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孤单的嘉靖皇帝
推荐阅读:我要做阎罗、青梅令(重生)、穿成女主的反派师尊、嫁给病娇厂公、别有用心的姐夫(高H)、前任遍天下、太古天帝、快穿之脑内搅基选项、宅斗冠军穿成年代文女配[七零]、快穿之每天都被女主阴一把、
西苑,勤政殿。
这是朱载坖在今年的时候,选定的新宫寝殿。
这是一座位于西苑南海子边上的一座宫殿。
之所以会选这里,也是因为朱载坖不太喜欢紫禁城之内枯燥乏味的环境。
当然,在明面上的理由,朱载坖肯定也是不能这么说的。
他是打着就近照顾嘉靖太上皇帝的理由,才搬家过来的。
现在的嘉靖皇帝虽然在李时珍等一众医术精湛的太医精心治疗下,又奇迹般的延续了一段时间的寿命。
可是这种延续,总归还是有限的。
毕竟现在的嘉靖皇帝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年纪。
而且,早年间他炼丹吃丹的时间也过于长了,即便是李时珍等人想尽办法的帮他排毒,也不可能彻底的扭转的身体情况。
所以,现在的嘉靖皇帝差不多也快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现在朱载坖看着日渐消瘦的嘉靖皇帝,说实话他的心里滋味,其实也并不好受。
毕竟这些年来,自从他与嘉靖皇帝解开“父子相疑”的心结之后,即便朱载坖的意识记忆里还有另一段人生记忆情绪的影响。
但面对与嘉靖皇帝这种无私亲切的父子感情时,朱载坖还是会忍不住动容。
认为自己既然已经继承了原主的一切尊荣和好处,那么他自然也应该继承原主的责任,该向嘉靖皇帝尽到应尽的孝道。
所以现在的朱载坖几乎是每日都会去嘉靖皇帝所在的万寿宫精舍内侍奉汤药,陪着嘉靖皇帝说说话,听着他时不时就会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往昔岁月。
而这也正是人老之后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到了这个节点,也是不能例外的。
“爹,让我来。”
朱载坖刚刚从南海子边上的勤政殿过来,就看到了正欲起身自己去找什么东西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听到朱载坖的声音,身体也不由迟钝了一下,才慢慢转身过来,眯着已经浑浊的眼睛,认真的看过来,在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看清来人是谁。
“原来是三儿啊。”
朱载坖过来搀扶着嘉靖皇帝,又面色不悦的看着精舍内伺候的小太监,“你们是怎么照顾太上皇的?”
小太监们被朱载坖这一声质问之后,也都吓的立刻跪伏在地,连声求饶:“皇爷恕罪,皇爷恕罪”
就在这些小太监们害怕求饶的时候,嘉靖皇帝摆手说道:“不怪他们,是我让他们不要动的。”
朱载坖一听这话,顿时也急了,立刻说道:“这怎么行呢?他们最大的差事就是把您照顾好,帮您处理好您想做的事情,您怎么能让他们在一边看着呢?这万一磕碰到可怎么办?”
嘉靖皇帝听着朱载坖的话,也不由笑了,“不妨事的,还能动。比起不讲忠孝的黄锦那厮,我可强多了。”
说到黄锦的时候,嘉靖皇帝嘴里虽然说着黄锦的不是,但在内心之中,还是忍不住的悲伤难受。
因为在前几天的时候,黄锦就在一场睡梦里殁了。
那天嘉靖皇帝还一直在等着黄锦过来,像往常一样帮他处理着精舍内的小事,陪他说着曾经的故事。
可是那一天嘉靖皇帝左等右等,还是没能等来黄锦的出现。
直到中午的时候,伺候在黄锦家里的仆人才惊慌失措的来禀告黄锦去世的消息。
嘉靖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沉默了许久,一句话也不说。
同时,还在文华殿那边的朱载坖在同步得知了黄锦去世的消息之后,也是心里一颤,没想到身体健康的黄锦居然还先了嘉靖皇帝一步离开。
于是乎,在当时候的时候,朱载坖一边下旨让司礼监主持料理黄锦的身后事,一边就匆匆的来到了万寿宫这边看望嘉靖皇帝。
要知道,现如今陪着嘉靖皇帝一起从小到老的人,也就只有黄锦一人了。
如今黄锦也走了,嘉靖皇帝仿佛就变成了这个世上最孤单的可怜人,连一个可以说话,可以陪着他到最后的人都没了。
所以,也可想而知黄锦的离去,对嘉靖皇帝的打击有多大。
因此朱载坖趁着这个机会,直接下令将自己的寝宫,从文华殿搬到了距离万寿宫更近的勤政殿。
同时,朱载坖也将勤政殿边上的一处宫殿腾空出来,作为内阁在西苑的新驻地,依然让他们就近办公,方便及时的处理政务。
朱载坖扶着嘉靖皇帝坐在了一边的罗汉床上,又帮着嘉靖皇帝倒了一杯茶水放在了边上,然后才问道:“爹,你刚刚要找什么?”
