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一副药转危为安,救遍全村(二合一
推荐阅读: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极品小仙医、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别死、转职纹身师,开局给校花纹过肩龙、隆万盛世、开局迎娶苏家神女,奖励重瞳体!、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1335章 一副药转危为安,救遍全村(二合一章)
“行,当然没问题。”眾人纷纷答应。
他们本来是过来负责方言他们的隔离的,所以没有带药,现在有必须处理的问题,不能坐视不管,没办法只能求助中医。
方言他们当然是答应下来,就算是他们不说,这边的孕妇喝了药,情况好转一些,他们也打算在村里看看。
等到防疫队的人离开后没多久时间,李春生就端著药汁来了。
“煎好了!这是头道的,我先端过来给孕妇喝点,其他的药这会儿还在熬。”李春生对著方言说道。
这会儿里面还在擦身子做物理降温,方言他们这些男的都在外边。
听到李春生的话,方言对著里面喊道:
“李卉、雪玲,药好了!”
话音刚落,屋里就传来李卉的应声:“知道啦方哥!刚擦完身子,她这会儿精神头好多了,能坐起来!”
方言往门口挪了挪,隔著帘能听见里面窸窸窣窣的响动,想来是李卉和林雪玲正扶著秀兰调整姿势。
接著门帘没掀开,李卉出来从方言手里接过药碗。
“慢慢餵她喝,別烫著,一勺一勺喂,要是她觉得苦或者想呕,就停一下,给她抿口温水顺顺,別勉强。”方言对著他们叮嘱到。
“好。”李卉答应下来。
然后就又走了进去。
没一会儿,帘被掀开一条缝,林雪玲探出头来,:“方哥,岳老,王教授,患者喝得挺顺利!说药不苦,喝下去嗓子还舒服了些,没想吐!”
方言心里一松。
隨后他追问:“那她现在感觉怎么样?肚子还疼吗?”
林雪玲说道:
“她说肚子没刚才那么揪著疼了,就是还有点坠坠的,刚才喝药的时候,感觉到娃动了好几下呢!”
这话让院子里的几人都舒了口气。
一旁的老太太对著方言他们讚嘆道:
“还是城里来的医生厉害!这药刚喝下去就见效,刚才秀兰还疼得直哼哼呢!”
方言对著她说道:
“这只是初步起效,清热的药先压了表邪,安胎的药还得慢慢发挥作用。等她喝完这副药,我们再看看脉象和皮疹的情况,要是稳定了,就按这个方子再抓几副巩固。”
说著方言看了一眼时间,对著里面的李卉喊道:
“给患者穿好衣服,我要进来给她诊脉了。”
“哎,好!”屋里传来李卉脆生生的应答声,片刻后,帘被轻轻掀开,李卉侧身站在门边:
“方哥,弄好啦,你进来吧。”
方言点点头,跟著岳美中、王玉川一同走进屋。
秀兰半靠在叠起的被上,脸色虽仍带著病后的潮红,却已褪去了之前的灰败,眼神也能清晰地落在几人身上,见他们进来,还微微点了点头。
方言和岳教授一左一右再次开始诊脉,同时方言还对著她问道:
“现在除了肚子还有点坠感,嗓子和身上有没有別的不舒服?”
患者秀兰想了想说道:
“嗓子不那么烧得慌了,刚才喝药的时候,还觉得润润的,比早上舒服多了,身上的红点好像没那么痒了,就是浑身还有点软,提不起劲儿”
“嗯,这是正常的,热邪刚退,正气还没完全缓过来。”方言一边应著,一边细细感受脉象的变化,指尖下的脉搏比先前沉稳了不少,浮数之象已敛,“那心慌的感觉呢?现在还觉得胸闷吗?”
“不慌了,也不闷了。”秀兰摇摇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清明。
一旁的岳美中也刚好诊完脉,补充问道:“胎动刚才动了几次?现在还能感觉到吗?动的时候肚子会不会疼?”
提到孩子,秀兰的手轻轻摸在隆起的腹部,说道:“刚才喝药那会儿动了三四下,轻轻的,不疼。现在……好像又动了一下,很轻,但能摸著。”她说著,还轻轻拍了拍肚子。
“那就好,胎气稳住了最重要。”方言点了点头,又问,“早上吐了两次,现在有没有再想呕的感觉?口乾得厉害吗?要不要再喝点温水?”
“不想呕了,”秀兰摇摇头,舔了舔嘴唇,“口还是有点干,但比刚才好多了,刚喝了两口水,不渴了。”
然后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就是有点饿……”
方言和岳美中对视一眼,说道:
“饿好啊!”
