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一门孤忠承绝续数夜寒霜砺刀兵
推荐阅读:纷争之心(nph,西幻)、同类、你看,上天都不要我们断、侥幸(骨科)、[秦时+天九]忘机(H)、槐边野记(大肚 孕 甜甜 肉文 )、强宠(军装强制爱)、群鸟沉默时、朋友妻、溶寂之庭(NPH)、
黑暗,粘稠而冰冷,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将吴灼的意识紧紧包裹。她在其中沉浮,挣扎,时而被炽热的火焰灼烧,时而又被刺骨的寒冰冻结。破碎的噩梦片段交织——父亲喉间刺目的白帛、母亲和小树撕心裂肺的哭声、大哥眼中压抑的血色、还有无数模糊而狰狞的面孔在周围晃动。
不知过了多久,那极致的寒冷似乎被一股稳定而持续的热源驱散了一些。如同在冰封的河面下,触到了一股温暖的潜流。这温暖并不炽烈,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缓慢而坚定地渗透进她几乎冻僵的四肢百骸。
意识,如同被水浸泡的宣纸,一点点从边缘开始复苏。首先恢复的是模糊的体感。她感觉到一种紧密的包裹感,不是被褥的柔软,而是更坚实、更……有生命力的触感。后背贴着一个宽阔而温暖的平面,能隐约感受到其下平稳的心跳声,咚……咚……咚……像远方的擂鼓,穿透混沌,敲击在她昏沉的意识上。一条手臂沉稳地环在她的腰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守护力道,却又奇异地并不让她感到束缚。她的侧脸埋在一个带着干净皂角气息和淡淡烟草味的颈窝处,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额发。
这是一种极其陌生,却又在潜意识里感到无比安全的感觉。仿佛漂泊无依的小舟,终于驶入了避风的港湾。
她艰难地、极其缓慢地掀开了沉重的眼皮。
视线先是模糊一片,只有朦胧的光线和近在咫尺的、微微起伏的白色布料。她眨了眨眼,视线逐渐清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衬衣的领口,熨烫得一丝不苟,再往上,是线条利落的下颌,以及……喉结。
意识骤然清醒了大半!
这不是梦!她正被人抱着!以一个极其亲密的姿势!
恐慌瞬间攫住了她,残存的高热让她的心跳骤然失控。她猛地想要挣扎起身,却发现自己浑身酸软无力,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连抬起手指都困难。这一下细微的挣动,却立刻惊动了抱着她的人。
吴道时几乎在吴灼眼皮颤动的瞬间就察觉到了。他本就浅眠,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感觉到怀中身体的细微变化,他立刻低下头。
四目相对。
吴灼的眼中充满了尚未完全褪去的迷惘、惊悸,以及如同受惊小鹿般的慌乱和难以置信。她苍白的脸颊因高热和此刻的窘迫泛起一丝不正常的红晕。
吴道时的眼神则复杂得多。最初的警惕在确认她醒来后迅速转化为一种深沉的、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但随即,一丝极细微的尴尬和局促掠过他的眼眸,快得几乎捕捉不到。他环在她腰间的手臂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但并没有立刻松开。
“醒了?”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却异常平稳,仿佛此刻的情景再寻常不过。
吴灼张了张嘴,喉咙干涩灼痛,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发出一点气音。她下意识地想避开他的视线,目光慌乱地扫过四周——这是她的房间,晨光熹微,而自己正被大哥紧紧抱在怀里,坐在床上……这个认知让她羞窘得几乎要再次晕过去。
吴道时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无措和羞赧。他神色不变,动作却极其自然地微微松开了环抱的手臂,让她能稍微拉开一点距离,但依旧提供着支撑,防止虚弱的她摔倒。他伸手探向她的额头,指尖温热。
“烧退了些。”他的语气公事公办,巧妙地化解了弥漫的尴尬,“你昨夜高烧惊厥,畏寒极重,加盖棉被无效。”他言简意赅地解释了现状。
吴灼混乱的脑海中,破碎的记忆片段开始拼接——冰冷的窒息感、剧烈的颤抖、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有那绝望中唯一感受到的、固执的温暖来源。原来……是大哥……
意识到这一点,最初的惊慌和羞窘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愫取代。是劫后余生的恍惚,是对昨夜凶险的后怕,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的依赖感。在这个家遭遇巨变、父亲骤然离世的时刻,这个平日里冷峻寡言的兄长,成了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壁垒。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情绪太过汹涌,无法控制。