嘉靖皇帝抬头看着朱载坖,声音平常的说道:“我在找纸笔,黄锦在的时候,我说过要给他一道仙箓,让他跟着我一起成仙得道。”
“现在他虽然不讲忠孝的先我一步走了,但我不能不记得这件事上。所以我刚刚就在找纸笔,要给他写一份仙箓,让他带着上路,先到天上帮我收拾好地方,等我哪天成仙过去的时候,也好方便熟悉新环境。”
朱载坖听着嘉靖皇帝的话,心里也微微感叹着。
现在的嘉靖皇帝已经没有了称朕的习惯,平常的就像是一个普通老翁一样。
所以为了适应嘉靖皇帝变化,朱载坖也改了原来的称呼,叫起了他曾经无论如何都叫不出的“爹”来。
所以在不看朱载坖和嘉靖皇帝的身份,不看他俩所处的位置时,单纯的就听着他俩现在的对话和称呼,不知道的都还以为这只是一对平常父子呢。
但其实这俩人就是如今掌控着大明朝现在与将来的至尊天子!
朱载坖道:“行,我帮您把笔墨纸砚都找过来,等您写好了,我就派人亲自给黄锦送过去。”
嘉靖皇帝点点头,轻声道:“好。”
朱载坖起身过去,帮嘉靖皇帝找过来的纸笔,又搬了一张可以写字的小几过来,让嘉靖皇帝可以更方便的就近起身写字。
弄好这些后,朱载坖又帮嘉靖皇帝研好了墨,摊好了纸张,也压上了镇纸。
接着朱载坖才又扶着嘉靖皇帝坐好,并说道:“爹,都弄好了。现在您可以给黄锦敕写仙箓了。”
嘉靖皇帝又眯着已经老的眼睛看了一圈,先是伸手找到一个金丝楠木的眼镜盒,将里面水晶老镜取了出来,颤巍巍的带上,这才感觉好了不少,能看清东西了。
“笔呢?”
嘉靖皇帝看了一圈,没看到近在咫尺的狼毫笔,不由疑惑一问。
对此情况,朱载坖也很有耐心,他又帮助嘉靖皇帝将狼毫笔拿了过来,递到了嘉靖皇帝手中。
“笔在这里呢爹。”
嘉靖皇帝接住了朱载坖递在手里的狼毫笔,他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笔尖,确定没有毛刺,也没有分叉之后,才俯身下去在小几上的认真书写着给黄锦准备的仙箓。
起首第一句,嘉靖皇帝写的也很是中规中矩,内容是:“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
这一句的写法也是很有讲究的,差不多就是仿照现如今流行的道教道箓格式写的。
只不过嘉靖皇帝写的这一句“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又与一般的道箓不同。
因为一般的道箓开头都是以太上或上清某某经箓为结尾,而嘉靖皇帝要写的仙箓虽然也是以太上开头的。
但他写的却是自己给自己敕封的道号里面所说的“玄都境”圣道仙箓。
可见这个被嘉靖皇帝生硬造出来的“玄都境”仙界,是真的被嘉靖皇帝当做了自己将来飞升成仙之后的道场了。
因此他写给黄锦的仙箓,也是用“玄都境”来说明的。
写完了起首部份的仙箓标题之后。
嘉靖皇帝就开始撰写首部的内容。
首部的内容,其实也不复杂。
也是套用道箓的格式。
直接写了一个大一号的“奉”字,单独一格顶天。
而后另起一行就开始写他自己的道号了,也就是仙箓之中所奉之神的敕命,也是这道仙箓合法性的来源。
嘉靖皇帝继续写道:“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敕命:”
“兹有弟子黄锦,法名清德妙忠真人河南洛阳人士”
“嗣太上玄都境之道,系万寿帝君门下第二代传度弟子”
这两句的内容作用,就跟身份证差不多了,说明受箓之人的姓名道号籍贯,以及所受之道的来源,身份等。
