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思想武器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448章 思想武器
褚爽三十岁许,比年纪轻轻的谢澹更加稳重些,听出梁广是在故意逗弄他们,心里阵阵苦笑。
不过经此一闹,褚爽镇定了许多,在不至於冒犯的前提下正视这位北方梟雄,雄踞八郡之地的周王梁广。
即使按虚龄算,梁广也还不满二十五,只是常年戎旅显得肤色较暗,有种铜浇铁铸的光泽,蓄鬚多年嘴唇周围有了一圈黑,搭配稜角分明的五官,更显粗獷刚毅。
褚爽暗暗心惊,梁广一身大袖衫踞坐主位,虽是一脸慵懒举止隨意,可给他的感觉就像是面对一头俯臥的猛虎,隨时能显露凶相撕碎敌人。
当真是一位年轻雄主啊难怪能在短短数年內创下这份基业。
北人里,豪杰梟雄当真是层出不穷又想到入平阳以来一路上的见闻,不论是汾水东岸十余万顷良田,几条南来北往的阔道,还是平阳城里行人如织、商旅繁盛的景象,又或是汉鬍子弟共入学馆读书习文的场面....
太多印象令褚爽记忆深刻,这更让他对面前的周王梁广生出诸多好奇。
一位盖天下之勇的铁血强悍君王,治下王都竟然如此井井有条,汉胡民皆沐浴王化,文教气氛浓厚,商贾发达兴旺....
这还是江南普人印象里的北胡虏主?
褚爽细细打量梁广相貌,的確有燕国鲜卑的影子,可整体上与北方汉民无甚区別。
北方歷经这么多胡族君王统治,汉胡血脉融合在所难免,也是重归一统的必要前提。
褚爽更在意的是梁广会如何治理周国,如何对待传统汉家典章制度,如何对待治下汉胡民。
这一路上的见闻,让他心里基本有了判断。
均由和府兵两项立国制度的推行,更是让他忍不住惊呼天人奇想!
褚爽隱隱有预感,这位周王梁广,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令整个大晋为之颤慄的心腹大患!
就如肥水战前的坚一样!
谢澹虽是副使,可他病癒不久,身体还比较虚弱,胆识心智也不如褚爽,自从进到这小殿,拜会梁广后,就有种如坐针毡之感。
来时司马道子千叮方瞩,让他们仔细观察、分析梁广其人性情、品性,好为今后的朝廷决策提供依据。
可惜谢澹紧张之下,把司马道子的话拋之脑后,心里慌的一匹,脑袋里嗡嗡作乱。
梁广慢饮冰镇浆,把二人神情反应看在眼里。
这褚爽颇有应变之能,胆识也不错。
谢澹就差了许多,白瞎了谢安孙辈的出身。
这也反应出,南方高品冠族整体衰落,中下品士族和寒素反倒涌现出不少人才。
这种深刻的社会变化,也是晋室门阀衰落之后的大势所趋。
寒暄了一阵,褚爽揖礼道:“外臣有一事不明,斗胆向大王请教!”
“褚中郎请说!”
褚爽道:“大王接受符秦册封,却婉拒了我大晋天子颁下的册命詔,这究竟是何缘故?
外臣来时,天子吩附过,此次派外臣前来,只是礼节性出使,如果大王愿意接受我朝册封,待定下吉时,朝廷还会派遣更庞大的使团前来,代表天子进行册封!”
仪式规制上的问题,大王无须担心有不妥..:
梁广笑道:“褚中郎误会了,拒绝普室天子册封,並非是因为礼仪问题。
我非是普臣,与司马家也无干係,自然不该接受普室天子册封。
我仕秦三年,天王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建號立业,自然该接受长安天子册封~”
褚爽道:“可符秦非是正统.....
梁广摆摆手打断道:“符氏入主关中,得国至今已歷五世,虽说国势衰颓,
疆土分崩离析,可毕竟也曾是一统江北、幅员万里之王朝。
我身为秦臣,自奉命出镇平阳以来东征西討,歷时六年方才平定八郡之乱。
大秦天子以裂土封国酬我功勋,我自当以秦臣身份向长安符氏天子称藩!
我若接受普室册封,岂不是成了司马天子的藩臣?
