的没有?你在电话里问清楚了吗?”
“问了!我跟他们公社书记喊了半天,说货郎带着病菌,让他们赶紧查近期发热的孩子。”周大海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透着憋屈,“可那书记说,他们卫生所这两天就接了两个感冒的,没见着出疹子的,还说我小题大做,咒他们公社出事。”
“……”方言无语。
“胡闹!”王玉川忍不住低喝一声,“猩红热初期症状跟感冒像,要是没经验的赤脚医生,很容易误诊!他们这是拿人命当儿戏!”
李萍闻言也凑了过来,脸色凝重:“会不会是货郎没在东风公社停留?或者……他们那儿的人抵抗力强,还没发病?”
“不可能。”方言立刻否定,“货郎走村串户就是为了做生意,东风公社是必经之路,没理由绕开。至于抵抗力,这病专挑孩子下手,跟大人抵抗力没关系。”他顿了顿,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是他们把病例瞒下来了?怕被上级批评防疫不力?”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1978年的基层,确实有地方为了“政绩”瞒报疫情的先例,要是东风公社真这么干,那后果不堪设想,等疫情彻底扩散开,再想控制就难了。
这时候杨援朝说道:
“我之前就去村口问过,有村民见过货郎往东风公社的走,不可能没去过,除非半路碰到劫道的了!”
方言这时候说道:
“周书记,你再让人去趟东风公社,直接找他们卫生所的医生,就说咱们这儿确诊了猩红热,货郎是传染源,让他们立刻排查昨天接触过货郎的孩子。”
“我亲自去!”周大海攥紧了拳头,刚才被东风公社书记怼的火气还没消,“我带上咱们的诊断记录,再让李萍跟我一块去,她能说清楚症状,省得那帮人再糊弄!”
李萍对着他说道:
“你别去啊,我和小杨去就行了。”
杨援朝也说道:
“对,待会儿上头来人了,你不再人家找谁啊?”
周大海一拍脑门儿:
“啧,瞧我这脑子!”
“今天都快忙疯了,反应不过来了。”
说完他拍板对着李萍说道:
“那行,你们过去。”
方言叫来安东,让他开车过去,顺便也能看看那边到底是个啥情况。
安东答应后,就开车载着人出去了。
……
接着治疗救人还在继续,陆陆续续的来了好些个,基本上都是患病两三天的,有些症状还不算严重,治疗起来还算是没有太大压力。
时间来到中午,村外机耕道上出现了巨大的扬尘,一辆吉普车打头的车队,从远处开了过来,卫生部防疫队的来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众人跟着王玉川的话猛地一沉,另外一个组的人去的是隔壁的东风公社,虽然比他们晚开工一会儿,但大概率这会儿应该也发现问题了才对。
“赶紧联系!”王玉川往前踏了一步,声音里带着急切,“货郎七天前在咱们这儿露面,按他走村串户的速度,说不定前天就到那边了!要是那边他们没防备,别说治病,自己都可能被传染!”
1978年的公社之间哪有什么即时通讯,唯一的手摇电话在公社办公室,这还是离城里比较近的公社,其他远点的地方根本没有。
这会儿周大海已经拔腿往村部跑:
“我去摇电话!要是打不通,再让人去东风公社报信!”
“等等!”方言突然喊住他。
“咋了?”周大海一愣。
方言对着他说道:
“先不给那边打,给城里打。”
“啊?城里,给谁?”周大海一脸懵逼。
方言说道:
“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了,需要上级卫生部门介入才行了。”
“货郎已经跑了至少两个公社,谁知道他还去过哪儿?咱们手头的药只够撑今天,后续的消毒、隔离、病例统计,没有上级统筹根本顶不住!”
周大海眨了眨眼,还是没完全反应过来:“可……可东风公社那边不急吗?万一他们这会儿正瞎忙活,没防着货郎……”
“急,但得先报上级!”王玉川突然开口,替方言补了话,“咱们报给卫生局,他们能同时通知东风公社、红旗公社,甚至周边所有公社,这比咱们派人一个个跑快十倍!要是咱们先给东风公社打电话,等那边知道了,再想往上报,耽误的时间里,货郎说不定又窜到下一个村了!”