“能觉得饿,说明脾胃的运化功能在慢慢恢復,这可比什么都强。热邪耗了脾阴,之前吃不下、还呕吐,就是脾胃没力气干活了,现在想吃东西,正好能补补气血,给你和娃都添点劲儿。”
岳美中也点点头,中医里有句话叫有胃气则生,孕妇怀孩子本就耗气血,生病这两天又没怎么进食,身子早空了。
能饿,说明胃气渐復,方言开的药方子药劲儿不光清了邪,还把脾胃的阳气给护下来了,是好事。
“我现在就去熬小米粥!”一旁的一个家里的女眷说道。
说完她又小心翼翼的看向方言他们,问道:
“大夫,她能喝不?”
“能喝!太能喝了!”方言立刻应声“小米粥最养脾胃,熬得稀烂点,刚好適合她现在的情况。熬出米油来最好,既能补津液,又好消化,不会给她的胃添负担。”
岳美中也跟著补充:“熬的时候多放些水,煮到粥水浓稠,先给她盛小半碗试试。要是喝了之后胃里没不舒服,过个把钟头再添一点,循序渐进。刚开始別让她吃太多,脾胃刚恢復力气,得慢慢適应。”
“哎!记住了!”女眷喜出望外,转身就往灶房跑,脚步都比刚才轻快了不少。
本来看著人都快不行了,这群人一来,情况立马就开始好转了。
等到人出去过后,方言打开手电筒开始检查秀兰胳膊上的皮疹。
手电筒的光柱聚焦在那些细密的猩红皮疹上,让周围人汗毛都立了起来。
不过相较於进门时的鲜艷扎眼,此刻的红点顏色明显淡了些,不再是那种暗沉的赤红。
方言用指尖轻轻按压其中一颗皮疹,鬆开后,原本褪色的痕跡比先前消退得更快,皮肤底子的淡粉色慢慢透了出来。“皮疹在透发,顏色也浅了。”他一边说,一边移动手电筒,照向秀兰的颈部和耳后——这些猩红热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此刻的红点已经变得稀疏,不再是连成一片的潮红。
“痒得还厉害吗?”方言问,目光仍在皮疹上停留,仔细数著新冒出来的零星红点,“有没有觉得疹子往四肢末端传?”
秀兰摇摇头,声音轻缓:“不怎么痒了,就刚才擦身子碰到的时候有点感觉。好像也没往手上脚上长,就胳膊和脖子这儿有。”
岳美中凑过来看了一眼,点头道:“之前喝的金银、连翘的清热透疹劲儿起作用了,疹子能顺利透出来,热邪就有了出路,不会往內里陷。你看这皮疹的形態,之前是密实的鸡皮样,现在鬆快多了,这是好转的明证。”
接著他也诊脉完毕,对著方言说道:
“我这边浮数之象几乎敛尽,只剩些许濡数,这是热邪渐退、津液初復的脉象。最关键的是尺脉,之前沉弱得几乎摸不著,现在虽仍偏软,却多了几分滑利的动势,胎元算是彻底稳住了。”
方言点头说道:“我这边一样,寸脉的热势已散,关脉濡软,是脾胃之气渐醒的徵兆,正好应了她觉得饿的反应。另外尺脉的滑意比刚才更明显些,胎气有了依託,就不怕热邪再侵扰。”
他转头看向患者秀兰,说道:
“你安心歇著,等会儿喝了粥、服了第二遍药,身子会更舒坦些。胎里的娃稳住了,你这当娘的才能更快好起来。”
听到方言说完,患者对著方言他们问道:
“你们要走啊?”
方言点头:
“要去村里看看,还有其他的病人。”
秀兰的眼神瞬间掠过一丝慌乱,声音也低了些,小心翼翼的问道:“还有……还有其他人也得了这病吗?是不是……是不是我传出去的?”
她想起前几天去赶集还逗过二丫家的娃,心里顿时一慌,脸色也白了几分。
“你別多想。”方言连忙安抚:
“猩红热是飞沫传染,说不定是赶集时接触了其他带病菌的人,不怪你。我们去看看其他人,也是怕还有人跟你一样难受,早点用药就能早点好。”
岳美中也跟著点头:“是啊,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自己的身子,胎气刚稳,可不能胡思乱想伤了心神。这里有春生和两个姑娘守著,药和粥都会按时给你喂,我们看完其他人很快就回来,再给你诊脉调方子。”
王玉川也补充道:
“要是觉得肚子坠得慌、胎动不对劲,或者想喝水、想上厕所,直接喊李卉她们,千万別自己使劲。我们走了也放心不下你,肯定会儘快回来的。”
秀兰听著几人的话,紧绷的肩膀慢慢放鬆了些,她轻轻“嗯”了一声,:
“那……那你们小心点,这病传染。”
“放心吧,我们是医生。”眾人笑了笑,回应道。
这时候王玉川转头对著李卉和林雪玲叮嘱:“你们俩多留意著,粥餵完半个钟头就给她喝第二遍药,还是一勺一勺来。她要是睡著了,也別特意叫醒,等她醒了再喂,药温在灶上就行。”
“知道了老师!”两人齐声应道,李卉还加了句,“你放心去,这里有我们呢,保证盯紧了!”