可这周国八郡之土,和普室有何干係?
司马曜一道詔敕就想让我称臣,岂不是想得太美了些?”
褚爽额头再度渗出汗渍,跪坐一旁的谢澹更是不堪,低著头浑身都在发颤。
梁广话语里对普室的轻蔑令他们既惊且怒。
“大王误会了!”
褚爽连忙拱手,“昔年慕容偽也接受过晋室册封,燕王之號正是晋室所封....:”
梁广又打断道:“褚中郎的意思我明白,接受晋室册封,並不影响今后称王称帝,和普室也没有事实上的藩属关係。
只不过是卖司马家一个面子,承认晋室是华夏正统、天下共主!”
梁广顿了顿,斜著褚爽,语气十分玩味:“可我就是不想卖司马家这个面子!
永嘉南渡已过去八十二年,司马炽死在平阳已过去七十年,户骨早已化为腐土!
你告诉我,这八郡土地、百姓和司马家有何干係?
当年司马睿带著王导、王敦躲到建康另立朝廷,这江北天下就再和他司马家没有半点干係!
晋室不过是个偏安之国,你二人回去告诉司马睿、司马道子,摆正自己的位子,別以为他司马家可以凌驾於天下万民之上!”
褚爽涨红脸,方没想到梁广借题发挥,说出这样一番“大逆不道”的狂言!
谢澹又惊又怒,狂妄二字到了嘴边,却始终不敢出口。
褚爽深吸几口气才压下心中翻涌,梁广这番言语,倒也符合南朝土人心目中,狂傲骄横的北虏君王的形象...:
区別是,许多胡酋君主肇建基业之初,都乐於在形式上向普室称藩,获得普室册封,以此来笼络治下汉人土民。
符健获封三秦王,慕容偽获封燕王,都是个中先例....
梁广却不一样,並不屑於向普室称藩来提升政权合法性。
相反,听他口气,根本不承认当下的普室是华夏正统。
在他眼里,普室和东燕、西燕都是华夏大地上的割据政权而已.::,
褚爽只觉得,自己的心碎碎猛烈跳动了几下。
这又是梁广和所有出现过的北方君王不一样之处。
这份傲视天下的脾之態,令人心惊!
梁安獴紧双拳,胸膛有种汹涌澎湃之感。
阿兄当年的豪情壮志,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周在阿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上承两汉、下启纪元的新王朝。
晋室虽然也曾拥有整个天下,可一统时间不过短短三十六年。
如今偏安江南的普室,还不配以天下共主之姿,对我梁周进行册封!
梁广隨手搁下喝完的酒盅,挪动了下身子,让身后凭几更加舒服些。
司马家这套搞册封的把戏已经演了很多年了,除了能让江南士族短暂获得精神胜利,再无別的作用。
每次册封完北胡君王,普室朝廷都会联合士族向庶民百姓宣传一波,好像“精神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一般!
梁广不吃这一套,更不打算配合司马曜、司马道子、王国宝一千人演戏,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哄骗江南百姓。
老子呕心沥血耗费数年打下的江山,凭何要你司马家来册封?
若非要完成和平禪让的政治作秀,走完延揽人心的最后一步,他连选的封国詔都可以不用等,直接自称大周天王,也基本不影响梁周政权建立。
在掌握绝对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政权合法性问题也无需考虑。
强权即合法。
吕光都能带著一支秦军攻略凉州自称天王,更何况他魔下军队几乎全是一手建立,又置於府兵体系下,摆脱部帅权贵控制,完全听命於他一人。
隱忍至今,也不过是为了让关中诸氏更容易接受。
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周王梁广感念符氏恩德,接受符氏詔册封国,而不擅杀符氏宗室一人。
在如今世道,这是一个很容易打动人的故事。
四方战乱的世道,仁义才更加难得。
慕容垂当年不容於前燕皇帝慕容、太傅慕容评,不得不举家逃亡投奔关中原因之一就是慕容垂看中了符坚有这份仁义和心胸。
当初慕容垂若投奔建康,今日之局面只怕又要改写。
且不论慕容垂之后的反叛行径,当年若无他倒戈相向,王景略灭燕不会进展如此神速。
慕容氏不会因为慕容垂出走而人心离散,举国陷入一片惶恐动盪。
称慕容垂是灭燕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也是大秦快速吞併关东,彻底奠定北方一统的关键。
只可惜天王符坚没能看清掩盖在统一之下的族群矛盾和裂痕,又或是就算看清了也无力解决。
只能用南征灭普这个宏大命题,依赖於武力征服不断做大蛋糕,以此来维持国內统治。
天王究竟是怎么想的,梁广到现在也没能弄清楚,也没机会再去深究。
他在天王身边侍奉三年,跟隨天王完整走完南征之路,亲身经歷了大秦从鼎盛到衰颓,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总归是不少的。
这也算是摸著天王过河,为初生的梁周政权打下牢固根基。
梁广了眼坐立不安的褚爽、谢澹二人,笑道:“两位使者也无须紧张,我这一番话只针对司马家,並无敌视整个江南土族的意思!