看到她无声落泪,吴道时沉默了片刻。他没有出言安慰,那只原本探她额头的手,转而极其轻柔地用指腹拭去她眼角的泪痕。
“没事了。”他低声说。
这时,门外传来小翠小心翼翼的询问声:“大少爷,大小姐……药煎好了,程老先生也来复诊了。”
吴道时彻底松开吴灼,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平躺回枕上,细致地掖好被角,应了一声:“进来。”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保持姿势而有些僵麻的手臂,对程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他诊脉。
吴灼闭上眼,感受着程老先生的指尖搭上她的手腕,听着他低声询问病情。身体依旧虚弱无力,但那股萦绕不散的致命寒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残留在记忆和感官里,那坚实怀抱的温度,和那沉稳心跳的余韵。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的阴霾,透过窗棂,在房间内投下清晰而冷冽的光束。尘埃在光线中无声飞舞。程老先生诊完脉,又开了新的方子,叮嘱需静养,便由管家送了出去。
小翠小心翼翼地服侍吴灼漱了口,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她的脸颊和脖颈,动作轻柔,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小心翼翼。吴灼闭着眼,任由她摆布,身体依旧虚弱得如同被掏空,但意识却异常清醒,甚至可以说是清明得令人刺痛。
房间里还残留着浓重的药味,但另一种感觉更清晰地萦绕在她感官的底层——那是一种被拥抱过的触觉记忆。后背似乎还残留着那个宽阔胸膛的坚实触感,腰间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条手臂沉稳的力量,侧脸依稀萦绕着皂角与淡淡烟草混合的气息,以及……颈窝处皮肤传来的、不容置疑的体温。
这感觉如此陌生,如此逾越常规,却又在昨夜的生死边缘,成了她唯一抓住的浮木。一种复杂的、带着羞窘、茫然和一丝难以启齿的依赖感的情绪,在她心中悄然蔓延。
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陈旻站在门外,没有进来,只是低声道:“处座回灵堂了。他让我过来看看大小姐是否安好。”
吴灼睁开眼,望向门口的方向。小翠连忙应道:“陈秘书,大小姐好些了,程老说需要静养。”
陈旻似乎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一种由衷的感慨:“处座真是……唉,从昨天到现在,眼都没合一下。大小姐你是不知道,昨夜你情况凶险万分,高烧惊厥,药都喂不进去,是处座他……”他顿了顿,似乎觉得有些细节不便明说,含糊带过,“……是处座想尽办法,守了你一整夜,寸步不离,才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吴灼心中激起了剧烈的涟漪。她虽然隐约猜到,但由陈旻如此直白地说出“用体温暖着”,还是让她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跳莫名加速。然而,比羞窘更强烈的,是汹涌而来的愧疚和心疼。
大哥他……父亲新丧,灵堂亟待守候,军统站事务繁杂,日本人和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他肩上的担子何其沉重!而自己,却在这时病倒,成了他的拖累,让他不得不分出心神,甚至……做出那样逾越常规的举动来挽救自己的性命。
“大哥他……现在在灵堂?”吴灼的声音依旧沙哑虚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是,”陈旻答道,“处座说灵堂不能空着,他必须去守着。让我等大小姐情况稳定了再过去禀报。”
吴灼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告诉大哥,我没事了,让他别担心。”
陈旻应了一声,脚步声远去了。
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吴灼怔怔地望着帐顶,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大哥的身影——不是平日里那个冷峻、沉稳、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军统站长,而是昨夜那个褪去外套、只穿着单薄衬衣、在烛光下紧紧抱着她、用体温对抗死亡寒冷的守护者。他的疲惫,他的紧绷,他沉默中的担忧……这些被她病中昏沉意识忽略的细节,此刻清晰地回溯起来,像细密的针,扎在她的心上。
“小翠,”她忽然轻声开口,“灵堂那边……只有大哥一个人吗?”
