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提兵百万西湖上(一)
推荐阅读:最佳良婿秦浩、错嫁随军,禁欲大佬宠妻上瘾、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卧底?不可能!老六他没毛病、晦朔光年、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抽出修仙功法,我反手上交国家、朋友妻、政敌驯养指南 1v1 H、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第515章 提兵百万西湖上(一)
正月十六。
扬州城的喧嚣在上元节后迅速沉淀,如同燃尽的烛火,只余下蜡泪和弥漫空中的淡淡烟硝气。后半夜下过一场薄霜,晨曦微露时,青石板街面覆着一层湿滑的寒色,檐角瓦楞挑着零星未化的白。
宫禁深处,一盏孤灯亮了一夜。
李星云眼白布着血丝,面容透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不过神色却甚是清醒。远方天际泛出鱼肚白,勾勒出扬州城起伏的轮廓,这座被淮水与长江环抱的城池,在渐明的天光下,倒端是景色独好。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
张子凡站在那儿,衬得脸色有些发白。
“真要去?”张子凡的声音有些犹豫,“眼下扬州局势微妙,宫外耳目众多,此时出行恐有风险。况且……”他顿了顿,似乎在选择措辞,“我与他们之间的事,实不该劳烦李兄费心。”
李星云摇了摇头,“我知你心中纷乱,但既已知晓二位真人就在城外,于情于理,我都应亲自拜会。这是作为你的兄弟,对长辈应有的礼数。”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低了些:“此外,眼下时局……你也清楚。上饶产期就在这几日,城内却山雨欲来。我有些关乎身家性命的私事,想托付于值得信赖且有能力相助之人。此番拜访,亦是有所请托。”
张子凡沉默片刻,终于不再纠结,只是缓缓点头:“好。”
两人不再多言,换上早已备好的不起眼衣衫,熟练的避过宫廷守卫,悄然出了宫城侧门。
他们避开主街,穿行于尚在沉睡的坊巷之间,步履轻疾。晨雾氤氲,打湿了衣角。
张子凡在前引路,沉默寡言。李星云跟在其后,能感受到好友周身弥漫的那种迷茫。认贼作父十数年,一朝真相大白,生身父母近在眼前却处境微妙,此种煎熬,确非常人所能承受。
他们走得很快,各怀心事,一路无话。
城东地势渐高,民居密集。在一处很是普通的院落前,张子凡停步。院墙灰扑扑的,门楣低矮,黑瓦白墙,门扉紧闭,与左邻右舍并无二致,唯有檐下悬着的一盏未点燃的灯笼上,隐约可见一个极淡的太极纹样。
张子凡上前,以特定的节奏轻叩门扉。
片刻,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许幻的脸庞出现在门后,她未着道冠,只简单挽了发髻,看到张子凡后,她眼神稍缓,随即目光落在他身后的李星云身上,微微一怔。
但她只是迅速拉开房门,侧身让开,低声道:“快进来。”
李星云微微颔首,低声道:“打扰真人了。”
院内比外面看起来更显清寂,几竿枯竹倚着墙角,地面扫得干净。
正屋亮着昏黄的灯光,门帘掀开,张玄陵走了出来。他身着半旧道袍,发髻梳得整齐,目光清明沉静,看见张子凡后,眼神波动了一下,最终也只是微微颔首,倒并无多言。
至于见到李星云,他反而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拱手道:“国主亲至,陋室生辉。”
“张天师,”李星云还礼,“冒昧来访,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国主言重了。”张玄陵侧身,“请屋内叙话。”
屋内陈设简陋,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而李星云也没有太过寒暄,直截了当:“今日前来,一是探望二位前辈。子凡与我情同手足,他的长辈,便是我的长辈。”
许幻默默斟上一杯清茶,放到李星云面前,眼神却不由自主的飘向一旁的张子凡,那目光里含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当然更多的是关切与慈爱。
李星云继续道:“其二,也是听闻李嗣源在此。可否容我见见他?”