李春生也从灶房跑出来:“第二遍药我已经熬上了,等会儿准时煎好端过来。”
岳美中点点头,接著就和方言他们往外走。
刚走出院落没多远,就见防疫队的老张已经过来了,见到方言他们出来,他也是一怔。
“方主任,岳老,王教授,里面患者咋样了?”
方言说道:
“已经脱离危险了,我们正准备出来找你们呢,村里现在调查的怎么样?”
这时候防疫队的老张说道:
“名单上一共记了五户有发烧的,其中三户家里有孩子,二丫家那娃烧得最厉害,我们先去哪儿?”
五户发烧,那还行,已经控制的很好了。
“那先去那个二丫家。”岳美中当机立断,“孩子体质弱,猩红热拖不得,早一分钟用药,风险就少一分。”
方言和王玉川也认同这个方案。
防疫队的老张说道:
“二丫家就在前头拐个弯。”
方言他们立马跟上,让老张带头然后走了过去。
现在这年代村里各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修建的房子也和刚才那家相似。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
“就是这儿。”老张对著他们说道。
在院子门口喊了一声,里面很快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看到是老张又来了,连忙问道:
“领导同志,咋了?”
老张说道:
“带人回来给你家孩子看病的。”
那男人愣了一下,隨即反应过来,脸上的愁云瞬间被急切取代,连忙掀开帘子往屋里喊:“二丫!快!医生来给娃看病了!”
话音刚落,一个穿著蓝布褂子的女人就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眼眶通红,头髮也乱糟糟的,一看见方言身上斜挎著的药箱,眼泪立马掉了下来:
“哎哟医生!你们可算来了!快救救俺娃!他烧得快迷糊了!”
“先別慌,我们进去看看。”岳美中安抚道,跟著夫妻俩往屋里走。刚迈过门槛,一股混杂著汗味、奶味和淡淡腥气的热流就扑面而来,屋里没点灯,全靠屋顶一块玻璃瓦透进些昏黄的光,土炕上的孩童哭声愈发清晰,尖锐又虚弱。
炕边围著两个老人,见来了医生,连忙往旁边挪了挪。
方言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蜷缩在炕角,脸蛋烧得通红,嘴唇乾裂得起了皮,眉头拧成一团,嘴里断断续续地哼著“嗓子疼……渴……”,身上的小粗布褂子已经被汗浸湿,露在外面的胳膊上布满了细密的猩红小点,比秀兰刚发病时的疹子还要密集。
“娃从昨天后晌就开始烧,村医给开了退烧药,吃了也不管用,今天早上烧得更厉害了,还说胡话,水都咽不下去。”
二丫蹲在炕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眼泪砸在炕席上,“刚才餵了点米汤,全吐了,这可咋整啊……”
方言放下药箱,先伸手探了探男孩的额头,指尖传来的热度烫得惊人,又迅速捏住他的下巴,用手电筒照向咽喉:
“张嘴,让我看看嗓子。”
男孩哭闹著抗拒,孩子妈妈连忙上前轻轻按住他的肩膀,柔声哄道:“乖娃,不怕,医生看看就不疼了。”
还是不听。
这会儿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我来吧。”方言说道。
他上去直接捏住孩子嘴,稍微用了点巧劲,孩子一吃痛立马就张开了嘴,在方言手电筒的光柱下,眾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男孩的咽喉黏膜已经红肿得发亮,扁桃体上布满了黄白色的脓点,连悬雍垂都肿得往下坠。
“典型的猩红热咽峡炎,热邪已经壅滯在咽喉了。”方言收回手,今天已经看的很多了,他说道:
“疹子出得急且密,热势比秀兰猛,得赶紧用药透疹清热,不能耽误。”
岳美中已经蹲下身诊脉,搭在男孩细弱的手腕上过了一会儿,眉头就拧了起来:
“脉象浮数有力,是实热证,比那边秀兰的虚热好办些,但热邪更盛。孩子体质纯阳,邪气得快,得用轻清宣透的药把邪气压下去,不能让它往肺里钻。”
王玉川这会儿在另外一只手上诊脉,他也点头认同了岳美中的说法。
老张今天是看过方言用药粉吹喉的,他立马对著方言问道:
“用药粉吹吗?”