“回小姐,是的。大少爷吩咐了,让其他人轮流休息,他独自守灵。”小翠低声回答,语气里带着心疼。
独自守灵……在父亲棺椁旁,在经历了昨夜那般惊心动魄的抢救之后。吴灼的心紧紧揪了起来。她仿佛能看到,空旷阴冷的灵堂里,大哥挺直却孤寂的背影,和他眉宇间深不见底的疲惫与悲恸。
一种强烈的愿望涌上心头——她想过去,哪怕只是陪他坐一会儿,哪怕什么也做不了。她不想让他一个人面对那漫漫长夜和沉重的悲伤。
但她刚动了动身子,一阵剧烈的眩晕和虚弱感便袭来,让她不得不重新躺好。现在的她,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只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累赘。
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帮不了他,反而成了他的负担。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无比沮丧和痛苦。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休息。程老先生说要静养,她必须尽快好起来。只有好起来,才能不再让大哥分心,才能……才有可能去分担一点点他的重负。
身体的疲惫让她渐渐沉入睡眠。但在睡梦中,那温暖坚实的触感似乎依旧包裹着她,如同一个无声的誓言,告诉她,在这风雨飘摇的家中,她并非孤身一人。
而此刻的灵堂内,吴道时独自跪在蒲团之上。
晨光替代了烛火,将灵堂照得一片惨白,更添几分肃杀。
*****
在床上昏沉地躺了两日,灌下数碗苦涩汤药后,吴灼的高热终于退去。虽然身体依旧虚弱,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絮上,但她坚持要下床。小翠搀扶着她,一步步挪向灵堂。她必须去看看大哥,父亲骤然离世,他独自扛着一切,她不能心安理得地躺着。
穿过熟悉的庭院,往日里小树追逐嬉戏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如今却只剩一片死寂。越靠近灵堂,那股混合着香烛、纸钱和冰冷死亡的气息便愈发浓重,压得人喘不过气。
灵堂门口素彩低垂,白幡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吴灼示意小翠留在外面,自己扶着门框,深吸了一口气,才迈步走了进去。
灵堂内比她想象中还要空旷、肃杀。巨大的楠木棺椁森然矗立,遗像上父亲威严的目光仿佛穿透时光,注视着下方。白烛燃着,火光跳跃,却驱不散满室的阴冷。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棺椁左侧的蒲团上。他果然在那里,依旧身披重孝,背脊挺直如松地跪着。他的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愈发削瘦冷峻,下颌线绷得紧紧的,仿佛承载着千钧重负。即使隔着一段距离,吴灼也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深沉的疲惫和化不开的悲恸。
然而,让她呼吸一窒的,是紧挨着大哥的另一个身影。
是十岁的小树。
十岁的他,同样穿着一身裁剪合体的、小小的粗麻孝服,跪在一个比普通蒲团稍矮一些的垫子上。他没有像寻常孩童那样东张西望,而是学着大哥的样子,努力挺直他那还显稚嫩的脊梁,小小的头颅微微低垂,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并拢的膝盖上。
最让吴灼震惊的,是小树的神情。那张原本圆润、总是带着懵懂天真笑容的小脸,此刻紧绷着,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眼神专注地望向前方的棺椁,里面没有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恐惧和茫然,反而有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近乎虔诚的沉静和……坚忍。
吴灼的脚步僵在原地,她记得几天前小树还因为父亲的去世哇哇大哭,只会惊恐地蜷缩在母亲身边。这才过了几天?
