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颠覆认知

推荐阅读:快穿:谁会跟任务目标动感情啊?我的酒壶能修仙洪荒:剑斩百万仙,你管这叫酒鬼一剑擎天龙头至尊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从宇宙奇点回来的四合院局外人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长生炼器师直播科普:开局获得响雷果实

    第480章 颠覆认知
    曹阳起了个大早,在书房把要带给老司徒的资料整理好。
    看看时间还早,就又写了一些拍摄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这些不是给老司徒看的,而是给拍摄时其他三个去不同地方拍摄素材的小组准备的。
    《舌尖上的华夏》第一季一共七集,需要的素材极其繁杂,还多,当时央视的团队用了13个月才制作完成,是一项漫长的工程。
    不过,因为是第一次拍摄,各方面都不熟,再加上要遍访30多个省市,寻找频危技艺和规划素材,这13个月中,仅仅是调研和最终确定方案,就用了7个月时间。
    在这方面,曹阳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他只需要加派人手,按照记忆有目的性的按照方案去调研和联系,这个过程将会极大的缩短。
    他甚至有把握在一个月内完成。
    拍摄方面,央视的团队当时用了差不多四个月时间才完成了所有素材的拍摄。
    这也是曹阳除了他自己外,又让程建业组建了三个拍摄小组的原因。
    他既有成熟的团队,还都是各方面的大拿,拍摄资金也肯定不是央视能比的,再加上他的拍摄团队,无论到了任何地方,绝对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结合这些原因,在拍摄时间上,他至少能减少一半。
    而制作后期,在有参考可依的情况下,就算是素材再多,他只要多召集人手,就能减少不少工作量,加快进度。
    并且还能边拍边剪,这一点数字摄影机就具有极大的优势。
    因此,后期也会节省不少时间。
    按照曹阳的计划,四个月内,基本上就可以制作完成。
    “吃饭了。”
    曹阳正忙着呢,就听到了外面的喊声。
    “来了。”
    放下手里的事情,曹阳从书房里走出来,就看到李晓苒往餐桌上摆早餐。
    很简单的早餐,李晓苒的厨艺……只能说能吃,跟俞妃红没法比,但不管味道怎么样,人家一大早就起来做早餐,气氛还是非常温馨的。
    曹阳走过去,从后面搂住她。
    “你昨晚不是说要累死了,今天不早起了吗?”
    曹阳本来还想着,等下去外面买点回来呢。
    “哎呀,小心点,你看,奶都撒桌子上了。”李晓苒放下盒装奶,拍了一下曹阳的手,说道。
    曹阳笑了笑,还是继续从后面抱着李晓苒没放手,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你看桌子上撒出来的奶是不是有点熟悉?”
    “闭嘴吧你,要吃饭了,你真恶心。”
    李晓苒打断了曹阳的话,并且扭头在他胳膊上轻轻咬了一下。
    曹阳调笑道:“小色女,你在想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说,你昨天同样撒出来了。”
    “讨厌。”
    李晓苒从曹阳怀里挣脱出来,白了曹阳一样,赶紧说道:“吃饭、吃饭。”
    曹阳给李晓苒拉开椅子,等她坐下后,才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曹阳就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看了下李晓苒,她还在细嚼慢咽,一点点份量的早餐,到现在还没吃完。
    并不是李晓苒吃得慢。
    而是演员尤其是女演员,首先就要学会控制食量,俗话说,上镜胖三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晓苒一直在嚼食物,其实也就咽下去一点,所以看起来似乎还在吃。
    像后世那些立“吃货”人设的当红女星,也就在镜头前看起来吃的很香,对所有的食物恨不得都尝一遍,似乎是妥妥的大吃货。
    可只要镜头一转,她们几乎都会把吃进嘴里的东西吐掉,真要没办法当时吐掉,过一会拍摄的间隙,也会找机会催吐。
    女明星的“身体”是不属于自己的,哪能说吃就吃,就算她们吃到标准的体重,上镜也会显得有些胖的。
    也就那些过气的女明星,可能是觉得没有翻红可能了,才会自暴自弃下,不再注意体重。
    “我等下要去学校跟老师讨论一下毕业作品,中午可能不回来了,你记得要吃饭。”
    曹阳站起来,在李晓苒脸上亲了一下,叮嘱道。
    “知道了。”
    李晓苒甜甜的说道。
    《建国大业》已经开机拍摄了,她扮演的宋家三小姐戏份不算太多,还没排到她的戏份,暂时就闲了下来。
    在曹阳临走时,李晓苒突然说道:“我已经答应了冯导,会出演他的新电影,韩导那边我问过了,我的拍摄档期和冯导那边不冲突。”
    “你不是说不喜欢女主角的人设吗?前几天你还说不想演呢,怎么又接下了这部戏?”
    曹阳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可没说不喜欢女主角的人设,我只是不想演跟《独自在海边的夜晚》差不多人设的女主角罢了。”
    李晓苒纠正道。
    “行吧,只要你喜欢就好,别强迫自己。”
    曹阳说道。
    “嗯,对了,你就不想知道我为什么又接下来这部戏吗?”李晓苒问道。
    “为什么?”