当然,我也无意与贵国为敌....
褚爽勉强挤出一丝笑,周、晋尚未接壤,暂时也没有为敌的必要。
不过他心里知道,这种局面也许会很快打破。
隨著周国不断扩张,终有一日会成为晋室的心头之患。
昔日健接受三秦王册封前,建康朝廷也无人会想到,三十多年后,这个氏人政权差一点就要灭亡普室国祚..::
只可惜,以今日建康朝局,再无可能发动一场成规模的北伐。
谢玄已逝,找遍江东也找不出第二人堪当北伐统师。
何况北方经歷五年战乱,局势已经趋近於稳定,潼关以东,梁周和东西燕並立,滎阳、颖川之地还有个反覆横跳的翟魏。
如此局面下,朝廷北伐也很难取得进展。
不过梁广话里“只针对司马家”之言令褚爽有些费解,不太明白有何深意..,
他也不好得多问,涉及到普室皇族,稍有不慎回到建康只怕要遭难..:
褚爽余光警了眼谢澹,谢氏如今和会稽王走得太近,已经让士族群体颇为不满。
阳翟褚氏虽算不上高门,却也始终是士族一份子,屁股当然要坐在自身阶层一边。
司马道子揽权过重,危害的是全体士族的利益。
所以许多时候,褚爽面对谢澹时,也得多留几个心眼。
谢澹显然没有褚爽这些心思,他还在为梁广否认普室正统地位而愤愤不平。
如果普室不算正统,他们这些拥护司马家的士族又算什么?
拥护普室对抗北方胡虏,守住华夏正朔,是江南门阀政治里的最高级意识形態,也是普室政权存续至今的根本意义。
他祖父谢安,当年就是利用这份共识团结全体土族门阀,整合长江上下游防线,形成联动整体,最终在肥水成功击退秦军。
现在梁广一句话就否定了普室华夏正朔地位,把普室当作是天下割据势力的一员。
相当於从思想认知上,彻底否定普室政权存在的法理大义。
如果北方士民都接受了这套话术和认知,不再认为华夏正朔是偏安建康的普室,那么一旦再来一场统一大战,北方士民將不会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谢澹缩在袖袍里的手死死紧,他虽然年轻,也缺乏为官经验,可出身决定了他的视野与寒素庶民不同。
梁广这番言论的危害性不容小,一旦传开形成统一共识,对於晋室而言將会面临巨大压力。
谢澹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梁广此人,当真是如魏武一流的奸雄啊....