让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明白,受箓之人是哪家的弟子。
接着这些写完之后,就开始嘉靖皇帝就开始写正文部分了。
正文部分也是仿照着道箓的内容而写。
“今授《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职充玄都境,主掌太上玄都境司礼治鬼通神之权。”
“佩此箓者,得召:”
“玄都六丁六甲神将”(后配符箓神纹)。
“玄都五方雷部吏兵”(后配符箓神纹)。
朱载坖在一旁看着嘉靖皇帝如此郑重其事的写这道仙箓,又在后面一丝不苟的画着他所独创的符箓神纹,也就是黄锦升天到了玄都境之后,可以使唤这些所谓神将吏兵的手段依凭。
看到这里,朱载坖也不得不感慨嘉靖皇帝对做神仙这件事的执着。
要知道能弄出来这种玩意的人,不是正儿八经有传承的正经道门,就是一些左道邪门搞出来的骗人把戏。
现在嘉靖皇帝亲自写箓,亲自画符,可见这比一般的邪门,还要邪门。
关键这种邪门的东西,谁见了还都不能说是邪门,甚至还要一直捧着说这就是玄门正宗之箓。
要不然,分分钟就会惹火上身!
毕竟这可是皇帝整出来的仙道符箓,谁敢说是假的?
肯定是没人敢说是假的的。
所以,嘉靖皇帝为黄锦写的这道仙箓,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仙道符箓。
至于将来嘉靖皇帝的玄都境仙界能招多少仙人飞升上班,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他这个玄都境仙界,据朱载坖所知也就嘉靖皇帝这一位帝君,以及n个太监真人,还有一些被他赏赐道号的大臣。
但是这些太监真人和得到过他赏赐道号的大臣,愿不愿意在将来“飞升”到嘉靖皇帝的玄都境仙界当神仙级的牛马仆人,可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着嘉靖皇帝认认真真的终于将他费尽心力写好的仙箓晾干之后,朱载坖也是很小心翼翼的帮着嘉靖皇帝,将一颗刻有嘉靖皇帝道号的私玺取了过来,又帮嘉靖皇帝在这份仙箓上盖上玺印。
做完这一切后,朱载坖就对着嘉靖皇帝说道:“黄锦有了这份仙箓,他定能升仙得道,将来在仙界继续伺候在您的身边。”
嘉靖皇帝欣慰的点点头,刚刚写这份仙箓的时候,确实也消耗了他不少的心神。
现在又听着朱载坖的话,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嘉靖皇帝说道:“我现在能给黄锦的也就是这些了,其他的东西该给的,在他活着的时候,也都已经给过了。”
朱载坖道:“是啊,爹对黄锦的情分,儿子看了都很是感动。他伺候了爹一辈子,生前身后的荣光,一份都不少,这也算是千古佳话了。”
嘉靖皇帝又深以为的点点头,在他的心里,黄锦和他之间的关系,确实也称得上是千古佳话了。
而且他俩主仆相知了几十年,又经历了安陆到京师的一系列身份转变,不可谓是不深厚。
现在黄锦走了,只留下孤单的嘉靖皇帝一个人,他又岂能不给予黄锦极大的深厚哀荣?
所以这份看似荒诞的仙箓,其实就是嘉靖皇帝对黄锦最真挚的信任和依赖。
要知道,从前伺候在嘉靖身边的其他的大太监,顶多就是得一个嘉靖皇帝赏赐的真人道号,像这样的仙箓,这还是头一份。
可见,黄锦所受的信任是何其之重!