    “嘻嘻,不告诉你。”
    李晓苒笑着把曹阳推出门,“快走吧你,别让司徒老师等急了。”
    她才不会告诉曹阳,是因为小钢炮在知道她不想演《非诚勿扰》后,准邀请刚跟他合作过《唐山大地震》的高媛媛。
    “哼,狐狸精,才不会便宜你呢。”
    李晓苒轻声自语道。
    曹阳在去学校的路上,想了想给小钢炮打了个电话,想要知道为什么李晓苒突然又要接《非诚勿扰》了。
    他倒不是怕有人逼李晓苒接这部戏。
    以李晓苒目前的咖位,一般人逼不了她,能逼她的人,肯定多少会知道一些她跟曹阳的关系,那就更不敢逼她了。
    曹阳纯粹是有点好奇而已。
    小钢炮也是迷糊的,他也不知道李晓苒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了想法。
    在挂电话之际,小钢炮无意间说,他本来都准备想要邀请高媛媛了,没想到李晓苒考虑了这么多天,居然答应了下来,还说这是意外之喜。
    挂断电话,曹阳明白了。
    可明白了又能怎么样?
    只能装作不知道。
    算了,只要不打起来,随她们去吧,爱咋咋地吧。
    来到老司徒的办公室,曹阳推了一下门没推动,老司徒还没来。
    不过这难不倒曹阳,他有老司徒办公室的钥匙,直接就开门进去了。
    没过多久,老司徒就嘴里哼着小曲进来了,看起来心情是相当不错。
    “曹阳,你先……”
    老司徒看到曹阳,顺手就想把手里的《重走风味丝路》策划方案交给他,不过及时止住了。
    不能急于一时,还是先看看曹阳的策划方案,指出其中不足,然后在委婉的给出建议,最后再把这份策划方案给他,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曹阳的面子的同时,还能不伤他自尊。
    哎呀,我这个老师真的想的周全,为了曹阳这小子,也是不容易啊。
    老司徒感慨了一下,到嘴边的话便变成了,“先把你的策划案让我看看,我知道你小子的能耐。
    不过纪录片这东西吧,核心讲究在于用真实材料构建思想穹顶,是现实的拓印机,虽然也有艺术性,但艺术性不能脱离现实,跟剧情电影有根本性的区别。
    你几乎没有接触过纪录片的拍摄,所以短时间内,就算是策划的方案有些许瑕疵,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这个。”
    老司徒这是提前给曹阳打预防针,免得看等下看到曹阳的方案,给他找出缺点瑕疵后,让他的心灵受到打击。
    老司徒还是非常体贴的,至少对曹阳是如此。
    至于对田庄庄私下里整天孽徒孽徒的喊,还动不动就私底下骂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嗯嗯,我明白,这是我首次拍摄纪录片,老师是这方面的权威,能给我指出不足和建议,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曹阳把整理好的策划方案给老司徒,笑着说道。
    “哈哈,你能这样想就好,其实纪录片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最难得是怎么做到平衡。”
    老司徒接过资料。
    正准备看时,又改变了主意。
    既然曹阳能有清醒的认知,那也不用等到指出他的不足之后,再给他《重走风味丝路》的策划方案。
    可以现在就给他,但先不说是给他的,让他先研究参考一下,等下给他指出他的策划案的缺点和不足时,也好让他心中有数。
    “曹阳,我这里恰好也有一份纪录片的策划案,跟你的题材类型差不多,你先看看怎么样。”
    老司徒说道。
    “好的,老师。”
    曹阳接过来,也看了起来。
    “《舌尖上的华夏》?名字倒是不错,希望内容也能给我个惊喜。”
    老司徒翻开曹阳的策划方案,心里想道。
    他倒也不期望曹阳能搞出多么惊人的策划方案,也不期望这份方案能够跟《重走风味丝路》比,只要能达到水准之上,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毕竟对一个从没有做过纪录片的人,不能要求太多,哪怕那个人是曹阳。
    不过,老司徒看着看着,便开始眉头紧皱,脸上的皱纹几乎挤在了一起。
    “65%以上的篇幅给农民而非名厨?并且还是边缘劳动者,这……这简直就是颠覆啊,哪家电视台敢要这样的纪录片?收视率会暴死的!观众要看国宴大师!挖藕人能拉动收视?”
    “虽然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作为一个有自己追求的纪录片艺术家,收视率肯定不是主要考虑的对象,但是……艺术家也要生活,也要尽量不那么特立独行。”
    “纪录片可以拍边缘劳动者,我也支持拍边缘劳动者,这是好事,这也是一个导演的担当,但这篇幅是不是太长了?边缘劳动者做出来的饭菜,有人会看吗?”
    老司徒知道自己这样想不对,他也是从吃苦的年代过来的,也知道边缘劳动者的不易,也并且还非常同情他们,理解他们,但时代不同了……唉!
