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进取濡须(上)
推荐阅读:佛系权爷动凡心、直女难撩、穿越之黑化权臣的小福妻、名器之花魁狠绝色nph、贵妃无宠却有孕了、星际第一插班生、我的潜力能提现、夹在双家主间的我不做人了、暗吻、暖爱之辰妻妖娆、
曹睿的军事生涯是从太和元年开始的,但他极少有离攻城现场如此近的时刻。
二十四日,上午。
“预计还有多久攻城?”
沿濡须水畔而筑的望楼上,曹睿朝着南边眺望许久,向刘晔发问。
刘晔拱手答道:“大将军半个时辰前传讯,称依照发石车砸城的进度,明日便可令武卫军开始攻城了。濡须东西两坞,大将军请先择其中之一来攻,并且请以张虎部为先锋。”
曹睿轻笑一声:“攻濡须让张辽的儿子为先锋,子承父业,倒也不错。也罢,让朕看看张虎能否有其父之勇。刘卿,先攻东坞还是西坞?”
刘晔果断应道:“应攻东坞!濡须水入江之处两分,东坞处的河水离濡须中洲更近,攻下东坞之后,可建浮桥而占中洲,从而阻断江南通往此处的水路。”
“徐卿,你怎么看?”曹睿又问。
徐庶也点头应道:“东坞更好。除了刘枢密说的几点,取东坞后还可毁去城墙,将发石车移入东坞城内,进而控制水道,更快攻取西坞。”
“那就东坞吧。”曹睿颔首。
濡须坞外的攻城场景,宛如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一样。武卫军步卒护卫着羽林右军骑卒发石,更多转运石弹的民夫驾着驴车、牛车,从北面不断往此处运送物资。数十里外,卑衍部的骑兵在外层游弋。
对于大魏来说,这是物资调度上的压制。对于城中的朱然等将,昨夜魏军阵地四处举火,石弹如雨夜中仍然不停,这是毫无疑问的恐怖故事。西坞的朱然和东坞的张承,只能在坞内不断走动鼓舞士气,防止军心战意彻底清空。
什么方法都用出来了,包括赏赐、封官等等,甚至还开始骗士卒石弹明日就停,魏军已经没有更多石料了。至于明日该怎么糊弄过去,那就明日复明日吧,先捱过今天再说。
而此刻,陆逊的船队也抵达了历阳外的横江渡。由于逆水行舟,故而水军都是每日寅时准备起航,待天光初亮之后就启锚。
陆逊到达横江渡时,射声校尉曹爽和屯骑校尉姜维听闻斥候禀报下游有船只驶来,早已在码头旁候着。军队首重军功,而征东将军陆逊以降将之身,率水军从淮水行军绕路海上行军至此,都已经过了建业了,暂不论陆逊所部歼敌多少,就凭陆逊现在这份功劳,增邑三千户都是最少的。
“见过陆将军。”遥遥望见陆逊从楼船木梯拾级而下,姜维、曹爽二人同时躬身行礼。
眼前二人虽只是校尉,但五校尉营中的校尉与旁人不同,乃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且自己将老、二人壮年,陆逊思及将来也不欲托大,走到身前,笑着说道:“伯约,昭伯,我与你们自寿春一别,将近一月未见,果然在横江渡见到了你们二人!”
“朝廷策划精详,着实神妙,全无错处。”
姜维笑着点头,曹爽开口:“陆将军,我等取了历阳、羡溪二城之后就候在此处了,原以为还要数日,却不曾想将军来的更早一些,将军路途辛苦。”
陆逊道:“都是为了王事。”
“你二人此处有兵多少?”
曹爽道:“在下本部千骑,辽东兵五千人。”
姜维也补充道:“在下本部亦是千骑,余下鲜卑、乌桓义从各五千骑,还有营州属国步卒四千,合计一万五千。”
“那便是九千步、一万二千骑军了?”陆逊想了一想,而后问道:“枢密院有没有让你们准备木材器械?”
