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推荐阅读:白鹤染君慕凛、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魔道回忆录、顾少霸宠小医妻、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迷糊萌妻拐个总裁回家养、婚途璀璨:邪魅BOSS深夜来、毒宠谋妃、霍格沃茨:別叫我制杖师、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陈大人,恭贺你啊,昨日官家特意留你在宫中,我们都来不及向你道喜。”
“正是,陈大人,官家后面与你说了什么吗?”
这是来特意打探消息的。
尽管他们脸上的笑意将心底的算计掩饰得很好,但眼底的乌青还是暴露了他们。
陈允渡回忆起昨日之事。
朝会上群臣毕至,众人见证下,官家让身边最亲信的张公公亲自宣读圣旨。他一跃触及中枢,周遭众人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思绪纷纷。
羡慕,嫉妒,讨好,敬畏……
陈允渡接过了圣旨,将其捧在手上。后来朝会结束,冯京刚走到他身边,便被张惟吉拦了下来,“陈大人,请先留步。”
他说完,又看向站在陈允渡身边的冯京,带着几分为难道:“冯大人,官家还有事要找陈大人。您……”
“自然是陛下的事情要紧,”冯京双手抱拳向天一举以示恭敬,随后拍了拍陈允渡的肩膀,“那照泓,我先走了。等你有空我再与郑獬来同你庆贺。”
陈允渡颔首一礼,“冯兄慢走。”
冯京摆了摆手,转身离开,见梅尧臣还站在原地眼巴巴地瞧着这边,移步过去,“梅监事,陛下找照泓有事商议,我陪你一道回去吧。”
梅尧臣偏头朝陈允渡的方向看了几眼,微微点头,“好。”
他们是最后一拨离开紫宸殿的。除了被官家点名留下来的陈允渡,只剩下宫内大监,张惟吉一甩拂尘引步在前,“陈大人,官家在后汀院等您。”
后汀院陈允渡去过几次,相较于上书房的严肃威仪,能在后汀院商议之事会轻松许多。
两人一路上绕过御花园。春末时分,满城芳菲尾声,但御苑中群芳不肯收束,恣意绽放。玉砌雕栏之间,海垂丝海棠袅袅低垂,如粉雾般轻轻蘸着池水,西府海棠则如酒醉的霞光,浓酽地烧透了半壁天空。
琼楼玉宇的琉璃檐角在花影间错落隐现。
张惟吉对眼前景色见怪不怪,引着陈允渡步步上前,走入亭中,“陈大人在此稍坐片刻,陛下即刻就来。”
陈允渡坐下,有宫女上前侍奉茶水,他偏开视线,落在远处的一汪清泉中。
清泉中摆着姿态迥异的太湖石,延绵至岸边牡丹园,在这百花凋敝的季节,能看见硕大花朵压着碧枝,足以见工部虞园付出多少心血。
“爱卿在看牡丹?”
一道声音响起在耳后。
陈允渡认出声音的主人,站起身俯身行礼,“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双手背在身后,站在亭台水榭中眺望远处,“那是前朝培育的花种姚黄。你老师与欧阳交情匪浅,当听闻过他《洛阳牡丹记》中‘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句?”
