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298章 又起变故

第298章 又起变故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98章 又起变故
    上党郡治,路县。
    王亮正在召见出使平阳归来的门下主记曹杰。
    听曹杰介绍一路见闻,王亮拍案大怒:“梁广既有数十万亩粟田丰收,为何还要抢我军屯?掠我人丁?
    这僮奴子,忒可恶!”
    曹杰愣了愣,没想到王亮还惦记著沁水河谷屯粮一事。
    “使君,是库官伟派虏將拔略孤攻占军屯,俘获屯兵抢走屯粮。
    梁广在许河袭击贼军,粮食和人丁,也是从贼军手中夺走的..:::
    曹杰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王亮重重哼了声:“那文如何?总之,那几万斛粮、几千丁壮,本就是我上党所有!”
    曹杰有些无语,拔略孤抢了军屯,梁广又抢了拔略孤,
    难道还奢望,梁广会把粮食和人,分毫不少地送回来?
    若无梁广半道杀出,连败库官伟魔下三大虏將,叛军又岂会放弃围攻滋氏县,南下走天井关撤离?
    梁广替上党解了围,那些粮食和人丁,就当作谢礼好了。
    王太守满腹牢骚,格局未免太小。
    曹杰心里对王亮多了些鄙夷。
    在平阳见到梁广,再和自家郡守一比,高下立判。
    梁广年轻,锐意勃发,气概非凡,摩下强兵猛將眾多。
    王亮年过四十,自出任太守以来,无甚大错,也无甚大功,就是稀鬆平常的一个人。
    太平时节倒也无所谓,可如今天下大乱,太行一侧的冀州河北之地已遭战火吞没。
    上党四塞险地,等关东战事落下惟幕,慕容垂彻底站稳脚跟,必將把目光投向上党。
    届时,指望王亮护卫上党周全根本不现实。
    本郡士族豪强若是不想投降白虏,只能寻求其他助力。
    隔壁平阳梁广,似乎就是一位不错人选。
    在曹杰看来,交好梁广引为助力,两郡完全可以携手共抗东燕。
    王亮只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实在是目光短浅..::
    生了会闷气,王亮又问道:“平阳军容如何?”
    曹杰迟疑了下,“下官並未见到平阳兵马演训,只在城里见到维护治安、缉捕防盗的郡兵.....“
    王亮疑惑道:“莫非是梁广故意遮掩,不让人见识他魔下虎賁军?”
    曹杰想了想,“倒也不是。下官听闻,梁太守发动全体军民,上至两府官吏,下至部曲奴婢,所有人参与秋收。
    不到十日工夫,就把汾水东岸的粟田收割一空。
    下官听说,就连垂髻小童也被组织起来,捡拾粟穗,收割田角,捕捞沟渠里的鱼虾....“
    王亮听得一愣一愣,失声发笑:“素闻梁广魔下虎賁军有精锐之名,不想竟被用来当作耕夫使唤?
    想来多半名不副实!”
    曹杰又是一阵无语,王亮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难道从中没有看出些什么?
    “使君,从此间事可看出,梁太守对魔下八九万军民如臂使指!
    要想做到这一步,可不容易啊~”
    曹杰又提醒道。
    王亮愜住,眉头拧紧陷入沉思。
    曹杰满心苦笑,这王亮看来是真糊涂。
    他不关注平阳两府展现出的强大组织能力,不关注梁广对数万军民的掌控力,偏偏盯著人家虎责军是训练还是耕地?
    同为太守,差距似乎有点大....
    曹杰內心愈发失望,对本郡前途愈发忧虑。
    谈了会河东薛强几家向平阳求救之事,曹杰又道:“梁太守应齐王之请,答应率军赶赴邮城助战。
    希望使君能够借道通行,让平阳军走滏口陘进入冀州.....“
    “呵呵,还算那僮奴子有几分忠心~”
    王亮面色稍雾,安平公符就两次往返平阳,都是他派人沿途护送。
    齐王向梁广求援一事,他也早已知晓。
    本以为梁广不会答应,不想那傢伙还真愿意率军去救邮城。
    王亮略作沉吟,“大王(符不)在鄴都危在旦夕,若有梁广率军救援,自然再好不过!
    即刻传令沿途关防,对平阳军予以放行!
    就委派曹主记,持符信、令书,赶往发鳩山西沟关,代我一路礼送平阳军过境。
    等梁广抵达县,我再亲自设宴款待!”
    曹杰忙拜倒:“使君高义,令人敬佩!下官今日就启程赶往发鳩山道~”
    他心里鬆口气,办妥此事,梁广必定大悦,和他壶关曹氏的友好关係也能更进一步。
    王亮此人,虽说各方面能力都欠缺了些,可对齐王符不忠心耿耿,也算是唯一可取之处。
    或许正因为如此,齐王才会耀升他出任上党太守。
    曹杰告退离去,王亮在居室內一阵步。
    此前他因库官伟之乱,实在无力率军救援邮城。
    现在叛军已撤往河內,是时候腾出手关注邮城战局。
    不过南边通往河內郡的太行陘、白陘也同样重要。
    东燕军暂时没有侵入上党的跡象,可他却不能不提前防备。
    两条隘口通道,还要加强守备才是。
    等上党境內安定,他再率军奔赴邮城,共赴国难。
    也不枉大王对他多年恩待...
    曹杰离开路县,赶往发鳩山西沟关。
    三日后,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抵达县。
    东门外,王亮亲自出城迎接。
    “不想先生到来,有失远迎啊!”
