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 第35章 被迫中止的变法

第35章 被迫中止的变法

推荐阅读:迷雾求生:以异化术升格诡异之神美漫超人:从黑袍开始镇世天仙重生游戏黄金时代:我成世嘉太子龙族:路明非不想成为恋爱怪兽文娱:1990无敌后,在诸天开始找乐子霍格沃茨:苟在獾院种田成神从前有条贪吃蛇末日领主:从虫族女王开始

    天幕这下是真的快把天给捅破咯。
    这次的视频也不长,但含金量有些太高。
    钦明殿内,左相认命地站出来,“陛下,孟子与荀子皆是古之先贤,单独建庙亦是顺应民心,只是……不知荀子庙,该如何定位?”
    《孟子》可是科举的必考内容,尊崇孟子的学子更是不知凡凡,若抛开政治目的,只是单纯给孟子建庙称圣,学子是没有不愿的,毕竟学子还单纯。
    如今天幕中,既然孟子已经单独成圣,那现世,就得跟上,这对朝廷而言,不是难事。
    但最难的,在荀子如何安排,是儒家圣人呢?还是像天幕中一样把人给挪到法家呢?
    先前殿下的一手神来之笔,已经把孔家给解决了,百家都已经在“圣君”之名下汇聚在了京城,还需要荀子成法家圣人的骚操作吗?
    “陛下,臣以为,荀子应为法家圣人。”大理寺卿石韫玉率先站出来。
    天幕都说了,他是太子殿下的人,他都在大理寺了,三法司之一了,他说他是法家的,没人反对吧?
    同样想法的陆承霖瞬间跟上,“臣附议,儒家已经有了那么多圣人,给法家一个又怎么了?”
    “这是给不给的问题吗?”袁老尚书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不好对太子发作,还不好对同僚发作吗?
    “什么是圣人?圣人并非尊位与虚名,是德行,是操守,是思想的引路人,是明灯。法家呢?只有利益,权术,而全然没有道德,暴秦的例子还在史书上写着呢,法家如何能出圣人?如何担得起圣人?”
    “兵家还有兵圣呢,兵戈就和平了?”陆承霖果断拉人下水。
    这话一出,武将就不能看戏了,他们武将,还是要学兵法的。
    “袁公这话就不对了,一个学派的领路人,集大成者,怎么就担不起圣人尊位了?难不成只允许你儒家有圣人?没这个道理。”
    “你兵家都有兵圣了,有你们什么事儿?”
    把被拖下水的武将给撅了回去,袁尚书继续对准以陆承霖和石韫玉为代表的“法家”派,“你别给我扯开话题,弘德陛下封法家圣人,是不得已,是为了时局,可现如今并不需要委屈了荀子,自然得就事论事!荀子隆礼重法,是为了引导规劝世人,荀子本心为善,而法家严酷,与荀子之心背道而驰,岂能折辱荀子!”
    “法家严酷,是君王所需,而非法家所需,便是如今,治国依旧离不开一个法理,难道本朝的法,尚书觉得严酷吗?”
    “你这是狡辩,法家的先贤,有几个是看得到百姓的?把百姓当活生生的人的?毫无仁心!”
    “下官觉得,正因如此,荀子才更应为法家圣人,”少有在朝廷发言的林朗站了出来,对袁尚书等荀子该是儒家圣人的上官们拱手道,“荀子主道德教化,因材施教,弟子方能在各方面一展所长,所以能教出两位法家先贤。荀子若为法家圣人,既能让法家学子心服口服,又能让法家学子沐以仁德,此乃两全。”
    “儒家弘仁教民,兵家以战止戈,法家推行公正,自当皆有圣人。”
    “那也不需要从儒家抢吧!”哪儿有连吃带拿的?荀子又不是只有法家弟子!
    这一吵,就停不下来了,逐渐变成多方混战,热闹得堪称过年。
    元泰帝看向了鬼点子不少的太子,示意他拿出个主意来,兵家也还是混战进去了。
    兵家不是有圣人了吗?不用管,反正不管哪一个皇帝上位,都不可能不用兵家。
    只是荀子到底要不要“被”跳槽,姜衡表示,百家文会可以再来一个热闹的课题了,吵吧吵吧,谁有你们会吵啊。
    “哎,殿下偏心啊。”
    下了朝,儒家的老大人们聚在一起,哀声连连。
    儒家享受了纯利千年之久,压得其他学说起不来,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看儒家的笑话,他们还能偏帮儒家不成?
    儒家少一个圣人,他们怕是巴不得呢。
    “不,无论殿下是何目的,但天幕中追封孟子成圣人是真,提议孟子与荀子为圣人也是真,也就是,若朝臣不反对,殿下真会封。”
    只不过换一种玩儿法罢了。
    “殿下对先贤,并无什么不满,不满的是当下享受先贤遗泽的‘愚人’。”
    “袁公的意思是?”
    “荀子我们保不住了,但也不能白白损失一位圣人。”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圣人之争后,荀子成为法家圣人,荀氏一族随着荀子庙进行迁族,族内的良才入了东宫。
    但在儒家的让步之中,重新拟定颜回曾子与子思的爵位封号,颜子复圣公,曾子宗圣公,子思述圣公,虽然还是公,可现在却是“圣公”,没有立马成圣,可态度也很明显了,表现好一点,“公”可能就去掉了。
