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浓云渐合
推荐阅读:最佳良婿秦浩、错嫁随军,禁欲大佬宠妻上瘾、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晦朔光年、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抽出修仙功法,我反手上交国家、朋友妻、政敌驯养指南 1v1 H、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第514章 浓云渐合
上元节的夜空之下,汴京千里之外的扬州亦有星火点缀,烟沿着淮河一线寥落绽开,却远不及汴京那般绚烂壮阔。
而扬州虽特意在今日开了宵禁,但与汴京的彻夜欢腾相比,这里的上元节便难免显得局促而冷清了。
城东,紧邻漕运码头的一片仓储区。时过午夜,扬州的喧嚣已然沉寂,这边更是早就与热闹不沾边,此时唯有一两处库房还亮着微光。
其中一间堆放麻包的后仓里,地面的一块厚重木板被人移开,露出向下的石阶。昏暗的油灯光晕从下方溢出,映出几张沉默的脸。
李星云站在地下室的中央,身上仍穿着日间宴请朝臣时的袍服,只是外罩了一件不起眼的深色斗篷。
张子凡立在他身侧,脸色在昏黄光线下显得有些黯淡,眉头微蹙。
似天猛星李嗣骁,天机星司马晦二人,则一个按刀立在入口边,一个坐在桌旁正在推演着一副残局。
脚步声从通道外间传来,沉稳,密集,却并不杂乱,由远及近。
入口处的门扉无声滑开,一道窈窕身影率先步入,正是石瑶。她今日只一身深色劲装,衬得面容愈发白皙。她轻轻一礼,侧身让开。
紧接着,人影络绎而入。
他们穿着各异,有穿吴军低阶都头、营指挥戎服的;有着扬州府衙差役皂衣,书吏公服的;亦有作码头力夫、商贾打扮的。
这些人身份各异,年龄不一,许多人都面貌普通,几乎是丢入人海便再难辨认的那种。但能见每一个人眼神都甚是沉静,步履稳健轻盈。
他们鱼贯而入,悄无声息,自动依序排开,竟将这间不小的密室站得满满当当,却无半分拥挤喧哗。
目光一时间便齐齐聚焦于李星云身上。
石瑶上前一步:“陛下,人已到齐。江南道不良人,自大帅三十年前布局至今,各级司职共计三百七十一人,今夜能至扬州者,皆在此处。余者分散楚、越、闽地军中及要害衙司,最高者官至振武副将、节度参军。大帅三十年苦心,俱托于陛下。”
李星云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旁边的张子凡亦有些神色怔然。
他们二人都知道袁天罡手下力量深不可测,布局深远,但当这股潜藏的力量如此具象的展现在眼前时,那股压迫感仍然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想。
这不是千军万马,却比千军万马更深植于江南水土。虽平日无形,但一旦发动,便可地动山摇。
为首一名作营指挥打扮的汉子,脸颊有一道旧疤,他率先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天勇星麾下,黑云长剑都左厢第一营指挥使王庚,率扬州左近不良人众,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身后众人齐刷刷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低沉的声音汇聚成一声,在密室中回荡。
李星云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情绪,上前一步,将王庚虚扶起身:“诸位请起。”
众人起身肃立,静待指令。
李星云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掠过,看到的是一张张被岁月和隐秘蛰伏刻画出痕迹的面孔。
他们潜伏于淤泥之中,所求为何?
李星云开口,声音初时略显干涩,但迅速稳定下来:“袁……大帅将你们交予朕之手。今日召见诸位,朕欲行之事,想必诸位已有所察。”
无人应答,沉默即是认可。
“徐温、张颢之辈,把持朝政,架空君权,视江南为私产,挟民意以自重。北朝大军压境在即,彼辈不思团结御侮,安顿民生,反欲加税募兵,盘剥百姓,以求苟延残喘,甚至不惜裹挟朕与皇后,行螳臂当车之举。此等行径,非为国,实为祸国!非为民,实为戕民!””
