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流言四起,刘封要夺太子位(求票)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自刘封谋合肥开始,荆州將士除了前往柴桑的一万人,就没再调动过。
即便是前往柴桑的一万人也只是换了个地方戍防,除了算计曹休外几乎就没直接参与战事,这让朱桓下意识的忽略了刘封还能调动荆州兵。
且不提刘封如今官拜车骑將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扬州刺史、兼江淮都督、假节鉞都督江淮诸军事,本就有调度荆州兵的权力。
即便没有调度荆州兵的权力也顶多是一骑快马入江陵,而后刘禪会直接下令荆州兵听从刘封调度。
如今。
刘封在合肥立了军威,自然也该用全力了。
最初在制定战略时,刘封的战略目標就不止合肥,而是在得了合肥后,还要设法夺取平春、义阳、寿春。
刘封要的不仅仅是江东,还有淮南!
三十万匹蜀锦,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虽说內心有不愿,但朱桓也不敢反对。
如今刘封军威甚重,陆逊更是敢为爪牙,若朱桓胆敢违背刘封的军令,陆逊绝对会施行“先斩后报”的权力的。
到那时候,朱桓死了也就白死了。
见状。
陆逊又安抚道:“朱將军,放宽心!殿下近几年用兵,何曾有过败绩?眼下要焦虑的不是我们,而是寿春的偽魏诸將,以及那群在洛阳养尊处优的偽魏君臣。”
另一边。
自合肥撤离的满宠、朱术、张虎等將校吏兵,安然回到了寿春。
满宠没开口,张虎和朱术忍不住,直接就开口懟人了。
“你们是纯心想害死征东將军然后顶替征东將军的位置吗?”
“我们守了快两个月,一个援兵都看不到,你们就算是爬也该爬到合肥了!”
“丟了合肥对你们有什么好处?陛下让你们来合肥,不是让你们在合肥睡大觉的!”
“气煞我也!”
张虎和朱术你一言我一语,將贾逵、王凌等人喷得头也不敢抬。
以两人的身份,原本是不够格喷贾逵、王凌等人的。
不过寿春眾將理亏在先,满宠又默认了张虎和朱术在这狂喷,故而眾人此刻也只能硬著头皮的忍受二人的喝骂。
至於解释?
合肥在,那就是神机妙算。
合肥丟了,一切的理由都是苍白无力。
足足骂了小半个时辰,张虎和朱术才宣泄了心中怨气,回到满宠身后。
只是二人看向贾逵、王凌等人的眼神,依旧不善。
“將军,是末將判断有误,愿受责罚,与贾刺史等人无关。”王凌倒也乾脆,直接认了错误。
这次合肥丟失,战后曹丕必会派人来查原因,一查就能查到是王凌不愿出兵太早,压根没办法掩饰。
虽说这其中,也有贾逵、邹岐等人没有据理力爭的因素在,但王凌只要一个人將责任担了,贾逵等人多多少少都能承几分情面。
“你想一人担责?”满宠冷冷开口,一语道破了王凌的用意,又道:“可如今,不是你一人担责就能担得了。刘封得了合肥,却又令陆逊进围寿春,足见其野心。”
邹岐弱声道:“合肥小城,强攻可破。寿春大城,又有淮水护城,就凭刘封那点兵马,如何能破?那陆逊不过是在耀武扬威罢了,只要谨守城池,用不了多久陆逊就会自行离开。”
满宠蹙眉看向邹岐:“邹刺史,你是怎么当上这个刺史的?”
