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联合会诊,防疫队求助中医(月票加
推荐阅读: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我的系统狂霸又酷炫!、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一升气能跑多远?我一生气不跑了、开局被重生者刺杀,我立地成神、无敌,无敌,这个道士强了亿点、大周神朝、快穿成反派大佬的女儿后我躺贏了、中医:直播看病观众都慌了、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
第1334章 联合会诊,防疫队求助中医(月票加更)
汉子看了一眼方言,见到是个年轻人,他回忆了一下才说道:“怀了快七个月了!昨天就说嗓子疼,以为是着凉,谁知道夜里就烧起来,身上还起了小红点,今天早上说肚子疼得厉害,还吐了两次,村医给她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啊!”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表达能力都会打折扣,这汉子也是如此,不过大概情况方言他们是明白了。
岳美中这会儿对着那汉子说道:
“你先别急,先跟我们说清楚,你们村到这里有多远,村除了她还有没有其他人发烧出疹子的?”
“不远就附近两三里地,我就知道秀兰一个人,其他人我也没空关心啊!”
“医生,您快跟我去看看吧,她肚子里还怀着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家可就垮了!”
这里的动静把周围的那些学生也惊动了,纷纷从窗户探出头来朝着这里看,方言他们几个人都明白这里的情况紧急,这孕妇感染猩红热,出现高烧后,可能会引发流产,早产,甚至影响胎儿发育,必须尽快处理。
虽然他们处于隔离期,按照规定是不能随时外出的,但是人命关天,也不能坐视不管。
“带上药,咱们去几个人帮忙看一看。”方言当机立断对着众人说道。
王玉川说道:
“行,我和你一起过去。”
“我也一起过去吧!”岳美中教授说道。
他这会儿都快八十了,腿脚肯定和年轻人没得比,不过这汉子第一个找上他,肯定是要去的。
“师父,我也一起去吧!”这会儿班上学习委员李春生对着岳美中说道,这会儿众人才想起这位是岳美中的亲传弟子。
“还得来两个女生才行。”方言提醒道。
“方哥,我!”楼上的李卉对着方言招呼。
接着班上的林雪玲,王玉英,还有其他女生也纷纷响应。
方言对着李卉和林雪玲招招手,让着两个最先讲话的人一起过去。
虽然方言不是班委,但是这种场合下,大家都知道应该听谁的。
防疫队的人也没拦着方言他们,反倒是派人跟在一起,然后众人搬上了草药,上了一辆卡车就开出了厂区,朝着附近的村里而去。
还好老胡把这边的路都修了,不用他们全程走路,车来到村子外头,村里面的路就进不去了,大家就下车步行,汉子在前面带路,年轻人抱着东西,老教授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后面。
一行人很快的就到了一个村里的院落。
汉子快步上前推开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
“就在那屋,我们村的医生让我把她锁在里头了,怕传染给其他人。”汉子伸手指了指西边的一间屋子,对着众人说道。
接着众人跟着他一起走去,掀开门口挂着的旧帘,一股混杂着汗味、药味和淡淡腥气的热流扑面而来,屋里光线昏暗,没有电灯。
屋顶一片玻璃瓦投下昏黄的光线,众人适应了下,才看见土炕上躺着个年轻女人,脸色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额头上敷着块湿毛巾,正皱着眉头蜷缩着身子,手紧紧攥着肚子。
炕边坐着三个妇女,见到一群人进来,一个个都站起身来。
“医生来了!”汉子对着她们说道。
众人也没耽搁,马上就开始会诊,方言跟着王玉川岳美中走到床边,他先摸了摸孕妇的额头,确认这会儿还在发烧,掀开她的袖口,拿出早就带着的电筒往上面一照,众人就见到患者胳膊上布满了细密的猩红色皮疹,按压后能暂时褪色,正是猩红热典型的“鸡皮样疹”。
“能听见我说话吗?”岳美中对着患者问道。
女人艰难地睁开眼,眼神涣散,虚弱地“嗯”了一声,刚想开口,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直颤,肚子也跟着一缩,疼得她闷哼出声。
“别使劲咳,慢慢喘口气。”王玉川急忙扶住她的肩膀,让她稍微侧过身,又问,“除了肚子疼、呕吐,有没有觉得心慌、胸闷?胎动跟平时比怎么样?”
