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公与私
推荐阅读:四合如意、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40k:午夜之刃、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都是兄弟,我当你姐夫怎么了?、穿越农门:医女空间燃翻天!、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第702章 公与私
张延龄就是想确认一下,怀恩是否知晓那日他的存在。
如果知道了,有可能是覃吉告知的,也有可能是怀恩自己观察到的,还有可能是皇帝透露的。
既然你不知道……
那就说明,皇帝和覃吉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意隐瞒你。
你怀恩看起来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谁也离不了,但在一些人心目中,你却未必真的就是你想象的那般。
张延龄道:“家父一直说,涉及朝中军机大事,得多听听那些曾在兵部供过职,有大作为之人的意见。”
怀恩面色转冷,问道:“这就是令尊极力为王世昌开脱的理由?”
张延龄一下子就明白了。
怀恩似乎对张峦为王越开脱之事很不满。
这次没有直接跟张峦对话,却在他这个半大小子面前直言此事,摆明了既想对张峦加以责难,又不想直接撕破脸,于是便找个中间人转圜下,避免矛盾迅速激化。
要是在张峦面前直接提出来,谁都不好看,但若是让张延龄这个儿子转述,那火药味就会淡很多。
张延龄故作惊讶地问道:“王世昌……怀公公是说曾经的威宁伯王越吗?他虽曾加兵部尚书衔,但从未就职于兵部,与其何干?
“古有岳武穆,今有王威宁,民间此传言流传甚广,可见百姓对英雄人物蒙冤受屈有多不满。
“家父感念王越为大明做出的贡献,方才向陛下建议赦免其罪责,但从未说过要听取他的意见。更多是,体现出陛下的宽厚与仁慈,让群臣和百姓衷心拥戴。”
怀恩笑道:“令尊想得倒是挺周到的,居然让王世昌迁居京师,随时叙用。很难说,其中没什么门道……”
张延龄闻言皱了皱眉,问道:“怀公公想要说什么?难道是怀疑王威宁曾给家父通过气?据在下了解,这是从没有过的事……家父跟此人素无瓜葛,要是怀公公不信的话,大可派人去调查。”
怀恩心想,你爹是当朝权贵,只要他帮了谁,那谁来到京师后,还能不投桃报李?
尤其还是王越那种天然腿弯,直不起来的……
你爹帮人,挺会选对象的嘛。
等等!
这件事跟你小子有多大关系?
不会是你这小家伙在暗中提醒你爹,只要对那王世昌稍微施加些恩惠,以后王世昌就能为你父子所用吧?
怎么越看越觉得你小子是个危险人物?
张延龄见怀恩上下打量他,板着脸道:“有关偏头关之事,家父其实已不想再多说,鞑靼人来犯虽如家父所料,几无差错,但因中途出现变故,他们已不可能完全按照天意行事,接下来他们是想施加报复,还是说知难而退,都已无法推测。
“倒是地方守军……既已察觉鞑靼人动向,料想应该有所准备,不至于还被敌所趁吧?”
怀恩道:“要打仗,粮食和军械必不可少,这些都得现筹措……”
“这个……家父实在太累了,还是让他歇歇吧。”
张延龄苦着脸道,“怀公公可以另寻他人主持此事。家父说了,他能力有限,如今我家里的那点儿存粮都交上去了,一大家子都在节衣缩食呢。”
怀恩问道:“你们家把存粮都捐了?”
“是啊。”
张延龄一副真诚的神色,道,“不但如此,家里能捐的全都捐了,不然年后哪儿筹措来那么多钱粮呢?
“家父最近甚至都得靠他人接济,才能吃顿好的,喝点儿小酒……当然生病后,这些都能免则免了。”
怀恩听了心里直犯怵。
这小子说瞎话不打草稿吗?
你们家怎么说也是国丈之家,还得靠别人接济过活?
谁接济?
陛下和皇后吗?
还是说李孜省?
张延龄道:“年后的生意不好做啊,家里经营出现比较大的亏空,家父现在也管不上了,我又能力微薄,只能尽量找补。眼看着即将开春,南来北往的商贾都开始活动了,但我们家……唉!”
怀恩问道:“那……令尊对偏头关接下来的用兵之事,有何见解?”
张延龄摇摇头道:“家父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难道他真的不想参与了?”
怀恩道,“令尊对时局的把控,眼光非常独到……如今陛下调李孜省为山西巡抚,你已知晓了吧?一旦涉及巡抚事,牵涉地方军政方方面面,令尊即便不想参与,但从京师层面协助一下,难道不行吗?”