地下室内,只有李星云的声音在有限的空间里低回。
“朕,不愿见江南百姓因权贵私欲而重陷战火,流离失所。故欲拨乱反正,重整朝纲,诛除国蠹,还政于朝,亦为江南谋一出路。”李星云停顿了一下,扫过眼前众人,“此事,需借重诸位之力。”
王庚此时遂再度沉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吾等身为不良人,奉命唯谨。陛下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身后众人,齐声低应。
李星云看着他们,缓缓点头:“好,朕需你们各归其位,严密监控徐、张及其党羽严可求、钟泰章等一切动向,兵力布防、人员往来、府邸虚实,巨细无遗;联络策反仍心向吴王或对徐张不满之军中旧部、朝中官吏;秣马厉兵,静待朕之号令。时机一到,朕要这扬州城内,逆党尽除,权柄重归于手!”
“遵命。”众人齐声应诺,无半分犹豫。
“去吧。”李星云挥了挥手。
没有多余的言语,众人如同来时一般,再次躬身行礼,继而依次转身,融入通道的黑暗,脚步声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室内重归空旷,只剩下李星云、张子凡二人,以及那盏摇曳的油灯。
良久,李星云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他转向张子凡,却见好友眉头紧锁,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飘忽,竟似心事重重。
“子凡?”李星云唤道,“此处再无外人,方才见你便神色不对,可是觉得我所行太过冒险?””
张子凡蓦的回神,摇了摇头:“不。徐温、张颢已生异心,若不动手,我等皆为鱼肉。当断则断,李兄,你做得对。”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艰难地组织语言,“只是……我另有一事,心中纷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你我之间,还有何不可言?”李星云走到他身旁。
张子凡抬眼看他,眼神复杂至极,挣扎了片刻,才低声道:“陆姑娘……曾隐约向我提及,那两位护送她南下的天师府高人,似乎……与我有些渊源。且二人当时所用姓名身份皆为伪装,实为玄武山消失多年的天师张玄陵,与祭酒真人许幻……”
李星云一怔,点头道:“是,师妹也同我提过一句,说那张真人与你之间可能有些牵扯,只是没多讲,我当时只当说你们都姓张,也未曾细问……”
“不必问了。”张子凡打断他,笑容苦涩,“我已清楚了。他们……不仅又来找过我,我还见到了…李嗣源。”
“李嗣源?你义父?”李星云真正吃了一惊,“他不是一年前就已……”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死在太原覆灭之乱中,我当初亦是这般认为……”
张子凡语气干涩,“但他没有死,张天师他们告诉我,他当初是假死,之前那个与晋王李存勖一并出塞的李存仁,实则便是他……后来云州陷落,他落在了你九哥手里。但萧砚没有杀他,而是废了他全身武功,将他交给了张天师。”
说到此处,张子凡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李嗣源那张脸,那张曾经威严沉鸷、令他敬畏又疏离的义父的脸,如今枯槁如朽木,眼神浑浊涣散,蜷缩在角落里,看到他时露出的那种乞怜与恐惧,让他胃里一阵翻腾。
而李星云尚在错愕,刚想说些什么,便听张子凡又道:
“并且,张天师他们说,我本是他们之子。当年李嗣源为谋夺天师府绝学‘五雷天心诀’,趁玄冥教围攻天师府时出手偷袭,将尚在襁褓中的我……强行夺走。张天师亦在重伤的情况下被他拍下悬崖,从此心神俱损,疯癫漂泊十余年。而李嗣源抚养我成人,视若己出是假,将我当作一枚棋子,一个未来用以掌控天师府、甚至满足他更多野心的工具才是真……”
张子凡甚至轻轻笑了一下,只不过那笑声比哭还难听,他闭着眼:
“如今,我那好义父武功尽废,在张天师拿出的铁证面前,在我面前,他为了苟活,亲口承认了。甚至,他还供认了更多龌龊,比如杀害我四叔李存仁,假冒其身份金蝉脱壳……”
李星云彻底怔住,震惊无言,他万万没想到张子凡的身世背后,竟藏着如此血腥残酷的真相。而那通文馆圣主,晋王义子,竟又是如此之人……
认贼作父,世间还有何痛胜于此?
