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推荐阅读:白鹤染君慕凛、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魔道回忆录、顾少霸宠小医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迷糊萌妻拐个总裁回家养、婚途璀璨:邪魅BOSS深夜来、毒宠谋妃、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许栀和低头看着书,偶尔用笔在白纸上勾勾写写,将一些语调抄下来。
墨水已经足够了,方梨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头朝着外面看去。
天光从原先的水碧色转为墨蓝色的晕黑。
许栀和被笔下的文字短暂地带入了一场编织的、旖旎的梦境中。自天山而下,西汉之间,驼队铃铛叮铃,贯通了中原王朝、西域乃至中亚。
它被金黄灿烂的广袤沙漠所包围,全年温暖干燥,发源于天山和昆仑山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流经此处,形成一片片绿洲。它是流沙之海中耀眼的明珠。
而现在,曾经繁华过的王朝被沙海吞噬,从大宋一路北上的商旅队目之所及,只能看见破损的土墙建筑和掩藏在沙砾间的佛塔。
无端地,许栀和忽然想到了一首古诗。
方梨见天色昏黑,取了油灯点燃,摇曳着细长火苗颤抖了一会儿,才渐渐稳定下来。
许栀和将手中的书卷放下来,揉了揉自己略显干涩的眼睛。
“姑娘别揉!”方梨阻拦了她,“我去给姑娘准备热布巾。”
布巾浸泡在热水中拧干水分,热敷在眼睛上,可以缓解用眼造成的疲惫。
许栀和点了点头,静静等待她回来。
等方梨取了干净的布巾过来,敷在她的脸上。
外面刚好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他回来了。”许栀和往后仰着头,让自己的眼睛放松下来。
方梨“嗯”了一声,“姑娘,我去看看锅上的菜。”……然后顺道将许县令气人的话拿过去给姑爷看!
安置好许栀和后,方梨起身,掀开布帘走到了门外。
陈允渡正好准备进屋,见方梨从中退出来,往旁边侧避让了半个身位。
人在封闭了视觉的时候其他感官都会变得比平时更加敏锐,方梨不想打开纸张的声音惊扰到许栀和,只能硬着头皮将陈允渡拦住了门外。
陈允渡询问地看着她。
方梨从自己的衣袖中摸到许县令送来的信,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陈允渡的怀中一丢,旋即快速钻回了厨房。
第一次背着姑娘做事,当真不习惯。
陈允渡借着寥落的月辉和窗棂洒下的灯火,勉强看清这是两张写满字的纸张。
他靠着微弱的光辩认着纸面上写着的字,越看,脸上的神色越发冷然。
方梨将信丢给他,大抵是许栀和叫她将信烧了。面对这样的文字,她当时在想什么?
是气愤,还是习以为常的淡定?
陈允渡将信纸折好,将它收在自己的衣袖中。
脸上的布巾冷了,许栀和伸手将其揭下来。乍然从闭眼的状态中睁开双眼,许栀和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周围的亮度。
陈允渡刚好从外面进来,随他一同进来的,还有周身缭绕飘散的寒意。
许栀和被这冷意冻得打了个哆嗦,一双杏眼中带着刚刚热敷残留的潮湿冷意,她问:“外面很冷吗?”
陈允渡没有第一时间作答,沉默了片刻,颔首:“嗯。”
嗯,很冷。
许栀和搓了搓自己冻得发凉的掌心,对他说:“那你快过来坐。”
冬日里碳炉是必需品,许栀和算了算,自十月底,家中的碳炉基本上再没停过。不过现在的炭火价钱不高,在汴京城找挑担的卖炭翁买,一斤才几文钱。
许府那会儿,负责采买的管事报给吕氏十二文一斤。除了许县令和正院,其他院子的炭火往往是不能够支撑屋内人暖暖和和度过漫长寒冬的。这也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许栀和都以为炭火价贵。
陈允渡步履很慢地走到了她身旁坐下,离许栀和还差一尺之远。
像是担心身上的寒意冷到了她。
许栀和主动坐到他的身边,将自己搓得发热的掌心贴在他微冷的脸颊上。
她的动作太过突然,陈允渡怔愣了不到一秒,就顺从地靠近了过来。
距离太近,许栀和甚至能看见他肌肤下的血管在随着呼吸吞吐有规律的起伏。
像是黄昏时分的沙滩,海水上涌又褪去。
“还冷吗?”许栀和感受着手底下的温度升高,眸中笑意粲然,“是不是比刚刚好受多了?”
陈允渡仔细观察着她眼中的情绪,她没有显露出一丝愤懑与伤心,全心全眼都是他。
他伸手,将许栀和贴在他脸上的双手包在掌心,轻轻一笑:“很暖和。”
许栀和的笑容更灿烂了一些。
方梨站在门口请示,“姑娘,饭菜做好了……要现在端上来吗?”
