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分歧
推荐阅读: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他的掌心(1v1h)、照无眠(亲叔侄1v1)、泠泠听春雨(1v1 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反派穿成黄文女主、腐蚀剂[Np强制]、《玉壶传》(骨科)(兄妹)(np)、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孙氏眼眶有些湿, 她笑了笑,怕林秋然和萧大石看见她的窘状,侧过身抹了把眼尾, “对, 有钱了也不能什么都不干, 别人看见了还招人嫉恨, 咱们多赚点儿,好多攒点儿。”
萧大石嘿嘿直笑, “秋然,现在也不累。”
孙氏忙点头附和, “就是, 现在一点儿都不累。”
跟以前在家种地比起来,现在算什么累呀?种地还落不下几个钱。现在就在家洗菜,出门卖卖菜, 做都是林秋然做。也就入秋后天冷, 出门受寒。可街上的摊贩不都这样,一点事儿都没有。
有钱赚有肉吃,这对孙氏和萧大石来说还是好日子呢。
他们从未忘记这些好日子是谁带来的,以前只想着多攒钱, 省吃俭用, 给林秋然和孩子留着。现在他们看见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多赚钱,好好活着。以后享天伦之乐, 能看着孩子长大,也看着林秋然成亲,说不准还能看着孩子成亲。
二人也就这点心愿了。
林秋然看二人这般不禁笑了笑,她打算继续卖菜, 可以少做些,一边跟客人说要开铺子,一边找铺子装潢。
现在九月底,虽然天冷,却没冬日那么难熬。铺子不管是买徐家的,还是买别人家的,林秋然都无所谓,只要签了文书,铺子就是她的了。
在这期间,她想找沈榆商量商量卖豆糕的事儿。她记得以前还流行过一样点心,叫仙豆糕,里面各种馅儿,说不定可以试试。
沈榆做的豆糕林秋然也吃过,那时孙氏送素菜馒头,沈榆礼尚往来送些豆糕来,吃着甜,豆沙细腻,味道还不错。她卖得比点心铺子的便宜,每日生意挺好的。
除了酒酿桂花,林秋然觉得还可以加肉松,在豆糕里面加了馅料之后,价钱肯定能翻倍,口味新奇会更好卖,怎么看,都是赚钱的生意。
林秋然有八成把握沈榆会答应,她不信沈榆一辈子就想摆摊卖豆糕,小摊贩起早贪黑最是辛苦,她就不想着开个小铺子卖吗,赚得多,还不用风吹雨打。
存了些钱,林秋然可以投进去做本钱。徐远珩不就这样做生意吗,遇见合适的不错的,投钱进去。唯一的区别在于,林秋然没那么多钱。
林秋然打算明天跟沈榆说,今天就算了,让沈榆也歇一日。
下午,一家人把香料磨磨做做,说五天不能真等到最后两天才弄。一下午,磨香料过筛,林秋然再按照配比放好。三人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孙氏和萧大石尤为认真,在他们心里,香料就是钱,还是大笔大笔的钱。
当初签文书的时候,二人就是听林秋然的,根本不知道能卖多少,能赚多少钱。还想着林秋然虽卖得贵,可也就卖出去两罐。现在知道了,自然谨而慎之地小心对待。
磨的很细腻,多的什么都不会做。磨好就等着林秋然按照配比混合,混好的放在木桶里封存,以免落灰。
没做的也放好,只要磨了,林秋然就会立马混合,若是徐远珩派人来萧家,看到的只是做好的和完全没做的。
三人一边做这个一边说话,做得也快,一下午加上晚上半个时辰,做了大半香料。
次日,萧家照例出摊。这回再有人问孙氏和萧大石什么时候有铺子,二人不再说不知道,而是说:“过些日子,我们兴许就租个铺子啦了。”
林秋然跟他们说是要买一个,但是跟外人肯定不能这么说,再说周围还有摊贩呢,于婶儿家也在这边卖。要是听见萧家要买,还以为赚了多少钱呢。
于婶儿家人都不错,那也得防着点儿。
孙氏道:“天冷了,有个铺子大家就能坐下吃。要是真租铺子了,大家一定去捧场呀。”
“那一定!红烧肉可得有!”
