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难民

推荐阅读: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他的掌心(1v1h)照无眠(亲叔侄1v1)泠泠听春雨(1v1 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反派穿成黄文女主腐蚀剂[Np强制]《玉壶传》(骨科)(兄妹)(np)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西北有战事, 朝中人心惶惶,这场仗不知会打到何年何月去,蒋家中给了蒋思捷护卫丫鬟, 送她来了胥州暂避, 等事态平息再接她回来。
    蒋思捷记得, 书里萧寻就是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的, 他爹娘逝世,他带着一腔愤恨上战场斩将杀敌, 立下赫赫军功。这个时候他肯定已回过家了,但这会儿人应该在西北, 也不知林秋然现在如何, 孩子可好。
    这个时代生孩子就是自己硬生,和闯鬼门关无易,而且孩子生下来易夭折, 毕竟没有疫苗, 医疗条件也差,能养大不易。
    再有蒋思捷南下,一路见过不少难民,她还施过银子。好在胥州尚且算安稳太平, 若林秋然缺钱, 她能给送一些。
    到余安已经是日暮时分了,蒋思捷找了间客栈住下,她让一个丫鬟先收拾着, 然后依着记忆找到从前的萧家食肆。旁边依旧是记忆中的首饰铺子,但右边的茶楼不见了。
    萧家食肆已大变样,连招牌都变了。金鼎楼三个大字在灯笼下熠熠生辉,蒋思捷有点不敢进去。
    史掌柜眼尖, 过来迎客道:“客官就一个人吗,要吃点什么。”
    来来往往路人的目光落在蒋思捷身上,蒋思捷有些不适。
    她跟着史掌柜走了进去,问道:“这儿从前可是萧家食肆?怎么换了名字?”
    她看史掌柜有些面熟,不过也记不太清以前是否见过。
    史掌柜笑着道:“就是萧家食肆,做大了换了名字,你是老顾客了,送你道素菜吧。姑娘可是一个人来的,若一个人就请去楼上吃。”
    这是林秋然吩咐的,近来有些乱,若有女子单独出来吃饭,就请去楼上,省得在一楼不方便。
    说来女子单独来吃饭得少,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吃饭也不会把雅间弄得乱七八糟,收拾起来还算省事,就一直这么办的。
    不然全是男人,这边喝酒说荤话,很是不便。
    蒋思捷点了点头,就去了楼上。
    有一桌客人见状不满道:“我说要去楼上就推三阻四,顾左右而言其他,怎么别人一来就能去二楼,莫不是看人下菜碟。明明二楼那么多空桌,偏就不让去,你们铺子做大了,哼,待客可不似原来周到。”
    有客人帮着酒楼说话,“人一个姑娘,跟咱们这些大老爷们一块儿吃饭也不自在,去楼上咋了。而且一楼这么多桌子,还不够你吃?你们三个人非要去二楼,想吃办一桌呀,才几个菜真够矫情的。”
    史掌柜赔笑道:“客官莫急,一个姑娘家坐在大堂的确不便,就请去楼上了。若是客官的娘子女儿来酒楼吃饭,也是这般。如果嫌这桌窄,可以换靠窗的那边……我赠两桌米酒吧,和气吃饭和气生财。”
    史掌柜拿酒的时候不禁擦了擦汗,近日闹事的有些多。
    史掌柜让赵兴跟上去点菜,他这半年瘦了些,不过还是懒得往楼上跑。
    史掌柜叮嘱道:“赠一道素菜,别忘了。”
    如今酒楼茄子豇豆多,囤了不少,够卖一阵子的,还有各种小酱菜,很是清口下饭。
    赵兴点点头去了楼上,给蒋思捷拿了菜单,她装模作样看了看,有些字她还是不认得,她道:“红烧肉土豆丝,再来一个麻辣兔丁……再来个红烧茄子吧。”
    赵兴道:“小娘子点的菜有些多,一个人恐怕吃不完。”
    蒋思捷:“没事,我这儿还有丫鬟侍卫呢。”
    只是不跟她同桌吃饭罢了,也会吃的。
    赵兴点点头,“那红烧茄子就算酒楼送的,刚才我们掌柜的说送道素菜。”
    赵兴又问:“饭呢,客官是要米饭馒头还是饺子?”
    蒋思捷还以为是水饺,一问才知道是大馅儿蒸饺,“什么馅儿的?”