自上次汤匙发出声响之后,晚间陈允渡在的时候,方梨进屋之前都会先请示一番,以防打断不该打断的。
许栀和点了点头,点完,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门外的方梨是看不见这个动作的。
她一边站起身,一边朝外面喊:“端上来吧。”
方梨掀开帘子,目不斜视地将饭菜端上桌。
今天的饭桌上有甜粥,洗净后的小米、黑米、赤小豆、红枣用锅文火慢熬,直至煮得粘稠,然后再加入几颗去了核的桂圆干,倒入适当白糖搅拌均匀,便是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
腊月初八已经过去了四五日,现在喝,纯粹是因为许栀和喜欢。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甜粥香糯,许栀和很喜欢这种安心的氛围。
而且,她还发现了一个极其细节的点——
陈允渡吃饭干净,盛到碗里的饭,夹到碗里面的菜,无论喜欢抑或不喜欢,都慢条斯理地吃完。
许栀和忽然想到了梅尧臣,上次拜访梅公吃饭的时候,有几粒饭顺着筷子掉在了桌面,他重新捡起来吃掉。
餐桌是日日都擦洗的,梅府自然不缺这一两口饭,但梅尧臣的动作太过理所当然,没人有疑问。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最本真的对食物的敬畏。
陈允渡和授他学业的梅尧臣一样,轻易不会浪费一点粮食。从这一点上来看,陈允渡是很好养活的,只要有一口饭,他就饿不着。
但是即便什么都吃,其中还是包含着细小差别的……比如什么时候是心甘情愿的吃,什么时候是被逼无奈的吃。
陈允渡的反应向来平淡,许栀和还是能从他的反应中寻找到微弱的不同,吃葵菜、嫩菱角,茄子和芋头的时候,他的动作悠闲中会透露出几分自在,而吃苋菜、水芹的时候,他的动作则会比平时慢上一点点。
他也喜欢喝甜粥。
许栀和想到这里,忽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这些细节,可能陈允渡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连挑食都挑得平静乖巧。
陈允渡望着笑声清脆的许栀和,眼中罕见地闪过一丝茫然。
栀和在笑什么?
许栀和将碗筷放下,任自己笑了一会儿,才重新端着碗。
笑的时候她怕呛着。
陈允渡不知道她为什么开心,但见她笑得灿烂,跟着一道弯了弯嘴角。
许栀和的眼角余光看到这一幕,刚刚平息下来的笑又有了复萌的趋势。她故作冷清的清了清嗓子,说:“我想到了高兴的事……不过现在你不许问。”
饭后,陈允渡将碗筷收拾出去。
等他离开了屋内,许栀和才放松地绽开了笑容。
她的双腿交叠,悬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晃着,手指在自己的小腹上打着转,帮助消食。
歇了一会儿,许栀和重新站起身,将书案上散开的纸笔收拾起来,腾出一小片空位给陈允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书案上两人的东西越来越多,混杂在一处。
陈允渡再次进来的时候,看见她正在将画轴卷起来,放在一旁的竹筒中。
他上前几步,接过她手中的书画,将柔软的白宣一圈圈滚绕,最后用上面缀着的艾麻绳系起来。
白宣上空白一片,许栀和还没有想好该怎样作画。
怕自己一时兴起,贸贸然下笔,将本该辽阔广袤的沙海画得小家子气了。
两人对面而坐,一人读经史,一人读游记。
书中的世界太过旖旎壮丽,所见所闻都犹如夹杂着细碎尘埃的暖风,许栀和仔细体味着书中的景象,并打定主意有空一定要去书斋中买一本回来。
不对,不止这一本游记,她要多买几本。
许是旁边的碳炉太热,许栀和产生了一抹困意,她的目光落在陈允渡清隽的侧颜上,顺着他的眼睫缓缓下移,落在他执笔的手上。
他的手腕骨感分明,随着写字的动作露出一截,灯火下依稀可见青筋。
暖白、修长的手握住棕色的笔杆,色差明显,对比强烈,许栀和看了一会儿,忽然面红耳赤地移开了视线。
困意清醒了。
可清醒亦如迷乱。
许栀和伸手在她自己的脸上拍了拍,在心底默念“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晚一定要将草图画出来!