堂屋内气氛霎时一凝。许幻看向张玄陵,后者沉默一瞬,喟然轻叹:“其人便在偏房。”
他顿了顿,补充道,“陛下当初留其性命,交由贫道处置,但此贼罪孽深重,万死难赎其罪,贫道反而一时不知该如何了结,确也需国主与凡儿的意见。”
张玄陵口中的陛下,自然便是萧砚,但李星云只是点点头,示意张玄陵带路。
偏房的门虚掩着,推开时带起细微的尘埃,在从窗纸透进的惨淡天光中飞舞。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凳,却收拾得整洁。一个人影蜷缩在床榻角落,身上裹着还算厚实的被,只露出一个白散乱的头顶。
听到门响,那人影猛地一颤,极其缓慢抬起头来。
李星云几乎没能立刻认出那是李嗣源。
曾经名震三晋,乃至天下都有盛名的圣主,通文馆说一不二的执掌者,如今竟然已是形销骨立,脸颊深深凹陷下去,松弛的皮肤蜡黄黯淡,布满了深刻的皱纹。
他嘴唇干裂,微微哆嗦着,目光畏缩的扫过门口众人,尤其在触及张子凡的身影时,更是骤然缩紧瞳孔,整个人下意识向后蜷缩,仿佛想要钻进墙壁里去。
“……是……是你们……”李嗣源初始还未认出来李星云,稍稍辨认了一会后才堪堪出声。
李星云迈步进屋,站在床前几步远的地方,却只是漠然俯视着他。
张子凡跟在他身后,脸色白了白,目光落在李嗣源那副凄惨模样上,复杂难言。许幻与张玄陵停在门口,一个冷静,一个忧心,静观屋内情形。
“李嗣源。”李星云开口,“你可知罪?”
李嗣源何等聪明,想都不想就知李星云问的是什么事,当下却根本没有什么辩解的心思,只是当即滚落床铺,竟然朝着李星云和张子凡匍匐在地:“知罪,知罪。草民罪该万死…求皇帝开恩,凡儿、凡儿……念在往日情分上,且放过义父吧……”
张子凡默然不语,只是稍稍侧了侧身子。
“往日情分?”看到张子凡如此,李星云声音低沉,“你窃人幼子,害人性命,欺世盗名,将这‘情分’二字玩弄于股掌之间时,可曾想过今日?”
“草民糊涂,都是草民当年鬼迷心窍……”李嗣源抬起头,却是摸不准李星云此行的意图,但旋即还是咬牙道,“不过草民愿赎罪,陛下,草民……草民还有用!”
言及此处,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声音陡然急促起来:
“陛下,你未曾亲临战阵,根本不知道萧砚有多可怕,他能尽掠江北,靠的也绝非仅凭兵锋之利。其人心术深沉,洞察人心,惯以仁义为表,行雷霆之事,河北、中原、蜀地,皆已为其牢牢掌控,江南……江南绝无胜算啊陛下。不止于此,其人虽名义上是陛下兄长,但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其人又焉能容下陛下你…”
李嗣源越说越激动,甚至颇有几分失了智的反应,挥舞着手:
“如今梁朝旧部,漠北蕃部,娆疆秘术……都已向他俯首,他……他抬手间就能碾碎一切。你和我……我们在他眼里,都是蝼蚁,蝼蚁你们明白吗,所以他一定会来的,他的大军马上就会南下。三十万?不,五十万,一百万!滚滚而来!这扬州城,这江南……顷刻之间就会化为齑粉,就像云州,就像野狐岭一样!所有人都会死!哈哈哈哈……”
而见李星云脸神色淡漠,张子凡脸色难看,李嗣源却是旋即又向前爬了半步:
“但草民有办法……草民愿献计!陛下不知,草民在河东,尚有一些埋藏极深的死士,只认草民一人号令,或可……或可传递消息,甚至……甚至在中原制造些许事端!还有……还有漠北!耶律剌葛虽败,但一定仍有残部不服萧砚统治,其首领曾受草民恩惠,若陛下允准,草民可设法联络,引为外援,或能牵制中原兵力!此二策若成,一定可暂缓危局!”
