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都市小说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178章 汽车销售大战,惊起的庞大影响

第178章 汽车销售大战,惊起的庞大影响

推荐阅读:家族修仙:我靠抽卡发展家族签到百年,我种出通天灵族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千面之龙重生1977大时代向哥布林复仇的少女勇者兽世万人迷:娇软美人多子多福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第178章 汽车销售大战,惊起的庞大影响
    远东贸易与罗格瓦茨公司之间的汽车贸易销售大战,其波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竞争,在中苏两国具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前所未有涌入市场的国产汽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被压抑已久的物质需求。
    尤其是对那些手握即将贬值或已成废纸的旧卢布、急于将其转化为实物的民众而言,这些价格相对“实惠”的拉达和伏尔加,成了绝佳的避风港。
    记者们从各方渠道获取的零星销售数据拼凑出的图景,看到了“国家经济”的复苏。
    看到了民间蕴含的巨大经济活力。
    这些经过筛选和加工的报道和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苏联上层某些人固有的认知。
    他们在搞的经济改革货币改革无比正确。
    他们盘活了苏联的经济。
    “果然,就是要取消配给制,让市场决定供给,伏尔加厂一松绑,立刻取得了效果”
    诸如此类的话,不断从上面之人的口传出。
    至于伏尔加汽车厂在这场贸易狂欢中究竟收到了多少实实在在的货款?
    其财务报表相比上个季度、乃至往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巨量汽车被以出厂价提走,其真正的利润流向了何方?
    没人真正关心,也没人有那个“闲心”去深究。
    对于这好不容易出现的“市场繁荣”,没人会抓着一点“瑕疵”不放。
    而在中国,情况则截然不同。
    一批批苏制汽车通过正规渠道涌入国内,其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事件。
    而更巧的是,将这些汽车弄回国的,与之前那个轰动全国的“罐头换飞机”奇迹的主角,竟是同一人——秦远,和他的远东贸易。
    这下,事情就变得格外有趣了。
    不仅新闻媒体的关注度被瞬间拉满,民间的好奇和讨论也空前高涨。
    而这带来的,是极大的利好。
    当太子李楚泽派人前往西南地区各大出租车公司洽谈合作,对方一听到是“和远东贸易合作运来的苏联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不仅仅是给太子李楚泽一个面子,更是借此与风头正劲的远东贸易搭上线的绝佳机会!
    现在谁都看得出来,能和远东贸易合作,就意味着可能拥有一条通往苏联市场的、赚取外汇的潜在通道!
    这些出租车公司背后的关系网络盘根错节,其股东、关联方往往也经营着各类实体工厂,尤其是轻工、食品等行业。
    循着这种思路,太子李楚泽的团队敏锐地将触角伸向了轻工业极其发达的地区,比如金华义乌,比如温州、山东莱州、福建石狮、以及拥有庞大制造能力的广东市场。
    甚至还没等到去接触公务用车系统,计划中的几千辆苏联汽车,就被这些地区嗅觉灵敏的出租车公司、私营企业主和个体老板们抢购一空!