    颜家曾家的后人虽然有些遗憾孟子占了时机越过他们先祖,先行一步追封成圣,但如今这样已经是极好了,谁让孔家那群人太嚣张了呢?
    家风,是得再严一些才好,否则,以这位殿下的脾性,定然是让他们实际体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
    自然,这些日子以来,这些人的实力,朝廷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只等经业书院修建完成,名师便可上任。
    当然,这期间,太子也不介意名师们去东宫带带鉴正堂的学生。
    没选上老师传道受业的,也不用着急,朝廷正是缺人手的时候,都不白来。
    这一晃,就又到了七月,天幕也再次亮了。
    【哈哈,有没有想我啊,这一期算是加更了哈,所以这一期也不会太长。】
    【我们这一期,主要是说因为变法,鹤仙前后执政风格的变化。】
    来了,重点来了,变法。
    虽然他们已经猜到了有些内容,毕竟陛下太子已经在让清丈土地了,还让他们拿出合并丁银田赋的章程来。
    简单来说,逐步废除人头税,改为土地征税模式,简化税制,减轻少地农民丁银负担,增加世家和地主等的税款,主要是后面这部分,这才是大头。
    这哪里是一两年就能施行的……
    这简直是个长期性的大工程。
    【弘德十二年,彼时鹤仙早已掌控朝堂,军队也握在手中,对外王化战略也稳步进行,又是三十六岁,在皇帝中,也算是年轻有为的阶段。】
    “所以你飘了。”元泰帝断言。
    姜衡不敢发言,因为这种句式,下面大概率就是转折的部分了,先扬后抑。
    【所以,在某一天的朝堂上,林朗突然提出,如今的税法有不妥之处,比如有的百姓已经没有田地,却仍要按照人丁交税,负担太重,又比如底下的官员,会私自巧立名目,多收税银……总之一句话,要变税法。】
    元泰帝眉头狂跳,“你让林朗主持变法?”
    姜衡心虚。
    “满朝文武那么多,你让辅助型丞相给你变法?还敢一来就动命脉?你就找不到一个敢变法的臣子了?”
    姜衡垂头。
    林朗见状,只能赶紧出列,“陛下,是殿下信任微臣,微臣辜负了殿下……”
    “你别替他说话!让他自己说!”元泰帝难得疾言厉色,是真正的生气了。
    元泰帝在这儿训子,官员眼观鼻鼻观心,看似认真听着天幕分析变法内容,实则除了负责变法那部分重要臣子,其余的都在分心听太子挨训。
    “可能我想着,潜之变法,与我变法无异吧……”
    说白了,要主持这个变法,相当于站在了所有士绅豪强世家的对立面,甚至是官僚集团的对立面,他怎么敢轻易交付给他人?
    以及,应该是他想着,兵权在手,怎么着,也算实权皇帝,不至于推行不下去。
    “呵,与你无异,那你成了吗?”
    “……”
    “我错了。”
    见太子认错,左相便立马给这对父子台阶,“陛下,太子殿下还小,天幕中又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才稍显经验不足,即使这样,殿下依旧是千古圣君。如今殿下得陛下教导,黄河后的赈灾也办得并无遗漏,可见殿下成长之快,陛下又何必苛责如今的殿下。”
    随着左相开口,其他官员也跟着夸赞陛下和太子,元泰帝也没打算真在众人面前教一些不好公开的,听了一通好话,也就顺坡下了。
    【林相能力并不差,也没有太多的势力牵扯,又有圣心,若是动的不是“人+地”,或者不一起动,或许还能成功,但一起,饶是林相也有些难以支撑。】
    【官员暗戳戳的找麻烦都还是小事,林相不会将这些带到鹤仙面前,官员也不会太过分,毕竟都是在朝堂混的,但是朝堂外就不一样了。】
    【弘德十三年,江南考生集体罢考。】
    江南考生脸色一白,如今的太子,不会对他们江南区域有意见吧?这可是得了天命的太子……
    【鹤仙表示,科举照常进行,江南不考,其他地方的考生多招便是。】
    其余各区的考生则面色一喜,这是喜事啊!
    元泰帝眉头皱得更紧了。
    【眼见鹤仙态度如此坚决,随之而来的,是江南的商税收不起来。
    既得利益者是一张网,严丝合缝,利益共同,他们可以抛出无数个不怕死的商人。
    抵制改税,抵制变法。改税法,就是为了把该收的钱收回国库,可当商人集体拒缴,朝廷能杀多少?就算杀了,这样的商人,他们随时可以再堆出来新的。】
    “你还不停下来?”
    “父皇,要是真就这样停下来,岂不是向他们低头?逼迫得了一次,难道不会有第二次?”太子还没回答,晋王倒是没忍住开了口,“要我看九弟还是脾气太好了,就该都杀咯!”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645/638633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