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元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元

推荐阅读: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他的掌心(1v1h)照无眠(亲叔侄1v1)泠泠听春雨(1v1 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反派穿成黄文女主腐蚀剂[Np强制]《玉壶传》(骨科)(兄妹)(np)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徐远珩定定看着萧寻, 想看出他究竟是一时兴起这样说,还是认真的。
    看了半响,他没从萧寻脸上找到玩笑的神色。
    徐远珩以为, 现在的日子对萧寻来说刚刚好, 他不缺什么, 封官加爵, 有权有势,汤圆也不缺, 林秋然自然就更不缺了。
    徐远珩从前帮林秋然良多,可如今, 他做的这些事萧寻也能做。如果他是萧寻, 大约会让林秋然和自己划清界限,就算不明说,也会暗地里这样做, 不可能主动让自己儿子认他做干爹。
    让他做干爹, 意味着以后更亲近,逢年过节走动拜访,日后他和萧寻一个辈分。
    徐远珩想不明白,萧寻都当了定远伯, 也回到了京城, 就算不让林秋然再和他往来在他的立场上也说得过去,可却能跟他提,让汤圆认他做干爹。
    萧寻不像别的男子。
    徐远珩不知萧寻是怎么想的, 但对他来说,他很喜欢汤圆。
    这几年生意顺风顺水,心里有牵挂,做事就会谨慎许多。徐远珩说道:“我自然是愿意的, 汤圆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希望以后能多看看,看他读书成人,成婚生子。”
    萧寻原本还担心徐远珩不愿,这下好了。他笑着道:“今日太过匆忙,等徐公子下次回京再安排认亲之事,如何?”
    多准备些时日,也显得萧家看重。
    徐远珩轻笑,笑声在胸腔中震动,“那好,等我回京前写封信寄过来。”
    说实话,徐远珩是喜欢和萧寻这样的人打交道,如果没这些事,他愿意和萧寻做朋友,做萧寻的朋友应该挺痛快的。
    二人站着说了一会儿话,徐远珩道:“去看看汤圆去吧,今儿是他生辰。”
    汤圆已经在府里玩疯了,先是在花园放小炮,然后又去湖面上刨出个冰洞来,在洞边拿着鱼竿学姜太公钓鱼。
    还未开春,玩完这个又骑着溜冰的木马在湖面上滑冰,一点都不见消停。
    等他玩了半个多时辰,林秋然让萧寻给汤圆带了回来,一看鞋子裤子全湿了,刚让汤圆换了身衣服,小厮就来过禀告说安阳侯府来人了。
    林秋然突然记起,她曾在秦氏面前提起过汤圆生辰,她赶忙道:“快请人进来。”
    来人是秦氏身边的老嬷嬷,带着礼物过来,林秋然好好招待一番,又把人送了出去。
    等人走了,林秋然和汤圆道:“这是你曾外祖母送于你的。”
    汤圆像只快乐小狗,一会儿在孙氏怀里撒娇,一会儿去拉徐远珩的手说话,一会儿闹着要骑在萧寻肩头,一会儿让林秋然给他整理衣裳。
    林秋然嫌他闹腾,却没说什么扫兴的话,比如要乖巧要好好读书,再比如过了今儿,真真实实又长大一岁,日后得懂事听话。
    今儿只是闹腾,在家无妨。日后要是犯错,再管就是,今儿尽量不扫兴
    中午饭菜为了照顾徐远珩的口味多做了几道口味清淡的菜,府里有暖房,桌上有不少青菜,蒜蓉青菜,开水白菜,鱼是海鱼,做了清蒸口味。
    其余的都是汤圆喜欢吃的,辣口的有麻辣兔丁、水煮鱼……甜口的有糖醋里脊、红烧鸡翅、锅包肉…… 汤圆口味和萧寻像,这些菜父子俩都爱吃。
    这个时节有虾蟹,林秋然就让厨房做了徐远珩爱吃的虾饺蒸点,还做了辣炒。
    孙氏今儿高兴极了,看着这一桌人,也没有糟心的萧大石,尤其看萧寻和徐远珩坐一块儿,梦中的场景不会出现,她就很欣慰。
    一桌好菜,亲人都在身边。孙氏估计现在萧大石还在半路上呢,冷天冷地的,也没口热乎饭吃,但那也是他自找的。
    等他回了萧家村就知道老宅人是好是坏了。
    路上还能做回去之后老家侄子孝敬他、伺候他的美梦,等回去老宅人一看他没钱了,谁还稀罕管他。
    也不想想如今家里的一切咋来的,钱财靠林秋然,地位靠萧寻。
    孙氏笑着,拿公筷给徐远珩夹了筷子他爱吃的,“你多吃点,这么瘦得好好养养,以后来京城,就来家里吃。”
    汤圆也道:“是呀,徐叔叔你多吃些,赶路的时候很辛苦的,多吃才有力气赶路。”
    徐远珩笑了笑,他怎么也想不到还能这样坐着跟萧寻一块儿吃饭,他冲孙氏点点头,“多谢伯母。”
    汤圆又来了兴致,追着徐远珩问:“徐叔叔,你去的别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他其实去过不少地方,可是都是来京城赶路沿路经过的,也没仔细看过,所以别处什么样,汤圆也不知道。