他看着好友痛苦的神情,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安慰。
而张子凡睁开眼,只是颓然坐下,目光中充满了迷茫与痛苦:
“李兄,我…虽自幼便觉他待我,严苛多于慈爱,掌控胜过关怀,心中也并非毫无疑虑。但十余年养育之名,朝夕相处……我从未想过,真相竟是如此不堪。这份父子之情,从头至尾,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养育之恩是假,夺亲之恨是真…我……”
他抬手按住额头,手指微微颤抖。
李星云沉默听着,他能感受到张子凡心下那惊涛骇浪般的混乱与痛苦。毕竟这等冲击,对任何人来讲,都无异于整个世界的崩塌。
张子凡顿了顿,声音更加悲伤:“而我的生身父母历尽磨难,寻了我十几年。如今终于找到,我本该……可他们此来,却是又劝我归顺中原,并以此影响江南文武。我若认他们,近乎必然要背弃与你同进的誓言;我若坚持与你共守江南,又……何以面对他们期盼哀恸的面容?”
“一面是生身父母,血脉相连,所言大义凛然;一面是……虽有仇怨,却也有十余年养育之实的义父,如今凄惨落魄;一面是李兄你,与我相交于微时,誓共进退的兄弟。李兄,我……该如何自处?”
他看向李星云,声音里竟然带上了几分哀恳:“我并非是有意想隐瞒你,只是此事……太过突然,我自己尚且理不清头绪,更不知从何说起。更怕……一旦说出口,你我之间,再难回到从前,徒增你的烦扰。”
“李兄,我张子凡虽无大才,但此生认你为兄弟,并非因你是李唐血脉或这皇帝的身份,只因你是那个与我一并偷酒喝的李星云,是那个愿意闯安乐阁将我救出来的兄弟。共进退,同生死,此心绝不更改……”
地下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油灯的光芒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石壁上,拉得很长。
许久,李星云缓缓上前一步,伸出手,重重按在张子凡的肩上。
“张子凡,我李星云认你这个兄弟,同样也不是因为你是什么通文馆的少主,更不是因为你可能是天师府的传人,更与你父亲是谁,毫无干系。我认的,是当年在方山伽耶寺里,那个愿意陪我喝酒、听我胡说八道、在我最狼狈时却没有转身离开的张子凡。是那个明知前路艰难,仍选择跟我来这江南的张子凡。”
他直视着张子凡眼中的波澜:“人生在世,有所抉择,必有代价。但无论你最终如何决定,是认祖归宗,还是留下与我并肩,你我是兄弟这件事,不会变。遵循你的本心,不必因我而束手束脚。你只需记得,你我兄弟,始于江湖,患难于生死,岂因世事翻覆而更易?”