孙氏笑着点头收钱,今日天暖和些,街上人不少,萧家摊子的生意也很好。
林秋然上午烧过菜,歇了会儿就来街上了,她得买些东西中午吃。鱼挺新鲜,也好久不吃了,就买一条。虾子也有,林秋然也买了,打算中午做个干锅虾吃。怎么说也是赚钱了,该吃点好的。
家里还有土豆,正好当作配菜。如今鲜少见绿色的菜,有也贵,林秋然是不会买的。
她在街尾转了一圈儿,摊子卖的焖羊肉还剩一小半,素菜卖得很快,而沈榆摊子上还是那些豆糕,林秋然没见桂花酒酿绿豆糕。
还好,若是沈榆已经卖了,林秋然都不知怎么开口。
沈榆招呼林秋然,“秋然姐,我给你包点豆糕!”
林秋然道:“不用了,这几日我是不想吃豆糕了。”
沈榆动作顿住,笑笑道:“也是,要不是还得赚钱,我也不想卖了。”
林秋然道:“生意还是得做的。”
她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冲着沈榆笑笑,然后又到萧家摊子那儿,“娘,我先回去烧饭,中午给你们送饭来。”
正好一客人买完肉,看着林秋然手里的鱼,眼前一亮,“林娘子,这也好久没吃鱼了,要是开铺子,可得有鱼呀!”
林秋然点点头,“放心吧。”
孙氏看这会儿客人多,怕挤到林秋然,赶紧挥挥手,“你快回去吧。”
林秋然拎着鱼和虾回家,到家之后四处看看,她现在防心有点重,怕有人趁着她不在的时候偷偷进来,幸好,家里什么都没动。
她放下心,开始烧火做饭。焖羊肉早上留了点儿,鱼直接红烧的,一斤多的虾子去虾线,中间开背,虾和土豆条都炸锅,炸出来金灿灿的。
然后调味一起炒,这道菜少不了辣椒,翻炒几下就能出锅。
这道菜样子也好看,最后出锅的时候撒了点芝麻,色香味俱全。
林秋然先吃饭,好久不吃红烧鱼,鱼肉嫩,汤汁入味,炖的时候她还撒了米酒,现在是一点腥味都没有了。
再吃干锅虾,毕竟羊肉隔一日就吃,对林秋然来说还是虾更有吸引力。虾肉烧得很干,虾壳都是酥的,咬一口一嘴酥香。虾的鲜味,调料的香辛味,进入口中尤为美妙。
林秋然吃这个的时候眼睛都忍不住眯起来,虾肉烧得干干的,比起油闷大虾,这个更酥,更合林秋然的胃口,土豆也好吃,外脆里绵,芝麻粒增香,吃一口土豆条,都能下大口饭。
正吃着,林秋然感觉肚子被踢了一下。
不是往常肚子饿了,而是有人在踢她。感觉有些奇秒,踢得不重,像是好奇,更像赞同她觉得干锅虾好吃。
这应该就是胎动了吧,以前从没有过。林秋然算着,如今都快五个月了,但这些日子,除了肚子大一些,她还是没别的感觉,今儿是第一次。
也不知是因为孩子听话,还是原身身子好,总之,这样对她来说是好事儿。不过等肚子再大一点,干活什么的就不方便了。
林秋然又吃了两只干锅虾,吃完瞧瞧肚子,这回没反应了。
如今大概是个孩子了吧,不过,也只是孩子,难不成还能听懂她说什么。
吃过饭,林秋然把碗筷刷了,然后提着篮子去给孙氏和萧大石送饭。往日他们吃饭的时候林秋然也是在旁边等着,替换一会儿让二人好好吃饭,今儿她去沈榆摊子前,“阿榆,怎么样,生意还好吗?”