邹岐脸瞬间腾起红色,又羞又窘。
一旁的孙礼则道:“刘封让陆逊进围寿春的意图,不是为了攻破寿春,而是为了將我等堵在寿春,给刘封爭取时间去平定寿春以南的淮南诸县。
等淮南诸县皆平,寿春一座孤城,又如何能守?只等明年淮河水涨,刘封再引淮河之水灌淹寿春,我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邹岐脸色再变。
对於依水而建的大城,水攻一向都是最常用的战术。
譬如曹操水淹下邳、水淹鄴城,皆是如此。
“难怪刘封要拖到冬季对合肥用兵,他是篤定能速破合肥,如此就可在淮水涨水之前,借著破合肥的威势一鼓作气平定淮南诸县,最后再兵临寿春,藉助淮河水涨引水灌城。好算计!”贾逵不由惊呼。
虽然猜到了刘封的战术意图,但贾逵此刻也想不出良策来对应。
合肥丟失,且水陆两支援兵都被挡住,寿春城內士气低迷。
即便兵力优於陆逊,也不敢出城跟陆逊一战,更別说分兵救诸县了。
“给陛下写军报,求援吧,”满宠长嘆。
眼下的淮南局势。
满宠无法再单独应对了。
见眾人脸色各异,满宠又补充了一句,道:“合肥之失,乃是贼眾势大,我为了保存军力,主动撤回寿春。”
这话一出,王凌、贾逵等人纷纷鬆了一口气。
有满宠担责,即便战后曹丕派人来查探,也不会对王凌、贾逵等人有太大的责罚,顶多是不疼不痒的训戒。
选择了求援,就意味著暂时放弃了淮南诸县。
虽然无奈,但眾人暂时只能干瞪眼。
刘封则趁机號令诸將校,分取淮南诸县,要趁著曹丕尚未反扑之前,利用夺取合肥的声威將淮南诸县平定。
与此同时。
荆州的兵马,也开始频频调动。
南阳太守赵云、江夏太守关兴,纷纷厉兵秣马,做好战前准备。
刘禪又令荆州都督李严,调派荆州诸郡军兵协助赵云和关兴。
一时之间。
汉军声威再起。
而在长安的刘备,同样令大將军关羽亲至渭南,营造出一副要攻打潼关的声势。
忽如其来的变故。
让洛阳的曹丕坐立不安。
“刘备老兵子,就不能消停几年吗?”
曹丕忿忿不已。
一月之间。
连续得到合肥丟失,以及刘封欲攻寿春、关兴欲攻平春、赵云欲攻鲁阳、关羽欲攻潼关的军报。
只看军报,仿佛刘备要全面对曹魏发动决战似的。
更令曹丕抓狂的是:刘备一方又是在冬春交际用兵,就不能好好在家过年?那么內卷干什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接著奏乐接著舞不好吗?
“都说说吧,可有退兵之策?”
曹丕今日没有再单独召见了,直接大殿议事,让眾公卿拿出对策来。
显然。
曹丕今日有点烦。
眾公卿从早討论到晌午,就没拿出让曹丕满意的对策。
其实这不能怪眾公卿笨。
而是现在的局势,对策基本就围绕两个观点:打和不打。
打,没把握。
不打,憋屈。
曹魏的盘子虽然大,但单论打仗,目前还真没能拿的出手的。
反观刘备一方。
关羽虽老,但依旧可以在长安独当一面。
令曹丕气闷的是。
刘备一方还出了个刘封。
不仅善於作战,攻击欲望还贼强。
打了上庸,换个正常的都得留在上庸稳定局势;刘封倒好,直接跑去荆州打孙权了。
打跑了孙权,该消停了吧?
一不留神,刘封把南中平推了。
行,你能。
这该消停了吧?
结果又“怂恿”刘备来了个三路伐魏,將襄樊给整下来了。
本以为刘封会安分,一睁眼又跑到江东搞事,害得曹丕怒刷濡须口失败还丟了石阳折了文聘。
曹丕都决定不亲征了,准备耗死刘备,结果刘封又整么蛾子父子演戏打雍凉,还把长安给夺了。
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偏偏还都敲对头了。
气得曹丕都將圈养的曹彰从任城国重新启用调到了雍州,本想著让曹彰杀杀刘封的威风。
结果,刘封直接从长安跑路了!
不仅给了曹彰“养寇自重”的机会,还让刘封擒了曹休、夺了合肥,现在更是又整出四路伐魏的声势来。
不打仗,难道还会生锈吗?
曹丕更不理解的是:刘封一介养子,刘备竟然还一直惯著。
別说养子了,假如曹彰跟刘封一般东边打了西边打,且打下的大半州郡都跟曹彰有关,曹丕都得想办法將曹彰给弃用了。
不然某天曹彰感到天冷,就可能被军中將校加件黄袍。
就在眾公卿在朝殿上累得只想回家睡觉时,駙马都尉、贾詡的儿子贾穆冷不丁的来了一句:“不如派人去江陵,散布流言,称刘封灭孙权夺淮南,是想在刘备死之前让刘备改立太子。”
陈群蹙眉:“眾所周知,刘备父子兄弟感情极深,此等流言,刘禪又如何肯信?”
贾穆见陈群反驳,忙行了一礼,道:“刘禪文不成武不就,仅仅因为是刘备的亲生子就得了本该属於刘封的太子位,若不能在刘备和刘封面前保持谦恭,又如何能服眾?
故而我以为,刘禪只是在假装对刘封感情深厚,实际上对刘封早就心存戒心,生怕刘封抢了太子位。
即便刘禪能装到所有人都觉察不到,刘禪身边的文武也不会看著刘封势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现在,刘封不仅灭了孙权在江东的势力,还將孙权在江东的数万大军以及文武都纳入麾下。
与其说刘封是在为刘备父子开疆拓土,不如说刘封是在將孙权取而代之,为今后爭夺太子之位而准备。
如今刘封夺了合肥,震慑了江东文武,倘若再让刘封得了寿春,刘封在江淮的威望將如日中天,一时无二。
等关羽、张飞等刘备父子的嫡系文武相继逝去,试问偽汉君臣,还有多少人会支持刘禪当太子?