张子凡肩头微微一颤,反手握住李星云的手臂,用力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热泪盈眶道:“……多谢。”
——————
扬州城外,荒废的河神庙浸在浓稠的夜色里,残破的神像在月光投下的光影中显得面目模糊。
十数道黑影如鬼魅般悄然而至,聚于斑驳庭院。正是方才自李星云处领命离去的那些不良人头目,竟有十余人去而复返,悄无声息的汇聚于此。
他们静立如雕塑,亦不多言,只是默然等候。
片刻,轻微的脚步声从庙殿深处传来。
镜心魔率先踱出,脸上依旧挂着那标志性的伶人装扮,似笑非笑。一旁,石瑶敛手放于腹前静立,宛如影子。
最后,一个身影缓缓走出。
其容貌与李星云几乎无异,在月光下略显苍白,眼神却不再是昔日在太原时的愤懑浮躁,而是沉淀为一种近乎漠然的东西。
他只是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院中肃立的不良人众,并无言语。
身材魁伟的奎因抱臂跟于其后。
镜心魔上前一步:“诸位辛苦。大帅有令,江南之事,已全权交由殿下统筹。”
他侧身,向身旁人微微躬身示意,继而又面向众人,道:“殿下有任何吩咐,如同大帅亲临,尔等需竭力效命,不得有误。”
众人齐齐向那人躬身行礼,动作整肃,沉默无声。
假李掠过众人,心中那股翻腾的激动几乎要破胸而出,但最终只是声音平稳道:“不必多礼。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诸位皆是大帅苦心栽培的栋梁,日后还需倚重各位。”
镜心魔脸上堆着笑,接话道:“殿下仁厚。不过大帅亦言,江南局势错综,危如累卵,北军铁蹄南下在即,非铁血手腕不能阻挡。殿下当效仿昔日太宗皇帝,雷厉风行,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争一席人主之名。”
石瑶此时亦上前一步,平静道:“大帅有令,我不良人仍依前计行事,辅佐殿下。江南诸般逆势,皆需汇聚于殿下旗号之下,方能在这废墟之上,重开新局。”
这番话说得隐晦,但假李分明听得明白,此时此刻,他终于看到自己挣脱替身的阴影,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即便台下或许是万丈深渊。
院中不良人齐齐单膝跪地,向假李行礼,动作与方才在密室中一般无二。
假李接受了这份跪拜,微微颔首,思忖片刻后,却是依旧惜字如金:“各行其是。”
众人领命,再次悄然退散,融入夜色。
镜心魔便走到假李身边,仰头看着他,笑道:“殿下放心,一切皆有安排。你只需耐心等待,待到火光冲天之时,便是龙飞九五之刻。这江南,这天下,终有殿下一席之地……”
假李没有看他,只是眺望着远处扬州城模糊的轮廓,袖中的手缓缓握紧。
天边,浓云渐合,星月无光。
(本章完)
上元节的夜空之下,汴京千里之外的扬州亦有星火点缀,烟沿着淮河一线寥落绽开,却远不及汴京那般绚烂壮阔。
而扬州虽特意在今日开了宵禁,但与汴京的彻夜欢腾相比,这里的上元节便难免显得局促而冷清了。
城东,紧邻漕运码头的一片仓储区。时过午夜,扬州的喧嚣已然沉寂,这边更是早就与热闹不沾边,此时唯有一两处库房还亮着微光。
其中一间堆放麻包的后仓里,地面的一块厚重木板被人移开,露出向下的石阶。昏暗的油灯光晕从下方溢出,映出几张沉默的脸。
李星云站在地下室的中央,身上仍穿着日间宴请朝臣时的袍服,只是外罩了一件不起眼的深色斗篷。
张子凡立在他身侧,脸色在昏黄光线下显得有些黯淡,眉头微蹙。
似天猛星李嗣骁,天机星司马晦二人,则一个按刀立在入口边,一个坐在桌旁正在推演着一副残局。
脚步声从通道外间传来,沉稳,密集,却并不杂乱,由远及近。
入口处的门扉无声滑开,一道窈窕身影率先步入,正是石瑶。她今日只一身深色劲装,衬得面容愈发白皙。她轻轻一礼,侧身让开。
紧接着,人影络绎而入。
他们穿着各异,有穿吴军低阶都头、营指挥戎服的;有着扬州府衙差役皂衣,书吏公服的;亦有作码头力夫、商贾打扮的。
这些人身份各异,年龄不一,许多人都面貌普通,几乎是丢入人海便再难辨认的那种。但能见每一个人眼神都甚是沉静,步履稳健轻盈。