一边说还一边比划。
方言摇摇头:
“暂时不用药粉吹喉,药粉吹喉虽能快速缓解咽喉肿痛,但这娃现在哭闹不止,强行吹喉容易呛咳,反而可能让咽喉黏膜受损更重,甚至引发呕吐。”
岳美中也附和道:“没错,这娃的核心问题是热邪壅盛、疹子不透,根源在『里』不在『表』。吹喉是救急的,他这个还没危重到那个程度,咱们先把口服的汤药餵下去,金银、连翘能清上焦肺热,蝉蜕、紫草能透疹外出,等热邪稍退、咽喉红肿轻些,娃不那么抗拒了,再考虑后续调理。要是现在强行用外治法,反而可能扰了气机,不利於疹子透发。”
王玉川用手背又试了试孩子的体温,补充道:“而且这娃津液耗损得厉害,嘴唇乾裂、连水都咽不下,口服药里加了芦根,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刚好能润护咽喉。先让汤药的药力从內里发挥作用,等他能顺利咽药、哭闹减轻,说明咽喉的肿痛已经缓解了大半,比单纯用吹喉药更稳妥。”
孩子父亲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急忙问:“那药啥时候能好?俺娃这嗓子疼得太遭罪了……”
方言说道:
“我马上开方子,你们自己准备下煎药的罐子,把火生起来。”
二丫对著自己男人说道:
“家里有陶罐!”
“好,我马上去准备。”男人当即答应下来。
方言这会儿已经把药方开好了,然后给王玉川和岳美中审方,两人確认没有问题后,他就开始从药箱里面拿药出来了,很快就配出来了。
这就是今天忙活一天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知道什么药是需要用的,基本上带著的都是能用上的。
接著那边也准备好了,方言把药给这家的男人,並告诉他应该怎么煎药。
“火別太急,先武火烧开,再文火慢煎,头煎20分钟就行,药汁滤出来后,加水再煎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两次餵。等会儿煎药的空当,用温毛巾给娃擦擦腋窝、大腿根,物理降温能帮著散点热,也能让他舒服些。”
方言对著男人交待道。
方言这边说完,男人就拿著药去煎去了,方言他们则是去下一家。
接下来的几家都没有这家这么严重,大多是低烧伴著轻微的咽喉不適,皮疹也只是在颈部、耳后零星分布,患者多是老人和学龄儿童,精神头虽差,却还能勉强应答。
方言和岳美中、王玉川分工明確:一人诊脉,一人查皮疹和咽喉,一人询问症状,问诊节奏快了不少。“脉象浮数但不盛,热邪尚在表。”“皮疹稀疏,顏色淡红,是透发的好跡象。”“咽喉微肿,没有脓点,津液耗损不重。”每看完一户,三人简短交流几句,方子便很快擬定出来,基本沿用二丫家孩子的主方,只是根据年龄和症状轻重调整剂量:老人加了3g麦冬护阴,怕清热药耗了元气;学龄儿童则减了蝉蜕的量,避免药性过散影响精神。
药箱里的草药足够应付这几户,方言拆药、分包,岳美中则耐心叮嘱煎服方法:“老人家脾胃弱,药熬得稀一点,分三次喂,饭后半个钟头喝,別空肚子。”“这娃能吃东西就好,熬点大米粥,別放,清淡些养嗓子。”
有了二丫家的先例,村民们少了几分慌乱,多了几分信任。拿到药包的农户,立马生火煎药,灶房里很快升起裊裊炊烟,与淡苦的药香缠绕在一起,在村落的暮色里散开。
等排查完最后一户,天色已经擦黑,西边的晚霞褪成了深紫色。老张和村支书提著马灯赶上来,灯苗在风里轻轻晃:“方主任,五户都看完了,药也都用上了,这下能鬆口气了。”
岳美中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膝盖,语气里带著欣慰:“好在都不算重,及时用药就能控制住。猩红热最怕拖,拖成肺炎、心肌炎就麻烦了。”
王玉川惦记著秀兰的情况,加快了脚步:“不知道秀兰那边怎么样了,胎气刚稳,得回去再看看脉象。”
几人快步往回走,还没进秀兰家的院门,就听见院里传来李卉清脆的笑声。
进了院子,掀帘进去一看,秀兰半靠在炕上,脸色的潮红又淡了些,正小口喝著小米粥,碗沿还沾著薄薄一层米油。
李卉和林雪玲守在旁边,时不时给她递口水。
“方哥!你们回来啦!”李卉率先迎上来,声音里满是雀跃,“秀兰姐喝完第二遍药,疹子更淡了,刚才还吃了小半碗粥呢!胎动也挺好,时不时动一下!”
秀兰见他们进来,撑著身子想坐直些,被方言连忙按住:“別使劲,躺著就好。”他走过去搭脉,指尖下的脉象比午后更沉稳了,尺脉的滑利感愈发明显,悬著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岳美中也凑过去看了看皮疹,那些红点已经淡得近乎粉色,按压后褪色迅速,不再有之前的暗沉感。
他说道:
“热邪退得很彻底,胎元也稳了,明天再巩固一副药,基本就没事了。”
一旁的老太太端著空粥碗,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多亏了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大夫!下午还担心得不行,现在看秀兰这样,我这心总算落肚子里了!”