他气喘吁吁的说完,便充满希冀的望着李星云,手指紧紧抠着地面,又不时看向张子凡,面露期待。
“够了!”
一声沉喝如雷炸响,使得李嗣源脸色瞬白,却见张玄陵大步踏入屋内,他眉宇间那股积郁多年的怒火当下勃然而发,令人不敢逼视。
“李嗣源!”张玄陵指着李嗣源,怒喝出声,“死到临头,尚敢在此狺狺狂吠,摇唇鼓舌,妄图以龌龊之心,度陛下圣德,行挑拨离间之事,真当老夫杀不得你吗?”
紧随其后的许幻亦面覆寒霜,冷声道:“李嗣源,你这些所谓计策,无异于抱薪救火,自寻死路!陛下非是朱温,若真要赶尽杀绝,你岂能活到今日?国主与陛下乃血脉至亲,此番遣我夫妇送还陆姑娘,便已实是念及手足之情,予国主一线选择!你休要再以己度人,妄图将国主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她说话时,目光却始终分出一缕,留意着张子凡。
只见张子凡面色难看,视线低垂,落在匍匐在地的李嗣源身上,那眼神极其复杂,痛恨、厌恶之中,竟似还夹杂着几分难以完全割舍的痛苦。
李嗣源察觉到此情状,竟突然转向张子凡,哀声泣告:
“凡儿……看在你我父子十余年的情分上,义父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你原谅。只求你…看在往日……义父也曾悉心教导,授你武功,教你学识,也曾……”他话语哽咽,似有无限悔恨与凄凉,试图触动张子凡心中那一点残存的柔软。
张子凡别过头去,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指节发白,肩头微微颤抖。
许幻见状,踏前一步,隐隐将儿子护在身后,看向李嗣源的目光更是寒冷如刀。
张玄陵强压怒气,只是转向李星云,语气沉缓下来:“国主,此贼之言,荒谬绝伦,切勿听信。老道虽方外之人,亦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陛下定鼎中原,一统北地,国力之盛,远非往昔可比。若决意南征,集中原、河北、河东、蜀中之力,动员二十万以上虎贲之士,水陆并进,绝非虚言恐吓。届时……江南虽大,恐难觅一片净土矣。”
他微微叹息一声,继续道:“国主,贫道虽不通军旅,然亦读过几本史书。自古南北分峙,南朝欲求偏安,必据三大要势:其一,乃长江天堑,锁钥荆襄,全有江防;其二,乃淮河地利,倚为藩篱,进退有据;其三,乃巴蜀上游,足兵足食,以为奥援。昔者,东晋据之,可抗北朝百年;南宋凭之,亦能延祚一时。”
“然则如今形势如何?荆襄重镇,襄阳、江陵,早已入中原之手。巴蜀天府之国,更已尽数归附。至于淮河……”
张玄陵摇了摇头,“淮南重镇多已不保,北朝兵锋早已饮马淮水。国主虽雄踞扬州,然三势已失其二,淮河亦难称完璧。北朝水师可自荆襄顺流而下,直捣金陵;步骑锐卒亦可自淮北席卷而来,横扫江淮平原……地利之优,已尽在北方矣。”
他最后沉声道:“陛下非嗜杀之君,蜀帝王建、晋国郭崇韬与曹太后等,归顺之后,皆得厚待,安享富贵。此乃明证。国主若能体察天心民意,顺时应变,使江南生灵免遭刀兵之祸,此乃莫大之功德。届时,陛下仁厚,必能保全国主与皇后、宗室,赐予封爵,颐养天年。岂不胜过……负隅顽抗,徒使六朝金粉之地,尽化焦土,终至……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张玄陵这番话语重心长,引据史实,剖析利害,竟然并非传统的道德说教,而是冷静的向李星云陈述事实。屋内遂一时寂静,只有李嗣源粗重的喘息声隐约可闻。
李星云沉默听着,面容隐在晨光未能完全照亮的阴影里,看不清具体表情。
张子凡垂着眼睑,身侧的手同样握紧。许幻的目光几乎未曾离开过他,眼中充满了忧虑与心疼,却又强忍着没有出声。
