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217:初见双冰

推荐阅读:权宠悍妻人生三十一百年前我死了四合院:功德簿在手,掌禽兽生死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反派恶少才不会变成优雅圣女君临天下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闺蜜齐穿书,嫁权臣,她离我也离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第219章 217:初见双冰
    一九九九年二月末至三月初的这段时光。
    对王盛而言,又是咸鱼时间。
    盛影传媒与光线传媒在京信大厦的新巢穴已然稳固,各部门如同精密的齿轮,在各自轨道上平稳运行,发出低沉而高效的嗡鸣。
    数百名编剧组成的编剧团队持续产出着剧本,电视电影事业部维持着“周末影院”的稳定供应,婚礼录像三大业务线深入城乡,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王长钿忙着扩充部门,要上马的项目太多了。
    这个年代的电视市场,太缺少优质的娱乐节目,基本上,推出什么节目,都有人看。
    蔡怡浓和李囯立则沉浸在《绝代双骄》愈发细致的筹备中。
    王盛这个总舵手,反而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和布局后,短暂地清闲了下来。
    他每日依旧准时到办公室,批阅文件,听取李婷婷的汇总汇报,偶尔与各业务线负责人开个短会。
    但需要他即刻拍板、亲自冲锋陷阵的大事确实少了许多。这种闲适,让他有更多时间沉淀思考,审视公司这艘巨轮的航向,也关注那些正在萌芽的新项目。
    电影方面,他亲自挂帅的“影院级电影”业务,在《30天》和《当幸福来敲门》接连取得成功后,下一个项目自然备受内外关注。
    但王盛并不急于立项。
    他手头有几个剧本在孵化,但都还在打磨阶段,唯一明确由他亲自执导的,便是刚刚交代下去的主旋律电视电影《红旗》。
    历史正剧组的组长周放效率很高,带着组员走访了尚健在的当年参与过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老工程师、老工匠,查阅了大量尘封的档案资料。
    几天后,他带着一份更加详实的故事大纲和人物小传,再次走进了王盛的办公室。
    “王总,我们查阅了不少资料,也找到了一位当年在北平军管会负责后勤保障的老同志回忆录片段。”
    周放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考据后的笃定:“主角我们初步设定为一个从延城过来的年轻技术骨干,叫林恒。他精通机械,但对北平这座大城市和复杂的旧技术人员圈子不太适应。任务是确保电动升旗装置万无一失,但他发现图纸不全,关键零件短缺,甚至有人对新技术心存疑虑……”
    王盛仔细翻阅着大纲,听着周放的讲述。
    故事框架在《前夜》的基础上,更加贴合这个时代的叙事习惯和史料支撑,突出了技术攻坚的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
    “可以,这个方向没问题。”
    王沙点头认可:“重点是林恒这个人物,他的执拗,他的技术自信,以及如何团结起那些看似散漫、实则各怀绝技的旧时代匠人。
    情感要内敛,但关键时刻要能迸发出来。比如,为了解决某个技术难关,大家彻夜不眠,或者最后成功那一刻,那种无声的激动。”
    “明白,王总。我们会在剧本里强化这些细节。”周放认真记录。
    “尽快拿出第一稿剧本。”王盛吩咐道:“《红旗》这个项目,不求快,但求稳、求准。要拍出那股子精气神。”
    “是!”
    送走周放,王盛的思绪又转到了电视剧领域。
    目前公司有两部长篇电视剧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一部是由蔡怡浓和李囯立主导的古龙武侠剧《绝代双骄》。
    另一部,则是刚刚确定全额投资、由赵苯山自导自演的农村题材喜剧《刘老根》。
    何庆愧完善后的剧本已经正式提交备案。
    赵苯山干劲十足,拉着他刚刚组建不久的“赵家班”骨干已经开始在东北选景,物色剧中其他角色演员,如“药匣子”、“丁香”等。
    这位喜剧大师显然要将自己最熟悉的东北黑土地风情和舞台锤炼出的表演风格,彻底灌注到这部电视剧中。
    王盛对此乐见其成,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权,只要求制片部门做好预算控制和进度监督。
    ……
    三月一日。
    春寒料峭,但京城近郊一座被包下的旧式大宅院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里正是《绝代双骄》剧组的主要封闭培训暨剧本围读地点。
    上午九点半,王盛的黑色奥迪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宅院门外。
    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色的休闲夹克,并未带随从,独自一人走进了院子。
    尚未进入正堂,便已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台词声,间或夹杂着导演李囯立沉稳的讲解和偶尔爆发出的、带着宝岛腔调的爽朗笑声。
    王盛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走到正堂的雕木门边,,目光投向室内。
    堂内烧着暖炉,驱散了初春的寒意。
    二三十号主要演员和部分幕后主创围坐成一个大圈,人手一本剧本,显然正在进行日常的剧本围读和角色剖析。
    他的视线首先被坐在靠近主位方向的两个年轻男子吸引。
    其中一个,穿着宽松的卫衣,头发略显凌乱,正歪着身子,一条腿甚至随意地踩在椅子边缘的横枨上,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他念着台词,语气油滑,表情丰富,时不时还加上些小动作,将小鱼儿的机灵、狡黠甚至几分无赖气质,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林志银。
    王盛心中默念。
    这形象,倒确实与记忆中那个鬼马精灵的小鱼儿有七八分神似,只是年纪看上去更青涩一些。
    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位,则是截然不同的画风。白衣胜雪,坐姿挺拔,面容俊朗,即便是在念台词,也保持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优雅与清冷。
    苏友朋。
    无缺的“形”是有了,这“神”还需要慢慢磨。
    王盛暗自评价。
    他的目光继续扫过。
    范小胖坐在苏友朋的斜对面,穿着一身素雅的练功服,捧着剧本,念着铁心兰的台词。
    她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些,努力表现出角色的温柔与坚韧,但偶尔抬眼看向“无缺”时,眼神里那点属于她自己的、不服输的劲儿还是会悄悄溜出来。
    看得出,她在用力,试图抓住这个“女一”的机会。
    高媛媛则坐在稍远一些的角落,位置不那么起眼。
    她饰演的苏樱戏份相对靠后,此刻她更多是在倾听,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剧本的页角。
    她的气质清冷空灵,与苏樱的聪慧孤高确有几分天然契合,倒省去了不少雕琢的功夫。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冷又带着几分威严的女声响起,念着邀月宫主的台词。
    王盛循声望去,在圈子相对核心的位置,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稍显陌生的面孔。
    李兵兵。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训练服,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
    与范小胖的明艳、高媛媛的清纯不同,李兵兵的美带着一股英气和疏离感。
    此刻她微蹙着眉,眼神凌厉,正试图抓住邀月宫主那霸道绝伦、因爱生恨的复杂心绪。
    她的普通话很标准,台词功底明显比两位湾湾男主演扎实,声音里自带一股冷冽的穿透力。
    双冰齐了。
    王盛打量着李兵兵。
    李兵兵签在光线传媒的事他知道。
    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李兵兵。
    李兵兵是李秀秀姐姐的事,王盛已经听蔡怡浓说过了,他也没想到那个小记者,竟然就是患有“深度姐控症”的李鳕,只是李秀秀此时还没有改名……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719/638985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