陈允渡:“读过此书,姚黄魏紫并称花王花后,开国时名动天下,不过臣少时式微,不曾亲眼见过。”
皇帝侧头看他,忽地想起他出身农家,不曾见过这样名贵品种,情有可原。
顿了顿,皇帝道:“花王花后不过是世人冠以美称,宫中养它,不过是想增添几分春色罢了。”
他的声音渐渐变低,最后化作了虚无中的一声低叹。
陈允渡脑海中想起前几日郑獬与自己的抱怨。他在工部任职,虽不直接接触虞部事宜,但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陛下这段时间对春花格外看重,务求满园春色浓烈,可现在诸花凋敝,虞园花匠为此挠破了头。
郑獬抱怨完,进入了正题:六部本就是为陛下分忧解难,如今虞部接下了这苦差,户部不批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允渡算了半日账,最后拨了银钱过去,郑獬刚欲再说话,被他挡了回来,“你若是嫌多,便还回来,一年春朝,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郑獬连忙打笑卖痴,“怎么会,照泓你忙体贴为兄,为兄甚是感激,哪里会多说什么。”
此言不虚,若不是他和陈允渡有交情在,换了任何一人此事都被会卡好些日子——从审核到批钱磨蹭半个月乃至一个月,一哭穷二卖惨,最后不情不愿批钱。至于陛下的震怒,火可烧不到户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工部众人一致推了出来。
陈允渡听着官家对着春花的伤感之语,联想到郑獬与自己说的话,确认了一件事:陛下在留住春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将美人比作花卉,以芳菲落暗喻红颜尽,再一联想到宫中遮蔽但仍有流出的传言可推断:贵妃的身子愈发差劲了。
今日之事,多半也与贵妃有关。
陈允渡一瞬间脑海中百转千回,但面色从始至终不曾改变,他安静地站在皇帝身后,等待着他的后文。
“爱卿这般聪颖,当明白我心之烦忧。”皇帝长叹一声,伸手接过一片不知从何处飘零的花瓣,“贵妃卧榻半年,前些日子精神恢复少许,来这御苑游玩,许是花开得宜,博了她一笑。”
“她许久不展笑颜,朕想,若是这春日再长一些,该多好。”
陈允渡抬眸看他。
“卿可千万不要与朕说什么植花之银可供多少米粮,多少春耕,这一辈子,朕也就任性过这么几回。”皇帝苦笑一声,“晏相公和包卿训斥过了,卿可别再说了……再者,朕虽久居深宫大殿,却也听说过陈卿你爱妻的传言,倘若今日换了她,你未必比朕清醒理智。”
“……”陈允渡找不到反驳的点,顿了顿道,“这比喻不妥,陛下慎言。”
“好好好,是朕情急说错,”皇帝改口,他走到亭台桌前落座,示意陈允渡在他对面坐下,“今日找你过来,是为了商议一件事。”
桌上陆续被摆上了菜肴。还有几道菜没上桌,便被他出声遣退,“都先退下。”
一瞬间,丫鬟太监纷纷退至百步开外,只留下了皇帝身后的张惟吉。
陈允渡:“陛下请说。”
皇帝看着陈允渡的双眸,一时失言,轻咳一声,道:“张惟吉,你说。”
张惟吉留下时心中猜到了这一幕,闻言,立刻将自己心头打过无数遍的腹稿说出:“禀陈大人,贵妃寿辰在即,陛下有意让你为其筹措寿典事宜。”
他尽可能放稳自己的声音,但尾音还是泄露了几分底气不足。
真是稀奇,在一个普普通通、刚升任四品的官员面前,他和陛下竟然会同时心虚。
陈允渡敛下眼眸,似乎在消化这件事。
张惟吉看着皇帝,皇帝伸手握紧了筷子,试图缓和下瞬间变得凝滞的气氛。他假装不经意地开口,“卿意下如何?”
陈允渡有些想笑,但他忍住了,面无表情地问:“陛下知道我与张家关系水火?”
筷子擦破了鱼皮,皇帝道:“……知道。”
“陛下放权予我,查张家买卖官职和漕运水司一事。”陈允渡说,“您当初也想除这大宋蠹虫,现在这般,是何作为?”
皇帝夹了两回,终究没能夹起那块鱼肉,他沉了面色,一扔筷子,“你是在质问朕?”
陈允渡:“臣不敢。”
“呵!”皇帝站起身,“你不敢?我看你胆子大的很?你是朕的臣子,朕要你替朕办件事,你不磕头照做就算了,还敢呛声,陈允渡啊陈允渡,你好得很!”
