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 第18章 猜猜谁没被邀请

第18章 猜猜谁没被邀请

推荐阅读:迷雾求生:以异化术升格诡异之神美漫超人:从黑袍开始镇世天仙重生游戏黄金时代:我成世嘉太子龙族:路明非不想成为恋爱怪兽文娱:1990无敌后,在诸天开始找乐子霍格沃茨:苟在獾院种田成神从前有条贪吃蛇末日领主:从虫族女王开始

    【以顺位继承而言,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姜襄被过继到孝昭太子一脉,从礼法上,便是最正统的顺位继承人。不算废太子,晋王便是兄长,但名义上的继承权,是比不过太孙的,这便是太孙的“名”。】
    【但是我们都知道,皇家继承这个事儿,所谓正统的名有时候是最不靠谱的,因为,谁赢了,谁就是正统。】
    “可不就是,一个侄儿跟叔叔们争,这哪儿能争得过哟。”
    “就是,这家产嘛,还是得能者居之!”
    “放你爹的屁,家产就得嫡长子一脉继承,不然全乱套了!”
    “那你跟现在的太子说去啊,切~”
    “诶,别吵嘛,人家皇家不一样,皇帝没能力,苦的可就是天下百姓了。”
    宗法继承,千年传承,天幕所言,是实话,但却也在明面上戳破了一些东西,民间顿时纷扰了起来。
    【元泰帝给太孙安排的,是标准的储君轮转六部,并且先在吏部实习,同时再开东宫,礼部尚书兼任詹事。】
    “爹您就这么看重姜襄那小子?”
    老五没了王位,反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忍住直接朝着元泰帝问道。
    其他兄弟也不禁牙酸,老九好歹是天幕作保,又是他们兄弟,感情自然不一样。
    姜襄一个小屁孩儿,还不是二哥全力培养的长子,一点本事没露,直接就给人抬太孙了,还又是礼部尚书,又是吏部实习,这两个部门,就是他们也不能轻易沾染,懂不懂六部之首的含金量啊?
    别说什么抬太孙和老四打擂台是制衡了,他们巴不得自己被元泰帝用来“制衡”!
    “你问朕,朕问谁?谁让你们没用?”
    元泰帝弹了弹龙袍上的灰,重新坐在了龙椅上,贵妃在一旁从容斟酒,没有因天幕中的晋王处境,有半分的慌乱。
    袁府:
    袁尚书摸了摸头,那礼部尚书,八成还是他。
    “我若是没记错,襄公子比太子殿下,只长了一岁。”果然呐,皇家的子孙,没有一个简单的,他可不会觉得,陛下会随便找一个无能的子孙做太孙,再是因势利导,蠢材也是不能上桌的。
    【太孙虽然年幼,但“名正言顺”,血缘上又是废太子的亲子,再过正统不过的元后一脉,储君之名再一加持,原先聚集在废太子身旁的,自会聚集在太孙身旁。】
    “废太子,呵。”
    再是给他封王又如何,后世之人记住的,还是他是废太子!
    安王看着身前的两个儿子,再看向低垂着眼的次子姜襄,闭上眼,躺回椅子上,“我会请旨,将你过继给秦王。”
    元后一脉子孙,又在未来成了太孙,姜襄现在,很是尴尬,这是他这个父亲,唯一能做的了。
    秦王,元泰帝早夭的第三子,一般而言,早夭的娃儿是没法录入族谱的,但是元泰帝重视亲缘,称帝后就将老三录入了族谱,追封秦王,可谓一片慈心。但元泰帝膝下的孙子还不多,所以过继秦王膝下子嗣一事,便拖到了现在。
    姜襄闻言,瞬间泪如雨下:“不孝子姜襄,多谢父亲周旋……”
    听到哽咽声,闭眼的安王不耐地抿唇,这些说哭就哭的把戏,都是他玩儿剩下的,没意思,真没意思。
    【如此一来,与有部分兵权和有军功在身的晋王相比,也勉强算是有了一战之力。】
    【鹤仙又在干嘛呢?】
    【先前说过,自黄河水患一案结束后,鹤仙有了贤王之名,元泰帝顺势将宁王放在了都察院,监察百官。】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都察院权力很大,但同样,在都察院想要进步,不可能不得罪人,而且保不准不经意间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
    【对于其他部门而言,鹤仙品行好不好是一回事,做事不计后果又是一回事,此时的宁王就像是一个刺头,但对于都察院,诶,他们缺的就是敢出头敢硬钢的头铁之人,尤其这人还是亲王,血厚,把鹤仙放都察院,就像是把老鼠放进了米缸,那叫一个自助。】
    【开年不到一个月,上至一品丞相,下至六品主事,主打一个公平。】
    随即,一张被宁王参奏的表格出现,某某小舅子吃霸王餐,某某子孙私下开赌场,某某儿媳放印子钱,某某利用上司之便集资骗钱,某某借钱不还……
    人物地点时间背后关系,清晰明了。
    “这表格就是好用,可以让官员们也学着用。”元泰帝很是平静地道。甚至对于天幕上的总结没有掀起一点波澜,对于这些官员而言,不过是丢些面子罢了,不至于伤筋动骨,若是没猜错,小九必然是憋了个大的。
    六品以下的官员在家齐齐松了口气,“殿下人还挺好,不找我们这种小虾米的事儿。”
    就是被点名的那群官员,脸色有点难看罢了,在朝为官,多多少少都知道点对方的情况,没什么好说的,互相下手也都有个度,但是此时被天幕直接放出来给天下百姓看,那就不一样了。