这话点醒了周大海。他拍了下大腿:“对!还是你们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就算线路断了,也得让公社的人骑着摩托车去城里送信!”说着转身就往村部冲。
过了一会儿,周大海走了出来,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电话出毛病了,打不通。”
“摇了半天,听筒里面全是哧哧的杂音,啥也听不见,这线路之前就不太好,今天干脆彻底罢工了。”
“现在咋整?这会儿去城里报信吗?”周大海也抓瞎了,他对着方言他们问道。
这时候一旁的老胡站了出来说道:
“去我们厂里打。”
方言点头:
“对,开车过去。”
然后他对着安东招呼,直接给他一个电话,让他去工厂那边通话。
“师父您不去吗?”安东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说道:
“我这里走不开,你带着周书记过去打吧,让他给上级报告,通知隔壁公社后,你再给卫生部那边打。”
“好!”安东当即答应,然后就带着周大海开上车出发去厂的方向了。
这会儿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需要我再调点物资去隔壁公社不?”
方言摇摇头:
“他们不一定会用我这招急救,不用去送了。”
“现在你还是送石主任他们回城里吧,记得先到协和全身消杀换了衣服后再回家。”
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我们这个情况,不用找个地方隔离吗?”
方言抬眼看向老胡,又扫了眼不远处正收拾摄影器材的石主任一行人:
“暂时不用集中隔离,但全身消杀、换干净衣服这步必须做透,比隔离更关键。”
他往诊台边退了两步,避开刚送过来的发热患儿,继续解释:“隔离是防已经感染但没发病的人传毒。石主任他们虽然在现场待了半天,但一直站在石灰线外,没直接碰过确诊的娃,也没沾过患儿的分泌物,你看他们连诊台都没靠近,口罩也一直戴得严实,最多属于是‘间接接触者’,风险比贴身陪护的家属小得多。”
王玉川在一旁补了句:
“猩红热潜伏期短,一般两到五天,最多七天,大人感染后情况一般都不会太严重,最主要是孩子。”
老胡点了点头。
“但消杀绝不能省半点事。”方言加重了语气。
“这病的链球菌不光能通过飞沫飘,还能粘在衣服上、器材上。石主任的相机包、他们的裤脚,说不定就沾了带菌的灰尘。要是不消杀就直接进城,坐公交、回家见家人,等于把病菌带到城里扩散,那咱们在这儿防着就白费劲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你送他们去协和,让医院的人用消毒水给他们全身擦一遍,衣服当场用开水烫了再洗,协和有专门的消毒间,比咱们这儿条件好。换完干净衣服再让他们回家,回家后自己再观察七天,每天量两次体温,要是出疹子、嗓子疼,立刻去医院报到。这样既不耽误他们的事,也能把风险堵死。”
老胡这下听明白了,搓了搓手:
“我懂了,放心,我盯着他们弄,消杀不完不准上车,更不准回家。”
“还有你的人。”方言又看向老胡,“跟着来送药的厂工,刚才搬药时离隔离棚近,回去也得这么办。回厂先去消毒室,衣服、手脚都消一遍毒,别直接回车间或宿舍。”
“没问题!”老胡应声。
然后他想起了家里两个孕妇,对着方言问道:
“那咱们是不是这几天都不能回家了?”
“不是不能回,是得干干净净地回,把风险降到最低。孕妇体质特殊,确实得更小心,但咱们把该做的防护做到位,应该没事儿。”
老胡听到这,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王玉川这时插了句嘴,说道:
“猩红热对孕妇本身影响不算特别大,主要是怕病菌传给孕妇后,再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或者孕妇发烧引发别的问题。只要你们不把病菌带回家,就没太大风险。”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在厂里的宿舍凑合,省得来回跑着冒险。”方言说道。
“等过个三四天,咱们这儿的疫情稳住了,再踏踏实实回家。”
老胡听到方言这话,当即表示:
“行,这主意好!”