別的暂且不提,单论江东的文武以及数万將士,绝不可能支持刘禪!”
贾穆的话,让陈群无言以对。
而皇位上的曹丕,则是想到了曹操在时,自己的过往。
由於曹彰和曹植表现太过於优秀,显得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而曹丕唯一的优势就是长子。
故而,曹丕时刻保持了谦恭,既不自恃才能眼高於顶,又不自恃武勇慢待寒庶,严於律己,这才贏过了曹彰和曹植。
將心比心。
曹丕认为如今的刘禪,跟当初的自己,处境是很相似的。
刘禪除了隱忍不犯错、然后等著刘封犯错,没有第二种办法能贏过刘封。
反过来讲。
曹丕要引起刘封刘禪相爭,就得让刘禪犯错,让刘封对刘禪心生猜疑,疑心一起,刘禪也就不能继续装了。
到时候兄弟相疑又会引起父子相疑,父子兄弟相疑,又会衍生到群臣相疑,以及最后的站队问题。
不论最终是刘封贏了还是刘禪贏了,都会因內乱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反观曹丕,就能趁著刘备阵营的內乱而积蓄力量、坐收渔利,就如昔日官渡之战后,曹操坐视袁绍几个儿子爭斗一般。
“此计可行。”
曹丕肯定了贾穆的提议,又道:“如今寿春求援,还需有良將引兵前往助阵,诸位可有良將举荐?”
陈群諫道:“陛下,眼下寿春缺的並非是將士,而是物资和士气,可派人运送物资入寿春,再派使者安抚眾將士,不论其罪,只论其前功,自满宠及以下,皆行封赏。”
论打仗,陈群或许不行;论人心,陈群这招真切的拿捏了寿春眾將士。
打了败仗,不仅不罚,反而还论前功,先封赏来安抚人心。
如此一来,士气有了。
再將物资调配,粮草军械也有了。
至於刘封会不会撤兵,就得看流言计能不能奏效了。
与此同时。
曹丕又让陈群做好物资调配。
倘若流言计不能奏效,而刘备又真的要四路伐魏,曹丕也得硬著头接下来。
隨著流言的扩散。
在合肥督军的刘封,也得到了消息。
曹丕怕刘禪不中计,在淮南同样散布了流言。
“还真是令人头疼的流言,仲翔公,你觉得孤应该如何应对?”刘封將问题拋给了虞翻。
对於这种涉及到朝堂爭斗的事,刘封的处理方式一向简单直接。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太子年幼,恐遭奸人蒙蔽视听,倘若太子一时不察,在攻打寿春的关键时刻误发了政令,或会令淮南战事,功败垂成。”虞翻一语道破玄机,又道:“眼下淮南战事,並不需要殿下每日都在,不如回一趟江陵,先给太子送礼。”
刘封斜倚凭几,嘴角泛起笑意:“仲翔公以为,孤应当送何种大礼?”
虞翻不假思索:“殿下之所以能夺取合肥,关键在於那三十万匹蜀锦。而这三十万匹蜀锦是太子调来的,故而合肥之功,当属太子!殿下志在灭魏扶汉,区区一个合肥之功,无需留恋。”
刘封大笑:“仲翔公甚知孤心。不过一个合肥之功,远远不够。即刻通知孙虑,孤要带著孙虑返回江陵,向太子献江东诸郡户籍名册!
曹丕小贼,不识大器,竟妄想以流言计害孤,可笑!”
虞翻面有惊讶。
刘封这意思,不仅合肥之功要让给刘禪,就连覆灭江东势力的大功都要让给刘禪!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器量!