沈榆道:“天天这样,都差不多,反正是饿不死,不及林姐姐家生意好。”
林秋然道:“我爹娘两个人呢,再说卖的也不是一样东西。单说豆糕,我还是觉得你做的更好吃。你想,县城点心师傅也不少,蒋家估计也有专门做点心的厨子,最后,不还是你给做出来了。”
沈榆愣了愣,轻轻点了下头。
林秋然看看左右,“阿榆,中午这儿也没什么客人,我有些事想和你说,是关于生意的事,不然我们去别处待一会儿。”
沈榆没说话,林秋然又道:“我有些做豆糕的主意,想跟你说说。”
沈榆点了下头,让董大哥给她看着摊位。他被打了一顿,看着伤重,但没伤了骨头。当日晚上,蒋家的管事还找上董家,给了他二两银子,说是买药看大夫。
买些红花油就行,哪儿用得了那么多,这也算补偿了。他比赵大娘还好些,昨儿就继续来卖烧饼了。
二人从街上离开,林秋然找了间茶楼,坐下后让店小二上了壶热茶。
沈榆坐在她对面,坐下后忍不住看外面的景色。
林秋然等小二上了茶,给沈榆倒了一杯,道:“我觉得阿榆做的点心很好吃,现在是个小摊子,以后说不准就开间铺子了。你就没想过吗,现在这样风吹日晒,一旦下雨下雪生意就做不成了,开个铺子多好。”
林秋然:“和摆摊也没太大区别吧,想要生意好,东西要新奇好吃,口味是首要的。我想那日蒋家老太太吃完满意,不仅仅是因为味道相像,更因为豆糕好吃,你觉得呢?”
沈榆一直低着头,手不安地攥着茶杯。
林秋然说这些的时候,她一次头都没抬过,反而握着茶杯手指因为用力泛白。
沈榆比林秋然小一岁,还未成亲,听说家里弟弟妹妹多,有时候弟妹过来帮忙。她人有些瘦,容貌清秀,这会儿眉头皱着,看着很可怜。
林秋然本来把握很足,可看沈榆这样却没把握了。
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可是想不通是为了什么,她道:“沈榆……”
沈榆抬起头,脸上透着一丝慌张,“林姐姐,都怪我……昨、昨儿下午,蒋家的人找上门,说请我去他家点心铺子做师傅,一个月给三两银子。”
沈榆鼻子发酸,泪珠一颗颗落下,“我在这儿摆了好些日子摊子了,家里人也多,都等着我赚钱养家。我没林姐姐这么大的志向,就想安稳过日子,攒些钱成亲嫁人,最好能帮衬家里几分。林姐姐说的很好,不风吹日晒,下雨下雪也能卖……但在自己的铺子还是在别人的铺子,对我来说没什么分别。”
萧大石嘿嘿直笑, “秋然,现在也不累。”
孙氏忙点头附和, “就是, 现在一点儿都不累。”
跟以前在家种地比起来,现在算什么累呀?种地还落不下几个钱。现在就在家洗菜,出门卖卖菜, 做都是林秋然做。也就入秋后天冷, 出门受寒。可街上的摊贩不都这样,一点事儿都没有。
有钱赚有肉吃,这对孙氏和萧大石来说还是好日子呢。
他们从未忘记这些好日子是谁带来的,以前只想着多攒钱, 省吃俭用, 给林秋然和孩子留着。现在他们看见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多赚钱,好好活着。以后享天伦之乐, 能看着孩子长大,也看着林秋然成亲,说不准还能看着孩子成亲。
二人也就这点心愿了。
林秋然看二人这般不禁笑了笑,她打算继续卖菜, 可以少做些,一边跟客人说要开铺子,一边找铺子装潢。