二人神情反应落在梁广眼里,只是笑而不语。
很好,两位江南精英阶层代表还是有些头脑的,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这世上,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朝局今后的走向。
司马道子这小子,年纪比他还小两岁,心思全在权术斗爭上,晋室在他的治理下,大概率按照既定轨跡一步步滑落深渊。
江南变局已经迎来关键转折点,人心正是浮乱动盪之际。
否定普室正朔地位,瓦解江南士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就是加剧混乱的有力思想武器。
当年南征让他看清楚了,对付普室不能单凭外部武力,还得先想办法从其內部著手。
只要一部分士人不再坚守普室正朔信念,整个士族门阀的思想都会开始动摇。
这也算是消除南北思想隔阁,化解意识对抗的第一步..::,
褚爽三十岁许,比年纪轻轻的谢澹更加稳重些,听出梁广是在故意逗弄他们,心里阵阵苦笑。
不过经此一闹,褚爽镇定了许多,在不至於冒犯的前提下正视这位北方梟雄,雄踞八郡之地的周王梁广。
即使按虚龄算,梁广也还不满二十五,只是常年戎旅显得肤色较暗,有种铜浇铁铸的光泽,蓄鬚多年嘴唇周围有了一圈黑,搭配稜角分明的五官,更显粗獷刚毅。
褚爽暗暗心惊,梁广一身大袖衫踞坐主位,虽是一脸慵懒举止隨意,可给他的感觉就像是面对一头俯臥的猛虎,隨时能显露凶相撕碎敌人。
当真是一位年轻雄主啊难怪能在短短数年內创下这份基业。
北人里,豪杰梟雄当真是层出不穷又想到入平阳以来一路上的见闻,不论是汾水东岸十余万顷良田,几条南来北往的阔道,还是平阳城里行人如织、商旅繁盛的景象,又或是汉鬍子弟共入学馆读书习文的场面....
太多印象令褚爽记忆深刻,这更让他对面前的周王梁广生出诸多好奇。
一位盖天下之勇的铁血强悍君王,治下王都竟然如此井井有条,汉胡民皆沐浴王化,文教气氛浓厚,商贾发达兴旺....
这还是江南普人印象里的北胡虏主?
褚爽细细打量梁广相貌,的確有燕国鲜卑的影子,可整体上与北方汉民无甚区別。
北方歷经这么多胡族君王统治,汉胡血脉融合在所难免,也是重归一统的必要前提。
褚爽更在意的是梁广会如何治理周国,如何对待传统汉家典章制度,如何对待治下汉胡民。
这一路上的见闻,让他心里基本有了判断。
均由和府兵两项立国制度的推行,更是让他忍不住惊呼天人奇想!
褚爽隱隱有预感,这位周王梁广,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令整个大晋为之颤慄的心腹大患!
就如肥水战前的坚一样!
谢澹虽是副使,可他病癒不久,身体还比较虚弱,胆识心智也不如褚爽,自从进到这小殿,拜会梁广后,就有种如坐针毡之感。
来时司马道子千叮方瞩,让他们仔细观察、分析梁广其人性情、品性,好为今后的朝廷决策提供依据。
可惜谢澹紧张之下,把司马道子的话拋之脑后,心里慌的一匹,脑袋里嗡嗡作乱。
梁广慢饮冰镇浆,把二人神情反应看在眼里。
这褚爽颇有应变之能,胆识也不错。
谢澹就差了许多,白瞎了谢安孙辈的出身。
这也反应出,南方高品冠族整体衰落,中下品士族和寒素反倒涌现出不少人才。
这种深刻的社会变化,也是晋室门阀衰落之后的大势所趋。
寒暄了一阵,褚爽揖礼道:“外臣有一事不明,斗胆向大王请教!”
“褚中郎请说!”
褚爽道:“大王接受符秦册封,却婉拒了我大晋天子颁下的册命詔,这究竟是何缘故?
外臣来时,天子吩附过,此次派外臣前来,只是礼节性出使,如果大王愿意接受我朝册封,待定下吉时,朝廷还会派遣更庞大的使团前来,代表天子进行册封!”
仪式规制上的问题,大王无须担心有不妥..:
梁广笑道:“褚中郎误会了,拒绝普室天子册封,並非是因为礼仪问题。
我非是普臣,与司马家也无干係,自然不该接受普室天子册封。
我仕秦三年,天王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建號立业,自然该接受长安天子册封~”
褚爽道:“可符秦非是正统.....
梁广摆摆手打断道:“符氏入主关中,得国至今已歷五世,虽说国势衰颓,
疆土分崩离析,可毕竟也曾是一统江北、幅员万里之王朝。
我身为秦臣,自奉命出镇平阳以来东征西討,歷时六年方才平定八郡之乱。
大秦天子以裂土封国酬我功勋,我自当以秦臣身份向长安符氏天子称藩!
我若接受普室册封,岂不是成了司马天子的藩臣?