转念一想。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避免流言蒙蔽刘禪。
刘备远在长安,太子在江陵监国,那么江东诸郡户籍名册,自然应该由监国太子来接受。
而江东的官吏名册又早就送去了长安,刘封在江东的行事一直没有逾越规矩,孙虑再將这户籍名册一送,再多的流言都无用。
离开之前。
刘封又委任陆逊暂代淮南督,督淮南诸將及五万大军;同时令周魴暂代扬州刺史,调配各郡物资。
就如虞翻所言,眼下的淮南战事,並不需要刘封每日都在。
陆逊掌军,周魴掌政。
有二人在,刘封甚至都不用再回合肥指挥战事。
最困难的合肥,刘封打下来了。
剩下的分取淮南诸县以及进围寿春,更侧重於“拉锯战”,且需要其他战场配合以及天时人和的加成才有可能攻下。
有陆逊这个江东唯一一个能统大军的来暂代淮南督,刘封足可放心。
来的时候一艘楼船,离开的时候依旧一艘楼船。
等刘封抵达江陵,已经是章武六年(226年)二月底了。
流言在荆州以及江陵散布得很快。
刘封几乎不用想,就能猜到是有人故意为之。
否则。
只有曹魏的细作,压根不可能將流言闹得江陵城人尽皆知,甚至连荆南四郡都有流言。
“看来,不想让孤立功的人,不少啊。”刘封不由发笑。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政权大了,同样什么鸟都有。
再加上刘封如今的军功实在是太大,大到刘封若是刘备的亲儿子都能直接將太子位给抢了还没几个人敢嗶嗶。
而也正因为刘封不是刘备的亲儿子,才会令刘备麾下眾文武有诸多的爭议和疑虑。
除了最嫡系的那一批谈忠心外,大部分的文武官吏都是谈利益的。
倘若压上全部身家跟著刘禪,最后刘封兵变篡位了,那跟著刘禪的人就得乾瞪眼了。
好好的从龙之功变成罪臣,任谁也接受不了。
想要稳住到手的利益,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压刘封或让刘封直接不存在。
这属於人之常情。
换作刘封是跟著刘禪的文武,在不能肯定刘封是否会为了权力而兵变前,刘封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死道友不死贫道,別人死总好过自己死。
刘封能有现如今的器量,其实是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知道刘禪的性格,了解刘禪的手段,这才敢將后背交给刘禪。
即便是歷史上的刘封,假如刘备不杀刘封,除非刘封直接兵变,否则刘禪也不会杀刘封;甚至於,即便刘封兵变了,刘禪都更可能只將刘封流放。
更遑论如今的刘封,比歷史上的刘封更懂得如何拉拢刘禪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出於对自身能力和认知的自信,让刘封有远超於常人的器量。
刘封的逻辑就是:刘封是宗室,是替刘禪征战的燕王;刘禪是皇帝,是替刘封监国的皇帝。
而在江陵皇城內的大殿上。
得知刘封返回的文武,皆是吃惊。
刘封这次返回江陵,並没有大张旗鼓。
若不是刘禪说要等刘封上殿,眾文武都不知道刘封返回这事。
而在眾文武惊疑间。
一箱箱的户籍名册,被抬上了大殿。
孙权的次子孙虑,则是跟刘封一同上殿。
当著眾文武面,刘封先是奏称“今有吴王孙权之子孙虑,感念太子仁德,特献江东诸郡户籍名册”,后又奏称“合肥之捷,全赖太子调度三十万匹蜀锦为后援。”
等等。
寥寥几句奏言,就將平江东、取合肥的功劳,都安在了刘禪头上。
直接將大殿文武给整不会了。
刘禪更是惊得连忙离席下殿:“平江东、取合肥,皆是兄长功劳,弟岂能窃取?兄长莫非是听了流言?”
刘禪不顾大殿文武尚在,更是直接以私下称谓称呼相称。
刘封佯装不知:“什么流言?”
刘禪脱口而出:“就是江陵城中的流言啊?有奸人散布流言,欲令我兄弟不和,如今闹得满城皆知了。”
刘封眯眼扫了一眼左右,呵呵冷笑:“看来江陵是安逸太久了,区区几个细作就能让江陵城內出现流言,还闹得满城皆知。倘若孤在江陵为官,必深以为耻,尔等就是这般辅佐太子的?”
这一口群嘲,直接让大殿的文武等人,又是惊愕又是羞愧,还有一部分公卿更是心虚的低垂著头。
只是下一刻。
刘封又话锋一转,道:“太子莫要多心,区区流言,多听一句都觉得晦气。
此番回江陵,跟流言无关,除了让孙虑一併送户籍名册外,也是为了与太子商討接下来攻取淮南的军机要事。
至於这满城的流言,就交给几位辅政的尚书去处理罢,这种小事不值得太子分心去处理。
我兄弟二人也许久没聚了,不如今日早些下朝,回宫同饮如何?”
刘禪愣了愣,又指著孙虑送来的户籍名册:“那这些”
刘封直接打断道:“若这等清理户籍名册的小事都要太子亲力亲为,还要满殿公卿作甚?莫非这满朝公卿,还有敢懒政的?”
“那倒没有,眾公卿尽职尽责,並无懒政。”刘禪轻轻摇头。
刘封大笑:“既如此!我先去向皇后请安,太子处理了朝中事,可儘快来寻我。”
说完。
刘封转身即走。
看得满殿公卿一愣一愣的。
就,完了?