良久,李星云缓缓抬头,目光定格在张玄陵夫妇身上:“二位前辈所言,星云受教,江南本就不可抗衡北地,星云明知大势,又岂可苦了百姓,徒增伤亡。”
未待张玄陵和许幻惊喜对视,便又听李星云的声音低沉下去,“所以今日前来,另有一不情之请,万望二位成全。”
“国主请讲。”张玄陵忙道。
“我妻上饶的产期,就在这几日了。”
许幻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接口,语气柔和道:“国主放心,娘娘吉人天相,定能平安生产。”
李星云摇了摇头,目光仍然定在许幻和张玄陵脸上:“我不是说这个。扬州城内,危机四伏,变乱一触即发。我身陷局中,恐难保她万全。师妹林轩,亦不愿独自离去。恳请二位前辈,念在……子凡情分,设法护佑她二人离开此地,前往天师府暂避。此乃星云身为丈夫、兄长,唯一能想到的保全之法。”
“这只是一个不情之请,若实在困难,亦无需勉强。”李星云说完,便对着张玄陵夫妇,深深一揖。
许幻连忙虚扶:“国主万万不可,此事贫道夫妇义不容辞!纵然粉身碎骨,也必竭尽全力,护得娘娘与陆姑娘周全!”
她看向张玄陵,后者亦重重点头:“国主重托,我等必不相负。会立刻筹划,确保万无一失。”
李星云闻言,再度深深一揖:“如此,多谢二位前辈!”
这时,张子凡抬起头,眉头紧锁:“李兄,即便皇后和陆姑娘能安全离开,那……吴王以及整个吴国宗室又当如何?他们如今被徐温、张颢以‘护卫’之名,实则重兵围困在吴王府邸。领兵将领钟泰章、米志诚等人,皆是徐张心腹死士,勇悍异常,且对徐张唯命是从。一旦城中有变,他们首当其冲,必遭……”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吴王等人,将是徐温等人最好的人质和牺牲品。
而张子凡看着李星云,又飞快地扫了一眼床榻方向,那里,李嗣源正竖起耳朵,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
李星云等人会意,向外离开此间回到堂屋。
许幻这时候沉吟片刻,便开口道:
“吴王府守备森严,强攻硬闯确非易事,恐反害其性命。或可……伺机而动。贫道可借助城中道观信徒,于紧要关头,在城中另处制造些混乱动静,吸引部分守军注意。同时……”
她看向张子凡,“或需里应外合,挑选精锐好手,趁夜色戒备稍松时,悄然潜入,速战速决,抢在徐张反应之前,将吴王及主要宗室护送而出。只是此法风险极高,需天时地利,更需周密计划,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贫道也听过钟泰章等人的威名,名震江淮不提,于江湖上亦属于一等一的高手……”
李星云沉默听着,未置可否。营救吴王宗室,牵涉太广,难度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更不能让上饶知道。所以他此刻确是心乱如麻,无法立刻决断。
故他只能将目光再次投向张玄陵夫妇,重重一揖:“那…上饶她们二人,待时机合适,便托付给二位前辈了。大恩不言谢。”
“国主放心,贫道夫妇纵然粉身碎骨,亦必护得两位姑娘周全。”张玄陵亦是再度肃然承诺。
事情既已议定,李星云与张子凡不再久留。二人告辞出来,张玄陵夫妇送至院门。
院中重归寂静。
偏房内的李嗣源慢慢放松了紧绷的身体,瘫软在床榻上,望着屋顶,眼中混沌一片,不知在想什么。
许幻走到张子凡刚才站立的位置,轻轻叹了口气。
张玄陵抚着长须,望向李星云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喃喃低语,似在问人,又似在问己:“一线生机……”
院外,扬州城的轮廓在朝阳下逐渐清晰,而北面天际尽头,却似有浓云正在缓缓聚合。
(本章完)
正月十六。