女人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心慌得厉害,娃……娃动得比平时少了……”
这话顿时让周围的心揪了起来。
“方言一起诊脉。”岳美中蹲下身同时对着方言说道。
他这会儿手指搭在女人的左边手腕上诊脉。
方言见状来到右边,开始脉诊。
刚搭上去就发现,脉象浮而躁动,轻按即得,不过又带着几分虚浮无根的散乱,这是典型的“浮数脉”,但浮数之中又藏着一丝微弱的沉滞,尤其在关脉与尺脉之间,搏动得格外无力。
他数着脉同时又换了个角度加重指力,那躁动的浮脉之下,是难以掩饰的虚弱,仿佛热邪在外蒸腾,而内里的正气已被耗损大半。
约莫两分钟后,方言收回手,看向正起身的岳美中,先开口说道:
“岳老,我摸她右侧脉象,是浮数而虚,寸脉浮数最显,该是热邪犯表、上攻咽喉,这和她嗓子疼、出疹的症状对得上;但关尺两脉虚得厉害,尤其尺脉,搏动轻浅,还有点沉滞感,怕是热邪已经耗伤了脾阴,连带胎气也受了影响,这才会胎动减少、下腹坠痛。”
岳美中这时候也收回手:“和我摸左侧脉象一致。左侧寸脉浮数兼滑,滑是孕脉本象,但浮数盖过了滑利之态,说明热势不浅;关脉虚软,尺脉沉弱无力,沉主里,弱是气虚,可见不只是表热,内里的正气已经顶不住了,胎元失养的迹象很明显。”
他顿了顿,补充道:
“她的脉跳虽快,却没有实热证的那种洪大有力,反倒是‘数而无力’,这是‘虚热’与‘实邪’夹杂的表现,用药得格外小心,既不能放过热邪,又不能伤了正气和胎气。”
两个人话音刚落,王玉川教授就说道:
“浮数脉对应猩红热的风热疫毒犯表,这是病的根源;而虚脉、尺脉沉弱,则是孕妇本身的体质问题,怀七个月本就耗气伤血,脾肾功能相对弱些,热邪一来,更是壮火食气,把本就不足的气血耗得更空了。”
“脾主运化,脾阴被耗,就没法运化水谷、濡养胎元,所以她会呕吐、吃不下东西;肾主胞胎,尺脉弱就是肾气不足,胎气失固,才会肚子疼、胎动减少。这病看着是外感疫毒,实则内里是‘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要是只清热不补虚,热邪未必能清干净,胎气先垮了;要是只补虚不清热,热邪内陷,更是会引发流产、早产。”
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所以方子必须是清热透疹和益气安胎两头兼顾。清热要用金银、连翘这类轻清宣透的,不能用黄芩、黄连那样苦寒伤胃的;安胎得用杜仲、桑寄生固肾,再加党参、白术补脾气,把气血的底子撑起来。另外,她嘴唇干、呕吐,得加芦根、麦冬生津止渴,防止津液耗损太厉害。”
岳美中当即点头认同,王玉川也说道:
“嗯,在理,我看就按这个思路来拟方,剂量一定要拿捏准,清热药稍重些压得住邪,补益药要温和,宁可少用几分,也不能过补壅滞。”
方言当仁不让,立马就开始写起了方子。
写好过后,方言把方子递给两位教授审方子。
王玉川接过方子,目光快速扫过每一味药的剂量,尤其在清热药和补益药的比例上多停留了片刻。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我看行。”
岳美中看过之后说道:
“麦冬的量可以加点,她呕吐得厉害,津液耗损重,10g麦冬稍显不足,加到12g,滋阴止呕的效果能更好些,而且麦冬性质温和,多这2g不会有问题。”