面对满城流言,爭都不爭辩两句?(本章完)
即便是前往柴桑的一万人也只是换了个地方戍防,除了算计曹休外几乎就没直接参与战事,这让朱桓下意识的忽略了刘封还能调动荆州兵。
且不提刘封如今官拜车骑將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扬州刺史、兼江淮都督、假节鉞都督江淮诸军事,本就有调度荆州兵的权力。
即便没有调度荆州兵的权力也顶多是一骑快马入江陵,而后刘禪会直接下令荆州兵听从刘封调度。
如今。
刘封在合肥立了军威,自然也该用全力了。
最初在制定战略时,刘封的战略目標就不止合肥,而是在得了合肥后,还要设法夺取平春、义阳、寿春。
刘封要的不仅仅是江东,还有淮南!
三十万匹蜀锦,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虽说內心有不愿,但朱桓也不敢反对。
如今刘封军威甚重,陆逊更是敢为爪牙,若朱桓胆敢违背刘封的军令,陆逊绝对会施行“先斩后报”的权力的。
到那时候,朱桓死了也就白死了。
见状。
陆逊又安抚道:“朱將军,放宽心!殿下近几年用兵,何曾有过败绩?眼下要焦虑的不是我们,而是寿春的偽魏诸將,以及那群在洛阳养尊处优的偽魏君臣。”
另一边。
自合肥撤离的满宠、朱术、张虎等將校吏兵,安然回到了寿春。
满宠没开口,张虎和朱术忍不住,直接就开口懟人了。
“你们是纯心想害死征东將军然后顶替征东將军的位置吗?”
“我们守了快两个月,一个援兵都看不到,你们就算是爬也该爬到合肥了!”
“丟了合肥对你们有什么好处?陛下让你们来合肥,不是让你们在合肥睡大觉的!”
“气煞我也!”
张虎和朱术你一言我一语,將贾逵、王凌等人喷得头也不敢抬。
以两人的身份,原本是不够格喷贾逵、王凌等人的。
不过寿春眾將理亏在先,满宠又默认了张虎和朱术在这狂喷,故而眾人此刻也只能硬著头皮的忍受二人的喝骂。
至於解释?
合肥在,那就是神机妙算。
合肥丟了,一切的理由都是苍白无力。
足足骂了小半个时辰,张虎和朱术才宣泄了心中怨气,回到满宠身后。
只是二人看向贾逵、王凌等人的眼神,依旧不善。
“將军,是末將判断有误,愿受责罚,与贾刺史等人无关。”王凌倒也乾脆,直接认了错误。
这次合肥丟失,战后曹丕必会派人来查原因,一查就能查到是王凌不愿出兵太早,压根没办法掩饰。
虽说这其中,也有贾逵、邹岐等人没有据理力爭的因素在,但王凌只要一个人將责任担了,贾逵等人多多少少都能承几分情面。
“你想一人担责?”满宠冷冷开口,一语道破了王凌的用意,又道:“可如今,不是你一人担责就能担得了。刘封得了合肥,却又令陆逊进围寿春,足见其野心。”
邹岐弱声道:“合肥小城,强攻可破。寿春大城,又有淮水护城,就凭刘封那点兵马,如何能破?那陆逊不过是在耀武扬威罢了,只要谨守城池,用不了多久陆逊就会自行离开。”
满宠蹙眉看向邹岐:“邹刺史,你是怎么当上这个刺史的?”
邹岐脸瞬间腾起红色,又羞又窘。
一旁的孙礼则道:“刘封让陆逊进围寿春的意图,不是为了攻破寿春,而是为了將我等堵在寿春,给刘封爭取时间去平定寿春以南的淮南诸县。
等淮南诸县皆平,寿春一座孤城,又如何能守?只等明年淮河水涨,刘封再引淮河之水灌淹寿春,我等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邹岐脸色再变。
对於依水而建的大城,水攻一向都是最常用的战术。
譬如曹操水淹下邳、水淹鄴城,皆是如此。
“难怪刘封要拖到冬季对合肥用兵,他是篤定能速破合肥,如此就可在淮水涨水之前,借著破合肥的威势一鼓作气平定淮南诸县,最后再兵临寿春,藉助淮河水涨引水灌城。好算计!”贾逵不由惊呼。
虽然猜到了刘封的战术意图,但贾逵此刻也想不出良策来对应。
合肥丟失,且水陆两支援兵都被挡住,寿春城內士气低迷。
即便兵力优於陆逊,也不敢出城跟陆逊一战,更別说分兵救诸县了。
“给陛下写军报,求援吧,”满宠长嘆。
眼下的淮南局势。
满宠无法再单独应对了。
见眾人脸色各异,满宠又补充了一句,道:“合肥之失,乃是贼眾势大,我为了保存军力,主动撤回寿春。”
这话一出,王凌、贾逵等人纷纷鬆了一口气。
有满宠担责,即便战后曹丕派人来查探,也不会对王凌、贾逵等人有太大的责罚,顶多是不疼不痒的训戒。
选择了求援,就意味著暂时放弃了淮南诸县。
虽然无奈,但眾人暂时只能干瞪眼。
刘封则趁机號令诸將校,分取淮南诸县,要趁著曹丕尚未反扑之前,利用夺取合肥的声威將淮南诸县平定。
与此同时。
荆州的兵马,也开始频频调动。
南阳太守赵云、江夏太守关兴,纷纷厉兵秣马,做好战前准备。
刘禪又令荆州都督李严,调派荆州诸郡军兵协助赵云和关兴。
一时之间。
汉军声威再起。
而在长安的刘备,同样令大將军关羽亲至渭南,营造出一副要攻打潼关的声势。
忽如其来的变故。
让洛阳的曹丕坐立不安。
“刘备老兵子,就不能消停几年吗?”