张延龄不解地问道:“怀公公,您觉得,家父有那能力?他在京城当官,还能帮到山西巡抚?能帮什么忙啊?请恕在下愚钝,完全不明白怀公公的意思。这话……我都不好意思跟家父转告,更不知该如何开口问他。”
怀恩意味深长地问:“小国舅,你知道一个巡抚手上的权力有多大吗?”
“不知道。”
张延龄茫然地摇了摇头。
怀恩道:“那你又知晓,一个巡抚一年下来,经手的钱粮有多少?涉及地方摊派和军饷发放,涉及到军机事务,涉及到官员升迁和黜免等事,有多大权限吗?”
张延龄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才问:“怀公公,您是在考校我吗?这些我真不知道……”
怀恩笑道:“你父亲有什么事,难道不与你商议?”
“有时候是要商议,但通常都是涉及生意场上的事,家里开支什么的;涉及朝中事务,他几乎就没在家人面前提过。”
张延龄一脸坦荡,又接着道:“家父这人向来公私分明,他时常教育我们,不懂的就不要过问,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样才不会出差错,我也一向谨遵他老人家的教诲,避免胡乱插手。”
光听到这话,怀恩就觉得实在太假了。
你张延龄在皇帝面前直接问询西北军务,可没有遵循你那父亲教导。
朝堂上下,谁不知道你父亲手伸得很长,好像什么事他都想管一把,至于什么公私分明……
他一个国丈,本就是靠裙带关系上位,还妄想公私分明?
骗鬼呢!
“怀公公,您希望家父给明日朝议,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吗?如果真有需求的话,我这就去跟家父说,让他在病榻上把他的所思所想说出来,我抓紧时间或可及时知会到您。”
说罢张延龄面露坚毅之色,似乎只要怀恩有需求,他就会尽量予以满足。
“不必了。”
怀恩起身,“来此我已经耽误不少时间,是该去见见他人了……陛下很担心明日朝会上,有人对西北用人以及军务说三道四,都得提前打好招呼。”
张延龄跟着站起,恭敬地道:“那真是辛苦怀公公您了……要么怎么说朝中没有怀公公您不行呢?这明里暗里,哪件事不需要您来出面?我送您老出门吧……”
(本章完)
张延龄就是想确认一下,怀恩是否知晓那日他的存在。
如果知道了,有可能是覃吉告知的,也有可能是怀恩自己观察到的,还有可能是皇帝透露的。
既然你不知道……
那就说明,皇帝和覃吉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意隐瞒你。
你怀恩看起来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谁也离不了,但在一些人心目中,你却未必真的就是你想象的那般。
张延龄道:“家父一直说,涉及朝中军机大事,得多听听那些曾在兵部供过职,有大作为之人的意见。”
怀恩面色转冷,问道:“这就是令尊极力为王世昌开脱的理由?”
张延龄一下子就明白了。
怀恩似乎对张峦为王越开脱之事很不满。
这次没有直接跟张峦对话,却在他这个半大小子面前直言此事,摆明了既想对张峦加以责难,又不想直接撕破脸,于是便找个中间人转圜下,避免矛盾迅速激化。
要是在张峦面前直接提出来,谁都不好看,但若是让张延龄这个儿子转述,那火药味就会淡很多。
张延龄故作惊讶地问道:“王世昌……怀公公是说曾经的威宁伯王越吗?他虽曾加兵部尚书衔,但从未就职于兵部,与其何干?
“古有岳武穆,今有王威宁,民间此传言流传甚广,可见百姓对英雄人物蒙冤受屈有多不满。
“家父感念王越为大明做出的贡献,方才向陛下建议赦免其罪责,但从未说过要听取他的意见。更多是,体现出陛下的宽厚与仁慈,让群臣和百姓衷心拥戴。”
怀恩笑道:“令尊想得倒是挺周到的,居然让王世昌迁居京师,随时叙用。很难说,其中没什么门道……”
张延龄闻言皱了皱眉,问道:“怀公公想要说什么?难道是怀疑王威宁曾给家父通过气?据在下了解,这是从没有过的事……家父跟此人素无瓜葛,要是怀公公不信的话,大可派人去调查。”
怀恩心想,你爹是当朝权贵,只要他帮了谁,那谁来到京师后,还能不投桃报李?
尤其还是王越那种天然腿弯,直不起来的……
你爹帮人,挺会选对象的嘛。
等等!