    当官,为权,为利,为民,为名,总得沾一样,而对于文人而言,损什么都不能有损名节,但是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天下人眼中,他们这群高官,却是连基础的修身齐家都做不到!
    “逆子!你看看你娶的是什么媳妇儿?!”
    “混账!我是少了你吃还是少了你穿?把你饿到要去开赌场了?我这张老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
    一时之间,各家精彩纷呈。
    【但这还不够。】
    【都察院的御史工作并非简单的每月混kpi只会参奏谁德行不修,都察院是最高的监察机关,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
    除纠察百官外,还有辨明冤枉,对经刑部及大理寺审理过的案件有纠举的权力,从三法司层面而言,刑部审判,大理寺复核,都察院全程监督。】
    这不是常识吗?
    这些对于普通的百姓是新闻,是挺新鲜与深奥的内容,可对于士人官员而言,这些却是再底层不过的知识点。
    “这天幕,连这些基础都要特意做个说明,莫非后世的官制又经历了大改不成?”十一皇子不禁纳闷。
    元泰帝却是在回忆天幕一直以来的风格,和对于太宗等皇帝的随意的调侃,后世啊,有时候感觉不可深思,有时候又觉得……难以形容。
    【于是,鹤仙不仅在皇城当街溜子,路见不平,见义勇为,更是三天两头往刑部往京兆府跑,诶,没别的事,就看官员们如何判案审案。】
    刑部的官员齐齐后背一凉,这要是每次审案旁边都坐着一个亲王,还是把另一个亲王给拉下马的亲王,天呐,这是什么鬼日子?!
    【还不止呢,在对三司进行深入了解后,不到一年,鹤仙专门培养了一批顶尖讼师,写诉状做辩护,商人可以花钱雇佣,底层百姓可以得到法律方面的援助。
    虽然鹤仙在三法司之一干活,却倒逼三法司内部官员不断学习大梁律,改进大梁律,不停加班。当太孙和晋王和各部打好关系的时候,鹤仙不语,只一味看不惯,爱咋咋地。】
    三法司官员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是,殿下这是在三法司学习后,反过来攻击我们三法司?”我们不要面子的吗?
    殿下您维护律法很好,但是我们可以商量着来嘛!我们可以是一伙儿的嘛!
    大部分百姓还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天幕下,大梁境内,无数商人却为之一振,他们太清楚宁王这一举动带来的后续影响了。
    民间不是没有讼师,他们这些商人也不是请不起,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钱能打点的,花再多也值得,但更多时候,民不与官斗,商人也是“民”。一旦打点不够,运气不好,或者得罪了谁,请讼师写好诉状又如何,公堂之上不让讼师上场能怎么办?解释权都在人家手里呢!
    但是如天幕中那样,宁王府培养讼师就不一样了,那就代表着公堂之上,官老爷不好直接拒绝讼师的辩护,这绝对是在维护民间的利益!
    【毋庸置疑的是,大梁的风气从皇城开始肉眼可见的清明了不少,同样,宁王与朝臣的关系,也十分塑料,甚至不少朝臣都躲着鹤仙走,鹤仙能受这委屈?】
    姜家人默契地摇了摇头,元泰帝都不能给他委屈受,别说臣子了。
    【于是这便有了著名,正史和野史包括太宗日记,都有记录的天官宴。】
    天官宴?
    如今是吏部尚书的老天官胡敏哲心头一跳,抱着一丝丝侥幸,“夫人,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头子我在两三年内就致仕了?”这个天官宴,听着就宴无好宴!史书上上一个有名的宴会,还是鸿门宴。
    老夫人和儿孙看了看精神饱满的老爷子,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这身强体壮的老年人呐。
    【《周礼》六部之一为天官冢宰,大梁,吏部尚书也被尊称“天官”,彼时,吏部老天官胡敏哲六十五岁寿辰,邀请了半个朝堂,太孙晋王都有赴宴,那是谁没有受邀呢?】
    元泰帝:?
    胡老天官:Ψ(口)Ψ
    晋王:⊙-⊙
    楚王:0.o
    鲁王猛地抬头,“老天官脑子不清醒了?”你可以和九哥对着干,但你不能明戳戳给人没脸啊!
    姜衡摩挲着下巴,深思:邀请半个朝堂的规模,看来未来的自己找茬还是很有数的,没有一下将弹簧压死嘛!
    【但没被邀请就不能赴宴吗?自古以来搞政治的,哪一个是脸皮薄的?】
    众人顿时精神了起来,因为天幕此时又出现了历史影像截取,相较于官员,尤其是史官,习惯在史料中找参考,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看视频,于是,大部分人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视频上。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45/638633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