扬州城的喧嚣在上元节后迅速沉淀,如同燃尽的烛火,只余下蜡泪和弥漫空中的淡淡烟硝气。后半夜下过一场薄霜,晨曦微露时,青石板街面覆着一层湿滑的寒色,檐角瓦楞挑着零星未化的白。
宫禁深处,一盏孤灯亮了一夜。
李星云眼白布着血丝,面容透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不过神色却甚是清醒。远方天际泛出鱼肚白,勾勒出扬州城起伏的轮廓,这座被淮水与长江环抱的城池,在渐明的天光下,倒端是景色独好。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
张子凡站在那儿,衬得脸色有些发白。
“真要去?”张子凡的声音有些犹豫,“眼下扬州局势微妙,宫外耳目众多,此时出行恐有风险。况且……”他顿了顿,似乎在选择措辞,“我与他们之间的事,实不该劳烦李兄费心。”
李星云摇了摇头,“我知你心中纷乱,但既已知晓二位真人就在城外,于情于理,我都应亲自拜会。这是作为你的兄弟,对长辈应有的礼数。”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低了些:“此外,眼下时局……你也清楚。上饶产期就在这几日,城内却山雨欲来。我有些关乎身家性命的私事,想托付于值得信赖且有能力相助之人。此番拜访,亦是有所请托。”
张子凡沉默片刻,终于不再纠结,只是缓缓点头:“好。”
两人不再多言,换上早已备好的不起眼衣衫,熟练的避过宫廷守卫,悄然出了宫城侧门。
他们避开主街,穿行于尚在沉睡的坊巷之间,步履轻疾。晨雾氤氲,打湿了衣角。
张子凡在前引路,沉默寡言。李星云跟在其后,能感受到好友周身弥漫的那种迷茫。认贼作父十数年,一朝真相大白,生身父母近在眼前却处境微妙,此种煎熬,确非常人所能承受。
他们走得很快,各怀心事,一路无话。
城东地势渐高,民居密集。在一处很是普通的院落前,张子凡停步。院墙灰扑扑的,门楣低矮,黑瓦白墙,门扉紧闭,与左邻右舍并无二致,唯有檐下悬着的一盏未点燃的灯笼上,隐约可见一个极淡的太极纹样。
张子凡上前,以特定的节奏轻叩门扉。
片刻,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许幻的脸庞出现在门后,她未着道冠,只简单挽了发髻,看到张子凡后,她眼神稍缓,随即目光落在他身后的李星云身上,微微一怔。
但她只是迅速拉开房门,侧身让开,低声道:“快进来。”
李星云微微颔首,低声道:“打扰真人了。”
院内比外面看起来更显清寂,几竿枯竹倚着墙角,地面扫得干净。
正屋亮着昏黄的灯光,门帘掀开,张玄陵走了出来。他身着半旧道袍,发髻梳得整齐,目光清明沉静,看见张子凡后,眼神波动了一下,最终也只是微微颔首,倒并无多言。
至于见到李星云,他反而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拱手道:“国主亲至,陋室生辉。”
“张天师,”李星云还礼,“冒昧来访,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国主言重了。”张玄陵侧身,“请屋内叙话。”
屋内陈设简陋,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而李星云也没有太过寒暄,直截了当:“今日前来,一是探望二位前辈。子凡与我情同手足,他的长辈,便是我的长辈。”
许幻默默斟上一杯清茶,放到李星云面前,眼神却不由自主的飘向一旁的张子凡,那目光里含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当然更多的是关切与慈爱。
李星云继续道:“其二,也是听闻李嗣源在此。可否容我见见他?”