原来,父亲的去世改变了许多事,不仅仅是哥哥,还有她这个幼小的弟弟,在这短短几日里,将恐惧和眼泪从自己的身上剥离,代之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和纪律。
就在这时,或许是跪得久了,小树的腿微微麻了,身体不易察觉地晃动了一下。他没有哭闹,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是极快地、偷偷地抬起眼皮,飞快地瞄了身旁的大哥一眼。
吴道时没有转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垂在身侧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动作,小树却像是接收到了明确的指令。他立刻深吸一口气,重新绷直了身体,调整了一下跪姿,比之前更加稳定,眼神也恢复了之前的沉静,甚至带上了一丝“我做到了”的倔强。
吴灼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缓缓走近。或许察觉到动静,小树极快地抬眼瞥了她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孩子的微弱光亮,但立刻,他像是想起什么,目光迅速瞟向身旁纹丝不动的吴道时,见大哥毫无表示,那丝光亮瞬间熄灭,他重新低下头,恢复了那超越年龄的沉静姿态。
这一连串细微的反应:这孩子,如今最在意的,竟是大哥的态度。
她默默走到棺椁前,在另一个蒲团上艰难跪下。虚弱的身体几乎支撑不住,她对着父亲遗像深深叩首,泪水无声滑落。
就在这时,吴道时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澈:“你病体未愈,不宜久跪。回去休息。”
他没有转头看她,目光依旧凝望着前方的棺椁,仿佛那句话只是基于理智的判断,不带任何情绪。
吴灼的心猛地一缩。她张了张嘴,想说自己可以坚持,想说自己想陪着他和小树,但看到大哥紧绷的侧影和眉宇间深不见底的疲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不需要她此刻的陪伴,只需要她不再添乱,尽快好起来。
“是。”她低声应道,声音微弱。她挣扎着想自己站起来,却因虚弱和跪姿而踉跄了一下。
一直目不斜视的吴道时,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小树,扶姐姐回去。”
小树闻声,立刻道:“是!”,动作利落地从垫子上起身。十岁的男孩,动作间竟已带着一种训练过的干脆。他快步走到吴灼身边,伸出尚且稚嫩却已显结实的手臂,稳稳地扶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姐姐,我扶你。”
吴灼看着小树近在咫尺的脸,那双曾经纯粹依赖她的眼里,如今写满了对大哥命令的绝对服从和一种被催熟的担当。
她心中酸楚难言,只能借着弟弟的搀扶,勉强站直身体,由小树扶着,一步步缓慢地朝灵堂外走去。每一步都感觉沉重无比。
灵堂内,烛光摇曳。吴道时依旧笔直地跪在原地,背影孤峭如寒冬的松柏。而小树在扶她出门交给小翠后,立刻小跑着返回,重新在那矮垫上端端正正地跪好,继续着他那令人心疼的“守灵”。
吴灼在小翠的接扶下离开,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大哥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她推开,却又让小树来扶她。这看似矛盾的举动里,藏着的是他沉重的责任感和那份不善于表达的、深藏的关切。而小树的迅速成长与绝对服从,更让她清晰地看到,在这个家遭遇巨变的时刻,一种新的、更加坚韧甚至略带冷酷的秩序,正在大哥的手中,迅速而无可逆转地建立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那极致的寒冷似乎被一股稳定而持续的热源驱散了一些。如同在冰封的河面下,触到了一股温暖的潜流。这温暖并不炽烈,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缓慢而坚定地渗透进她几乎冻僵的四肢百骸。
意识,如同被水浸泡的宣纸,一点点从边缘开始复苏。首先恢复的是模糊的体感。她感觉到一种紧密的包裹感,不是被褥的柔软,而是更坚实、更……有生命力的触感。后背贴着一个宽阔而温暖的平面,能隐约感受到其下平稳的心跳声,咚……咚……咚……像远方的擂鼓,穿透混沌,敲击在她昏沉的意识上。一条手臂沉稳地环在她的腰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守护力道,却又奇异地并不让她感到束缚。她的侧脸埋在一个带着干净皂角气息和淡淡烟草味的颈窝处,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额发。
这是一种极其陌生,却又在潜意识里感到无比安全的感觉。仿佛漂泊无依的小舟,终于驶入了避风的港湾。
她艰难地、极其缓慢地掀开了沉重的眼皮。
视线先是模糊一片,只有朦胧的光线和近在咫尺的、微微起伏的白色布料。她眨了眨眼,视线逐渐清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衬衣的领口,熨烫得一丝不苟,再往上,是线条利落的下颌,以及……喉结。
意识骤然清醒了大半!
这不是梦!她正被人抱着!以一个极其亲密的姿势!