    徐远珩低头和汤圆道:“这得你亲自去看了才知道,等你长大一些,书读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四处游学。有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上写的和自己亲眼看到的终究不同。”
    汤圆:“书上的是别人看的,我看的是我看的。”
    徐远珩点了点头,他虽不科举,却读过书,功课也不错。他在各地都有宅子,到时也方便汤圆游学。
    他没当过父亲,既然决定认亲,也该真心为汤圆打算。
    他给汤圆夹了菜,“汤圆也多吃些,多吃才能长高,日后徐叔叔带你去大江南北,看大好河山。”
    汤圆使劲吃肉,盼着快点长大。
    中午吃过饭,徐远珩就走了,下午汤圆午睡了片刻,等夜幕降临,一家人出门去看灯会。
    林秋然让孙氏也去,不过孙氏嫌天冷,人挤着人,再把她刚做好的鞋子踩一脚,就没出门。
    故而就一家三口去的。
    京城的灯会比余安热闹得多,各处都敞亮,不止城南街头,其他街上都是明灯。
    街上一辆挨着一辆的马车,从车内往外看,街边有三四层的高楼,上面灯火耀目。从远处看楼层里面有倩影抚琴弄曲,载歌载舞。
    街上明灯连成一片,与天边明月交相辉映,街上的行人都穿着喜庆吉利的颜色,各种烟花,鼻尖都是呛人的硝石味。
    烟花五颜六色,天上飘的,地上放的,手里拿的,各种形状应有尽有。
    除了酒楼饭馆多、人多、官员多,林秋然又感受到一处和余安不一样的地方。
    汤圆扒着窗子,“娘,爹!外面好热闹呀!”
    林秋然笑了笑,随着汤圆的目光往外看去,眼中划过亮眼的场景,是很热闹。
    窗子被母子二人占着,萧寻没看,他不禁想起当年,不是上元节,是除夕当晚,在余安食肆二楼,他和林秋然一起看烟花的场景。
    当时的也很好看。
    汤圆不住感叹,“我都没见过这么多灯,真好!娘,你生我的日子选的真好,每年我都能看这么多灯,还有烟花。”
    别人过生辰,哪有那么多好玩的好看的。
    林秋然看着外面的景色,当年想出门看灯会,却没出得去,“去街上看看吧,在马车上看不太清楚。”
    汤圆点点头,他是一百个愿意,刚下车,也乖乖让林秋然和萧寻牵着他。
    街上人潮涌动,都相携而来,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就两人一起走着,还有下人跟着,欢乐又热闹。
    林秋然只觉得眼花缭乱,正看着,迎面跑过一群孩子。
    跟风一样。
    萧寻眼疾手快挡了一下,被撞的是自己,林秋然和汤圆无恙。
    汤圆捂着嘴巴,“爹,我看那人撞了你被弹出去了!”
    好在萧寻是被撞的,不用跟着人道歉。
    林秋然笑了一下,拉着汤圆去里面,“人多,好好拉着,别走丢了,这么多人,走丢了可没处找你去。”
    天还是冷的,每个走过的人嘴边都冒着一团白气。缩脖子的,搓手的,林秋然手里抱着暖炉,一点都不冷。
    汤圆偶尔急得走在前头,林秋然就让丫鬟跟上去,等他回来,怀里抱着热乎乎的糖炒栗子。
    汤圆献宝似的举着,“娘,你吃。”
    萧寻把糖炒栗子接过,剥了两个,一个给林秋然,一个给儿子。汤圆吃过,“娘,这还挺甜的!”
    林秋然笑着点点头,“是挺甜的。”
    这个生辰汤圆过得很是开心,就连睡梦中嘴角都带着笑。
    他今天还是在正院睡的,萧寻在他睡前的确质疑了一番,不过汤圆强词夺理道:“我说的是过了生辰才搬走呢,现在生辰不还没过完嘛,那就不用搬走。若是爹非要我今天走,也不是不行,那就等过了子时,把我叫起来,让我顶着冷风去自己院子,我是没什么意见,但我觉得这样有点可怜。”
    萧寻:“……”
    最后还是林秋然发了话,过了生辰就是过了生辰,明儿再搬。
    汤圆眼睛一亮,颇为得意地看着萧寻。
    林秋然和汤圆道:“明日搬,君子一言……”
    汤圆立刻接话,“驷马难追!”
    萧寻总算知道这话汤圆是跟谁学的了。
    汤圆裹着被子,在炕上转了几圈儿,最后一晚,他想多待会儿,但是年纪小,还是很快就睡着了。
    等他睡熟,萧寻忍不住道:“他才多大,哪里算得上君子。”
    林秋然:“现在算不上,但汤圆很是向往做君子的,所以大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你可别跟他说有的没的,让我前功尽弃。”
    “还有,汤圆马上就读书了,一个人睡有好处,不过这期间哪日不习惯想回来,你也不能太过严苛板正。”对孩子,就得张弛有度。
    这又不是军营,不必那般严苛。
    府中院子多,汤圆直接从分房变成了分院子,一开始不习惯,肯定要慢慢适应。
    而且林秋然估计也得适应,以前同床睡,他们之间夹着一个孩子。如今汤圆一走,林秋然要面对的就是萧寻了。至亲至疏夫妻,这话想来也没错。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97/638579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