家里的其他女眷这会儿也对著方言他们说道:
“对啊对啊,都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秀兰怀著娃,昨天烧得说胡话的时候,我们都偷偷抹眼泪,以为娘俩都要遭罪了……”
这会儿家里的汉子走过来,他对著方言他们双膝一弯,当场就给跪下了,然后哐哐的在地上磕头。
嘴里不断的说著感谢。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行,当然没问题。”眾人纷纷答应。
他们本来是过来负责方言他们的隔离的,所以没有带药,现在有必须处理的问题,不能坐视不管,没办法只能求助中医。
方言他们当然是答应下来,就算是他们不说,这边的孕妇喝了药,情况好转一些,他们也打算在村里看看。
等到防疫队的人离开后没多久时间,李春生就端著药汁来了。
“煎好了!这是头道的,我先端过来给孕妇喝点,其他的药这会儿还在熬。”李春生对著方言说道。
这会儿里面还在擦身子做物理降温,方言他们这些男的都在外边。
听到李春生的话,方言对著里面喊道:
“李卉、雪玲,药好了!”
话音刚落,屋里就传来李卉的应声:“知道啦方哥!刚擦完身子,她这会儿精神头好多了,能坐起来!”
方言往门口挪了挪,隔著帘能听见里面窸窸窣窣的响动,想来是李卉和林雪玲正扶著秀兰调整姿势。
接著门帘没掀开,李卉出来从方言手里接过药碗。
“慢慢餵她喝,別烫著,一勺一勺喂,要是她觉得苦或者想呕,就停一下,给她抿口温水顺顺,別勉强。”方言对著他们叮嘱到。
“好。”李卉答应下来。
然后就又走了进去。
没一会儿,帘被掀开一条缝,林雪玲探出头来,:“方哥,岳老,王教授,患者喝得挺顺利!说药不苦,喝下去嗓子还舒服了些,没想吐!”
方言心里一松。
隨后他追问:“那她现在感觉怎么样?肚子还疼吗?”
林雪玲说道:
“她说肚子没刚才那么揪著疼了,就是还有点坠坠的,刚才喝药的时候,感觉到娃动了好几下呢!”
这话让院子里的几人都舒了口气。
一旁的老太太对著方言他们讚嘆道:
“还是城里来的医生厉害!这药刚喝下去就见效,刚才秀兰还疼得直哼哼呢!”
方言对著她说道:
“这只是初步起效,清热的药先压了表邪,安胎的药还得慢慢发挥作用。等她喝完这副药,我们再看看脉象和皮疹的情况,要是稳定了,就按这个方子再抓几副巩固。”
说著方言看了一眼时间,对著里面的李卉喊道:
“给患者穿好衣服,我要进来给她诊脉了。”
“哎,好!”屋里传来李卉脆生生的应答声,片刻后,帘被轻轻掀开,李卉侧身站在门边:
“方哥,弄好啦,你进来吧。”
方言点点头,跟著岳美中、王玉川一同走进屋。
秀兰半靠在叠起的被上,脸色虽仍带著病后的潮红,却已褪去了之前的灰败,眼神也能清晰地落在几人身上,见他们进来,还微微点了点头。
方言和岳教授一左一右再次开始诊脉,同时方言还对著她问道:
“现在除了肚子还有点坠感,嗓子和身上有没有別的不舒服?”
患者秀兰想了想说道:
“嗓子不那么烧得慌了,刚才喝药的时候,还觉得润润的,比早上舒服多了,身上的红点好像没那么痒了,就是浑身还有点软,提不起劲儿”
“嗯,这是正常的,热邪刚退,正气还没完全缓过来。”方言一边应著,一边细细感受脉象的变化,指尖下的脉搏比先前沉稳了不少,浮数之象已敛,“那心慌的感觉呢?现在还觉得胸闷吗?”
“不慌了,也不闷了。”秀兰摇摇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清明。
一旁的岳美中也刚好诊完脉,补充问道:“胎动刚才动了几次?现在还能感觉到吗?动的时候肚子会不会疼?”
提到孩子,秀兰的手轻轻摸在隆起的腹部,说道:“刚才喝药那会儿动了三四下,轻轻的,不疼。现在……好像又动了一下,很轻,但能摸著。”她说著,还轻轻拍了拍肚子。
“那就好,胎气稳住了最重要。”方言点了点头,又问,“早上吐了两次,现在有没有再想呕的感觉?口乾得厉害吗?要不要再喝点温水?”
“不想呕了,”秀兰摇摇头,舔了舔嘴唇,“口还是有点干,但比刚才好多了,刚喝了两口水,不渴了。”
然后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就是有点饿……”
方言和岳美中对视一眼,说道:
“饿好啊!”
“能觉得饿,说明脾胃的运化功能在慢慢恢復,这可比什么都强。热邪耗了脾阴,之前吃不下、还呕吐,就是脾胃没力气干活了,现在想吃东西,正好能补补气血,给你和娃都添点劲儿。”
岳美中也点点头,中医里有句话叫有胃气则生,孕妇怀孩子本就耗气血,生病这两天又没怎么进食,身子早空了。
能饿,说明胃气渐復,方言开的药方子药劲儿不光清了邪,还把脾胃的阳气给护下来了,是好事。
“我现在就去熬小米粥!”一旁的一个家里的女眷说道。
说完她又小心翼翼的看向方言他们,问道:
“大夫,她能喝不?”