他们鱼贯而入,悄无声息,自动依序排开,竟将这间不小的密室站得满满当当,却无半分拥挤喧哗。
目光一时间便齐齐聚焦于李星云身上。
石瑶上前一步:“陛下,人已到齐。江南道不良人,自大帅三十年前布局至今,各级司职共计三百七十一人,今夜能至扬州者,皆在此处。余者分散楚、越、闽地军中及要害衙司,最高者官至振武副将、节度参军。大帅三十年苦心,俱托于陛下。”
李星云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旁边的张子凡亦有些神色怔然。
他们二人都知道袁天罡手下力量深不可测,布局深远,但当这股潜藏的力量如此具象的展现在眼前时,那股压迫感仍然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想。
这不是千军万马,却比千军万马更深植于江南水土。虽平日无形,但一旦发动,便可地动山摇。
为首一名作营指挥打扮的汉子,脸颊有一道旧疤,他率先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天勇星麾下,黑云长剑都左厢第一营指挥使王庚,率扬州左近不良人众,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身后众人齐刷刷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低沉的声音汇聚成一声,在密室中回荡。
李星云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情绪,上前一步,将王庚虚扶起身:“诸位请起。”
众人起身肃立,静待指令。
李星云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掠过,看到的是一张张被岁月和隐秘蛰伏刻画出痕迹的面孔。
他们潜伏于淤泥之中,所求为何?
李星云开口,声音初时略显干涩,但迅速稳定下来:“袁……大帅将你们交予朕之手。今日召见诸位,朕欲行之事,想必诸位已有所察。”
无人应答,沉默即是认可。
“徐温、张颢之辈,把持朝政,架空君权,视江南为私产,挟民意以自重。北朝大军压境在即,彼辈不思团结御侮,安顿民生,反欲加税募兵,盘剥百姓,以求苟延残喘,甚至不惜裹挟朕与皇后,行螳臂当车之举。此等行径,非为国,实为祸国!非为民,实为戕民!””
地下室内,只有李星云的声音在有限的空间里低回。
“朕,不愿见江南百姓因权贵私欲而重陷战火,流离失所。故欲拨乱反正,重整朝纲,诛除国蠹,还政于朝,亦为江南谋一出路。”李星云停顿了一下,扫过眼前众人,“此事,需借重诸位之力。”
王庚此时遂再度沉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吾等身为不良人,奉命唯谨。陛下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身后众人,齐声低应。
李星云看着他们,缓缓点头:“好,朕需你们各归其位,严密监控徐、张及其党羽严可求、钟泰章等一切动向,兵力布防、人员往来、府邸虚实,巨细无遗;联络策反仍心向吴王或对徐张不满之军中旧部、朝中官吏;秣马厉兵,静待朕之号令。时机一到,朕要这扬州城内,逆党尽除,权柄重归于手!”
“遵命。”众人齐声应诺,无半分犹豫。
“去吧。”李星云挥了挥手。
没有多余的言语,众人如同来时一般,再次躬身行礼,继而依次转身,融入通道的黑暗,脚步声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室内重归空旷,只剩下李星云、张子凡二人,以及那盏摇曳的油灯。
良久,李星云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他转向张子凡,却见好友眉头紧锁,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神飘忽,竟似心事重重。
“子凡?”李星云唤道,“此处再无外人,方才见你便神色不对,可是觉得我所行太过冒险?””