恐慌瞬间攫住了她,残存的高热让她的心跳骤然失控。她猛地想要挣扎起身,却发现自己浑身酸软无力,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连抬起手指都困难。这一下细微的挣动,却立刻惊动了抱着她的人。
吴道时几乎在吴灼眼皮颤动的瞬间就察觉到了。他本就浅眠,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感觉到怀中身体的细微变化,他立刻低下头。
四目相对。
吴灼的眼中充满了尚未完全褪去的迷惘、惊悸,以及如同受惊小鹿般的慌乱和难以置信。她苍白的脸颊因高热和此刻的窘迫泛起一丝不正常的红晕。
吴道时的眼神则复杂得多。最初的警惕在确认她醒来后迅速转化为一种深沉的、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但随即,一丝极细微的尴尬和局促掠过他的眼眸,快得几乎捕捉不到。他环在她腰间的手臂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但并没有立刻松开。
“醒了?”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却异常平稳,仿佛此刻的情景再寻常不过。
吴灼张了张嘴,喉咙干涩灼痛,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发出一点气音。她下意识地想避开他的视线,目光慌乱地扫过四周——这是她的房间,晨光熹微,而自己正被大哥紧紧抱在怀里,坐在床上……这个认知让她羞窘得几乎要再次晕过去。
吴道时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无措和羞赧。他神色不变,动作却极其自然地微微松开了环抱的手臂,让她能稍微拉开一点距离,但依旧提供着支撑,防止虚弱的她摔倒。他伸手探向她的额头,指尖温热。
“烧退了些。”他的语气公事公办,巧妙地化解了弥漫的尴尬,“你昨夜高烧惊厥,畏寒极重,加盖棉被无效。”他言简意赅地解释了现状。
吴灼混乱的脑海中,破碎的记忆片段开始拼接——冰冷的窒息感、剧烈的颤抖、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有那绝望中唯一感受到的、固执的温暖来源。原来……是大哥……
意识到这一点,最初的惊慌和羞窘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愫取代。是劫后余生的恍惚,是对昨夜凶险的后怕,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的依赖感。在这个家遭遇巨变、父亲骤然离世的时刻,这个平日里冷峻寡言的兄长,成了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壁垒。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情绪太过汹涌,无法控制。
看到她无声落泪,吴道时沉默了片刻。他没有出言安慰,那只原本探她额头的手,转而极其轻柔地用指腹拭去她眼角的泪痕。
“没事了。”他低声说。
这时,门外传来小翠小心翼翼的询问声:“大少爷,大小姐……药煎好了,程老先生也来复诊了。”
吴道时彻底松开吴灼,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平躺回枕上,细致地掖好被角,应了一声:“进来。”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保持姿势而有些僵麻的手臂,对程老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他诊脉。
吴灼闭上眼,感受着程老先生的指尖搭上她的手腕,听着他低声询问病情。身体依旧虚弱无力,但那股萦绕不散的致命寒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残留在记忆和感官里,那坚实怀抱的温度,和那沉稳心跳的余韵。
晨光彻底驱散了夜的阴霾,透过窗棂,在房间内投下清晰而冷冽的光束。尘埃在光线中无声飞舞。程老先生诊完脉,又开了新的方子,叮嘱需静养,便由管家送了出去。
小翠小心翼翼地服侍吴灼漱了口,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她的脸颊和脖颈,动作轻柔,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小心翼翼。吴灼闭着眼,任由她摆布,身体依旧虚弱得如同被掏空,但意识却异常清醒,甚至可以说是清明得令人刺痛。
房间里还残留着浓重的药味,但另一种感觉更清晰地萦绕在她感官的底层——那是一种被拥抱过的触觉记忆。后背似乎还残留着那个宽阔胸膛的坚实触感,腰间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条手臂沉稳的力量,侧脸依稀萦绕着皂角与淡淡烟草混合的气息,以及……颈窝处皮肤传来的、不容置疑的体温。
这感觉如此陌生,如此逾越常规,却又在昨夜的生死边缘,成了她唯一抓住的浮木。一种复杂的、带着羞窘、茫然和一丝难以启齿的依赖感的情绪,在她心中悄然蔓延。
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陈旻站在门外,没有进来,只是低声道:“处座回灵堂了。他让我过来看看大小姐是否安好。”
吴灼睁开眼,望向门口的方向。小翠连忙应道:“陈秘书,大小姐好些了,程老说需要静养。”