方言也是从善如流,直接拿起笔就改了。
改了过后大家都没意见了,方言立马开始拿药,来的时候他们就想到需要什么药了,现在要用的药全都有。
“你们家什么地方可以煎药?”捡好了药,方言对着那汉子问道。
汉子说道:
“跟我来,就在外边。”
方言和李春生走了出去,李春生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我来吧。”
方言把药给他,说道:
“一副药煎两次,第一次煎20分钟,第二次煎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三次给她喝。”
李春生点头。
接着方言又回到房间里,这会儿王玉川已经在安排李卉林雪玲的工作了:
“你们拿温水把毛巾浸湿,给她擦额头、腋窝、大腿根,动作轻些,别碰着肚子。”
接着他又把带的金银、连翘拿出来,先抓点用开水冲泡,让她少量多次抿着,先临时降降火。
这边的事儿弄好后,防疫队的人已经开始在院子里开始了消毒工作,同时还对着这家人询问怎么找村里的村干部。
他们防疫队去的都是各公社,到每个大队都够呛,各村就更是别说了。
现在他们要把村干部叫过来,询问下这下面的情况。
如果这边的情况严重,还得从城里叫支援。
“村支书家就在前头第三家,红砖墙的院子,好找!我这就去叫他来!”家里的女眷说着就要往外跑,被防疫队工作人员一把拉住:
“别急,你先跟我们说个大概,你们家秀兰平时跟谁走得近?家里有没有小孩?最近去过邻村或者公社吗?”
家里的老太太挠了挠头,仔细回忆着:“我们家秀兰除了下地就是在家,很少出门,前天才去公社赶集买过布,跟她一块儿去的还有村东头的二丫。对了,赶集回来那天,她还跟二丫家的娃逗过一会儿,那娃好像前天也说过嗓子疼,不知道好没好。”
“二丫家的娃多大?现在在哪儿?”工作人员问道。
老太太回应道:
“五岁了,这会儿应该在家呢。”
“还是先找村干部问问吧!他们肯定有统计的。”岳美中教授说道。
老爷子年龄大了,但是参与这种卫生事件处置的次数是最多的,他的话还是要听的。
防疫队的同志立刻应道:
“岳老说得对,先找村支书摸清底数最稳妥,不然一家家瞎找太耽误时间。”他转头对着刚才要去叫人的女眷叮嘱,“你去叫村支书的时候,顺便绕去二丫家问一声那娃的情况,要是还发烧或者出疹子,就让二丫别带娃出门,我们一会儿就过去看。”
女眷应声跑了出去,院子里只剩下消毒水喷洒的“滋滋”声,李春生在灶房里已经把药罐架好,火苗舔着罐底,淡淡的药味儿开始往院子里飘。
方言走到防疫队旁边,看着他们给院子角落的杂物堆消毒,说道:“这村里卫生条件差,猩红热又是飞沫传染,一旦有隐性感染者,很容易在村里扩散开。尤其是孩子抵抗力弱,要是跟病源接触过,大概率会被传染。”
“放心,我们排查的时候会格外留意孩子。”防疫队同志一边给喷雾器加压一边说,“等村支书来了,先让他把近半个月村里发烧、咳嗽的人都列出来,重点标注家里有孩子和孕妇的,我们分两组上门排查,测体温、查咽喉、看皮疹,一个都不能漏。”
过了一会儿,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女眷领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进来,男人脸上满是急切,进来后就招呼:
“我是村支书王满仓,几位城里来的领导同志,有什么指示?”