“有,都已按枢密院的预案准备了。此处地势我等已遣人观察过,大江两分,江心有一沙洲。西侧水道宽阔,东侧水窄。”曹爽连忙应道:“此处请将军先将我部五千步卒送到江心洲处,再将打造的浮桥物什拖到东面,这般只需运送一小半水程,而后经浮桥运送就可以了。”
“劳烦将军了。”
“好,就这样办吧。”陆逊颔首:“我从广陵而来,数日之间与陛下消息断绝。不知此刻濡须战况如何了?”
“回将军的话,”姜维答道:“大将军在濡须起了发石车二百余座,日夜以石砸城。今日是二十四日,按照从御前昨日发到此处的消息来看,刘枢密称在二十七、八日之前就能攻克濡须。”
陆逊不经意般吹捧了一句:“大将军用兵如神。”
当着儿子面夸爹,曹爽心中暗喜了一瞬,而且曹爽本人也同样认为自己父亲用兵值得称道。近二十年没有攻克的濡须,眼下就要被自己父亲督军攻破,又岂能不得意?
陆逊面色不改,心中却百感交集。
名义上是曹真统兵,但实际上都是由皇帝、阁臣和枢密院做各种战术决策,曹真这个大将军只负责指挥和执行,决策权几乎被剥夺。陆逊是当世名将,他考虑制度更多一些,与魏军如此先进的指挥体制相比,就凭孙权本人和全琮、朱然这几只大猫小猫的指挥艺术,哪里挡得住这种制度上的优势?
更何况,濡须城坚固如此,刘晔明确表示有信心在七、八日攻下,在御前的这种表态做不得假,这种攻坚能力就更恐怖了,起码陆逊自认为是做不到的。
三人又闲聊了几句后,陆逊问道:“朝廷让你们过江后去袭建业,你等可有打算?”
曹爽道:“枢密院只是做了大略上的指导,具体如何作战还是要由我与伯约来定的。我二人已经有了想法,还请陆将军指正一二。”
“请陆将军指正。”姜维也在一旁谦虚问道。
陆逊笑了一声:“谈何指正,你们都是大将军督下的将领,本将也只是作为吴地之人,帮你们确认一下道路罢了。”
“有劳将军。”曹爽依旧客气:“待我部先渡之后,即刻去攻十里外的石城。占了石城后,作为军队北上的根基之地。待今日全部渡江后,明日一早由伯约领本部和一万胡骑沿江北上奔袭建业,一百二十里路傍晚可至。而后掠夺城池周边,防备城内吴军出城,待在下领兵到后佯攻,若无作为,等待朝廷大军徐徐至此就好。”
陆逊听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并未做太多指点,而是说道:“吴地坚城不多,石城也好,旁边的于湖也罢,还有北至建业的诸多小城,不需顾及,攻取易如反掌。”
“我只与你们说征粮之事。”陆逊继续说道:“吴地每乡都有大户,而乡里几个大户至少能占到一半左右的粮食产量。若要筹集粮草,在乡则从大户家中取,在城则找城外大户别院,往往都会有数座大仓,取之可供军资,又不会惹得寻常百姓民怨。”
“伯约,既然你部先去,到了建业后为我传信,命楼船将军率船队离开码头,向芜湖左近速来。”
姜维拱手:“在下明白。夜前请将军将军令与我,我明日随身带去。”
“好。”陆逊点头。
中午时分,胡综和丁奉二人率着船队终于沿江抵达了濡须中洲之外。逆流而上颇费时间,顺流而下却是省事。胡综的船队从柴桑急下,只用了不到两日便赶到了濡须中洲之外,也算没有辜负孙权的殷殷重托。
此刻濡须城外这支吴国船队的到来,将吴军濒临崩溃的士气重新提振了起来,东坞和西坞内的欢呼声一时不绝于耳。
朱然此时位于西坞城北,趁着魏国调整器械的空挡,率亲卫登上城墙观察亲自观察魏军动向。而当朱然听到城内欢呼声后,第一反应不是来了援军,却是担忧城内起了叛逃或者哗变,他的精神显然已经紧绷到了极点。直到身旁参军任范冲上城头告知朱然南面中洲处来了援军,朱然略微宽心。
但宽心并不是放心。
朱然依旧绷着面孔,出言问道:“任范,你看到援军一共有多少人了吗?”