嘉靖皇帝说道:“快些派人给黄锦送去吧,别让他傻乎乎等着了,要不然他再被黑白无常骗着投胎去了,我可就找不着他了。”
——————
求月票~~(本章完)
这是朱载坖在今年的时候,选定的新宫寝殿。
这是一座位于西苑南海子边上的一座宫殿。
之所以会选这里,也是因为朱载坖不太喜欢紫禁城之内枯燥乏味的环境。
当然,在明面上的理由,朱载坖肯定也是不能这么说的。
他是打着就近照顾嘉靖太上皇帝的理由,才搬家过来的。
现在的嘉靖皇帝虽然在李时珍等一众医术精湛的太医精心治疗下,又奇迹般的延续了一段时间的寿命。
可是这种延续,总归还是有限的。
毕竟现在的嘉靖皇帝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年纪。
而且,早年间他炼丹吃丹的时间也过于长了,即便是李时珍等人想尽办法的帮他排毒,也不可能彻底的扭转的身体情况。
所以,现在的嘉靖皇帝差不多也快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现在朱载坖看着日渐消瘦的嘉靖皇帝,说实话他的心里滋味,其实也并不好受。
毕竟这些年来,自从他与嘉靖皇帝解开“父子相疑”的心结之后,即便朱载坖的意识记忆里还有另一段人生记忆情绪的影响。
但面对与嘉靖皇帝这种无私亲切的父子感情时,朱载坖还是会忍不住动容。
认为自己既然已经继承了原主的一切尊荣和好处,那么他自然也应该继承原主的责任,该向嘉靖皇帝尽到应尽的孝道。
所以现在的朱载坖几乎是每日都会去嘉靖皇帝所在的万寿宫精舍内侍奉汤药,陪着嘉靖皇帝说说话,听着他时不时就会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往昔岁月。
而这也正是人老之后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到了这个节点,也是不能例外的。
“爹,让我来。”
朱载坖刚刚从南海子边上的勤政殿过来,就看到了正欲起身自己去找什么东西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听到朱载坖的声音,身体也不由迟钝了一下,才慢慢转身过来,眯着已经浑浊的眼睛,认真的看过来,在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看清来人是谁。
“原来是三儿啊。”
朱载坖过来搀扶着嘉靖皇帝,又面色不悦的看着精舍内伺候的小太监,“你们是怎么照顾太上皇的?”
小太监们被朱载坖这一声质问之后,也都吓的立刻跪伏在地,连声求饶:“皇爷恕罪,皇爷恕罪”
就在这些小太监们害怕求饶的时候,嘉靖皇帝摆手说道:“不怪他们,是我让他们不要动的。”
朱载坖一听这话,顿时也急了,立刻说道:“这怎么行呢?他们最大的差事就是把您照顾好,帮您处理好您想做的事情,您怎么能让他们在一边看着呢?这万一磕碰到可怎么办?”
嘉靖皇帝听着朱载坖的话,也不由笑了,“不妨事的,还能动。比起不讲忠孝的黄锦那厮,我可强多了。”
说到黄锦的时候,嘉靖皇帝嘴里虽然说着黄锦的不是,但在内心之中,还是忍不住的悲伤难受。
因为在前几天的时候,黄锦就在一场睡梦里殁了。
那天嘉靖皇帝还一直在等着黄锦过来,像往常一样帮他处理着精舍内的小事,陪他说着曾经的故事。
可是那一天嘉靖皇帝左等右等,还是没能等来黄锦的出现。
直到中午的时候,伺候在黄锦家里的仆人才惊慌失措的来禀告黄锦去世的消息。
嘉靖皇帝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沉默了许久,一句话也不说。
同时,还在文华殿那边的朱载坖在同步得知了黄锦去世的消息之后,也是心里一颤,没想到身体健康的黄锦居然还先了嘉靖皇帝一步离开。
于是乎,在当时候的时候,朱载坖一边下旨让司礼监主持料理黄锦的身后事,一边就匆匆的来到了万寿宫这边看望嘉靖皇帝。
要知道,现如今陪着嘉靖皇帝一起从小到老的人,也就只有黄锦一人了。
如今黄锦也走了,嘉靖皇帝仿佛就变成了这个世上最孤单的可怜人,连一个可以说话,可以陪着他到最后的人都没了。
所以,也可想而知黄锦的离去,对嘉靖皇帝的打击有多大。
因此朱载坖趁着这个机会,直接下令将自己的寝宫,从文华殿搬到了距离万寿宫更近的勤政殿。
同时,朱载坖也将勤政殿边上的一处宫殿腾空出来,作为内阁在西苑的新驻地,依然让他们就近办公,方便及时的处理政务。
朱载坖扶着嘉靖皇帝坐在了一边的罗汉床上,又帮着嘉靖皇帝倒了一杯茶水放在了边上,然后才问道:“爹,你刚刚要找什么?”