“先跟我们说情况。”防疫队的同志示意他到屋檐下说话,“村里最近有没有人跟秀兰一样,发烧、嗓子疼、身上出疹子?尤其是前几天去公社赶集的人,或者接触过外来人员的。”
“有,都在这里记着呢!”他直接掏出一个笔记本递了上来。
这倒是方便了,防疫队的人马上就拿着本子看了起来。
方言也在一旁,看到上面的记录并不是太多。
“先带我们去这几家看看。”防疫队的人对着他们说道。
接着他还转过头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方主任,岳教授,王教授,我们没带西药,待会儿还得请你们帮忙。”
ps:更完这章又平账了啊,大家多投点嘛,现点现杀的。
(本章完)
汉子看了一眼方言,见到是个年轻人,他回忆了一下才说道:“怀了快七个月了!昨天就说嗓子疼,以为是着凉,谁知道夜里就烧起来,身上还起了小红点,今天早上说肚子疼得厉害,还吐了两次,村医给她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啊!”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表达能力都会打折扣,这汉子也是如此,不过大概情况方言他们是明白了。
岳美中这会儿对着那汉子说道:
“你先别急,先跟我们说清楚,你们村到这里有多远,村除了她还有没有其他人发烧出疹子的?”
“不远就附近两三里地,我就知道秀兰一个人,其他人我也没空关心啊!”
“医生,您快跟我去看看吧,她肚子里还怀着娃,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家可就垮了!”
这里的动静把周围的那些学生也惊动了,纷纷从窗户探出头来朝着这里看,方言他们几个人都明白这里的情况紧急,这孕妇感染猩红热,出现高烧后,可能会引发流产,早产,甚至影响胎儿发育,必须尽快处理。
虽然他们处于隔离期,按照规定是不能随时外出的,但是人命关天,也不能坐视不管。
“带上药,咱们去几个人帮忙看一看。”方言当机立断对着众人说道。
王玉川说道:
“行,我和你一起过去。”
“我也一起过去吧!”岳美中教授说道。
他这会儿都快八十了,腿脚肯定和年轻人没得比,不过这汉子第一个找上他,肯定是要去的。
“师父,我也一起去吧!”这会儿班上学习委员李春生对着岳美中说道,这会儿众人才想起这位是岳美中的亲传弟子。
“还得来两个女生才行。”方言提醒道。
“方哥,我!”楼上的李卉对着方言招呼。
接着班上的林雪玲,王玉英,还有其他女生也纷纷响应。
方言对着李卉和林雪玲招招手,让着两个最先讲话的人一起过去。
虽然方言不是班委,但是这种场合下,大家都知道应该听谁的。
防疫队的人也没拦着方言他们,反倒是派人跟在一起,然后众人搬上了草药,上了一辆卡车就开出了厂区,朝着附近的村里而去。
还好老胡把这边的路都修了,不用他们全程走路,车来到村子外头,村里面的路就进不去了,大家就下车步行,汉子在前面带路,年轻人抱着东西,老教授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后面。
一行人很快的就到了一个村里的院落。
汉子快步上前推开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
“就在那屋,我们村的医生让我把她锁在里头了,怕传染给其他人。”汉子伸手指了指西边的一间屋子,对着众人说道。
接着众人跟着他一起走去,掀开门口挂着的旧帘,一股混杂着汗味、药味和淡淡腥气的热流扑面而来,屋里光线昏暗,没有电灯。
屋顶一片玻璃瓦投下昏黄的光线,众人适应了下,才看见土炕上躺着个年轻女人,脸色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额头上敷着块湿毛巾,正皱着眉头蜷缩着身子,手紧紧攥着肚子。
炕边坐着三个妇女,见到一群人进来,一个个都站起身来。
“医生来了!”汉子对着她们说道。
众人也没耽搁,马上就开始会诊,方言跟着王玉川岳美中走到床边,他先摸了摸孕妇的额头,确认这会儿还在发烧,掀开她的袖口,拿出早就带着的电筒往上面一照,众人就见到患者胳膊上布满了细密的猩红色皮疹,按压后能暂时褪色,正是猩红热典型的“鸡皮样疹”。
“能听见我说话吗?”岳美中对着患者问道。
女人艰难地睁开眼,眼神涣散,虚弱地“嗯”了一声,刚想开口,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直颤,肚子也跟着一缩,疼得她闷哼出声。
“别使劲咳,慢慢喘口气。”王玉川急忙扶住她的肩膀,让她稍微侧过身,又问,“除了肚子疼、呕吐,有没有觉得心慌、胸闷?胎动跟平时比怎么样?”