她沉下心,在一张纸上描绘着自己想象中的戈壁与绿洲。
陈允渡注意到了许栀和的视线,目光不动声色地落在自己握笔的手上。
和往常并无不同。
笔下的字迹比起往日多了些连笔,牵丝勾连,陈允渡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重新端正了字迹。
一时间,室内安静,只剩下窗外低沉的风声。
……
常府内。
常庆妤听了许栀和的话,重新纠正自己的起床时间。
要想她突然从午时过后提前到巳时初并非一日之功,她每天让自己早起半个时辰,终于在几天后达到了巳时初起来的目标。
常稷轩采买年关需要的物品回来的时候,看见常庆妤坐在常大娘子的正院用着早饭,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墨水已经足够了,方梨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头朝着外面看去。
天光从原先的水碧色转为墨蓝色的晕黑。
许栀和被笔下的文字短暂地带入了一场编织的、旖旎的梦境中。自天山而下,西汉之间,驼队铃铛叮铃,贯通了中原王朝、西域乃至中亚。
它被金黄灿烂的广袤沙漠所包围,全年温暖干燥,发源于天山和昆仑山的塔里木河、孔雀河流经此处,形成一片片绿洲。它是流沙之海中耀眼的明珠。
而现在,曾经繁华过的王朝被沙海吞噬,从大宋一路北上的商旅队目之所及,只能看见破损的土墙建筑和掩藏在沙砾间的佛塔。
无端地,许栀和忽然想到了一首古诗。
方梨见天色昏黑,取了油灯点燃,摇曳着细长火苗颤抖了一会儿,才渐渐稳定下来。
许栀和将手中的书卷放下来,揉了揉自己略显干涩的眼睛。
“姑娘别揉!”方梨阻拦了她,“我去给姑娘准备热布巾。”
布巾浸泡在热水中拧干水分,热敷在眼睛上,可以缓解用眼造成的疲惫。
许栀和点了点头,静静等待她回来。
等方梨取了干净的布巾过来,敷在她的脸上。
外面刚好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他回来了。”许栀和往后仰着头,让自己的眼睛放松下来。
方梨“嗯”了一声,“姑娘,我去看看锅上的菜。”……然后顺道将许县令气人的话拿过去给姑爷看!
安置好许栀和后,方梨起身,掀开布帘走到了门外。
陈允渡正好准备进屋,见方梨从中退出来,往旁边侧避让了半个身位。
人在封闭了视觉的时候其他感官都会变得比平时更加敏锐,方梨不想打开纸张的声音惊扰到许栀和,只能硬着头皮将陈允渡拦住了门外。
陈允渡询问地看着她。
方梨从自己的衣袖中摸到许县令送来的信,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陈允渡的怀中一丢,旋即快速钻回了厨房。
第一次背着姑娘做事,当真不习惯。
陈允渡借着寥落的月辉和窗棂洒下的灯火,勉强看清这是两张写满字的纸张。
他靠着微弱的光辩认着纸面上写着的字,越看,脸上的神色越发冷然。
方梨将信丢给他,大抵是许栀和叫她将信烧了。面对这样的文字,她当时在想什么?
是气愤,还是习以为常的淡定?
陈允渡将信纸折好,将它收在自己的衣袖中。
脸上的布巾冷了,许栀和伸手将其揭下来。乍然从闭眼的状态中睁开双眼,许栀和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周围的亮度。
陈允渡刚好从外面进来,随他一同进来的,还有周身缭绕飘散的寒意。
许栀和被这冷意冻得打了个哆嗦,一双杏眼中带着刚刚热敷残留的潮湿冷意,她问:“外面很冷吗?”
陈允渡没有第一时间作答,沉默了片刻,颔首:“嗯。”
嗯,很冷。
许栀和搓了搓自己冻得发凉的掌心,对他说:“那你快过来坐。”
冬日里碳炉是必需品,许栀和算了算,自十月底,家中的碳炉基本上再没停过。不过现在的炭火价钱不高,在汴京城找挑担的卖炭翁买,一斤才几文钱。
许府那会儿,负责采买的管事报给吕氏十二文一斤。除了许县令和正院,其他院子的炭火往往是不能够支撑屋内人暖暖和和度过漫长寒冬的。这也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许栀和都以为炭火价贵。
陈允渡步履很慢地走到了她身旁坐下,离许栀和还差一尺之远。
像是担心身上的寒意冷到了她。
许栀和主动坐到他的身边,将自己搓得发热的掌心贴在他微冷的脸颊上。
她的动作太过突然,陈允渡怔愣了不到一秒,就顺从地靠近了过来。
距离太近,许栀和甚至能看见他肌肤下的血管在随着呼吸吞吐有规律的起伏。
像是黄昏时分的沙滩,海水上涌又褪去。
“还冷吗?”许栀和感受着手底下的温度升高,眸中笑意粲然,“是不是比刚刚好受多了?”
陈允渡仔细观察着她眼中的情绪,她没有显露出一丝愤懑与伤心,全心全眼都是他。
他伸手,将许栀和贴在他脸上的双手包在掌心,轻轻一笑:“很暖和。”
许栀和的笑容更灿烂了一些。
方梨站在门口请示,“姑娘,饭菜做好了……要现在端上来吗?”