堂屋内气氛霎时一凝。许幻看向张玄陵,后者沉默一瞬,喟然轻叹:“其人便在偏房。”
他顿了顿,补充道,“陛下当初留其性命,交由贫道处置,但此贼罪孽深重,万死难赎其罪,贫道反而一时不知该如何了结,确也需国主与凡儿的意见。”
张玄陵口中的陛下,自然便是萧砚,但李星云只是点点头,示意张玄陵带路。
偏房的门虚掩着,推开时带起细微的尘埃,在从窗纸透进的惨淡天光中飞舞。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床,一桌,一凳,却收拾得整洁。一个人影蜷缩在床榻角落,身上裹着还算厚实的被,只露出一个白散乱的头顶。
听到门响,那人影猛地一颤,极其缓慢抬起头来。
李星云几乎没能立刻认出那是李嗣源。
曾经名震三晋,乃至天下都有盛名的圣主,通文馆说一不二的执掌者,如今竟然已是形销骨立,脸颊深深凹陷下去,松弛的皮肤蜡黄黯淡,布满了深刻的皱纹。
他嘴唇干裂,微微哆嗦着,目光畏缩的扫过门口众人,尤其在触及张子凡的身影时,更是骤然缩紧瞳孔,整个人下意识向后蜷缩,仿佛想要钻进墙壁里去。
“……是……是你们……”李嗣源初始还未认出来李星云,稍稍辨认了一会后才堪堪出声。
李星云迈步进屋,站在床前几步远的地方,却只是漠然俯视着他。
张子凡跟在他身后,脸色白了白,目光落在李嗣源那副凄惨模样上,复杂难言。许幻与张玄陵停在门口,一个冷静,一个忧心,静观屋内情形。
“李嗣源。”李星云开口,“你可知罪?”
李嗣源何等聪明,想都不想就知李星云问的是什么事,当下却根本没有什么辩解的心思,只是当即滚落床铺,竟然朝着李星云和张子凡匍匐在地:“知罪,知罪。草民罪该万死…求皇帝开恩,凡儿、凡儿……念在往日情分上,且放过义父吧……”
张子凡默然不语,只是稍稍侧了侧身子。
“往日情分?”看到张子凡如此,李星云声音低沉,“你窃人幼子,害人性命,欺世盗名,将这‘情分’二字玩弄于股掌之间时,可曾想过今日?”
“草民糊涂,都是草民当年鬼迷心窍……”李嗣源抬起头,却是摸不准李星云此行的意图,但旋即还是咬牙道,“不过草民愿赎罪,陛下,草民……草民还有用!”
言及此处,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声音陡然急促起来:
“陛下,你未曾亲临战阵,根本不知道萧砚有多可怕,他能尽掠江北,靠的也绝非仅凭兵锋之利。其人心术深沉,洞察人心,惯以仁义为表,行雷霆之事,河北、中原、蜀地,皆已为其牢牢掌控,江南……江南绝无胜算啊陛下。不止于此,其人虽名义上是陛下兄长,但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其人又焉能容下陛下你…”
李嗣源越说越激动,甚至颇有几分失了智的反应,挥舞着手:
“如今梁朝旧部,漠北蕃部,娆疆秘术……都已向他俯首,他……他抬手间就能碾碎一切。你和我……我们在他眼里,都是蝼蚁,蝼蚁你们明白吗,所以他一定会来的,他的大军马上就会南下。三十万?不,五十万,一百万!滚滚而来!这扬州城,这江南……顷刻之间就会化为齑粉,就像云州,就像野狐岭一样!所有人都会死!哈哈哈哈……”
而见李星云脸神色淡漠,张子凡脸色难看,李嗣源却是旋即又向前爬了半步:
“但草民有办法……草民愿献计!陛下不知,草民在河东,尚有一些埋藏极深的死士,只认草民一人号令,或可……或可传递消息,甚至……甚至在中原制造些许事端!还有……还有漠北!耶律剌葛虽败,但一定仍有残部不服萧砚统治,其首领曾受草民恩惠,若陛下允准,草民可设法联络,引为外援,或能牵制中原兵力!此二策若成,一定可暂缓危局!”