曹丕忿忿不已。
一月之间。
连续得到合肥丟失,以及刘封欲攻寿春、关兴欲攻平春、赵云欲攻鲁阳、关羽欲攻潼关的军报。
只看军报,仿佛刘备要全面对曹魏发动决战似的。
更令曹丕抓狂的是:刘备一方又是在冬春交际用兵,就不能好好在家过年?那么內卷干什么?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接著奏乐接著舞不好吗?
“都说说吧,可有退兵之策?”
曹丕今日没有再单独召见了,直接大殿议事,让眾公卿拿出对策来。
显然。
曹丕今日有点烦。
眾公卿从早討论到晌午,就没拿出让曹丕满意的对策。
其实这不能怪眾公卿笨。
而是现在的局势,对策基本就围绕两个观点:打和不打。
打,没把握。
不打,憋屈。
曹魏的盘子虽然大,但单论打仗,目前还真没能拿的出手的。
反观刘备一方。
关羽虽老,但依旧可以在长安独当一面。
令曹丕气闷的是。
刘备一方还出了个刘封。
不仅善於作战,攻击欲望还贼强。
打了上庸,换个正常的都得留在上庸稳定局势;刘封倒好,直接跑去荆州打孙权了。
打跑了孙权,该消停了吧?
一不留神,刘封把南中平推了。
行,你能。
这该消停了吧?
结果又“怂恿”刘备来了个三路伐魏,將襄樊给整下来了。
本以为刘封会安分,一睁眼又跑到江东搞事,害得曹丕怒刷濡须口失败还丟了石阳折了文聘。
曹丕都决定不亲征了,准备耗死刘备,结果刘封又整么蛾子父子演戏打雍凉,还把长安给夺了。
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偏偏还都敲对头了。
气得曹丕都將圈养的曹彰从任城国重新启用调到了雍州,本想著让曹彰杀杀刘封的威风。
结果,刘封直接从长安跑路了!
不仅给了曹彰“养寇自重”的机会,还让刘封擒了曹休、夺了合肥,现在更是又整出四路伐魏的声势来。
不打仗,难道还会生锈吗?
曹丕更不理解的是:刘封一介养子,刘备竟然还一直惯著。
別说养子了,假如曹彰跟刘封一般东边打了西边打,且打下的大半州郡都跟曹彰有关,曹丕都得想办法將曹彰给弃用了。
不然某天曹彰感到天冷,就可能被军中將校加件黄袍。
就在眾公卿在朝殿上累得只想回家睡觉时,駙马都尉、贾詡的儿子贾穆冷不丁的来了一句:“不如派人去江陵,散布流言,称刘封灭孙权夺淮南,是想在刘备死之前让刘备改立太子。”
陈群蹙眉:“眾所周知,刘备父子兄弟感情极深,此等流言,刘禪又如何肯信?”
贾穆见陈群反驳,忙行了一礼,道:“刘禪文不成武不就,仅仅因为是刘备的亲生子就得了本该属於刘封的太子位,若不能在刘备和刘封面前保持谦恭,又如何能服眾?
故而我以为,刘禪只是在假装对刘封感情深厚,实际上对刘封早就心存戒心,生怕刘封抢了太子位。
即便刘禪能装到所有人都觉察不到,刘禪身边的文武也不会看著刘封势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现在,刘封不仅灭了孙权在江东的势力,还將孙权在江东的数万大军以及文武都纳入麾下。
与其说刘封是在为刘备父子开疆拓土,不如说刘封是在將孙权取而代之,为今后爭夺太子之位而准备。
如今刘封夺了合肥,震慑了江东文武,倘若再让刘封得了寿春,刘封在江淮的威望將如日中天,一时无二。
等关羽、张飞等刘备父子的嫡系文武相继逝去,试问偽汉君臣,还有多少人会支持刘禪当太子?