他刚准备说这件事你不办拉倒,大宋又不是没人,难不成缺了一个陈允渡就过不下去了?但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张惟吉轻轻扯住了衣袖。
皇帝陡然回神。
陈允渡是她点名要的。
这边,陈允渡在皇帝发火的那一刻便跪在了地上,恭声请罪,“陛下为君我为臣,天命无敢不从,但此事与臣道相悖,若是陛下气恼,贬臣官身,褫臣庶民,臣不敢有怨言。”
张惟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时间头昏脑胀。
他和陛下心中都预料到了陈允渡会头铁,所以特意设置小宴徐徐图之,没想到两句话后,竟成了这番模样。
张惟吉看了一眼背向陈允渡而站的皇帝,又看了眼手举过头顶毫无惧色的陈允渡,想了想弯腰凑到陈允渡身边扶起他,“陈大人这是做什么?陛下心中着急,一时间口不择言,你怎么还当了真?这满大宋谁人不知,陈大人一心为君为国为民,快快起身。”
说完,又马不停蹄转向皇帝,“陛下,陈大人说话虽然直白,但您最看重的不正是他那份不圆融、不世故的气概吗?若陈大人阿谀奉承、讨好献媚,您也不会如此器重他呀!”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还在跪着的陈允渡,沉默了一会儿,硬邦邦地道:“还跪着做什么!”
张惟吉连忙靠近陈允渡,低声耳语道:“陈大人,陛下这是再给您台阶下,您快些起身吧。”同时他在心中默默哀求,天上天将求了个遍——老天爷啊,陈大人可千万别头铁了……
否则他们两人不觉有什么,他这把老心脏可受不住。
陈允渡看了一眼表面上装得不在意,实则眼角余光一直看向这边的皇帝,还是站起了身。
张惟吉眼眶泛酸,险些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求神拜佛终于应验了一回,只可惜现在他满腔激动无人分享,只能默默一人消化。
皇帝若无其事地回到座位上坐下,举起筷子继续攻坚那块鱼肉。
鱼腹部被戳的七零八落,张惟吉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陛下,这鱼烧的不好,待会儿老奴定将御膳房不尽心的厨子训斥一番。”
陈允渡站在一旁,看一个不惑之年的君王如同一个稚童赌气,另一个鬓发掺白的内监哄着,静默了须臾,道:“分明是陛下心不静,与御厨何干。”
张惟吉刚恢复的心跳陡然失速,好不容易两个人重新安静,现在……!
“正是,陈大人,官家后面与你说了什么吗?”
这是来特意打探消息的。
尽管他们脸上的笑意将心底的算计掩饰得很好,但眼底的乌青还是暴露了他们。
陈允渡回忆起昨日之事。
朝会上群臣毕至,众人见证下,官家让身边最亲信的张公公亲自宣读圣旨。他一跃触及中枢,周遭众人的视线落在他身上,思绪纷纷。
羡慕,嫉妒,讨好,敬畏……
陈允渡接过了圣旨,将其捧在手上。后来朝会结束,冯京刚走到他身边,便被张惟吉拦了下来,“陈大人,请先留步。”
他说完,又看向站在陈允渡身边的冯京,带着几分为难道:“冯大人,官家还有事要找陈大人。您……”
“自然是陛下的事情要紧,”冯京双手抱拳向天一举以示恭敬,随后拍了拍陈允渡的肩膀,“那照泓,我先走了。等你有空我再与郑獬来同你庆贺。”
陈允渡颔首一礼,“冯兄慢走。”
冯京摆了摆手,转身离开,见梅尧臣还站在原地眼巴巴地瞧着这边,移步过去,“梅监事,陛下找照泓有事商议,我陪你一道回去吧。”
梅尧臣偏头朝陈允渡的方向看了几眼,微微点头,“好。”
他们是最后一拨离开紫宸殿的。除了被官家点名留下来的陈允渡,只剩下宫内大监,张惟吉一甩拂尘引步在前,“陈大人,官家在后汀院等您。”
后汀院陈允渡去过几次,相较于上书房的严肃威仪,能在后汀院商议之事会轻松许多。
两人一路上绕过御花园。春末时分,满城芳菲尾声,但御苑中群芳不肯收束,恣意绽放。玉砌雕栏之间,海垂丝海棠袅袅低垂,如粉雾般轻轻蘸着池水,西府海棠则如酒醉的霞光,浓酽地烧透了半壁天空。
琼楼玉宇的琉璃檐角在花影间错落隐现。
张惟吉对眼前景色见怪不怪,引着陈允渡步步上前,走入亭中,“陈大人在此稍坐片刻,陛下即刻就来。”
陈允渡坐下,有宫女上前侍奉茶水,他偏开视线,落在远处的一汪清泉中。
清泉中摆着姿态迥异的太湖石,延绵至岸边牡丹园,在这百花凋敝的季节,能看见硕大花朵压着碧枝,足以见工部虞园付出多少心血。
“爱卿在看牡丹?”
