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其他小说 > 总裁他偏要捧我 > 总裁他偏要捧我 第17节

总裁他偏要捧我 第17节

推荐阅读:烦人[综英美] 刺客竟是我自己我穿成了年代文女主的炮灰恶婆婆御兽,从养猪开始保护我方病美人小竹马!男朋友,谈一送十拯救系统[快穿]一拳打老实了神三群聊:三国娘子何日飞升

    quot;有点。quot;林砚诚实地说,quot;像第一次试镜。quot;
    飞机冲上云霄时,小哲已经睡着了。林砚望着舷窗外的云海,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他第一次坐飞机去试镜,紧张得一直握着扶手。而现在,他的右手被顾承淮紧紧握着,左手轻轻搭在小哲身上。
    quot;睡会儿吧。quot;顾承淮替他盖好毛毯,quot;到了叫你。quot;
    林砚闭上眼睛,却没有睡意。他在心里描摹着接下来的旅程:老家长满青苔的石阶,冰岛黑色的沙滩,挪威的冰川,还有无数个未知的明天。
    这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归途,但一定是通往内心的必经之路。而最好的部分是,这次他不是独行。
    飞机穿过云层,迎来一片晴空。万米高空上,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38章 长路
    飞机降落在南方小城的机场时,正值梅雨季。空气湿热,跑道上的积水映着灰蒙蒙的天空。林砚抱着熟睡的小哲走下舷梯,恍惚间像是回到了童年。
    顾承淮撑开一把黑色的伞,将父子二人拢在伞下。保镖沉默地跟在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quot;和记忆里不一样了。quot;林砚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高楼。
    quot;十五年,够一个城市脱胎换骨。quot;顾承淮握着他的手。
    车队驶入老城区,在一条青石板路前停下。巷子太窄,车开不进去。顾承淮率先下车,很自然地从林砚怀里接过小哲。孩子在他肩头蹭了蹭,继续安睡。
    雨中的老街保持着旧时模样。青苔在墙根蔓延,老榕树的气根垂落如帘。有老人坐在屋檐下打盹,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着粤剧。
    林砚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停下。门楣上quot;林宅quot;二字已经模糊,锁孔锈迹斑斑。
    quot;要进去吗?quot;顾承淮问。
    林砚摇头:quot;就这样看看就好。quot;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看见年幼的自己蹲在门槛上吃西瓜,母亲在井边洗衣服,父亲骑着二八大杠下班归来。那些被他刻意封存的画面,原来从未褪色。
    quot;去后山吧。quot;他轻声说。
    墓园在城郊的山坡上。雨水将石阶洗得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白玉兰的香气。顾承淮抱着小哲走在前面,步伐稳健。林砚跟在后面,看着他宽阔的背影,忽然理解了什么叫quot;归途quot;。
    父母的合葬墓很干净,像是有人定期打扫。墓碑前放着新鲜的白菊。林砚怔怔地看着那束花。
    quot;我请人照看着。quot;顾承淮解释,quot;想着总有一天要带你回来。quot;
    小哲醒了,揉着眼睛从顾承淮怀里下来。他好奇地打量着墓碑,又看看林砚。
    quot;这是爷爷奶奶。quot;林砚蹲下身,指着墓碑上的照片,quot;爸爸小时候,他们就去了很远的地方。quot;
    小哲似懂非懂,却郑重其事地对着墓碑鞠了三个躬。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放在白菊旁边。
    quot;给爷爷奶奶吃。quot;他奶声奶气地说。
    那一刻,林砚的泪水终于决堤。他跪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肩膀剧烈地颤抖。顾承淮没有安慰,只是将手轻轻放在他肩上,像一座沉默的山。
    雨渐渐停了。夕阳穿透云层,将漫山遍野的墓碑染成金色。