任范连忙答道:“将军,属下看得真切,大小船只足有六十余艘,属下估计应有万人之数。”
“万人?”朱然轻叹了一声:“你随我一同下来,在城中等待。”
任范不明就里,只好应下。
朱然身为濡须主将,吴国车骑将军,守城专业户,对濡须此刻的局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以濡须坞并不大的面积,东坞西坞各五千人足够防守了。人数的增加,并不能解决濡须此刻的本质问题,反倒会带来城中军队士气的波动。
至于出城作战……朱然也全无信心。
前日第一次出城欲要毁坏魏军发石车的时候,着明光铠、持大戟的魏军步卒和如雨般抛射箭矢的弩队,给了朱然深刻而又惨痛的教训。更何况他在城上不止一次看到了魏军骑兵梭巡,更是全无办法。
此刻濡须中洲处的胡综和丁奉二人,虽然见到魏军发石车抛射石块的壮观场景有些感叹,但并非实际经历,多少还是差了些体会。
丁奉道:“胡公,中洲留守之人说了朱车骑身在西坞之中。末将愿领一百兵从东南走水路潜渡进去,与朱车骑告知军情。若是遣旁人去,只恐沟通不清,反倒误了大军正事。”
胡综点了点头:“该说的话,我在船上都已与你说过了。去见一见朱义封吧,随后回来向我回报。”
“是。”丁奉抱拳应下。
此时濡须坞仍在,濡须口的水域依然在吴军的控制之下。丁奉有惊无险的进了坞内,找到朱然之后,俯身下拜。
丁奉为一偏将,军阶与朱然这个车骑将军差得太多。但朱然却亲手将丁奉扶起,拍了拍他的肩头:“却不曾想是承渊来领兵救我!休要多礼,军中主将是谁?”
“是胡伟则胡公。”丁奉沉声说道,然后把这么多日来西面孙权处的军情都与朱然通报了一遍,还告知了万人的援军总数。
可丁奉亲眼所见,朱然的面上没有任何喜色,反倒更加沉郁了,长叹一声,再次确认道:
“陛下与了胡伟则总督芜湖战事的假节?”
“没错。”丁奉应声。
朱然点头:“承渊,你且回中洲去。有些紧要军情你不能决断,胡伟则既然受陛下重托持节,那就让他亲自来西坞里与我交谈!我此处何等场景你也看到了,我是走不开,命他速至!”
“遵命。”丁奉没办法,只得领命。(本章完)
二十四日,上午。
“预计还有多久攻城?”
沿濡须水畔而筑的望楼上,曹睿朝着南边眺望许久,向刘晔发问。
刘晔拱手答道:“大将军半个时辰前传讯,称依照发石车砸城的进度,明日便可令武卫军开始攻城了。濡须东西两坞,大将军请先择其中之一来攻,并且请以张虎部为先锋。”
曹睿轻笑一声:“攻濡须让张辽的儿子为先锋,子承父业,倒也不错。也罢,让朕看看张虎能否有其父之勇。刘卿,先攻东坞还是西坞?”