陈旻似乎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一种由衷的感慨:“处座真是……唉,从昨天到现在,眼都没合一下。大小姐你是不知道,昨夜你情况凶险万分,高烧惊厥,药都喂不进去,是处座他……”他顿了顿,似乎觉得有些细节不便明说,含糊带过,“……是处座想尽办法,守了你一整夜,寸步不离,才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吴灼心中激起了剧烈的涟漪。她虽然隐约猜到,但由陈旻如此直白地说出“用体温暖着”,还是让她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跳莫名加速。然而,比羞窘更强烈的,是汹涌而来的愧疚和心疼。
大哥他……父亲新丧,灵堂亟待守候,军统站事务繁杂,日本人和各方势力虎视眈眈……他肩上的担子何其沉重!而自己,却在这时病倒,成了他的拖累,让他不得不分出心神,甚至……做出那样逾越常规的举动来挽救自己的性命。
“大哥他……现在在灵堂?”吴灼的声音依旧沙哑虚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是,”陈旻答道,“处座说灵堂不能空着,他必须去守着。让我等大小姐情况稳定了再过去禀报。”
吴灼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告诉大哥,我没事了,让他别担心。”
陈旻应了一声,脚步声远去了。
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吴灼怔怔地望着帐顶,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大哥的身影——不是平日里那个冷峻、沉稳、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军统站长,而是昨夜那个褪去外套、只穿着单薄衬衣、在烛光下紧紧抱着她、用体温对抗死亡寒冷的守护者。他的疲惫,他的紧绷,他沉默中的担忧……这些被她病中昏沉意识忽略的细节,此刻清晰地回溯起来,像细密的针,扎在她的心上。
“小翠,”她忽然轻声开口,“灵堂那边……只有大哥一个人吗?”
“回小姐,是的。大少爷吩咐了,让其他人轮流休息,他独自守灵。”小翠低声回答,语气里带着心疼。
独自守灵……在父亲棺椁旁,在经历了昨夜那般惊心动魄的抢救之后。吴灼的心紧紧揪了起来。她仿佛能看到,空旷阴冷的灵堂里,大哥挺直却孤寂的背影,和他眉宇间深不见底的疲惫与悲恸。
一种强烈的愿望涌上心头——她想过去,哪怕只是陪他坐一会儿,哪怕什么也做不了。她不想让他一个人面对那漫漫长夜和沉重的悲伤。
但她刚动了动身子,一阵剧烈的眩晕和虚弱感便袭来,让她不得不重新躺好。现在的她,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只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累赘。
无力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帮不了他,反而成了他的负担。这种认知让她感到无比沮丧和痛苦。
她闭上眼,强迫自己休息。程老先生说要静养,她必须尽快好起来。只有好起来,才能不再让大哥分心,才能……才有可能去分担一点点他的重负。
身体的疲惫让她渐渐沉入睡眠。但在睡梦中,那温暖坚实的触感似乎依旧包裹着她,如同一个无声的誓言,告诉她,在这风雨飘摇的家中,她并非孤身一人。
而此刻的灵堂内,吴道时独自跪在蒲团之上。
晨光替代了烛火,将灵堂照得一片惨白,更添几分肃杀。
*****
在床上昏沉地躺了两日,灌下数碗苦涩汤药后,吴灼的高热终于退去。虽然身体依旧虚弱,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絮上,但她坚持要下床。小翠搀扶着她,一步步挪向灵堂。她必须去看看大哥,父亲骤然离世,他独自扛着一切,她不能心安理得地躺着。
穿过熟悉的庭院,往日里小树追逐嬉戏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如今却只剩一片死寂。越靠近灵堂,那股混合着香烛、纸钱和冰冷死亡的气息便愈发浓重,压得人喘不过气。
灵堂门口素彩低垂,白幡在寒风中微微晃动。吴灼示意小翠留在外面,自己扶着门框,深吸了一口气,才迈步走了进去。
灵堂内比她想象中还要空旷、肃杀。巨大的楠木棺椁森然矗立,遗像上父亲威严的目光仿佛穿透时光,注视着下方。白烛燃着,火光跳跃,却驱不散满室的阴冷。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棺椁左侧的蒲团上。他果然在那里,依旧身披重孝,背脊挺直如松地跪着。他的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愈发削瘦冷峻,下颌线绷得紧紧的,仿佛承载着千钧重负。即使隔着一段距离,吴灼也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深沉的疲惫和化不开的悲恸。
然而,让她呼吸一窒的,是紧挨着大哥的另一个身影。
是十岁的小树。
十岁的他,同样穿着一身裁剪合体的、小小的粗麻孝服,跪在一个比普通蒲团稍矮一些的垫子上。他没有像寻常孩童那样东张西望,而是学着大哥的样子,努力挺直他那还显稚嫩的脊梁,小小的头颅微微低垂,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并拢的膝盖上。
最让吴灼震惊的,是小树的神情。那张原本圆润、总是带着懵懂天真笑容的小脸,此刻紧绷着,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直线,眼神专注地望向前方的棺椁,里面没有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恐惧和茫然,反而有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近乎虔诚的沉静和……坚忍。
吴灼的脚步僵在原地,她记得几天前小树还因为父亲的去世哇哇大哭,只会惊恐地蜷缩在母亲身边。这才过了几天?