“能喝!太能喝了!”方言立刻应声“小米粥最养脾胃,熬得稀烂点,刚好適合她现在的情况。熬出米油来最好,既能补津液,又好消化,不会给她的胃添负担。”
岳美中也跟著补充:“熬的时候多放些水,煮到粥水浓稠,先给她盛小半碗试试。要是喝了之后胃里没不舒服,过个把钟头再添一点,循序渐进。刚开始別让她吃太多,脾胃刚恢復力气,得慢慢適应。”
“哎!记住了!”女眷喜出望外,转身就往灶房跑,脚步都比刚才轻快了不少。
本来看著人都快不行了,这群人一来,情况立马就开始好转了。
等到人出去过后,方言打开手电筒开始检查秀兰胳膊上的皮疹。
手电筒的光柱聚焦在那些细密的猩红皮疹上,让周围人汗毛都立了起来。
不过相较於进门时的鲜艷扎眼,此刻的红点顏色明显淡了些,不再是那种暗沉的赤红。
方言用指尖轻轻按压其中一颗皮疹,鬆开后,原本褪色的痕跡比先前消退得更快,皮肤底子的淡粉色慢慢透了出来。“皮疹在透发,顏色也浅了。”他一边说,一边移动手电筒,照向秀兰的颈部和耳后——这些猩红热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此刻的红点已经变得稀疏,不再是连成一片的潮红。
“痒得还厉害吗?”方言问,目光仍在皮疹上停留,仔细数著新冒出来的零星红点,“有没有觉得疹子往四肢末端传?”
秀兰摇摇头,声音轻缓:“不怎么痒了,就刚才擦身子碰到的时候有点感觉。好像也没往手上脚上长,就胳膊和脖子这儿有。”
岳美中凑过来看了一眼,点头道:“之前喝的金银、连翘的清热透疹劲儿起作用了,疹子能顺利透出来,热邪就有了出路,不会往內里陷。你看这皮疹的形態,之前是密实的鸡皮样,现在鬆快多了,这是好转的明证。”
接著他也诊脉完毕,对著方言说道:
“我这边浮数之象几乎敛尽,只剩些许濡数,这是热邪渐退、津液初復的脉象。最关键的是尺脉,之前沉弱得几乎摸不著,现在虽仍偏软,却多了几分滑利的动势,胎元算是彻底稳住了。”
方言点头说道:“我这边一样,寸脉的热势已散,关脉濡软,是脾胃之气渐醒的徵兆,正好应了她觉得饿的反应。另外尺脉的滑意比刚才更明显些,胎气有了依託,就不怕热邪再侵扰。”
他转头看向患者秀兰,说道:
“你安心歇著,等会儿喝了粥、服了第二遍药,身子会更舒坦些。胎里的娃稳住了,你这当娘的才能更快好起来。”
听到方言说完,患者对著方言他们问道:
“你们要走啊?”
方言点头:
“要去村里看看,还有其他的病人。”
秀兰的眼神瞬间掠过一丝慌乱,声音也低了些,小心翼翼的问道:“还有……还有其他人也得了这病吗?是不是……是不是我传出去的?”
她想起前几天去赶集还逗过二丫家的娃,心里顿时一慌,脸色也白了几分。
“你別多想。”方言连忙安抚:
“猩红热是飞沫传染,说不定是赶集时接触了其他带病菌的人,不怪你。我们去看看其他人,也是怕还有人跟你一样难受,早点用药就能早点好。”
岳美中也跟著点头:“是啊,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自己的身子,胎气刚稳,可不能胡思乱想伤了心神。这里有春生和两个姑娘守著,药和粥都会按时给你喂,我们看完其他人很快就回来,再给你诊脉调方子。”
王玉川也补充道:
“要是觉得肚子坠得慌、胎动不对劲,或者想喝水、想上厕所,直接喊李卉她们,千万別自己使劲。我们走了也放心不下你,肯定会儘快回来的。”
秀兰听著几人的话,紧绷的肩膀慢慢放鬆了些,她轻轻“嗯”了一声,:
“那……那你们小心点,这病传染。”
“放心吧,我们是医生。”眾人笑了笑,回应道。
这时候王玉川转头对著李卉和林雪玲叮嘱:“你们俩多留意著,粥餵完半个钟头就给她喝第二遍药,还是一勺一勺来。她要是睡著了,也別特意叫醒,等她醒了再喂,药温在灶上就行。”
“知道了老师!”两人齐声应道,李卉还加了句,“你放心去,这里有我们呢,保证盯紧了!”