別的暂且不提,单论江东的文武以及数万將士,绝不可能支持刘禪!”
贾穆的话,让陈群无言以对。
而皇位上的曹丕,则是想到了曹操在时,自己的过往。
由於曹彰和曹植表现太过於优秀,显得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而曹丕唯一的优势就是长子。
故而,曹丕时刻保持了谦恭,既不自恃才能眼高於顶,又不自恃武勇慢待寒庶,严於律己,这才贏过了曹彰和曹植。
將心比心。
曹丕认为如今的刘禪,跟当初的自己,处境是很相似的。
刘禪除了隱忍不犯错、然后等著刘封犯错,没有第二种办法能贏过刘封。
反过来讲。
曹丕要引起刘封刘禪相爭,就得让刘禪犯错,让刘封对刘禪心生猜疑,疑心一起,刘禪也就不能继续装了。
到时候兄弟相疑又会引起父子相疑,父子兄弟相疑,又会衍生到群臣相疑,以及最后的站队问题。
不论最终是刘封贏了还是刘禪贏了,都会因內乱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反观曹丕,就能趁著刘备阵营的內乱而积蓄力量、坐收渔利,就如昔日官渡之战后,曹操坐视袁绍几个儿子爭斗一般。
“此计可行。”
曹丕肯定了贾穆的提议,又道:“如今寿春求援,还需有良將引兵前往助阵,诸位可有良將举荐?”
陈群諫道:“陛下,眼下寿春缺的並非是將士,而是物资和士气,可派人运送物资入寿春,再派使者安抚眾將士,不论其罪,只论其前功,自满宠及以下,皆行封赏。”
论打仗,陈群或许不行;论人心,陈群这招真切的拿捏了寿春眾將士。
打了败仗,不仅不罚,反而还论前功,先封赏来安抚人心。
如此一来,士气有了。
再將物资调配,粮草军械也有了。
至於刘封会不会撤兵,就得看流言计能不能奏效了。
与此同时。
曹丕又让陈群做好物资调配。
倘若流言计不能奏效,而刘备又真的要四路伐魏,曹丕也得硬著头接下来。
隨著流言的扩散。
在合肥督军的刘封,也得到了消息。
曹丕怕刘禪不中计,在淮南同样散布了流言。
“还真是令人头疼的流言,仲翔公,你觉得孤应该如何应对?”刘封將问题拋给了虞翻。
对於这种涉及到朝堂爭斗的事,刘封的处理方式一向简单直接。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太子年幼,恐遭奸人蒙蔽视听,倘若太子一时不察,在攻打寿春的关键时刻误发了政令,或会令淮南战事,功败垂成。”虞翻一语道破玄机,又道:“眼下淮南战事,並不需要殿下每日都在,不如回一趟江陵,先给太子送礼。”
刘封斜倚凭几,嘴角泛起笑意:“仲翔公以为,孤应当送何种大礼?”
虞翻不假思索:“殿下之所以能夺取合肥,关键在於那三十万匹蜀锦。而这三十万匹蜀锦是太子调来的,故而合肥之功,当属太子!殿下志在灭魏扶汉,区区一个合肥之功,无需留恋。”
刘封大笑:“仲翔公甚知孤心。不过一个合肥之功,远远不够。即刻通知孙虑,孤要带著孙虑返回江陵,向太子献江东诸郡户籍名册!
曹丕小贼,不识大器,竟妄想以流言计害孤,可笑!”
虞翻面有惊讶。
刘封这意思,不仅合肥之功要让给刘禪,就连覆灭江东势力的大功都要让给刘禪!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器量!