他气喘吁吁的说完,便充满希冀的望着李星云,手指紧紧抠着地面,又不时看向张子凡,面露期待。
“够了!”
一声沉喝如雷炸响,使得李嗣源脸色瞬白,却见张玄陵大步踏入屋内,他眉宇间那股积郁多年的怒火当下勃然而发,令人不敢逼视。
“李嗣源!”张玄陵指着李嗣源,怒喝出声,“死到临头,尚敢在此狺狺狂吠,摇唇鼓舌,妄图以龌龊之心,度陛下圣德,行挑拨离间之事,真当老夫杀不得你吗?”
紧随其后的许幻亦面覆寒霜,冷声道:“李嗣源,你这些所谓计策,无异于抱薪救火,自寻死路!陛下非是朱温,若真要赶尽杀绝,你岂能活到今日?国主与陛下乃血脉至亲,此番遣我夫妇送还陆姑娘,便已实是念及手足之情,予国主一线选择!你休要再以己度人,妄图将国主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她说话时,目光却始终分出一缕,留意着张子凡。
只见张子凡面色难看,视线低垂,落在匍匐在地的李嗣源身上,那眼神极其复杂,痛恨、厌恶之中,竟似还夹杂着几分难以完全割舍的痛苦。
李嗣源察觉到此情状,竟突然转向张子凡,哀声泣告:
“凡儿……看在你我父子十余年的情分上,义父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你原谅。只求你…看在往日……义父也曾悉心教导,授你武功,教你学识,也曾……”他话语哽咽,似有无限悔恨与凄凉,试图触动张子凡心中那一点残存的柔软。
张子凡别过头去,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指节发白,肩头微微颤抖。
许幻见状,踏前一步,隐隐将儿子护在身后,看向李嗣源的目光更是寒冷如刀。
张玄陵强压怒气,只是转向李星云,语气沉缓下来:“国主,此贼之言,荒谬绝伦,切勿听信。老道虽方外之人,亦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陛下定鼎中原,一统北地,国力之盛,远非往昔可比。若决意南征,集中原、河北、河东、蜀中之力,动员二十万以上虎贲之士,水陆并进,绝非虚言恐吓。届时……江南虽大,恐难觅一片净土矣。”
他微微叹息一声,继续道:“国主,贫道虽不通军旅,然亦读过几本史书。自古南北分峙,南朝欲求偏安,必据三大要势:其一,乃长江天堑,锁钥荆襄,全有江防;其二,乃淮河地利,倚为藩篱,进退有据;其三,乃巴蜀上游,足兵足食,以为奥援。昔者,东晋据之,可抗北朝百年;南宋凭之,亦能延祚一时。”
“然则如今形势如何?荆襄重镇,襄阳、江陵,早已入中原之手。巴蜀天府之国,更已尽数归附。至于淮河……”
张玄陵摇了摇头,“淮南重镇多已不保,北朝兵锋早已饮马淮水。国主虽雄踞扬州,然三势已失其二,淮河亦难称完璧。北朝水师可自荆襄顺流而下,直捣金陵;步骑锐卒亦可自淮北席卷而来,横扫江淮平原……地利之优,已尽在北方矣。”
他最后沉声道:“陛下非嗜杀之君,蜀帝王建、晋国郭崇韬与曹太后等,归顺之后,皆得厚待,安享富贵。此乃明证。国主若能体察天心民意,顺时应变,使江南生灵免遭刀兵之祸,此乃莫大之功德。届时,陛下仁厚,必能保全国主与皇后、宗室,赐予封爵,颐养天年。岂不胜过……负隅顽抗,徒使六朝金粉之地,尽化焦土,终至……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张玄陵这番话语重心长,引据史实,剖析利害,竟然并非传统的道德说教,而是冷静的向李星云陈述事实。屋内遂一时寂静,只有李嗣源粗重的喘息声隐约可闻。
李星云沉默听着,面容隐在晨光未能完全照亮的阴影里,看不清具体表情。
张子凡垂着眼睑,身侧的手同样握紧。许幻的目光几乎未曾离开过他,眼中充满了忧虑与心疼,却又强忍着没有出声。
良久,李星云缓缓抬头,目光定格在张玄陵夫妇身上:“二位前辈所言,星云受教,江南本就不可抗衡北地,星云明知大势,又岂可苦了百姓,徒增伤亡。”