    这种由市场自发产生的、强大的购买力和需求,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经济日报》更是刊发头版特稿,给予了极高评价:
    【现如今,市场经济正迸发出它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用一双隐形的大手,持续在为国家和社会造血】
    【改革开放十余年,因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在不少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依靠我们现有的国民消费水平,远不足以完全消化这些产品】
    【与此同时,在重工业、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又因核心技术的缺失和零配件自给率不足等问题,导致相关产品极其稀缺,国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经济困顿,持续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但,一个群体,一家公司的出现,让这种现象看到了缓解的曙光】
    【因为在北方,存在一个国家,拥有着与我们完全相反的经济结构——他们轻工业产品匮乏,却在重工业领域拥有雄厚的积累。】
    【这就是苏联】
    【远东贸易,成为了架设在中苏两国之间的桥梁。他们最初以背包客‘倒爷’的身份往来于两国,为物资交换做着贡献。而远东贸易的成立,毫无疑问将这种民间往来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从‘罐头换飞机’,用八百车皮轻工业物资换回七架客机】
    【到如今持续进口拉达、伏尔加汽车,有效缓解国内需求压力,并以‘易货贸易’模式为国家节约宝贵外汇……远东贸易的连续成功,绝非偶然。】
    【它精准地抓住了中苏经济的巨大互补性,以民营企业的灵活和效率,打破了外贸领域的诸多壁垒,扮演了‘破冰船’的角色。】
    【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极大地激发了国内、特别是轻工业重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热情,成为了催化民间外贸活力的‘催化剂’。】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远东贸易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它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经贸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既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能为国家层面的经贸合作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安徽,芜湖。
    时任安徽国投的詹青夏逐字逐句看完了《江淮日报》转载自《经济日报》头版特稿,目光沉重。
    尤其是,那行主标题【跨越北方的贸易桥梁——远东贸易谱写中苏民间经贸新篇章】
    让他的心思浮动不已。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那位自称来自西南开发集团的赵经理。
    “贵司要造车?”
    詹夏来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慎。
    这位被太子李楚泽委以重任、实际管理西南开发集团的赵经理,名叫赵东来。
    是李楚泽他老子给他安排的“太傅”。
    他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原本前途无量,却因个人生活问题栽了跟头。
    下乡的时候,在农村娶了个乡下老婆。
    考上清华之后,自是前程似锦,但他这个乡下老婆怕他进了城就不回来了,死活不让他回城。
    没办法,赵东来为了读书,就带着乡下老婆一起进了燕京城,一边上课读书,一边还得赚钱补贴家用。
    日子虽然辛苦,妻子也时常作妖,但因为生下了一个儿子,勉强还能过下去。
    但当他分配工作进入单位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妻子缺乏安全感,疑神疑鬼,尤其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产后抑郁,非说他与单位里一位十分漂亮的同校学妹勾勾搭搭,闹得他在单位颜面尽失。
    赵东来气的没办法,直接辞职下海。
    在别人的引荐下,赵东来来到了李楚泽的这家新成立的西南开发公司上班,逐步得到了重视,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实际管理者。
    面对詹夏来这位地方经济掌舵人审视的目光,赵东来面色平静,不卑不亢:“詹总,准确来说,是我们西南开发集团,与远东贸易合作,希望共同进入汽车制造领域。”
    “我们此行,是希望寻求贵省的支持,尤其是在芜湖地区。”
    詹青夏没有任何表态:“年轻人,有抱负是好事。但你应该清楚,如今中国的汽车市场,几乎被几大合资品牌和进口车牢牢把控,技术壁垒高筑,资金需求巨大。”
    “国产汽车品牌寥寥无几,生存艰难。想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
    赵东来冷静地摇了摇头,目光坚定:
    “詹总,难道因为事情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了吗?”
    “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至今取得的成就,哪一项不是迎难而上,遇山开山、遇水架桥?”
    “以我浅见,正是国产汽车品牌势微之时,才更需要你我这样的人投身其中,为国产汽车工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自信和有说服力:
    “而且,据我们所知,贵省正在积极谋求产业升级,已经决定将芜湖市作为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为其寻找新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而正如您从这篇报道中所看到的,由我们的合作伙伴远东贸易引进的苏联汽车,凭借其皮实耐用、性价比极高的特点,在国内市场受到了出乎意料的热烈欢迎!”
    “目前,我们集团已经与浙江金华、温州,山东莱州,福建石狮以及广东等轻工业发达地区进行了广泛接触。”
    “反馈回来的信息极其踊跃,大量的出租车公司和私营企业主已经表达了明确的购买意向,甚至已经下单!”
    敏锐察觉到詹青夏脸上的表情变化,赵东来飞速道:
    “詹总,这绝非一片厮杀惨烈、寸步难行的红海。”
    “在我看来,这是一片广阔无垠、远未充分开发,并且正在快速增长的蓝海!”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一个支点。”
    “而芜湖,具备成为这个支点的所有潜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3043/637413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