转念一想。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避免流言蒙蔽刘禪。
刘备远在长安,太子在江陵监国,那么江东诸郡户籍名册,自然应该由监国太子来接受。
而江东的官吏名册又早就送去了长安,刘封在江东的行事一直没有逾越规矩,孙虑再將这户籍名册一送,再多的流言都无用。
离开之前。
刘封又委任陆逊暂代淮南督,督淮南诸將及五万大军;同时令周魴暂代扬州刺史,调配各郡物资。
就如虞翻所言,眼下的淮南战事,並不需要刘封每日都在。
陆逊掌军,周魴掌政。
有二人在,刘封甚至都不用再回合肥指挥战事。
最困难的合肥,刘封打下来了。
剩下的分取淮南诸县以及进围寿春,更侧重於“拉锯战”,且需要其他战场配合以及天时人和的加成才有可能攻下。
有陆逊这个江东唯一一个能统大军的来暂代淮南督,刘封足可放心。
来的时候一艘楼船,离开的时候依旧一艘楼船。
等刘封抵达江陵,已经是章武六年(226年)二月底了。
流言在荆州以及江陵散布得很快。
刘封几乎不用想,就能猜到是有人故意为之。
否则。
只有曹魏的细作,压根不可能將流言闹得江陵城人尽皆知,甚至连荆南四郡都有流言。
“看来,不想让孤立功的人,不少啊。”刘封不由发笑。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政权大了,同样什么鸟都有。
再加上刘封如今的军功实在是太大,大到刘封若是刘备的亲儿子都能直接將太子位给抢了还没几个人敢嗶嗶。
而也正因为刘封不是刘备的亲儿子,才会令刘备麾下眾文武有诸多的爭议和疑虑。
除了最嫡系的那一批谈忠心外,大部分的文武官吏都是谈利益的。
倘若压上全部身家跟著刘禪,最后刘封兵变篡位了,那跟著刘禪的人就得乾瞪眼了。
好好的从龙之功变成罪臣,任谁也接受不了。
想要稳住到手的利益,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压刘封或让刘封直接不存在。
这属於人之常情。
换作刘封是跟著刘禪的文武,在不能肯定刘封是否会为了权力而兵变前,刘封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死道友不死贫道,別人死总好过自己死。
刘封能有现如今的器量,其实是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知道刘禪的性格,了解刘禪的手段,这才敢將后背交给刘禪。
即便是歷史上的刘封,假如刘备不杀刘封,除非刘封直接兵变,否则刘禪也不会杀刘封;甚至於,即便刘封兵变了,刘禪都更可能只將刘封流放。
更遑论如今的刘封,比歷史上的刘封更懂得如何拉拢刘禪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出於对自身能力和认知的自信,让刘封有远超於常人的器量。
刘封的逻辑就是:刘封是宗室,是替刘禪征战的燕王;刘禪是皇帝,是替刘封监国的皇帝。
而在江陵皇城內的大殿上。
得知刘封返回的文武,皆是吃惊。
刘封这次返回江陵,並没有大张旗鼓。
若不是刘禪说要等刘封上殿,眾文武都不知道刘封返回这事。
而在眾文武惊疑间。
一箱箱的户籍名册,被抬上了大殿。
孙权的次子孙虑,则是跟刘封一同上殿。
当著眾文武面,刘封先是奏称“今有吴王孙权之子孙虑,感念太子仁德,特献江东诸郡户籍名册”,后又奏称“合肥之捷,全赖太子调度三十万匹蜀锦为后援。”
等等。
寥寥几句奏言,就將平江东、取合肥的功劳,都安在了刘禪头上。
直接將大殿文武给整不会了。
刘禪更是惊得连忙离席下殿:“平江东、取合肥,皆是兄长功劳,弟岂能窃取?兄长莫非是听了流言?”
刘禪不顾大殿文武尚在,更是直接以私下称谓称呼相称。
刘封佯装不知:“什么流言?”
刘禪脱口而出:“就是江陵城中的流言啊?有奸人散布流言,欲令我兄弟不和,如今闹得满城皆知了。”
刘封眯眼扫了一眼左右,呵呵冷笑:“看来江陵是安逸太久了,区区几个细作就能让江陵城內出现流言,还闹得满城皆知。倘若孤在江陵为官,必深以为耻,尔等就是这般辅佐太子的?”
这一口群嘲,直接让大殿的文武等人,又是惊愕又是羞愧,还有一部分公卿更是心虚的低垂著头。
只是下一刻。
刘封又话锋一转,道:“太子莫要多心,区区流言,多听一句都觉得晦气。
此番回江陵,跟流言无关,除了让孙虑一併送户籍名册外,也是为了与太子商討接下来攻取淮南的军机要事。
至於这满城的流言,就交给几位辅政的尚书去处理罢,这种小事不值得太子分心去处理。
我兄弟二人也许久没聚了,不如今日早些下朝,回宫同饮如何?”
刘禪愣了愣,又指著孙虑送来的户籍名册:“那这些”
刘封直接打断道:“若这等清理户籍名册的小事都要太子亲力亲为,还要满殿公卿作甚?莫非这满朝公卿,还有敢懒政的?”
“那倒没有,眾公卿尽职尽责,並无懒政。”刘禪轻轻摇头。
刘封大笑:“既如此!我先去向皇后请安,太子处理了朝中事,可儘快来寻我。”
说完。
刘封转身即走。
看得满殿公卿一愣一愣的。
就,完了?
面对满城流言,爭都不爭辩两句?(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3416/608946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