未待张玄陵和许幻惊喜对视,便又听李星云的声音低沉下去,“所以今日前来,另有一不情之请,万望二位成全。”
“国主请讲。”张玄陵忙道。
“我妻上饶的产期,就在这几日了。”
许幻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接口,语气柔和道:“国主放心,娘娘吉人天相,定能平安生产。”
李星云摇了摇头,目光仍然定在许幻和张玄陵脸上:“我不是说这个。扬州城内,危机四伏,变乱一触即发。我身陷局中,恐难保她万全。师妹林轩,亦不愿独自离去。恳请二位前辈,念在……子凡情分,设法护佑她二人离开此地,前往天师府暂避。此乃星云身为丈夫、兄长,唯一能想到的保全之法。”
“这只是一个不情之请,若实在困难,亦无需勉强。”李星云说完,便对着张玄陵夫妇,深深一揖。
许幻连忙虚扶:“国主万万不可,此事贫道夫妇义不容辞!纵然粉身碎骨,也必竭尽全力,护得娘娘与陆姑娘周全!”
她看向张玄陵,后者亦重重点头:“国主重托,我等必不相负。会立刻筹划,确保万无一失。”
李星云闻言,再度深深一揖:“如此,多谢二位前辈!”
这时,张子凡抬起头,眉头紧锁:“李兄,即便皇后和陆姑娘能安全离开,那……吴王以及整个吴国宗室又当如何?他们如今被徐温、张颢以‘护卫’之名,实则重兵围困在吴王府邸。领兵将领钟泰章、米志诚等人,皆是徐张心腹死士,勇悍异常,且对徐张唯命是从。一旦城中有变,他们首当其冲,必遭……”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了,吴王等人,将是徐温等人最好的人质和牺牲品。
而张子凡看着李星云,又飞快地扫了一眼床榻方向,那里,李嗣源正竖起耳朵,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
李星云等人会意,向外离开此间回到堂屋。
许幻这时候沉吟片刻,便开口道:
“吴王府守备森严,强攻硬闯确非易事,恐反害其性命。或可……伺机而动。贫道可借助城中道观信徒,于紧要关头,在城中另处制造些混乱动静,吸引部分守军注意。同时……”
她看向张子凡,“或需里应外合,挑选精锐好手,趁夜色戒备稍松时,悄然潜入,速战速决,抢在徐张反应之前,将吴王及主要宗室护送而出。只是此法风险极高,需天时地利,更需周密计划,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贫道也听过钟泰章等人的威名,名震江淮不提,于江湖上亦属于一等一的高手……”
李星云沉默听着,未置可否。营救吴王宗室,牵涉太广,难度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更不能让上饶知道。所以他此刻确是心乱如麻,无法立刻决断。
故他只能将目光再次投向张玄陵夫妇,重重一揖:“那…上饶她们二人,待时机合适,便托付给二位前辈了。大恩不言谢。”
“国主放心,贫道夫妇纵然粉身碎骨,亦必护得两位姑娘周全。”张玄陵亦是再度肃然承诺。
事情既已议定,李星云与张子凡不再久留。二人告辞出来,张玄陵夫妇送至院门。
院中重归寂静。
偏房内的李嗣源慢慢放松了紧绷的身体,瘫软在床榻上,望着屋顶,眼中混沌一片,不知在想什么。
许幻走到张子凡刚才站立的位置,轻轻叹了口气。
张玄陵抚着长须,望向李星云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喃喃低语,似在问人,又似在问己:“一线生机……”
院外,扬州城的轮廓在朝阳下逐渐清晰,而北面天际尽头,却似有浓云正在缓缓聚合。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87426/637443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