    王亮大笑著快步迎上前,亲自扶一位四十多岁的文士走下马车。
    来人正是齐王友,寇遗。
    多年前,寇遗在国子学担任助教,经人举荐得到符不赏识,自此成为符不幕下之臣。
    王亮当年在符不身边侍奉,与寇遗多有交情。
    “先生突然驾临,莫非是大王有要事吩咐?”
    寒暄几句,王亮狐疑道。
    寇遗拉著他走到一旁,“晋將刘牢之与慕容垂会战於盪阴(河南汤阴),大败,已过河退守黎阳!
    大王见邮城局势艰难,已决定率余下军民撤入并州!
    我此次前来,就是奉大王令,先入并州通知各郡太守及刺史王腾,做好接应准备......”
    听完寇遗介绍,王亮大吃一惊。
    刘牢之此前屯兵黎阳,威胁燕军后方,慕容垂亲自率军从鄴城南下阻敌。
    刘牢之进屯盪阴,得知燕军南下,亲自率军急行北上,趁敌不备,大败燕军先锋慕容绍。
    慕容垂赶到,双方在盪阴北对峙,互有胜负。
    老慕容看出刘牢之所率北府兵不容小,决定示弱麻痹敌人。
    燕军放出消息,说邮城符不率军突围。
    慕容垂假装退兵回援,扔下大量军资甲仗,连夜北撤。
    刘牢之信以为真,一面派兵追赶,一面分兵留下收拢物资。
    慕容垂派轻骑绕道袭击普军身后,亲自率军掉头反打,一举大败普军。
    刘牢之一番勇猛斯杀,仅率百十骑遁走。
    经此一战,普军北伐以来的锋芒彻底丧失,北府兵领教到了慕容垂这颗老白头的厉害。
    谢玄听闻刘牢之兵败也慌了,急令普军全线退至大河以南,不敢再轻易进军。
    慕容垂率军北反,重新包围邮城。
    齐王符不不是没想过突围,他亲自披甲上阵,亲冒矢石屡次衝击外城燕军,
    都无法衝破封锁。
    此战不光挫败晋军北伐势头,也打掉了符不联合晋军击败慕容垂的希望,
    王亮听得倒吸凉气,不禁发出慨嘆:“慕容老儿真奸诈之徒也!”
    骂归骂,王亮心里也明白,大王在鄴城的处境愈发艰难了。
    寇遗嘆息:“..:..鄴城难保,大王已决意退入并州,整合军力以图后计,故命我护卫渤海公懿、济北公昶,先入并州筹备~”
    王亮惊讶道:“两位小君侯也来了?”
    符懿、符昶正是符不最年幼的两个儿子。
    寇遗当即引王亮去到后一辆马车旁,两名七八岁,束髮披袍的小郎君手牵手走下马车。
    王亮急忙拜礼,几年前他在大王府中见过,不想两位小君侯已长大了许多。
    小哥俩也很懂事,礼貌地向王亮问好,说了些感谢之言,听得王亮差点落泪。
    天杀的慕容老贼,竟然把大王逼迫至此。
    派寇遗提前送两位幼子前来,就是为交代后事做准备。
    万一鄴城军民无法顺利脱险,齐王一脉不至於绝后。
    王亮遣人把两位小郎君送回府邸,交由自家夫人亲自照料。
    .安平公已说服平阳太守梁广出兵救援,平阳军已启程,不日即將过境上党梁广这斯桀驁凶顽,打仗倒还不错。
    有他助战,大王脱困的希望更多了几分~”
    王亮请寇遗入城,两人並而行。
    寇遗听说梁广出兵救援,先是一喜,而后又急忙问道:“梁广过境上党,走哪条线路?”
    王亮不作多想,隨口答道:“走大路的话,自然是从发鳩山道入境,过长子、壶关、潞县,入壶口关走滏口陘下河北.....”
    寇遗眼皮子猛跳了几下,“平阳军所过皆是路川一带的险关重镇!
    王使君可曾想过,万一梁广图谋不轨,若是关防大开的话,上党一夜间易主矣!”
    王亮愣住,心臟猛地咯一下,“先生之意是..:::
    1
    寇遗道:“平阳军欲往河北,走职关陘乘船东进无疑最快。
    陆路的话,走职关或者天井关进入河內,也可直趋偽燕重镇野王!
    滏口陘虽然路程短,可山路难行,且东部关口掌握在燕军手中,走此道入冀州並不稳妥!
    梁广偏偏选择此道,只怕別有用心!”
    王亮瞪大眼,说话声有些发颤,“先生是说,梁广名为借道,实则想趁机夺占上党?”
    寇遗重重点头:“不无可能!不得不防!”
    王亮惊出一身冷汗,猛地拽住马韁,扭头大吼:“来人!快来人!”
    “使君?!”
    “派人快马去把曹杰追回来!”
    王亮怒吼著,脊背瞬间遭汗水浸透。
    寇遗不经意地提醒,他才反应过来,自己犯了多么愚蠢的错误。
    “传令沿途关防,此前军令作废!不得放平阳一兵一卒入境!”
    一连派出七八支快马,赶赴长子、壶关等地传令,王亮心中才稍稍镇定下来寇遗面色凝重,估算脚程的话,派去迎接平阳军的曹杰,最慢今日就能抵达发鳩山道。
    “事不宜迟,王使君最好亲自赶到长子,调集兵马屯驻城池,以防有失!”
    顿了顿,他又道:“我与使君同去,若此人真有吞併上党之心,就以齐王名义號召军民抗敌!”
    王亮直点头:“如此最好!”
    上党刚刚经歷战乱,人心正是浮动之时。
    若有人於梁广威名,献城投降的话,局势可就当真没救了。
    当即,王亮安顿好两位小君侯,调集三千步骑军,带上寇遗星夜赶赴长子..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6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