眼看着家里老婆就要生孩子了,最后关头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关系,又让孩子流产了。
就算是方言说的再安全,他也得把警惕拉到最高才行。
老胡对着方言说道:
“今晚就住厂里,等送完石主任,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方言点头:
“也行。”
他非常理解老胡的心态,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这会儿老胡已经对着石主任喊道:
“石主任,咱们收拾一下会城里了,先去协和消杀,再送回家!”
结果石敏直接说道:
“我暂时不回去,这里的情况,我打算跟踪报道出来。”
老胡闻言猛地一顿,眼里满是错愕:“石主任,这可不行!这儿全是发热的娃,病菌多,您待在这儿太危险了!”
石敏已经把摄影器材重新架好,镜头正对着诊台: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留下来。老百姓不知道这病是咋回事,听了几句谣言就敢拖着重症娃等死;赤脚医生认得出‘烂喉痧’,却没药没法子。我得把你们怎么治病、怎么防传染的法子拍下来、写出来,让周边公社的人都看见,比光靠电话通知管用十倍。”
老胡无语了,对着石敏提醒到:
“石主任,农村没电视。”
石敏说道:
“我知道农村没电视,但有广播,有宣传栏,还有公社的宣传员能念报纸。拍的照片能贴在各个公社的宣传栏里,写的稿子能让广播员念给全村人听,老百姓不认字的多,但‘看画’‘听事儿’最上心,比干巴巴的通知管用多了。”
老胡想了想,本来也是来做宣传的,既然石敏打算一直在这里跟踪报道,对他和方言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儿,于是他说道:
“那行,您自己做好防护,不要靠太近。”
石敏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这边的事儿刚处理完了,那边的几个司机又坐不住了。
他们就是过来开车送货的,现在知道这地方有传染病了,刚才还用他们的车拉了这些传染病人,一个个现在都找到方言要说法。
“方大夫!您可得给我们个说法!”为首的司机是个三十来岁的壮汉,脸上满是焦躁,他看到方言刚忙空,于是就带着人找上了他:“我们就是来送药的,哪知道拉的是传染病号?这车现在满是病菌,我们回去要是染上了,家里老婆孩子咋办?”
他身后的两个司机也跟着附和,一个年轻点的声音都发颤:“就是啊方大夫!刚才拉那西坡村的娃,咳嗽都喷到车窗上了!这病要是传上,我们饭碗丢了是小事,命要是没了咋整?”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则盯着自己的卡车,眉头拧成疙瘩:“这车可是我们单位的宝贝,要是被病菌糟践了,以后谁敢用?不得让我们赔?”
周围的喧闹瞬间静了些,家长们下意识往后退了退,连正在登记信息的卫生所医生都停了笔。
方言刚给一个患儿喂完芦根水,闻言放下碗。
这帮人说是紧张也对,但是更多是来敲竹杠的。
方言走到司机们面前,语气平静的说道:
“各位师傅别急,这事是我们考虑不周,肯定给你们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他先指了指不远处的煤炉:
“李卉,先给几位师傅倒碗清热汤,让他们润润喉咙,这汤能起到点预防作用。”
随后转向几个司机,耐心解释道:“你们的顾虑我都懂,怕染病、怕坏车、怕担责任,这些都合情合理。但咱们先把情况说清楚,猩红热主要靠飞沫和接触传染,咱们现在把消杀做彻底,风险就能降到最低。”
壮汉司机梗着脖子:“咋彻底?这车里面喷消毒水?我们身上咋整?”