张子凡蓦的回神,摇了摇头:“不。徐温、张颢已生异心,若不动手,我等皆为鱼肉。当断则断,李兄,你做得对。”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艰难地组织语言,“只是……我另有一事,心中纷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你我之间,还有何不可言?”李星云走到他身旁。
张子凡抬眼看他,眼神复杂至极,挣扎了片刻,才低声道:“陆姑娘……曾隐约向我提及,那两位护送她南下的天师府高人,似乎……与我有些渊源。且二人当时所用姓名身份皆为伪装,实为玄武山消失多年的天师张玄陵,与祭酒真人许幻……”
李星云一怔,点头道:“是,师妹也同我提过一句,说那张真人与你之间可能有些牵扯,只是没多讲,我当时只当说你们都姓张,也未曾细问……”
“不必问了。”张子凡打断他,笑容苦涩,“我已清楚了。他们……不仅又来找过我,我还见到了…李嗣源。”
“李嗣源?你义父?”李星云真正吃了一惊,“他不是一年前就已……”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死在太原覆灭之乱中,我当初亦是这般认为……”
张子凡语气干涩,“但他没有死,张天师他们告诉我,他当初是假死,之前那个与晋王李存勖一并出塞的李存仁,实则便是他……后来云州陷落,他落在了你九哥手里。但萧砚没有杀他,而是废了他全身武功,将他交给了张天师。”
说到此处,张子凡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李嗣源那张脸,那张曾经威严沉鸷、令他敬畏又疏离的义父的脸,如今枯槁如朽木,眼神浑浊涣散,蜷缩在角落里,看到他时露出的那种乞怜与恐惧,让他胃里一阵翻腾。
而李星云尚在错愕,刚想说些什么,便听张子凡又道:
“并且,张天师他们说,我本是他们之子。当年李嗣源为谋夺天师府绝学‘五雷天心诀’,趁玄冥教围攻天师府时出手偷袭,将尚在襁褓中的我……强行夺走。张天师亦在重伤的情况下被他拍下悬崖,从此心神俱损,疯癫漂泊十余年。而李嗣源抚养我成人,视若己出是假,将我当作一枚棋子,一个未来用以掌控天师府、甚至满足他更多野心的工具才是真……”
张子凡甚至轻轻笑了一下,只不过那笑声比哭还难听,他闭着眼:
“如今,我那好义父武功尽废,在张天师拿出的铁证面前,在我面前,他为了苟活,亲口承认了。甚至,他还供认了更多龌龊,比如杀害我四叔李存仁,假冒其身份金蝉脱壳……”
李星云彻底怔住,震惊无言,他万万没想到张子凡的身世背后,竟藏着如此血腥残酷的真相。而那通文馆圣主,晋王义子,竟又是如此之人……
认贼作父,世间还有何痛胜于此?
他看着好友痛苦的神情,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安慰。
而张子凡睁开眼,只是颓然坐下,目光中充满了迷茫与痛苦:
“李兄,我…虽自幼便觉他待我,严苛多于慈爱,掌控胜过关怀,心中也并非毫无疑虑。但十余年养育之名,朝夕相处……我从未想过,真相竟是如此不堪。这份父子之情,从头至尾,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养育之恩是假,夺亲之恨是真…我……”
他抬手按住额头,手指微微颤抖。
李星云沉默听着,他能感受到张子凡心下那惊涛骇浪般的混乱与痛苦。毕竟这等冲击,对任何人来讲,都无异于整个世界的崩塌。
张子凡顿了顿,声音更加悲伤:“而我的生身父母历尽磨难,寻了我十几年。如今终于找到,我本该……可他们此来,却是又劝我归顺中原,并以此影响江南文武。我若认他们,近乎必然要背弃与你同进的誓言;我若坚持与你共守江南,又……何以面对他们期盼哀恸的面容?”
“一面是生身父母,血脉相连,所言大义凛然;一面是……虽有仇怨,却也有十余年养育之实的义父,如今凄惨落魄;一面是李兄你,与我相交于微时,誓共进退的兄弟。李兄,我……该如何自处?”