一道声音响起在耳后。
陈允渡认出声音的主人,站起身俯身行礼,“陛下。”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双手背在身后,站在亭台水榭中眺望远处,“那是前朝培育的花种姚黄。你老师与欧阳交情匪浅,当听闻过他《洛阳牡丹记》中‘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句?”
陈允渡:“读过此书,姚黄魏紫并称花王花后,开国时名动天下,不过臣少时式微,不曾亲眼见过。”
皇帝侧头看他,忽地想起他出身农家,不曾见过这样名贵品种,情有可原。
顿了顿,皇帝道:“花王花后不过是世人冠以美称,宫中养它,不过是想增添几分春色罢了。”
他的声音渐渐变低,最后化作了虚无中的一声低叹。
陈允渡脑海中想起前几日郑獬与自己的抱怨。他在工部任职,虽不直接接触虞部事宜,但多多少少听说过一些,陛下这段时间对春花格外看重,务求满园春色浓烈,可现在诸花凋敝,虞园花匠为此挠破了头。
郑獬抱怨完,进入了正题:六部本就是为陛下分忧解难,如今虞部接下了这苦差,户部不批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允渡算了半日账,最后拨了银钱过去,郑獬刚欲再说话,被他挡了回来,“你若是嫌多,便还回来,一年春朝,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郑獬连忙打笑卖痴,“怎么会,照泓你忙体贴为兄,为兄甚是感激,哪里会多说什么。”
此言不虚,若不是他和陈允渡有交情在,换了任何一人此事都被会卡好些日子——从审核到批钱磨蹭半个月乃至一个月,一哭穷二卖惨,最后不情不愿批钱。至于陛下的震怒,火可烧不到户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工部众人一致推了出来。
陈允渡听着官家对着春花的伤感之语,联想到郑獬与自己说的话,确认了一件事:陛下在留住春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将美人比作花卉,以芳菲落暗喻红颜尽,再一联想到宫中遮蔽但仍有流出的传言可推断:贵妃的身子愈发差劲了。
今日之事,多半也与贵妃有关。
陈允渡一瞬间脑海中百转千回,但面色从始至终不曾改变,他安静地站在皇帝身后,等待着他的后文。
“爱卿这般聪颖,当明白我心之烦忧。”皇帝长叹一声,伸手接过一片不知从何处飘零的花瓣,“贵妃卧榻半年,前些日子精神恢复少许,来这御苑游玩,许是花开得宜,博了她一笑。”
“她许久不展笑颜,朕想,若是这春日再长一些,该多好。”
陈允渡抬眸看他。
“卿可千万不要与朕说什么植花之银可供多少米粮,多少春耕,这一辈子,朕也就任性过这么几回。”皇帝苦笑一声,“晏相公和包卿训斥过了,卿可别再说了……再者,朕虽久居深宫大殿,却也听说过陈卿你爱妻的传言,倘若今日换了她,你未必比朕清醒理智。”
“……”陈允渡找不到反驳的点,顿了顿道,“这比喻不妥,陛下慎言。”
“好好好,是朕情急说错,”皇帝改口,他走到亭台桌前落座,示意陈允渡在他对面坐下,“今日找你过来,是为了商议一件事。”
桌上陆续被摆上了菜肴。还有几道菜没上桌,便被他出声遣退,“都先退下。”
一瞬间,丫鬟太监纷纷退至百步开外,只留下了皇帝身后的张惟吉。
陈允渡:“陛下请说。”
皇帝看着陈允渡的双眸,一时失言,轻咳一声,道:“张惟吉,你说。”
张惟吉留下时心中猜到了这一幕,闻言,立刻将自己心头打过无数遍的腹稿说出:“禀陈大人,贵妃寿辰在即,陛下有意让你为其筹措寿典事宜。”
他尽可能放稳自己的声音,但尾音还是泄露了几分底气不足。
真是稀奇,在一个普普通通、刚升任四品的官员面前,他和陛下竟然会同时心虚。
陈允渡敛下眼眸,似乎在消化这件事。
张惟吉看着皇帝,皇帝伸手握紧了筷子,试图缓和下瞬间变得凝滞的气氛。他假装不经意地开口,“卿意下如何?”