“车和人都得消!”方言立刻接话,转头喊来老胡,“老胡,你让人把卡车开到厂里的消毒区,用咱们备用的过氧乙酸溶液,里里外外喷三遍,座椅、方向盘、车窗,连轮胎缝都别落下。喷完让车敞着门晒半小时,病菌基本就杀干净了。”
他又看向司机们:“你们几个,等会儿跟石主任他们一起去厂里消毒间,全身用消毒水擦一遍,外衣裤子脱下来用开水烫洗,鞋子也得用消毒水浸泡十分钟。厂里有干净的备用工作服,换完再走。这些都是免费的,不用你们一分钱。”
年轻司机还是不安:“那……那要是消完毒还染病了咋办?”
“这个我给你们保证。”方言从白大褂兜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后递过去,“你们把姓名、家里住址都写上,再留个联系电话,要是回去七天内出现发热、嗓子疼、出疹子的症状,直接去城里协和医院,报我的名字,所有诊疗费都由我们承担。要是真因为拉病人染了病,我亲自去给你们赔罪。”
王玉川这时也走了过来,他刚给赤脚医生讲完诊,对着司机们补充道:“几位师傅,我是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王玉川。猩红热看着凶,但只要及时治,大人基本都能好,而且咱们提前做了消杀和预防,染病的概率极低。你们是来帮忙送药的,是功臣,我们绝不能让功臣受委屈。”
老胡也凑过来帮腔:
“没错!车消完毒我亲自检查,保证跟新的一样。要是生产队真为难你们,我去跟公社书记说,就说是我让你们拉的人,责任算我的。”
老胡说完,直接拉开钱包的拉链,又从里面数出三张十元的纸币,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足够普通人家过小半个月。
他把钱往为首的壮汉司机手里一塞,声音敞亮:“几位师傅跑这一趟也不容易,还担了这么大风险。这点钱你们拿着,算是给家里买斤肉、打瓶酒的补偿,别嫌少。”
壮汉司机的手猛地攥紧了钱,脸上的焦躁瞬间像被水浇灭的火苗,垮下来的嘴角立刻往上扬,连眼神都亮了:“哎呀,胡厂长您这是干啥!方大夫都说得明明白白了,消杀也安排得妥妥帖帖,我们哪能要您的钱!”嘴上说着不要,手却没松开,反而往兜里揣了揣。
年轻司机刚才还发颤的声音立刻变得谄媚:
“就是就是!我们刚才也是一时糊涂,有点慌神了,您和方大夫这么周到,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他说着往卡车那边瞥了眼,“那车消杀得仔细点就行,我们单位那边我去说,保证没人怪责!”
年纪稍长的司机也赶紧接话,眉头彻底舒展开:“方大夫刚才说的预防汤就挺好,还有这消毒措施,比我们单位那些医生想得都周全!其实我们也不是怕担责任,主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实在担心。现在您俩这么一说,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就对了嘛!”老胡拍了拍壮汉司机的肩膀,“都是为了办事,互相体谅。等会儿消杀完,我让食堂给你们装几个白面馒头带上,路上垫垫肚子。”
“哎哟,那可太谢谢您了!”壮汉司机笑得眼角都堆起了褶子,转头对着另外两个同伴喊,“还愣着干啥?赶紧把车开到那边去!说不定还能帮着拉点物资,别辜负了方大夫和胡师傅的心意!”
年轻司机立刻应和:“对对对!我去开车门!”说着一溜烟往卡车跑,刚才发颤的腿这会儿利索得很。年纪稍长的则凑到方言跟前,一脸客气:“方大夫,您刚才说的那清热汤,能再给我们多盛两碗不?回去给家里人也喝点,图个安心。”
方言看着这转变,心里冷笑,果然是奔着钱来的。但他脸上没露声色,对着李卉扬了扬下巴:“再给几位师傅装几碗,用咱们的搪瓷缸子盛着,路上能喝。”
“好嘞!”李卉脆生生应着,转身就去拿缸子。
石敏在不远处让摄影师把这一幕悄悄拍了下来,镜头里司机们忙碌的背影和刚才焦躁的模样判若两人。他对着一旁的摄影师低声说了句:“拿了钱,就换了副脸面。倒是方、胡这两个人,有点意思,既守住了原则,又平了事端。”
摄影师对着石敏笑了笑说道:
“这些司机就这样子,各单位的都差不多。”
老胡这时走到方言身边,压低声音笑了笑:
“对付这帮人,就得这样。给点实在的,比说一万句大道理都管用,小钱省大事。”
方言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刚送过来的患儿:“只要他们别再闹,不耽误防疫就行。”
过了一会儿,安东和周大海他们开着车又回来了。
周大海下了车就对着方言和王玉川他们说道:
“已经打了电话了,上头一会儿就派人下来,这会儿应该在组织防疫队。”
听到这话,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上头来接手,事情就好办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了,鬼知道那个货郎到底感染了多少人?