可这周国八郡之土,和普室有何干係?
司马曜一道詔敕就想让我称臣,岂不是想得太美了些?”
褚爽额头再度渗出汗渍,跪坐一旁的谢澹更是不堪,低著头浑身都在发颤。
梁广话语里对普室的轻蔑令他们既惊且怒。
“大王误会了!”
褚爽连忙拱手,“昔年慕容偽也接受过晋室册封,燕王之號正是晋室所封....:”
梁广又打断道:“褚中郎的意思我明白,接受晋室册封,並不影响今后称王称帝,和普室也没有事实上的藩属关係。
只不过是卖司马家一个面子,承认晋室是华夏正统、天下共主!”
梁广顿了顿,斜著褚爽,语气十分玩味:“可我就是不想卖司马家这个面子!
永嘉南渡已过去八十二年,司马炽死在平阳已过去七十年,户骨早已化为腐土!
你告诉我,这八郡土地、百姓和司马家有何干係?
当年司马睿带著王导、王敦躲到建康另立朝廷,这江北天下就再和他司马家没有半点干係!
晋室不过是个偏安之国,你二人回去告诉司马睿、司马道子,摆正自己的位子,別以为他司马家可以凌驾於天下万民之上!”
褚爽涨红脸,方没想到梁广借题发挥,说出这样一番“大逆不道”的狂言!
谢澹又惊又怒,狂妄二字到了嘴边,却始终不敢出口。
褚爽深吸几口气才压下心中翻涌,梁广这番言语,倒也符合南朝土人心目中,狂傲骄横的北虏君王的形象...:
区別是,许多胡酋君主肇建基业之初,都乐於在形式上向普室称藩,获得普室册封,以此来笼络治下汉人土民。
符健获封三秦王,慕容偽获封燕王,都是个中先例....
梁广却不一样,並不屑於向普室称藩来提升政权合法性。
相反,听他口气,根本不承认当下的普室是华夏正统。
在他眼里,普室和东燕、西燕都是华夏大地上的割据政权而已.::,
褚爽只觉得,自己的心碎碎猛烈跳动了几下。
这又是梁广和所有出现过的北方君王不一样之处。
这份傲视天下的脾之態,令人心惊!
梁安獴紧双拳,胸膛有种汹涌澎湃之感。
阿兄当年的豪情壮志,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周在阿兄带领下,一定会成为上承两汉、下启纪元的新王朝。
晋室虽然也曾拥有整个天下,可一统时间不过短短三十六年。
如今偏安江南的普室,还不配以天下共主之姿,对我梁周进行册封!
梁广隨手搁下喝完的酒盅,挪动了下身子,让身后凭几更加舒服些。
司马家这套搞册封的把戏已经演了很多年了,除了能让江南士族短暂获得精神胜利,再无別的作用。
每次册封完北胡君王,普室朝廷都会联合士族向庶民百姓宣传一波,好像“精神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一般!
梁广不吃这一套,更不打算配合司马曜、司马道子、王国宝一千人演戏,拿这件事大做文章哄骗江南百姓。
老子呕心沥血耗费数年打下的江山,凭何要你司马家来册封?
若非要完成和平禪让的政治作秀,走完延揽人心的最后一步,他连选的封国詔都可以不用等,直接自称大周天王,也基本不影响梁周政权建立。
在掌握绝对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政权合法性问题也无需考虑。
强权即合法。
吕光都能带著一支秦军攻略凉州自称天王,更何况他魔下军队几乎全是一手建立,又置於府兵体系下,摆脱部帅权贵控制,完全听命於他一人。
隱忍至今,也不过是为了让关中诸氏更容易接受。
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周王梁广感念符氏恩德,接受符氏詔册封国,而不擅杀符氏宗室一人。
在如今世道,这是一个很容易打动人的故事。
四方战乱的世道,仁义才更加难得。
慕容垂当年不容於前燕皇帝慕容、太傅慕容评,不得不举家逃亡投奔关中原因之一就是慕容垂看中了符坚有这份仁义和心胸。
当初慕容垂若投奔建康,今日之局面只怕又要改写。
且不论慕容垂之后的反叛行径,当年若无他倒戈相向,王景略灭燕不会进展如此神速。
慕容氏不会因为慕容垂出走而人心离散,举国陷入一片惶恐动盪。
称慕容垂是灭燕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也是大秦快速吞併关东,彻底奠定北方一统的关键。
只可惜天王符坚没能看清掩盖在统一之下的族群矛盾和裂痕,又或是就算看清了也无力解决。
只能用南征灭普这个宏大命题,依赖於武力征服不断做大蛋糕,以此来维持国內统治。
天王究竟是怎么想的,梁广到现在也没能弄清楚,也没机会再去深究。
他在天王身边侍奉三年,跟隨天王完整走完南征之路,亲身经歷了大秦从鼎盛到衰颓,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总归是不少的。
这也算是摸著天王过河,为初生的梁周政权打下牢固根基。
梁广了眼坐立不安的褚爽、谢澹二人,笑道:“两位使者也无须紧张,我这一番话只针对司马家,並无敌视整个江南土族的意思!