    下山时,小哲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林砚回头望去,父母的墓碑在夕阳中泛着温暖的光。他忽然明白,有些告别从未完成,但有些重逢一直都在发生。
    当晚他们住在县城的酒店。小哲睡下后,林砚站在窗前看夜景。这座小城正在苏醒,霓虹灯次第亮起,与记忆中的煤油灯重叠。
    quot;想留下吗?quot;顾承淮从身后抱住他。
    林砚摇头:quot;只是来看看。quot;
    第二天清晨,他们去了林砚曾经就读的小学。操场上的梧桐树还在,教室的窗户却已经换了新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树荫下看书,听见脚步声抬起头。
    quot;王老师?quot;林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人推了推老花镜,打量他许久,忽然笑了:quot;是林家小子啊!成了大明星了!quot;
    王老师是林砚的语文老师,也是第一个发现他表演天赋的人。那年学校汇演,是他力排众议,让林砚这个quot;问题学生quot;出演了主角。
    quot;您还记得我?quot;
    quot;怎么不记得!quot;老人爽朗地笑,quot;你当年在台上忘词,现编了三大段,把评委都唬住了!quot;
    顾承淮站在一旁,看着林砚与老师交谈时发亮的眼睛,那是他在任何领奖台上都不曾有过的神采。
    告别时,王老师拉着林砚的手说:quot;孩子,人能记住来路是好事。但别忘了,前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quot;
    回酒店的路上,林砚格外沉默。直到小哲嚷着要吃冰淇淋,他才回过神来。
    quot;下一站去哪?quot;顾承淮问,仿佛他们只是在度一个寻常的周末。
    quot;往北走吧。quot;林砚望着车窗外,quot;我想看看冬天的松花江。quot;
    在飞往哈尔滨的航班上,林砚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归途》的文档还停留在最后一页,光标安静地闪烁着。他想了想,新建了一个章节,标题是quot;启程quot;。
    小哲趴在他膝上画画,画上是四个小人站在彩虹下——这次他画了两个大人,两个小孩。
    quot;这是爸爸和爹地,quot;他指着画解释,quot;这是我和妹妹。quot;
    林砚和顾承淮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温柔的笑意。
    飞机开始下降,舷窗外是北国银装素裹的大地。林砚合上电脑,握住顾承淮的手。掌心相贴的温度,比任何奖项都让他安心。
    长路漫漫,但归途有你。
    第39章 微光
    哈尔滨的冬天冷得刺骨,松花江面冻成一面巨大的镜子。小哲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像只笨拙的小熊在冰面上蹒跚学步,每次快要摔倒时都会被顾承淮稳稳扶住。
    林砚站在岸边,看着这一幕不自觉地微笑。他呵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霜,相机镜头后的世界却格外清晰。
    quot;爹地!看我!quot;小哲在冰上转圈,张开双臂保持平衡。顾承淮单膝跪在冰面上,用手机记录着孩子每一个笨拙又可爱的动作。
    这是他们旅程的第三个月。从南方小城到北国冰城,从湿润的雨季到干冷的冬季,林砚的《归途》手稿已经写了七万字,却始终觉得还差最后一块拼图。
    傍晚回到酒店,小哲累得在沙发上睡着了。林砚为他盖好毯子,转身看见顾承淮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江面上的点点灯火。
    quot;在想什么?quot;林砚走过去,与他并肩。
    quot;想起你拍《望北》时,在冰面上摔倒十七次。quot;顾承淮的声音很轻,quot;当时我在监视器后,很想叫停。quot;
    林砚惊讶:quot;你从没说过。quot;
    quot;因为知道你不会停。quot;顾承淮转头看他,quot;就像现在,你明明很累,却还在找那个'答案'。quot;
    被说中心事,林砚沉默片刻:quot;我只是……不想辜负这段旅程。quot;
    quot;你永远不会辜负任何事。quot;顾承淮握住他冰凉的手,quot;除了或许会辜负自己的疲惫。quot;