女人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心慌得厉害,娃……娃动得比平时少了……”
这话顿时让周围的心揪了起来。
“方言一起诊脉。”岳美中蹲下身同时对着方言说道。
他这会儿手指搭在女人的左边手腕上诊脉。
方言见状来到右边,开始脉诊。
刚搭上去就发现,脉象浮而躁动,轻按即得,不过又带着几分虚浮无根的散乱,这是典型的“浮数脉”,但浮数之中又藏着一丝微弱的沉滞,尤其在关脉与尺脉之间,搏动得格外无力。
他数着脉同时又换了个角度加重指力,那躁动的浮脉之下,是难以掩饰的虚弱,仿佛热邪在外蒸腾,而内里的正气已被耗损大半。
约莫两分钟后,方言收回手,看向正起身的岳美中,先开口说道:
“岳老,我摸她右侧脉象,是浮数而虚,寸脉浮数最显,该是热邪犯表、上攻咽喉,这和她嗓子疼、出疹的症状对得上;但关尺两脉虚得厉害,尤其尺脉,搏动轻浅,还有点沉滞感,怕是热邪已经耗伤了脾阴,连带胎气也受了影响,这才会胎动减少、下腹坠痛。”
岳美中这时候也收回手:“和我摸左侧脉象一致。左侧寸脉浮数兼滑,滑是孕脉本象,但浮数盖过了滑利之态,说明热势不浅;关脉虚软,尺脉沉弱无力,沉主里,弱是气虚,可见不只是表热,内里的正气已经顶不住了,胎元失养的迹象很明显。”
他顿了顿,补充道:
“她的脉跳虽快,却没有实热证的那种洪大有力,反倒是‘数而无力’,这是‘虚热’与‘实邪’夹杂的表现,用药得格外小心,既不能放过热邪,又不能伤了正气和胎气。”
两个人话音刚落,王玉川教授就说道:
“浮数脉对应猩红热的风热疫毒犯表,这是病的根源;而虚脉、尺脉沉弱,则是孕妇本身的体质问题,怀七个月本就耗气伤血,脾肾功能相对弱些,热邪一来,更是壮火食气,把本就不足的气血耗得更空了。”
“脾主运化,脾阴被耗,就没法运化水谷、濡养胎元,所以她会呕吐、吃不下东西;肾主胞胎,尺脉弱就是肾气不足,胎气失固,才会肚子疼、胎动减少。这病看着是外感疫毒,实则内里是‘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要是只清热不补虚,热邪未必能清干净,胎气先垮了;要是只补虚不清热,热邪内陷,更是会引发流产、早产。”
方言接过话茬说道:
“所以方子必须是清热透疹和益气安胎两头兼顾。清热要用金银、连翘这类轻清宣透的,不能用黄芩、黄连那样苦寒伤胃的;安胎得用杜仲、桑寄生固肾,再加党参、白术补脾气,把气血的底子撑起来。另外,她嘴唇干、呕吐,得加芦根、麦冬生津止渴,防止津液耗损太厉害。”
岳美中当即点头认同,王玉川也说道:
“嗯,在理,我看就按这个思路来拟方,剂量一定要拿捏准,清热药稍重些压得住邪,补益药要温和,宁可少用几分,也不能过补壅滞。”
方言当仁不让,立马就开始写起了方子。
写好过后,方言把方子递给两位教授审方子。
王玉川接过方子,目光快速扫过每一味药的剂量,尤其在清热药和补益药的比例上多停留了片刻。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我看行。”
岳美中看过之后说道:
“麦冬的量可以加点,她呕吐得厉害,津液耗损重,10g麦冬稍显不足,加到12g,滋阴止呕的效果能更好些,而且麦冬性质温和,多这2g不会有问题。”
方言也是从善如流,直接拿起笔就改了。
改了过后大家都没意见了,方言立马开始拿药,来的时候他们就想到需要什么药了,现在要用的药全都有。
“你们家什么地方可以煎药?”捡好了药,方言对着那汉子问道。
汉子说道:
“跟我来,就在外边。”
方言和李春生走了出去,李春生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我来吧。”
方言把药给他,说道:
“一副药煎两次,第一次煎20分钟,第二次煎15分钟,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三次给她喝。”
李春生点头。
接着方言又回到房间里,这会儿王玉川已经在安排李卉林雪玲的工作了:
“你们拿温水把毛巾浸湿,给她擦额头、腋窝、大腿根,动作轻些,别碰着肚子。”
接着他又把带的金银、连翘拿出来,先抓点用开水冲泡,让她少量多次抿着,先临时降降火。
这边的事儿弄好后,防疫队的人已经开始在院子里开始了消毒工作,同时还对着这家人询问怎么找村里的村干部。
他们防疫队去的都是各公社,到每个大队都够呛,各村就更是别说了。
现在他们要把村干部叫过来,询问下这下面的情况。
如果这边的情况严重,还得从城里叫支援。
“村支书家就在前头第三家,红砖墙的院子,好找!我这就去叫他来!”家里的女眷说着就要往外跑,被防疫队工作人员一把拉住:
“别急,你先跟我们说个大概,你们家秀兰平时跟谁走得近?家里有没有小孩?最近去过邻村或者公社吗?”
家里的老太太挠了挠头,仔细回忆着:“我们家秀兰除了下地就是在家,很少出门,前天才去公社赶集买过布,跟她一块儿去的还有村东头的二丫。对了,赶集回来那天,她还跟二丫家的娃逗过一会儿,那娃好像前天也说过嗓子疼,不知道好没好。”
“二丫家的娃多大?现在在哪儿?”工作人员问道。
老太太回应道:
“五岁了,这会儿应该在家呢。”
“还是先找村干部问问吧!他们肯定有统计的。”岳美中教授说道。
老爷子年龄大了,但是参与这种卫生事件处置的次数是最多的,他的话还是要听的。
防疫队的同志立刻应道:
“岳老说得对,先找村支书摸清底数最稳妥,不然一家家瞎找太耽误时间。”他转头对着刚才要去叫人的女眷叮嘱,“你去叫村支书的时候,顺便绕去二丫家问一声那娃的情况,要是还发烧或者出疹子,就让二丫别带娃出门,我们一会儿就过去看。”
女眷应声跑了出去,院子里只剩下消毒水喷洒的“滋滋”声,李春生在灶房里已经把药罐架好,火苗舔着罐底,淡淡的药味儿开始往院子里飘。
方言走到防疫队旁边,看着他们给院子角落的杂物堆消毒,说道:“这村里卫生条件差,猩红热又是飞沫传染,一旦有隐性感染者,很容易在村里扩散开。尤其是孩子抵抗力弱,要是跟病源接触过,大概率会被传染。”
“放心,我们排查的时候会格外留意孩子。”防疫队同志一边给喷雾器加压一边说,“等村支书来了,先让他把近半个月村里发烧、咳嗽的人都列出来,重点标注家里有孩子和孕妇的,我们分两组上门排查,测体温、查咽喉、看皮疹,一个都不能漏。”
过了一会儿,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女眷领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进来,男人脸上满是急切,进来后就招呼:
“我是村支书王满仓,几位城里来的领导同志,有什么指示?”
“先跟我们说情况。”防疫队的同志示意他到屋檐下说话,“村里最近有没有人跟秀兰一样,发烧、嗓子疼、身上出疹子?尤其是前几天去公社赶集的人,或者接触过外来人员的。”
“有,都在这里记着呢!”他直接掏出一个笔记本递了上来。
这倒是方便了,防疫队的人马上就拿着本子看了起来。
方言也在一旁,看到上面的记录并不是太多。
“先带我们去这几家看看。”防疫队的人对着他们说道。
接着他还转过头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方主任,岳教授,王教授,我们没带西药,待会儿还得请你们帮忙。”
ps:更完这章又平账了啊,大家多投点嘛,现点现杀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0948/638978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