现在九月底,虽然天冷,却没冬日那么难熬。铺子不管是买徐家的,还是买别人家的,林秋然都无所谓,只要签了文书,铺子就是她的了。
在这期间,她想找沈榆商量商量卖豆糕的事儿。她记得以前还流行过一样点心,叫仙豆糕,里面各种馅儿,说不定可以试试。
沈榆做的豆糕林秋然也吃过,那时孙氏送素菜馒头,沈榆礼尚往来送些豆糕来,吃着甜,豆沙细腻,味道还不错。她卖得比点心铺子的便宜,每日生意挺好的。
除了酒酿桂花,林秋然觉得还可以加肉松,在豆糕里面加了馅料之后,价钱肯定能翻倍,口味新奇会更好卖,怎么看,都是赚钱的生意。
林秋然有八成把握沈榆会答应,她不信沈榆一辈子就想摆摊卖豆糕,小摊贩起早贪黑最是辛苦,她就不想着开个小铺子卖吗,赚得多,还不用风吹雨打。
存了些钱,林秋然可以投进去做本钱。徐远珩不就这样做生意吗,遇见合适的不错的,投钱进去。唯一的区别在于,林秋然没那么多钱。
林秋然打算明天跟沈榆说,今天就算了,让沈榆也歇一日。
下午,一家人把香料磨磨做做,说五天不能真等到最后两天才弄。一下午,磨香料过筛,林秋然再按照配比放好。三人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孙氏和萧大石尤为认真,在他们心里,香料就是钱,还是大笔大笔的钱。
当初签文书的时候,二人就是听林秋然的,根本不知道能卖多少,能赚多少钱。还想着林秋然虽卖得贵,可也就卖出去两罐。现在知道了,自然谨而慎之地小心对待。
磨的很细腻,多的什么都不会做。磨好就等着林秋然按照配比混合,混好的放在木桶里封存,以免落灰。
没做的也放好,只要磨了,林秋然就会立马混合,若是徐远珩派人来萧家,看到的只是做好的和完全没做的。
三人一边做这个一边说话,做得也快,一下午加上晚上半个时辰,做了大半香料。
次日,萧家照例出摊。这回再有人问孙氏和萧大石什么时候有铺子,二人不再说不知道,而是说:“过些日子,我们兴许就租个铺子啦了。”
林秋然跟他们说是要买一个,但是跟外人肯定不能这么说,再说周围还有摊贩呢,于婶儿家也在这边卖。要是听见萧家要买,还以为赚了多少钱呢。
于婶儿家人都不错,那也得防着点儿。
孙氏道:“天冷了,有个铺子大家就能坐下吃。要是真租铺子了,大家一定去捧场呀。”
“那一定!红烧肉可得有!”
孙氏笑着点头收钱,今日天暖和些,街上人不少,萧家摊子的生意也很好。
林秋然上午烧过菜,歇了会儿就来街上了,她得买些东西中午吃。鱼挺新鲜,也好久不吃了,就买一条。虾子也有,林秋然也买了,打算中午做个干锅虾吃。怎么说也是赚钱了,该吃点好的。
家里还有土豆,正好当作配菜。如今鲜少见绿色的菜,有也贵,林秋然是不会买的。
她在街尾转了一圈儿,摊子卖的焖羊肉还剩一小半,素菜卖得很快,而沈榆摊子上还是那些豆糕,林秋然没见桂花酒酿绿豆糕。
还好,若是沈榆已经卖了,林秋然都不知怎么开口。
沈榆招呼林秋然,“秋然姐,我给你包点豆糕!”
林秋然道:“不用了,这几日我是不想吃豆糕了。”
沈榆动作顿住,笑笑道:“也是,要不是还得赚钱,我也不想卖了。”
林秋然道:“生意还是得做的。”
她心里微微松了口气,冲着沈榆笑笑,然后又到萧家摊子那儿,“娘,我先回去烧饭,中午给你们送饭来。”
正好一客人买完肉,看着林秋然手里的鱼,眼前一亮,“林娘子,这也好久没吃鱼了,要是开铺子,可得有鱼呀!”