李春生也从灶房跑出来:“第二遍药我已经熬上了,等会儿准时煎好端过来。”
岳美中点点头,接著就和方言他们往外走。
刚走出院落没多远,就见防疫队的老张已经过来了,见到方言他们出来,他也是一怔。
“方主任,岳老,王教授,里面患者咋样了?”
方言说道:
“已经脱离危险了,我们正准备出来找你们呢,村里现在调查的怎么样?”
这时候防疫队的老张说道:
“名单上一共记了五户有发烧的,其中三户家里有孩子,二丫家那娃烧得最厉害,我们先去哪儿?”
五户发烧,那还行,已经控制的很好了。
“那先去那个二丫家。”岳美中当机立断,“孩子体质弱,猩红热拖不得,早一分钟用药,风险就少一分。”
方言和王玉川也认同这个方案。
防疫队的老张说道:
“二丫家就在前头拐个弯。”
方言他们立马跟上,让老张带头然后走了过去。
现在这年代村里各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修建的房子也和刚才那家相似。
还没进院子就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
“就是这儿。”老张对著他们说道。
在院子门口喊了一声,里面很快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看到是老张又来了,连忙问道:
“领导同志,咋了?”
老张说道:
“带人回来给你家孩子看病的。”
那男人愣了一下,隨即反应过来,脸上的愁云瞬间被急切取代,连忙掀开帘子往屋里喊:“二丫!快!医生来给娃看病了!”
话音刚落,一个穿著蓝布褂子的女人就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眼眶通红,头髮也乱糟糟的,一看见方言身上斜挎著的药箱,眼泪立马掉了下来:
“哎哟医生!你们可算来了!快救救俺娃!他烧得快迷糊了!”
“先別慌,我们进去看看。”岳美中安抚道,跟著夫妻俩往屋里走。刚迈过门槛,一股混杂著汗味、奶味和淡淡腥气的热流就扑面而来,屋里没点灯,全靠屋顶一块玻璃瓦透进些昏黄的光,土炕上的孩童哭声愈发清晰,尖锐又虚弱。
炕边围著两个老人,见来了医生,连忙往旁边挪了挪。
方言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蜷缩在炕角,脸蛋烧得通红,嘴唇乾裂得起了皮,眉头拧成一团,嘴里断断续续地哼著“嗓子疼……渴……”,身上的小粗布褂子已经被汗浸湿,露在外面的胳膊上布满了细密的猩红小点,比秀兰刚发病时的疹子还要密集。
“娃从昨天后晌就开始烧,村医给开了退烧药,吃了也不管用,今天早上烧得更厉害了,还说胡话,水都咽不下去。”
二丫蹲在炕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眼泪砸在炕席上,“刚才餵了点米汤,全吐了,这可咋整啊……”
方言放下药箱,先伸手探了探男孩的额头,指尖传来的热度烫得惊人,又迅速捏住他的下巴,用手电筒照向咽喉:
“张嘴,让我看看嗓子。”
男孩哭闹著抗拒,孩子妈妈连忙上前轻轻按住他的肩膀,柔声哄道:“乖娃,不怕,医生看看就不疼了。”
还是不听。
这会儿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我来吧。”方言说道。
他上去直接捏住孩子嘴,稍微用了点巧劲,孩子一吃痛立马就张开了嘴,在方言手电筒的光柱下,眾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男孩的咽喉黏膜已经红肿得发亮,扁桃体上布满了黄白色的脓点,连悬雍垂都肿得往下坠。
“典型的猩红热咽峡炎,热邪已经壅滯在咽喉了。”方言收回手,今天已经看的很多了,他说道:
“疹子出得急且密,热势比秀兰猛,得赶紧用药透疹清热,不能耽误。”
岳美中已经蹲下身诊脉,搭在男孩细弱的手腕上过了一会儿,眉头就拧了起来:
“脉象浮数有力,是实热证,比那边秀兰的虚热好办些,但热邪更盛。孩子体质纯阳,邪气得快,得用轻清宣透的药把邪气压下去,不能让它往肺里钻。”
王玉川这会儿在另外一只手上诊脉,他也点头认同了岳美中的说法。
老张今天是看过方言用药粉吹喉的,他立马对著方言问道:
“用药粉吹吗?”
一边说还一边比划。
方言摇摇头:
“暂时不用药粉吹喉,药粉吹喉虽能快速缓解咽喉肿痛,但这娃现在哭闹不止,强行吹喉容易呛咳,反而可能让咽喉黏膜受损更重,甚至引发呕吐。”
岳美中也附和道:“没错,这娃的核心问题是热邪壅盛、疹子不透,根源在『里』不在『表』。吹喉是救急的,他这个还没危重到那个程度,咱们先把口服的汤药餵下去,金银、连翘能清上焦肺热,蝉蜕、紫草能透疹外出,等热邪稍退、咽喉红肿轻些,娃不那么抗拒了,再考虑后续调理。要是现在强行用外治法,反而可能扰了气机,不利於疹子透发。”
王玉川用手背又试了试孩子的体温,补充道:“而且这娃津液耗损得厉害,嘴唇乾裂、连水都咽不下,口服药里加了芦根,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刚好能润护咽喉。先让汤药的药力从內里发挥作用,等他能顺利咽药、哭闹减轻,说明咽喉的肿痛已经缓解了大半,比单纯用吹喉药更稳妥。”
孩子父亲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急忙问:“那药啥时候能好?俺娃这嗓子疼得太遭罪了……”
方言说道:
“我马上开方子,你们自己准备下煎药的罐子,把火生起来。”
二丫对著自己男人说道:
“家里有陶罐!”