他看向李星云,声音里竟然带上了几分哀恳:“我并非是有意想隐瞒你,只是此事……太过突然,我自己尚且理不清头绪,更不知从何说起。更怕……一旦说出口,你我之间,再难回到从前,徒增你的烦扰。”
“李兄,我张子凡虽无大才,但此生认你为兄弟,并非因你是李唐血脉或这皇帝的身份,只因你是那个与我一并偷酒喝的李星云,是那个愿意闯安乐阁将我救出来的兄弟。共进退,同生死,此心绝不更改……”
地下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油灯的光芒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石壁上,拉得很长。
许久,李星云缓缓上前一步,伸出手,重重按在张子凡的肩上。
“张子凡,我李星云认你这个兄弟,同样也不是因为你是什么通文馆的少主,更不是因为你可能是天师府的传人,更与你父亲是谁,毫无干系。我认的,是当年在方山伽耶寺里,那个愿意陪我喝酒、听我胡说八道、在我最狼狈时却没有转身离开的张子凡。是那个明知前路艰难,仍选择跟我来这江南的张子凡。”
他直视着张子凡眼中的波澜:“人生在世,有所抉择,必有代价。但无论你最终如何决定,是认祖归宗,还是留下与我并肩,你我是兄弟这件事,不会变。遵循你的本心,不必因我而束手束脚。你只需记得,你我兄弟,始于江湖,患难于生死,岂因世事翻覆而更易?”
张子凡肩头微微一颤,反手握住李星云的手臂,用力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热泪盈眶道:“……多谢。”
——————
扬州城外,荒废的河神庙浸在浓稠的夜色里,残破的神像在月光投下的光影中显得面目模糊。
十数道黑影如鬼魅般悄然而至,聚于斑驳庭院。正是方才自李星云处领命离去的那些不良人头目,竟有十余人去而复返,悄无声息的汇聚于此。
他们静立如雕塑,亦不多言,只是默然等候。
片刻,轻微的脚步声从庙殿深处传来。
镜心魔率先踱出,脸上依旧挂着那标志性的伶人装扮,似笑非笑。一旁,石瑶敛手放于腹前静立,宛如影子。
最后,一个身影缓缓走出。
其容貌与李星云几乎无异,在月光下略显苍白,眼神却不再是昔日在太原时的愤懑浮躁,而是沉淀为一种近乎漠然的东西。
他只是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院中肃立的不良人众,并无言语。
身材魁伟的奎因抱臂跟于其后。
镜心魔上前一步:“诸位辛苦。大帅有令,江南之事,已全权交由殿下统筹。”
他侧身,向身旁人微微躬身示意,继而又面向众人,道:“殿下有任何吩咐,如同大帅亲临,尔等需竭力效命,不得有误。”
众人齐齐向那人躬身行礼,动作整肃,沉默无声。
假李掠过众人,心中那股翻腾的激动几乎要破胸而出,但最终只是声音平稳道:“不必多礼。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诸位皆是大帅苦心栽培的栋梁,日后还需倚重各位。”
镜心魔脸上堆着笑,接话道:“殿下仁厚。不过大帅亦言,江南局势错综,危如累卵,北军铁蹄南下在即,非铁血手腕不能阻挡。殿下当效仿昔日太宗皇帝,雷厉风行,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争一席人主之名。”
石瑶此时亦上前一步,平静道:“大帅有令,我不良人仍依前计行事,辅佐殿下。江南诸般逆势,皆需汇聚于殿下旗号之下,方能在这废墟之上,重开新局。”
这番话说得隐晦,但假李分明听得明白,此时此刻,他终于看到自己挣脱替身的阴影,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即便台下或许是万丈深渊。
院中不良人齐齐单膝跪地,向假李行礼,动作与方才在密室中一般无二。
假李接受了这份跪拜,微微颔首,思忖片刻后,却是依旧惜字如金:“各行其是。”
众人领命,再次悄然退散,融入夜色。
镜心魔便走到假李身边,仰头看着他,笑道:“殿下放心,一切皆有安排。你只需耐心等待,待到火光冲天之时,便是龙飞九五之刻。这江南,这天下,终有殿下一席之地……”
假李没有看他,只是眺望着远处扬州城模糊的轮廓,袖中的手缓缓握紧。
天边,浓云渐合,星月无光。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7426/637443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