    老司徒突然又觉得,曹阳做的对。
    曹阳这种年少成名的人,有了现在的地位,还能以边缘劳动者为切入点,这是极其难得的啊!
    自己为什么要反对?
    什么收视率,去他妈的!
    曹阳做的对!
    自己为什么想让曹阳跟随主流的纪录片方式拍摄呢?为什么要让主流纪录片同行认可呢?
    曹阳是谁?
    他就是他,他不需要任何人认可,他也不需要迎合任何人!
    自己这是关心则乱啊!
    这一刻,老司徒豁然开朗,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就凭曹阳还能想着以广大劳动人民作为切入点,就证明自己收这个关门弟子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好!”
    老司徒抬头,笑着对曹阳说了一句,让曹阳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再接着看下去,老司徒又皱起了眉头。
    他用红笔圈出phantom 1000fps拍油泼辣子,并特写高温热油飞溅和辣椒爆裂的场景。
    “高速摄影机是这样用的?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美食片还是在搞科研?观众在乎分子运动?这是《舌尖》还是《舌尖上的实验室》?”
    “phantom 2500fps捕捉碱水渗透面筋蛋白的网状扩张,0.3秒延展至12秒?”
    “水下听音器录煎饺?这是要拍《海底炊事班》吗?为什么要用听音器录煎饺?”
    “零下32c查干湖拍摄?摄影机不是北极熊,如此低温下,摄影机还能正常运转吗?设备冻坏了怎么办?人冻坏了怎么办?这是拿命在拍纪录片吧?”
    “高原悬崖采蜜镜头?海拔3800米?还有特写?疯了!这确实在拿命拍摄纪录片吧!”
    老司徒忍不住抬头看了曹阳一眼,你这是怕拍出来收视率不行,准备搞猎奇吗?
    “酸菜缸浮沫蟋蟀尸体特写?”
    “聚焦陕北老汉脚上破胶鞋特写?”
    “特写诺邓老人裂手搓盐?”
    “黄馍馍老人皴裂手部特写?”
    “用镜头计数挖藕人每挖1根藕需弯腰37次?”
    “拍皖南毛豆腐坊,焦点对准霉斑斑驳的陶瓮而非豆腐?”
    老司徒挠了挠头,再次翻到第一页,看了一眼那几个大大的字体:《舌尖上的华夏》!
    你确定这是美食纪录片,而不是描写老农民艰苦的纪实片?
    老司徒开始觉得,曹阳是不是把他对文艺片的理解,带到了纪录片里来了?这是想要砸美食纪录片里描写苦难,以此来增加艺术感吗?
    他强忍住心头的千言万语,硬着头皮往下看去。
    恍然间,他眉头皱起又突然舒展,瞳孔也跟着收缩了一下,目光锁定垂直蒙太奇分镜头。
    “潮州牛肉丸捶打频率120次/分钟——转换为声波图谱对比心跳?”
    “手打牛肉丸捶打声渐弱——工业绞肉机轰鸣吞噬画面?”
    “苏州船点传人独坐空院——蒸汽虚焦中浮现特快火车幻影?”
    “藏西采蜜人悬绳vs沪上蛋糕师裱袋的运镜联动?镜头沿蜂蜜滴落轨迹垂直下移——穿越云层——接入裱针尖?”
    “东北酸菜缸冰霜特写——无缝转场潮州菜脯晒场烈日?”
    “绍兴黄酒发酵:内窥镜拍气泡上升轨迹——迭化星轨运动?”
    “查干湖渔夫冰面倒影——迭化汉代《渔猎图》壁画——现代超市冻鱼柜台的蒙太奇,标注时间厚度:7000年?”
    “青霉菌丝迸裂声替代配乐?90分贝的发酵声?”
    “摄像机与陕北老汉揉黄馍馍的案板等高,面粉飞溅粘附镜头?”
    “山西削面刀百年木柄油渍纹路——迭化黄河故道沉积岩层?”
    这一刻,老司徒仿佛出现了幻觉。
    办公室白墙浮现幻视:菌丝网络如神经网络扩张。
    他听到的空调运转声,似乎变成了油泼辣子的滋啦声。
    老司徒咽了口唾沫,忍不住拿起了水杯,手指却无意识模拟揉黄馍馍的那些动作……
    蒙太奇打破线性时间与地理边界。
    嵌套式叙事、负空间叙事、跨学科叙事……
    老司徒豁然惊醒,这部纪录片的叙事内核从来不是美食,而是借一双筷子丈量农业文明与现代性的谈判现场!
    这种颅内风暴的本质,是策划案用高速摄影+显微镜+蒙太奇的手术刀,剖开了纪录片权威的脑壳,向其灰质层注射了混合农业文明挽歌与分子美食学的致幻剂。
    当他们踉跄走出风暴时,要么成为新纪元的信徒,要么沦为旧世纪的守墓人!
    当科学参数成为诗篇的韵脚时,最顽固的权威也会变成颤抖的朝圣者!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2361/639177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