    赵兴:“现在有茄子和瓜馅儿的,里面有肉,三文一只。”
    酒楼的饺子就是按时节卖的,春天有小白菜、荠菜、韭菜馅儿的,夏天有茄子、豇豆,这会儿入秋了,还能卖茄子、角瓜。
    冬天也有卖的,酒楼囤了不少萝卜豇豆干,可以做萝卜丝和豇豆干馅儿的,如果赶上有牛肉、驴肉,卖的就是纯肉的,当天不卖别的。
    蒋思捷:“那就一样馅儿一只,再来碗米饭,一个酒酿馒头。”
    她都想尝尝。
    赵兴点点头,这就去上菜了。
    雅间没外人,蒋思捷姿态放松了些,她看着里面的装潢,心里有些高兴。这酒楼,比京城的也不差。林秋然这会儿肯定没忙完,她就先不打搅了,先吃饭吧。
    很快,饭菜就上来了。
    先上了饭和红烧肉,蒋思捷估摸着是早就做好的,一直温着,但算不得预制菜。
    她深吸一口气,把袖子挽了挽,开始大快朵颐。在蒋家规矩多,出门在外也是,可算有个地方不用顾及规矩,蒋思捷轻快不少。
    她尝了口红烧肉,软糯好吃,等别的菜上来,一口是外酥里嫩香辣十足的兔丁,一口是外壳酥脆,里面酥烂,裹着酸甜汤汁的烧茄子。
    茄子很好吃,不比红烧肉差,而且菜价不贵,简简单单的菜,样子做得也很是好看。
    土豆丝成了解腻下饭的菜了,还送了腌制的小酱菜,酸甜口,拌着饭和红烧肉吃别有一番滋味。
    蒋思捷觉得这种有锅气、讲究火候的菜,比蒋家厨子做的样子好看,蒸煮偏多的菜好吃一百倍。京城酒楼也有这些菜,却不及这里的好吃。小小的余安,却有一家好吃的酒楼。
    等蒋思捷吃完饭从楼上下来,一楼还有好些人呢。
    她不禁想,真热闹,就是不知道这热闹能持续多久。
    蒋思捷就在门口马车里等着,等到晚上酒楼打烊,她看见酒楼走出来一群人,有铺子伙计,跟萧家人离开的方向不同。
    还有几个跟着孙氏她们走的,穿的都一样,好像萧家的丫鬟。林秋然瘦了,但比从前更好看,衣服是绸缎做的,头上不似从前只有布巾。
    孙氏怀里抱着一个小孩,趴在孙氏肩膀上,眼睛直打架。蒋思捷忍不住笑了笑,这是林秋然孩子吧。
    萧大石今儿还看铺子,挥挥手让几人快回去,孙氏有些担心,萧大石道:“这么黑了快走吧,有狗呢,不怕。”
    铺子多了两条狼狗,四月份抱来的,管看家护院。
    孙氏点点头,就一块儿回了。
    汤圆现在七个多月,许娘子还在喂,不过能吃些饭了。
    林秋然是一样一样的试着来的,从鸡蛋肉松开始,慢慢的开始吃米糊青菜。
    一开始就少来点,省着过敏,没什么事就慢慢加多,喂饭她也问了婉娘,婉娘那么就喂蛋羹啥的,不太精细,林秋然是问了大夫又自己摸索。
    对于大人来说,这些都不是特别难得的吃食,但是汤圆每次吃一口瞳孔就微微放大,然后能吃得干干净净。
    这边吃辅食,奶水就用不了那么多了,而且吃过饭后汤圆不太愿意喝奶,就连大人吃饭也眼巴巴看着。
    许娘子每日晚上会回家喂自己孩子,林秋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不亏着汤圆,怎么都行。
    许娘子也是当娘的,若不是用钱,哪里舍得不喂自己的孩子出来干活,而且在打仗,孩子好好养,比吃蛋羹米糊好。
    林秋然几人到家时许娘子已经回来了,她把汤圆接过,“回来啦,汤圆累不累?”
    汤圆不累,但是有些困了。
    现在白天不热,也能吃饭,汤圆爱往酒楼跑。有屋子待着,林秋然能顺手做些吃食,再有也能和英姐儿一块儿玩,就不乐意回家。
    林秋然笑了笑,“今儿是困,回来路上都睡着了,你抱着汤圆先去睡吧。”
    许娘子点点头,抱着汤圆进了屋。
    新来的柳娘和云娘已经把热水烧好送到各屋了,家里有丫鬟的确是更省心方便,每月林秋然也给月钱。
    林冬林夏几个一人一个一两,柳娘和云娘一人半两,从家里出。
    家里人越来越多,丫鬟都是睡在一块,但人一块儿有十个人,还不算汤圆,也不太够住。
    不过林秋然不打算换宅子了,汤圆七个多月,时间过得很快,等他三四岁的时候,也该启蒙了。余安这边的书院林秋然觉得不太好,要么去胥州,要么去京城,为以后读书做打算。
    再在余安买宅子,以后也是放着。
    家里前院还够住的,等许娘子不喂了,汤圆一两岁可以跟着她或是孙氏睡,大一点还能去中间的书房睡。保不齐那个时候就搬走了,钱还是攒着买大宅子比较好。
    这几个月香料生意不太好,五芳斋生意也一般。食肆生意还成,她手里有家里的七百多两,还有做香料生意赚的六百八十两。
    家里赚得不少,但置办家具、买人也花了不少钱,林秋然自己还买了些金银首饰,也是大开销。
    徐远珩说近来香料生意不太好,压了不少货。
    估计是受战事影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林秋然也盼着战事早些结束。
    徐远珩一月回余安一次,过来就看看汤圆,给林秋然送些东西,待几日便又走。
    他知萧寻不在,已有好些日子没回来,但更知林秋然的心性,有些事即便说了林秋然也不会答应,所以他根本没开口提过,只让徐管事留意萧家,有什么事直接帮忙就是。
    徐远珩是真的喜欢汤圆,看着这孩子笑闹,有林秋然的样子。
    *
    夜色很深,不时传来几声秋蝉鸣叫,有时还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马上就九月份了,萧寻离家已有四月有余。
    次日是个晴天,蒋思捷又来酒楼吃的,她让丫鬟去递个话,想见见林秋然,“你就说蒋思捷,去年来过。”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97/638575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