原来,父亲的去世改变了许多事,不仅仅是哥哥,还有她这个幼小的弟弟,在这短短几日里,将恐惧和眼泪从自己的身上剥离,代之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和纪律。
就在这时,或许是跪得久了,小树的腿微微麻了,身体不易察觉地晃动了一下。他没有哭闹,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是极快地、偷偷地抬起眼皮,飞快地瞄了身旁的大哥一眼。
吴道时没有转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垂在身侧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动作,小树却像是接收到了明确的指令。他立刻深吸一口气,重新绷直了身体,调整了一下跪姿,比之前更加稳定,眼神也恢复了之前的沉静,甚至带上了一丝“我做到了”的倔强。
吴灼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缓缓走近。或许察觉到动静,小树极快地抬眼瞥了她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孩子的微弱光亮,但立刻,他像是想起什么,目光迅速瞟向身旁纹丝不动的吴道时,见大哥毫无表示,那丝光亮瞬间熄灭,他重新低下头,恢复了那超越年龄的沉静姿态。
这一连串细微的反应:这孩子,如今最在意的,竟是大哥的态度。
她默默走到棺椁前,在另一个蒲团上艰难跪下。虚弱的身体几乎支撑不住,她对着父亲遗像深深叩首,泪水无声滑落。
就在这时,吴道时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澈:“你病体未愈,不宜久跪。回去休息。”
他没有转头看她,目光依旧凝望着前方的棺椁,仿佛那句话只是基于理智的判断,不带任何情绪。
吴灼的心猛地一缩。她张了张嘴,想说自己可以坚持,想说自己想陪着他和小树,但看到大哥紧绷的侧影和眉宇间深不见底的疲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不需要她此刻的陪伴,只需要她不再添乱,尽快好起来。
“是。”她低声应道,声音微弱。她挣扎着想自己站起来,却因虚弱和跪姿而踉跄了一下。
一直目不斜视的吴道时,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小树,扶姐姐回去。”
小树闻声,立刻道:“是!”,动作利落地从垫子上起身。十岁的男孩,动作间竟已带着一种训练过的干脆。他快步走到吴灼身边,伸出尚且稚嫩却已显结实的手臂,稳稳地扶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姐姐,我扶你。”
吴灼看着小树近在咫尺的脸,那双曾经纯粹依赖她的眼里,如今写满了对大哥命令的绝对服从和一种被催熟的担当。
她心中酸楚难言,只能借着弟弟的搀扶,勉强站直身体,由小树扶着,一步步缓慢地朝灵堂外走去。每一步都感觉沉重无比。
灵堂内,烛光摇曳。吴道时依旧笔直地跪在原地,背影孤峭如寒冬的松柏。而小树在扶她出门交给小翠后,立刻小跑着返回,重新在那矮垫上端端正正地跪好,继续着他那令人心疼的“守灵”。
吴灼在小翠的接扶下离开,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大哥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她推开,却又让小树来扶她。这看似矛盾的举动里,藏着的是他沉重的责任感和那份不善于表达的、深藏的关切。而小树的迅速成长与绝对服从,更让她清晰地看到,在这个家遭遇巨变的时刻,一种新的、更加坚韧甚至略带冷酷的秩序,正在大哥的手中,迅速而无可逆转地建立起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2465/638294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