陈允渡有些想笑,但他忍住了,面无表情地问:“陛下知道我与张家关系水火?”
筷子擦破了鱼皮,皇帝道:“……知道。”
“陛下放权予我,查张家买卖官职和漕运水司一事。”陈允渡说,“您当初也想除这大宋蠹虫,现在这般,是何作为?”
皇帝夹了两回,终究没能夹起那块鱼肉,他沉了面色,一扔筷子,“你是在质问朕?”
陈允渡:“臣不敢。”
“呵!”皇帝站起身,“你不敢?我看你胆子大的很?你是朕的臣子,朕要你替朕办件事,你不磕头照做就算了,还敢呛声,陈允渡啊陈允渡,你好得很!”
他刚准备说这件事你不办拉倒,大宋又不是没人,难不成缺了一个陈允渡就过不下去了?但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张惟吉轻轻扯住了衣袖。
皇帝陡然回神。
陈允渡是她点名要的。
这边,陈允渡在皇帝发火的那一刻便跪在了地上,恭声请罪,“陛下为君我为臣,天命无敢不从,但此事与臣道相悖,若是陛下气恼,贬臣官身,褫臣庶民,臣不敢有怨言。”
张惟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时间头昏脑胀。
他和陛下心中都预料到了陈允渡会头铁,所以特意设置小宴徐徐图之,没想到两句话后,竟成了这番模样。
张惟吉看了一眼背向陈允渡而站的皇帝,又看了眼手举过头顶毫无惧色的陈允渡,想了想弯腰凑到陈允渡身边扶起他,“陈大人这是做什么?陛下心中着急,一时间口不择言,你怎么还当了真?这满大宋谁人不知,陈大人一心为君为国为民,快快起身。”
说完,又马不停蹄转向皇帝,“陛下,陈大人说话虽然直白,但您最看重的不正是他那份不圆融、不世故的气概吗?若陈大人阿谀奉承、讨好献媚,您也不会如此器重他呀!”
皇帝回头看了一眼还在跪着的陈允渡,沉默了一会儿,硬邦邦地道:“还跪着做什么!”
张惟吉连忙靠近陈允渡,低声耳语道:“陈大人,陛下这是再给您台阶下,您快些起身吧。”同时他在心中默默哀求,天上天将求了个遍——老天爷啊,陈大人可千万别头铁了……
否则他们两人不觉有什么,他这把老心脏可受不住。
陈允渡看了一眼表面上装得不在意,实则眼角余光一直看向这边的皇帝,还是站起了身。
张惟吉眼眶泛酸,险些老泪纵横,这么多年了,求神拜佛终于应验了一回,只可惜现在他满腔激动无人分享,只能默默一人消化。
皇帝若无其事地回到座位上坐下,举起筷子继续攻坚那块鱼肉。
鱼腹部被戳的七零八落,张惟吉在旁边看得心惊胆战,“陛下,这鱼烧的不好,待会儿老奴定将御膳房不尽心的厨子训斥一番。”
陈允渡站在一旁,看一个不惑之年的君王如同一个稚童赌气,另一个鬓发掺白的内监哄着,静默了须臾,道:“分明是陛下心不静,与御厨何干。”
张惟吉刚恢复的心跳陡然失速,好不容易两个人重新安静,现在……!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6476/609858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