林秋然点点头,“放心吧。”
孙氏看这会儿客人多,怕挤到林秋然,赶紧挥挥手,“你快回去吧。”
林秋然拎着鱼和虾回家,到家之后四处看看,她现在防心有点重,怕有人趁着她不在的时候偷偷进来,幸好,家里什么都没动。
她放下心,开始烧火做饭。焖羊肉早上留了点儿,鱼直接红烧的,一斤多的虾子去虾线,中间开背,虾和土豆条都炸锅,炸出来金灿灿的。
然后调味一起炒,这道菜少不了辣椒,翻炒几下就能出锅。
这道菜样子也好看,最后出锅的时候撒了点芝麻,色香味俱全。
林秋然先吃饭,好久不吃红烧鱼,鱼肉嫩,汤汁入味,炖的时候她还撒了米酒,现在是一点腥味都没有了。
再吃干锅虾,毕竟羊肉隔一日就吃,对林秋然来说还是虾更有吸引力。虾肉烧得很干,虾壳都是酥的,咬一口一嘴酥香。虾的鲜味,调料的香辛味,进入口中尤为美妙。
林秋然吃这个的时候眼睛都忍不住眯起来,虾肉烧得干干的,比起油闷大虾,这个更酥,更合林秋然的胃口,土豆也好吃,外脆里绵,芝麻粒增香,吃一口土豆条,都能下大口饭。
正吃着,林秋然感觉肚子被踢了一下。
不是往常肚子饿了,而是有人在踢她。感觉有些奇秒,踢得不重,像是好奇,更像赞同她觉得干锅虾好吃。
这应该就是胎动了吧,以前从没有过。林秋然算着,如今都快五个月了,但这些日子,除了肚子大一些,她还是没别的感觉,今儿是第一次。
也不知是因为孩子听话,还是原身身子好,总之,这样对她来说是好事儿。不过等肚子再大一点,干活什么的就不方便了。
林秋然又吃了两只干锅虾,吃完瞧瞧肚子,这回没反应了。
如今大概是个孩子了吧,不过,也只是孩子,难不成还能听懂她说什么。
吃过饭,林秋然把碗筷刷了,然后提着篮子去给孙氏和萧大石送饭。往日他们吃饭的时候林秋然也是在旁边等着,替换一会儿让二人好好吃饭,今儿她去沈榆摊子前,“阿榆,怎么样,生意还好吗?”
沈榆道:“天天这样,都差不多,反正是饿不死,不及林姐姐家生意好。”
林秋然道:“我爹娘两个人呢,再说卖的也不是一样东西。单说豆糕,我还是觉得你做的更好吃。你想,县城点心师傅也不少,蒋家估计也有专门做点心的厨子,最后,不还是你给做出来了。”
沈榆愣了愣,轻轻点了下头。
林秋然看看左右,“阿榆,中午这儿也没什么客人,我有些事想和你说,是关于生意的事,不然我们去别处待一会儿。”
沈榆没说话,林秋然又道:“我有些做豆糕的主意,想跟你说说。”
沈榆点了下头,让董大哥给她看着摊位。他被打了一顿,看着伤重,但没伤了骨头。当日晚上,蒋家的管事还找上董家,给了他二两银子,说是买药看大夫。
买些红花油就行,哪儿用得了那么多,这也算补偿了。他比赵大娘还好些,昨儿就继续来卖烧饼了。
二人从街上离开,林秋然找了间茶楼,坐下后让店小二上了壶热茶。
沈榆坐在她对面,坐下后忍不住看外面的景色。
林秋然等小二上了茶,给沈榆倒了一杯,道:“我觉得阿榆做的点心很好吃,现在是个小摊子,以后说不准就开间铺子了。你就没想过吗,现在这样风吹日晒,一旦下雨下雪生意就做不成了,开个铺子多好。”
林秋然:“和摆摊也没太大区别吧,想要生意好,东西要新奇好吃,口味是首要的。我想那日蒋家老太太吃完满意,不仅仅是因为味道相像,更因为豆糕好吃,你觉得呢?”
沈榆一直低着头,手不安地攥着茶杯。
林秋然说这些的时候,她一次头都没抬过,反而握着茶杯手指因为用力泛白。
沈榆比林秋然小一岁,还未成亲,听说家里弟弟妹妹多,有时候弟妹过来帮忙。她人有些瘦,容貌清秀,这会儿眉头皱着,看着很可怜。
林秋然本来把握很足,可看沈榆这样却没把握了。
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可是想不通是为了什么,她道:“沈榆……”
沈榆抬起头,脸上透着一丝慌张,“林姐姐,都怪我……昨、昨儿下午,蒋家的人找上门,说请我去他家点心铺子做师傅,一个月给三两银子。”
沈榆鼻子发酸,泪珠一颗颗落下,“我在这儿摆了好些日子摊子了,家里人也多,都等着我赚钱养家。我没林姐姐这么大的志向,就想安稳过日子,攒些钱成亲嫁人,最好能帮衬家里几分。林姐姐说的很好,不风吹日晒,下雨下雪也能卖……但在自己的铺子还是在别人的铺子,对我来说没什么分别。”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97/638569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