刘晔果断应道:“应攻东坞!濡须水入江之处两分,东坞处的河水离濡须中洲更近,攻下东坞之后,可建浮桥而占中洲,从而阻断江南通往此处的水路。”
“徐卿,你怎么看?”曹睿又问。
徐庶也点头应道:“东坞更好。除了刘枢密说的几点,取东坞后还可毁去城墙,将发石车移入东坞城内,进而控制水道,更快攻取西坞。”
“那就东坞吧。”曹睿颔首。
濡须坞外的攻城场景,宛如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一样。武卫军步卒护卫着羽林右军骑卒发石,更多转运石弹的民夫驾着驴车、牛车,从北面不断往此处运送物资。数十里外,卑衍部的骑兵在外层游弋。
对于大魏来说,这是物资调度上的压制。对于城中的朱然等将,昨夜魏军阵地四处举火,石弹如雨夜中仍然不停,这是毫无疑问的恐怖故事。西坞的朱然和东坞的张承,只能在坞内不断走动鼓舞士气,防止军心战意彻底清空。
什么方法都用出来了,包括赏赐、封官等等,甚至还开始骗士卒石弹明日就停,魏军已经没有更多石料了。至于明日该怎么糊弄过去,那就明日复明日吧,先捱过今天再说。
而此刻,陆逊的船队也抵达了历阳外的横江渡。由于逆水行舟,故而水军都是每日寅时准备起航,待天光初亮之后就启锚。
陆逊到达横江渡时,射声校尉曹爽和屯骑校尉姜维听闻斥候禀报下游有船只驶来,早已在码头旁候着。军队首重军功,而征东将军陆逊以降将之身,率水军从淮水行军绕路海上行军至此,都已经过了建业了,暂不论陆逊所部歼敌多少,就凭陆逊现在这份功劳,增邑三千户都是最少的。
“见过陆将军。”遥遥望见陆逊从楼船木梯拾级而下,姜维、曹爽二人同时躬身行礼。
眼前二人虽只是校尉,但五校尉营中的校尉与旁人不同,乃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且自己将老、二人壮年,陆逊思及将来也不欲托大,走到身前,笑着说道:“伯约,昭伯,我与你们自寿春一别,将近一月未见,果然在横江渡见到了你们二人!”
“朝廷策划精详,着实神妙,全无错处。”
姜维笑着点头,曹爽开口:“陆将军,我等取了历阳、羡溪二城之后就候在此处了,原以为还要数日,却不曾想将军来的更早一些,将军路途辛苦。”
陆逊道:“都是为了王事。”
“你二人此处有兵多少?”
曹爽道:“在下本部千骑,辽东兵五千人。”
姜维也补充道:“在下本部亦是千骑,余下鲜卑、乌桓义从各五千骑,还有营州属国步卒四千,合计一万五千。”
“那便是九千步、一万二千骑军了?”陆逊想了一想,而后问道:“枢密院有没有让你们准备木材器械?”
“有,都已按枢密院的预案准备了。此处地势我等已遣人观察过,大江两分,江心有一沙洲。西侧水道宽阔,东侧水窄。”曹爽连忙应道:“此处请将军先将我部五千步卒送到江心洲处,再将打造的浮桥物什拖到东面,这般只需运送一小半水程,而后经浮桥运送就可以了。”
“劳烦将军了。”
“好,就这样办吧。”陆逊颔首:“我从广陵而来,数日之间与陛下消息断绝。不知此刻濡须战况如何了?”
“回将军的话,”姜维答道:“大将军在濡须起了发石车二百余座,日夜以石砸城。今日是二十四日,按照从御前昨日发到此处的消息来看,刘枢密称在二十七、八日之前就能攻克濡须。”
陆逊不经意般吹捧了一句:“大将军用兵如神。”
当着儿子面夸爹,曹爽心中暗喜了一瞬,而且曹爽本人也同样认为自己父亲用兵值得称道。近二十年没有攻克的濡须,眼下就要被自己父亲督军攻破,又岂能不得意?
陆逊面色不改,心中却百感交集。
名义上是曹真统兵,但实际上都是由皇帝、阁臣和枢密院做各种战术决策,曹真这个大将军只负责指挥和执行,决策权几乎被剥夺。陆逊是当世名将,他考虑制度更多一些,与魏军如此先进的指挥体制相比,就凭孙权本人和全琮、朱然这几只大猫小猫的指挥艺术,哪里挡得住这种制度上的优势?
更何况,濡须城坚固如此,刘晔明确表示有信心在七、八日攻下,在御前的这种表态做不得假,这种攻坚能力就更恐怖了,起码陆逊自认为是做不到的。
三人又闲聊了几句后,陆逊问道:“朝廷让你们过江后去袭建业,你等可有打算?”