    那晚林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走在无尽的雪原上,远处有光,却怎么也追不上。醒来时凌晨三点,身边空无一人。他走出卧室,发现书房门缝下透出微光。
    推开门,顾承淮正在看《归途》的手稿。台灯在他侧脸投下温柔的阴影,指尖停留在最新写就的章节。
    quot;怎么醒了?quot;顾承淮抬头。
    quot;这句话不对。quot;林砚指着屏幕上自己写的一段话——quot;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quot;。
    quot;哪里不对?quot;
    quot;太功利了。quot;林砚在书房里踱步,quot;好像休息只是为了积蓄力量,就像充电。quot;
    顾承淮合上电脑,静静等他继续说。
    quot;可是你看小哲,quot;林砚望向客厅里熟睡的孩子,quot;他玩耍不是为了学习,睡觉不是为了起床。存在本身就是意义。quot;
    窗外,哈尔滨的夜空开始飘雪。雪花在路灯的光晕中飞舞,像一场无声的仪式。
    quot;我好像明白了。quot;林砚轻声说,quot;我不是在找答案,我是在找……quot;
    quot;找什么?quot;
    quot;找不需要答案的勇气。quot;
    第二天,他们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鸽子在广场上觅食,教堂的穹顶在冬日晴空下闪着金光。小哲兴奋地追着鸽子跑,笑声在古老的墙壁间回荡。
    林砚坐在长椅上,看着顾承淮陪小哲喂鸽子。那个在商界叱咤风云的男人,此刻蹲在地上,耐心地教孩子如何轻轻托起鸽食。
    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王老师说的话。记住来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每一步。
    傍晚,他们登上了开往雪乡的火车。软卧车厢里,小哲趴在车窗上看风景,不时发出惊叹。林砚继续修改手稿,这次他删掉了许多刻意的感悟,只留下最朴素的记录。
    quot;要听听吗?quot;他问顾承淮。
    顾承淮放下手中的书,点了点头。
    林砚开始读:quot;第十三天,小雨。老家巷口的榕树还在,树下的石凳换成了塑料椅。第九十七天,晴。松花江上的冰裂了一道缝,小哲说那是大江在呼吸……quot;
    他的声音很轻,伴着火车规律的哐当声。小哲不知何时睡着了,顾承淮的目光始终落在他脸上。
    读到最后,林砚合上手稿:quot;其实这本书,是写给你的。quot;
    quot;我知道。quot;
    quot;你怎么……quot;
    quot;从你写第一个字开始。quot;顾承淮从随身行李中取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quot;而我这里,也有一本。quot;
    林砚接过笔记本翻开。里面是顾承淮的字迹,记录着这趟旅程的另一个版本:
    quot;第一天。他站在老宅门前,手指在发抖。第一百天。他在冰城夜市吃了三串糖葫芦,笑了四次。quot;
    每一页都写着细碎的观察,没有抒情,没有议论,只是忠实地记录着林砚的每一个瞬间。
    quot;为什么……quot;林砚的声音哽咽。
    quot;因为你的归途,quot;顾承淮看着他,quot;就是我的朝圣路。quot;
    火车穿过隧道,车厢内忽明忽暗。在光与影的交错中,他们接了一个带着泪味的吻。
    抵达雪乡时已是深夜。木屋窗外,大红灯笼在雪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小哲在新床上翻滚,兴奋得睡不着。
    quot;明天要去堆雪人!quot;他嚷嚷着,quot;要堆一个爸爸,一个爹地,一个我,还要堆一个妹妹!quot;
    林砚和顾承淮相视而笑。在这个冰雪覆盖的童话世界里,所有的遗憾都得以弥补,所有的等待都值得。
    深夜,林砚独自走出木屋。雪已经停了,满天星斗低垂,仿佛触手可及。他站在齐膝的积雪中,呵出的白气融进清冷的空气。
    顾承淮拿着大衣走出来,为他披上。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5656/641740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