“好,我马上去准备。”男人当即答应下来。
方言这会儿已经把药方开好了,然后给王玉川和岳美中审方,两人確认没有问题后,他就开始从药箱里面拿药出来了,很快就配出来了。
这就是今天忙活一天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知道什么药是需要用的,基本上带著的都是能用上的。
接著那边也准备好了,方言把药给这家的男人,並告诉他应该怎么煎药。
“火別太急,先武火烧开,再文火慢煎,头煎20分钟就行,药汁滤出来后,加水再煎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两次餵。等会儿煎药的空当,用温毛巾给娃擦擦腋窝、大腿根,物理降温能帮著散点热,也能让他舒服些。”
方言对著男人交待道。
方言这边说完,男人就拿著药去煎去了,方言他们则是去下一家。
接下来的几家都没有这家这么严重,大多是低烧伴著轻微的咽喉不適,皮疹也只是在颈部、耳后零星分布,患者多是老人和学龄儿童,精神头虽差,却还能勉强应答。
方言和岳美中、王玉川分工明確:一人诊脉,一人查皮疹和咽喉,一人询问症状,问诊节奏快了不少。“脉象浮数但不盛,热邪尚在表。”“皮疹稀疏,顏色淡红,是透发的好跡象。”“咽喉微肿,没有脓点,津液耗损不重。”每看完一户,三人简短交流几句,方子便很快擬定出来,基本沿用二丫家孩子的主方,只是根据年龄和症状轻重调整剂量:老人加了3g麦冬护阴,怕清热药耗了元气;学龄儿童则减了蝉蜕的量,避免药性过散影响精神。
药箱里的草药足够应付这几户,方言拆药、分包,岳美中则耐心叮嘱煎服方法:“老人家脾胃弱,药熬得稀一点,分三次喂,饭后半个钟头喝,別空肚子。”“这娃能吃东西就好,熬点大米粥,別放,清淡些养嗓子。”
有了二丫家的先例,村民们少了几分慌乱,多了几分信任。拿到药包的农户,立马生火煎药,灶房里很快升起裊裊炊烟,与淡苦的药香缠绕在一起,在村落的暮色里散开。
等排查完最后一户,天色已经擦黑,西边的晚霞褪成了深紫色。老张和村支书提著马灯赶上来,灯苗在风里轻轻晃:“方主任,五户都看完了,药也都用上了,这下能鬆口气了。”
岳美中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膝盖,语气里带著欣慰:“好在都不算重,及时用药就能控制住。猩红热最怕拖,拖成肺炎、心肌炎就麻烦了。”
王玉川惦记著秀兰的情况,加快了脚步:“不知道秀兰那边怎么样了,胎气刚稳,得回去再看看脉象。”
几人快步往回走,还没进秀兰家的院门,就听见院里传来李卉清脆的笑声。
进了院子,掀帘进去一看,秀兰半靠在炕上,脸色的潮红又淡了些,正小口喝著小米粥,碗沿还沾著薄薄一层米油。
李卉和林雪玲守在旁边,时不时给她递口水。
“方哥!你们回来啦!”李卉率先迎上来,声音里满是雀跃,“秀兰姐喝完第二遍药,疹子更淡了,刚才还吃了小半碗粥呢!胎动也挺好,时不时动一下!”
秀兰见他们进来,撑著身子想坐直些,被方言连忙按住:“別使劲,躺著就好。”他走过去搭脉,指尖下的脉象比午后更沉稳了,尺脉的滑利感愈发明显,悬著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岳美中也凑过去看了看皮疹,那些红点已经淡得近乎粉色,按压后褪色迅速,不再有之前的暗沉感。
他说道:
“热邪退得很彻底,胎元也稳了,明天再巩固一副药,基本就没事了。”
一旁的老太太端著空粥碗,笑得合不拢嘴:“真是多亏了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大夫!下午还担心得不行,现在看秀兰这样,我这心总算落肚子里了!”
家里的其他女眷这会儿也对著方言他们说道:
“对啊对啊,都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及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秀兰怀著娃,昨天烧得说胡话的时候,我们都偷偷抹眼泪,以为娘俩都要遭罪了……”
这会儿家里的汉子走过来,他对著方言他们双膝一弯,当场就给跪下了,然后哐哐的在地上磕头。
嘴里不断的说著感谢。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0948/638978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