这件事跟你小子有多大关系?
不会是你这小家伙在暗中提醒你爹,只要对那王世昌稍微施加些恩惠,以后王世昌就能为你父子所用吧?
怎么越看越觉得你小子是个危险人物?
张延龄见怀恩上下打量他,板着脸道:“有关偏头关之事,家父其实已不想再多说,鞑靼人来犯虽如家父所料,几无差错,但因中途出现变故,他们已不可能完全按照天意行事,接下来他们是想施加报复,还是说知难而退,都已无法推测。
“倒是地方守军……既已察觉鞑靼人动向,料想应该有所准备,不至于还被敌所趁吧?”
怀恩道:“要打仗,粮食和军械必不可少,这些都得现筹措……”
“这个……家父实在太累了,还是让他歇歇吧。”
张延龄苦着脸道,“怀公公可以另寻他人主持此事。家父说了,他能力有限,如今我家里的那点儿存粮都交上去了,一大家子都在节衣缩食呢。”
怀恩问道:“你们家把存粮都捐了?”
“是啊。”
张延龄一副真诚的神色,道,“不但如此,家里能捐的全都捐了,不然年后哪儿筹措来那么多钱粮呢?
“家父最近甚至都得靠他人接济,才能吃顿好的,喝点儿小酒……当然生病后,这些都能免则免了。”
怀恩听了心里直犯怵。
这小子说瞎话不打草稿吗?
你们家怎么说也是国丈之家,还得靠别人接济过活?
谁接济?
陛下和皇后吗?
还是说李孜省?
张延龄道:“年后的生意不好做啊,家里经营出现比较大的亏空,家父现在也管不上了,我又能力微薄,只能尽量找补。眼看着即将开春,南来北往的商贾都开始活动了,但我们家……唉!”
怀恩问道:“那……令尊对偏头关接下来的用兵之事,有何见解?”
张延龄摇摇头道:“家父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难道他真的不想参与了?”
怀恩道,“令尊对时局的把控,眼光非常独到……如今陛下调李孜省为山西巡抚,你已知晓了吧?一旦涉及巡抚事,牵涉地方军政方方面面,令尊即便不想参与,但从京师层面协助一下,难道不行吗?”
张延龄不解地问道:“怀公公,您觉得,家父有那能力?他在京城当官,还能帮到山西巡抚?能帮什么忙啊?请恕在下愚钝,完全不明白怀公公的意思。这话……我都不好意思跟家父转告,更不知该如何开口问他。”
怀恩意味深长地问:“小国舅,你知道一个巡抚手上的权力有多大吗?”
“不知道。”
张延龄茫然地摇了摇头。
怀恩道:“那你又知晓,一个巡抚一年下来,经手的钱粮有多少?涉及地方摊派和军饷发放,涉及到军机事务,涉及到官员升迁和黜免等事,有多大权限吗?”
张延龄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才问:“怀公公,您是在考校我吗?这些我真不知道……”
怀恩笑道:“你父亲有什么事,难道不与你商议?”
“有时候是要商议,但通常都是涉及生意场上的事,家里开支什么的;涉及朝中事务,他几乎就没在家人面前提过。”
张延龄一脸坦荡,又接着道:“家父这人向来公私分明,他时常教育我们,不懂的就不要过问,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样才不会出差错,我也一向谨遵他老人家的教诲,避免胡乱插手。”
光听到这话,怀恩就觉得实在太假了。
你张延龄在皇帝面前直接问询西北军务,可没有遵循你那父亲教导。
朝堂上下,谁不知道你父亲手伸得很长,好像什么事他都想管一把,至于什么公私分明……
他一个国丈,本就是靠裙带关系上位,还妄想公私分明?
骗鬼呢!
“怀公公,您希望家父给明日朝议,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吗?如果真有需求的话,我这就去跟家父说,让他在病榻上把他的所思所想说出来,我抓紧时间或可及时知会到您。”
说罢张延龄面露坚毅之色,似乎只要怀恩有需求,他就会尽量予以满足。
“不必了。”
怀恩起身,“来此我已经耽误不少时间,是该去见见他人了……陛下很担心明日朝会上,有人对西北用人以及军务说三道四,都得提前打好招呼。”
张延龄跟着站起,恭敬地道:“那真是辛苦怀公公您了……要么怎么说朝中没有怀公公您不行呢?这明里暗里,哪件事不需要您来出面?我送您老出门吧……”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8113/55653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