“诶,对了,隔壁公社那边什么情况?”方言对着周大海问道。
周大海表情有些怪异的说道:
“那边说……没发现。”
“没发现?”方言眉头猛地拧成疙瘩,声音不自觉拔高了些,“怎么可能没发现?货郎前天就该到东风公社了,按咱们这儿的发病速度,就算比咱们晚两天,这会儿也该有发热出疹的娃了!”
他下意识往东风公社的方向望了一眼,那边的天际线蒙着层薄尘,连个送信的人影都没有。一旁的王玉川也沉了脸,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诊台边缘:“是没排查出来,还是真的没有?你在电话里问清楚了吗?”
“问了!我跟他们公社书记喊了半天,说货郎带着病菌,让他们赶紧查近期发热的孩子。”周大海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里透着憋屈,“可那书记说,他们卫生所这两天就接了两个感冒的,没见着出疹子的,还说我小题大做,咒他们公社出事。”
“……”方言无语。
“胡闹!”王玉川忍不住低喝一声,“猩红热初期症状跟感冒像,要是没经验的赤脚医生,很容易误诊!他们这是拿人命当儿戏!”
李萍闻言也凑了过来,脸色凝重:“会不会是货郎没在东风公社停留?或者……他们那儿的人抵抗力强,还没发病?”
“不可能。”方言立刻否定,“货郎走村串户就是为了做生意,东风公社是必经之路,没理由绕开。至于抵抗力,这病专挑孩子下手,跟大人抵抗力没关系。”他顿了顿,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是他们把病例瞒下来了?怕被上级批评防疫不力?”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1978年的基层,确实有地方为了“政绩”瞒报疫情的先例,要是东风公社真这么干,那后果不堪设想,等疫情彻底扩散开,再想控制就难了。
这时候杨援朝说道:
“我之前就去村口问过,有村民见过货郎往东风公社的走,不可能没去过,除非半路碰到劫道的了!”
方言这时候说道:
“周书记,你再让人去趟东风公社,直接找他们卫生所的医生,就说咱们这儿确诊了猩红热,货郎是传染源,让他们立刻排查昨天接触过货郎的孩子。”
“我亲自去!”周大海攥紧了拳头,刚才被东风公社书记怼的火气还没消,“我带上咱们的诊断记录,再让李萍跟我一块去,她能说清楚症状,省得那帮人再糊弄!”
李萍对着他说道:
“你别去啊,我和小杨去就行了。”
杨援朝也说道:
“对,待会儿上头来人了,你不再人家找谁啊?”
周大海一拍脑门儿:
“啧,瞧我这脑子!”
“今天都快忙疯了,反应不过来了。”
说完他拍板对着李萍说道:
“那行,你们过去。”
方言叫来安东,让他开车过去,顺便也能看看那边到底是个啥情况。
安东答应后,就开车载着人出去了。
……
接着治疗救人还在继续,陆陆续续的来了好些个,基本上都是患病两三天的,有些症状还不算严重,治疗起来还算是没有太大压力。
时间来到中午,村外机耕道上出现了巨大的扬尘,一辆吉普车打头的车队,从远处开了过来,卫生部防疫队的来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0948/638921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