嘉靖皇帝抬头看着朱载坖,声音平常的说道:“我在找纸笔,黄锦在的时候,我说过要给他一道仙箓,让他跟着我一起成仙得道。”
“现在他虽然不讲忠孝的先我一步走了,但我不能不记得这件事上。所以我刚刚就在找纸笔,要给他写一份仙箓,让他带着上路,先到天上帮我收拾好地方,等我哪天成仙过去的时候,也好方便熟悉新环境。”
朱载坖听着嘉靖皇帝的话,心里也微微感叹着。
现在的嘉靖皇帝已经没有了称朕的习惯,平常的就像是一个普通老翁一样。
所以为了适应嘉靖皇帝变化,朱载坖也改了原来的称呼,叫起了他曾经无论如何都叫不出的“爹”来。
所以在不看朱载坖和嘉靖皇帝的身份,不看他俩所处的位置时,单纯的就听着他俩现在的对话和称呼,不知道的都还以为这只是一对平常父子呢。
但其实这俩人就是如今掌控着大明朝现在与将来的至尊天子!
朱载坖道:“行,我帮您把笔墨纸砚都找过来,等您写好了,我就派人亲自给黄锦送过去。”
嘉靖皇帝点点头,轻声道:“好。”
朱载坖起身过去,帮嘉靖皇帝找过来的纸笔,又搬了一张可以写字的小几过来,让嘉靖皇帝可以更方便的就近起身写字。
弄好这些后,朱载坖又帮嘉靖皇帝研好了墨,摊好了纸张,也压上了镇纸。
接着朱载坖才又扶着嘉靖皇帝坐好,并说道:“爹,都弄好了。现在您可以给黄锦敕写仙箓了。”
嘉靖皇帝又眯着已经老的眼睛看了一圈,先是伸手找到一个金丝楠木的眼镜盒,将里面水晶老镜取了出来,颤巍巍的带上,这才感觉好了不少,能看清东西了。
“笔呢?”
嘉靖皇帝看了一圈,没看到近在咫尺的狼毫笔,不由疑惑一问。
对此情况,朱载坖也很有耐心,他又帮助嘉靖皇帝将狼毫笔拿了过来,递到了嘉靖皇帝手中。
“笔在这里呢爹。”
嘉靖皇帝接住了朱载坖递在手里的狼毫笔,他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笔尖,确定没有毛刺,也没有分叉之后,才俯身下去在小几上的认真书写着给黄锦准备的仙箓。
起首第一句,嘉靖皇帝写的也很是中规中矩,内容是:“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
这一句的写法也是很有讲究的,差不多就是仿照现如今流行的道教道箓格式写的。
只不过嘉靖皇帝写的这一句“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又与一般的道箓不同。
因为一般的道箓开头都是以太上或上清某某经箓为结尾,而嘉靖皇帝要写的仙箓虽然也是以太上开头的。
但他写的却是自己给自己敕封的道号里面所说的“玄都境”圣道仙箓。
可见这个被嘉靖皇帝生硬造出来的“玄都境”仙界,是真的被嘉靖皇帝当做了自己将来飞升成仙之后的道场了。
因此他写给黄锦的仙箓,也是用“玄都境”来说明的。
写完了起首部份的仙箓标题之后。
嘉靖皇帝就开始撰写首部的内容。
首部的内容,其实也不复杂。
也是套用道箓的格式。
直接写了一个大一号的“奉”字,单独一格顶天。
而后另起一行就开始写他自己的道号了,也就是仙箓之中所奉之神的敕命,也是这道仙箓合法性的来源。
嘉靖皇帝继续写道:“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敕命:”
“兹有弟子黄锦,法名清德妙忠真人河南洛阳人士”
“嗣太上玄都境之道,系万寿帝君门下第二代传度弟子”
这两句的内容作用,就跟身份证差不多了,说明受箓之人的姓名道号籍贯,以及所受之道的来源,身份等。
让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明白,受箓之人是哪家的弟子。