自上次汤匙发出声响之后,晚间陈允渡在的时候,方梨进屋之前都会先请示一番,以防打断不该打断的。
许栀和点了点头,点完,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门外的方梨是看不见这个动作的。
她一边站起身,一边朝外面喊:“端上来吧。”
方梨掀开帘子,目不斜视地将饭菜端上桌。
今天的饭桌上有甜粥,洗净后的小米、黑米、赤小豆、红枣用锅文火慢熬,直至煮得粘稠,然后再加入几颗去了核的桂圆干,倒入适当白糖搅拌均匀,便是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
腊月初八已经过去了四五日,现在喝,纯粹是因为许栀和喜欢。
窗外寒风瑟瑟,屋内甜粥香糯,许栀和很喜欢这种安心的氛围。
而且,她还发现了一个极其细节的点——
陈允渡吃饭干净,盛到碗里的饭,夹到碗里面的菜,无论喜欢抑或不喜欢,都慢条斯理地吃完。
许栀和忽然想到了梅尧臣,上次拜访梅公吃饭的时候,有几粒饭顺着筷子掉在了桌面,他重新捡起来吃掉。
餐桌是日日都擦洗的,梅府自然不缺这一两口饭,但梅尧臣的动作太过理所当然,没人有疑问。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最本真的对食物的敬畏。
陈允渡和授他学业的梅尧臣一样,轻易不会浪费一点粮食。从这一点上来看,陈允渡是很好养活的,只要有一口饭,他就饿不着。
但是即便什么都吃,其中还是包含着细小差别的……比如什么时候是心甘情愿的吃,什么时候是被逼无奈的吃。
陈允渡的反应向来平淡,许栀和还是能从他的反应中寻找到微弱的不同,吃葵菜、嫩菱角,茄子和芋头的时候,他的动作悠闲中会透露出几分自在,而吃苋菜、水芹的时候,他的动作则会比平时慢上一点点。
他也喜欢喝甜粥。
许栀和想到这里,忽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这些细节,可能陈允渡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连挑食都挑得平静乖巧。
陈允渡望着笑声清脆的许栀和,眼中罕见地闪过一丝茫然。
栀和在笑什么?
许栀和将碗筷放下,任自己笑了一会儿,才重新端着碗。
笑的时候她怕呛着。
陈允渡不知道她为什么开心,但见她笑得灿烂,跟着一道弯了弯嘴角。
许栀和的眼角余光看到这一幕,刚刚平息下来的笑又有了复萌的趋势。她故作冷清的清了清嗓子,说:“我想到了高兴的事……不过现在你不许问。”
饭后,陈允渡将碗筷收拾出去。
等他离开了屋内,许栀和才放松地绽开了笑容。
她的双腿交叠,悬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晃着,手指在自己的小腹上打着转,帮助消食。
歇了一会儿,许栀和重新站起身,将书案上散开的纸笔收拾起来,腾出一小片空位给陈允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书案上两人的东西越来越多,混杂在一处。
陈允渡再次进来的时候,看见她正在将画轴卷起来,放在一旁的竹筒中。
他上前几步,接过她手中的书画,将柔软的白宣一圈圈滚绕,最后用上面缀着的艾麻绳系起来。
白宣上空白一片,许栀和还没有想好该怎样作画。
怕自己一时兴起,贸贸然下笔,将本该辽阔广袤的沙海画得小家子气了。
两人对面而坐,一人读经史,一人读游记。
书中的世界太过旖旎壮丽,所见所闻都犹如夹杂着细碎尘埃的暖风,许栀和仔细体味着书中的景象,并打定主意有空一定要去书斋中买一本回来。
不对,不止这一本游记,她要多买几本。
许是旁边的碳炉太热,许栀和产生了一抹困意,她的目光落在陈允渡清隽的侧颜上,顺着他的眼睫缓缓下移,落在他执笔的手上。
他的手腕骨感分明,随着写字的动作露出一截,灯火下依稀可见青筋。
暖白、修长的手握住棕色的笔杆,色差明显,对比强烈,许栀和看了一会儿,忽然面红耳赤地移开了视线。
困意清醒了。
可清醒亦如迷乱。
许栀和伸手在她自己的脸上拍了拍,在心底默念“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晚一定要将草图画出来!
她沉下心,在一张纸上描绘着自己想象中的戈壁与绿洲。
陈允渡注意到了许栀和的视线,目光不动声色地落在自己握笔的手上。
和往常并无不同。
笔下的字迹比起往日多了些连笔,牵丝勾连,陈允渡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重新端正了字迹。
一时间,室内安静,只剩下窗外低沉的风声。
……
常府内。
常庆妤听了许栀和的话,重新纠正自己的起床时间。
要想她突然从午时过后提前到巳时初并非一日之功,她每天让自己早起半个时辰,终于在几天后达到了巳时初起来的目标。
常稷轩采买年关需要的物品回来的时候,看见常庆妤坐在常大娘子的正院用着早饭,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6/609855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