当然,我也无意与贵国为敌....
褚爽勉强挤出一丝笑,周、晋尚未接壤,暂时也没有为敌的必要。
不过他心里知道,这种局面也许会很快打破。
隨著周国不断扩张,终有一日会成为晋室的心头之患。
昔日健接受三秦王册封前,建康朝廷也无人会想到,三十多年后,这个氏人政权差一点就要灭亡普室国祚..::
只可惜,以今日建康朝局,再无可能发动一场成规模的北伐。
谢玄已逝,找遍江东也找不出第二人堪当北伐统师。
何况北方经歷五年战乱,局势已经趋近於稳定,潼关以东,梁周和东西燕並立,滎阳、颖川之地还有个反覆横跳的翟魏。
如此局面下,朝廷北伐也很难取得进展。
不过梁广话里“只针对司马家”之言令褚爽有些费解,不太明白有何深意..,
他也不好得多问,涉及到普室皇族,稍有不慎回到建康只怕要遭难..:
褚爽余光警了眼谢澹,谢氏如今和会稽王走得太近,已经让士族群体颇为不满。
阳翟褚氏虽算不上高门,却也始终是士族一份子,屁股当然要坐在自身阶层一边。
司马道子揽权过重,危害的是全体士族的利益。
所以许多时候,褚爽面对谢澹时,也得多留几个心眼。
谢澹显然没有褚爽这些心思,他还在为梁广否认普室正统地位而愤愤不平。
如果普室不算正统,他们这些拥护司马家的士族又算什么?
拥护普室对抗北方胡虏,守住华夏正朔,是江南门阀政治里的最高级意识形態,也是普室政权存续至今的根本意义。
他祖父谢安,当年就是利用这份共识团结全体土族门阀,整合长江上下游防线,形成联动整体,最终在肥水成功击退秦军。
现在梁广一句话就否定了普室华夏正朔地位,把普室当作是天下割据势力的一员。
相当於从思想认知上,彻底否定普室政权存在的法理大义。
如果北方士民都接受了这套话术和认知,不再认为华夏正朔是偏安建康的普室,那么一旦再来一场统一大战,北方士民將不会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谢澹缩在袖袍里的手死死紧,他虽然年轻,也缺乏为官经验,可出身决定了他的视野与寒素庶民不同。
梁广这番言论的危害性不容小,一旦传开形成统一共识,对於晋室而言將会面临巨大压力。
谢澹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梁广此人,当真是如魏武一流的奸雄啊....
二人神情反应落在梁广眼里,只是笑而不语。
很好,两位江南精英阶层代表还是有些头脑的,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这世上,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朝局今后的走向。
司马道子这小子,年纪比他还小两岁,心思全在权术斗爭上,晋室在他的治理下,大概率按照既定轨跡一步步滑落深渊。
江南变局已经迎来关键转折点,人心正是浮乱动盪之际。
否定普室正朔地位,瓦解江南士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就是加剧混乱的有力思想武器。
当年南征让他看清楚了,对付普室不能单凭外部武力,还得先想办法从其內部著手。
只要一部分士人不再坚守普室正朔信念,整个士族门阀的思想都会开始动摇。
这也算是消除南北思想隔阁,化解意识对抗的第一步..::,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8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