接着这些写完之后,就开始嘉靖皇帝就开始写正文部分了。
正文部分也是仿照着道箓的内容而写。
“今授《太上玄都境圣道仙箓》,职充玄都境,主掌太上玄都境司礼治鬼通神之权。”
“佩此箓者,得召:”
“玄都六丁六甲神将”(后配符箓神纹)。
“玄都五方雷部吏兵”(后配符箓神纹)。
朱载坖在一旁看着嘉靖皇帝如此郑重其事的写这道仙箓,又在后面一丝不苟的画着他所独创的符箓神纹,也就是黄锦升天到了玄都境之后,可以使唤这些所谓神将吏兵的手段依凭。
看到这里,朱载坖也不得不感慨嘉靖皇帝对做神仙这件事的执着。
要知道能弄出来这种玩意的人,不是正儿八经有传承的正经道门,就是一些左道邪门搞出来的骗人把戏。
现在嘉靖皇帝亲自写箓,亲自画符,可见这比一般的邪门,还要邪门。
关键这种邪门的东西,谁见了还都不能说是邪门,甚至还要一直捧着说这就是玄门正宗之箓。
要不然,分分钟就会惹火上身!
毕竟这可是皇帝整出来的仙道符箓,谁敢说是假的?
肯定是没人敢说是假的的。
所以,嘉靖皇帝为黄锦写的这道仙箓,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仙道符箓。
至于将来嘉靖皇帝的玄都境仙界能招多少仙人飞升上班,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他这个玄都境仙界,据朱载坖所知也就嘉靖皇帝这一位帝君,以及n个太监真人,还有一些被他赏赐道号的大臣。
但是这些太监真人和得到过他赏赐道号的大臣,愿不愿意在将来“飞升”到嘉靖皇帝的玄都境仙界当神仙级的牛马仆人,可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着嘉靖皇帝认认真真的终于将他费尽心力写好的仙箓晾干之后,朱载坖也是很小心翼翼的帮着嘉靖皇帝,将一颗刻有嘉靖皇帝道号的私玺取了过来,又帮嘉靖皇帝在这份仙箓上盖上玺印。
做完这一切后,朱载坖就对着嘉靖皇帝说道:“黄锦有了这份仙箓,他定能升仙得道,将来在仙界继续伺候在您的身边。”
嘉靖皇帝欣慰的点点头,刚刚写这份仙箓的时候,确实也消耗了他不少的心神。
现在又听着朱载坖的话,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嘉靖皇帝说道:“我现在能给黄锦的也就是这些了,其他的东西该给的,在他活着的时候,也都已经给过了。”
朱载坖道:“是啊,爹对黄锦的情分,儿子看了都很是感动。他伺候了爹一辈子,生前身后的荣光,一份都不少,这也算是千古佳话了。”
嘉靖皇帝又深以为的点点头,在他的心里,黄锦和他之间的关系,确实也称得上是千古佳话了。
而且他俩主仆相知了几十年,又经历了安陆到京师的一系列身份转变,不可谓是不深厚。
现在黄锦走了,只留下孤单的嘉靖皇帝一个人,他又岂能不给予黄锦极大的深厚哀荣?
所以这份看似荒诞的仙箓,其实就是嘉靖皇帝对黄锦最真挚的信任和依赖。
要知道,从前伺候在嘉靖身边的其他的大太监,顶多就是得一个嘉靖皇帝赏赐的真人道号,像这样的仙箓,这还是头一份。
可见,黄锦所受的信任是何其之重!
嘉靖皇帝说道:“快些派人给黄锦送去吧,别让他傻乎乎等着了,要不然他再被黑白无常骗着投胎去了,我可就找不着他了。”
——————
求月票~~(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1161/596058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