曹爽道:“枢密院只是做了大略上的指导,具体如何作战还是要由我与伯约来定的。我二人已经有了想法,还请陆将军指正一二。”
“请陆将军指正。”姜维也在一旁谦虚问道。
陆逊笑了一声:“谈何指正,你们都是大将军督下的将领,本将也只是作为吴地之人,帮你们确认一下道路罢了。”
“有劳将军。”曹爽依旧客气:“待我部先渡之后,即刻去攻十里外的石城。占了石城后,作为军队北上的根基之地。待今日全部渡江后,明日一早由伯约领本部和一万胡骑沿江北上奔袭建业,一百二十里路傍晚可至。而后掠夺城池周边,防备城内吴军出城,待在下领兵到后佯攻,若无作为,等待朝廷大军徐徐至此就好。”
陆逊听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并未做太多指点,而是说道:“吴地坚城不多,石城也好,旁边的于湖也罢,还有北至建业的诸多小城,不需顾及,攻取易如反掌。”
“我只与你们说征粮之事。”陆逊继续说道:“吴地每乡都有大户,而乡里几个大户至少能占到一半左右的粮食产量。若要筹集粮草,在乡则从大户家中取,在城则找城外大户别院,往往都会有数座大仓,取之可供军资,又不会惹得寻常百姓民怨。”
“伯约,既然你部先去,到了建业后为我传信,命楼船将军率船队离开码头,向芜湖左近速来。”
姜维拱手:“在下明白。夜前请将军将军令与我,我明日随身带去。”
“好。”陆逊点头。
中午时分,胡综和丁奉二人率着船队终于沿江抵达了濡须中洲之外。逆流而上颇费时间,顺流而下却是省事。胡综的船队从柴桑急下,只用了不到两日便赶到了濡须中洲之外,也算没有辜负孙权的殷殷重托。
此刻濡须城外这支吴国船队的到来,将吴军濒临崩溃的士气重新提振了起来,东坞和西坞内的欢呼声一时不绝于耳。
朱然此时位于西坞城北,趁着魏国调整器械的空挡,率亲卫登上城墙观察亲自观察魏军动向。而当朱然听到城内欢呼声后,第一反应不是来了援军,却是担忧城内起了叛逃或者哗变,他的精神显然已经紧绷到了极点。直到身旁参军任范冲上城头告知朱然南面中洲处来了援军,朱然略微宽心。
但宽心并不是放心。
朱然依旧绷着面孔,出言问道:“任范,你看到援军一共有多少人了吗?”
任范连忙答道:“将军,属下看得真切,大小船只足有六十余艘,属下估计应有万人之数。”
“万人?”朱然轻叹了一声:“你随我一同下来,在城中等待。”
任范不明就里,只好应下。
朱然身为濡须主将,吴国车骑将军,守城专业户,对濡须此刻的局势有着深刻的理解。以濡须坞并不大的面积,东坞西坞各五千人足够防守了。人数的增加,并不能解决濡须此刻的本质问题,反倒会带来城中军队士气的波动。
至于出城作战……朱然也全无信心。
前日第一次出城欲要毁坏魏军发石车的时候,着明光铠、持大戟的魏军步卒和如雨般抛射箭矢的弩队,给了朱然深刻而又惨痛的教训。更何况他在城上不止一次看到了魏军骑兵梭巡,更是全无办法。
此刻濡须中洲处的胡综和丁奉二人,虽然见到魏军发石车抛射石块的壮观场景有些感叹,但并非实际经历,多少还是差了些体会。
丁奉道:“胡公,中洲留守之人说了朱车骑身在西坞之中。末将愿领一百兵从东南走水路潜渡进去,与朱车骑告知军情。若是遣旁人去,只恐沟通不清,反倒误了大军正事。”
胡综点了点头:“该说的话,我在船上都已与你说过了。去见一见朱义封吧,随后回来向我回报。”
“是。”丁奉抱拳应下。
此时濡须坞仍在,濡须口的水域依然在吴军的控制之下。丁奉有惊无险的进了坞内,找到朱然之后,俯身下拜。
丁奉为一偏将,军阶与朱然这个车骑将军差得太多。但朱然却亲手将丁奉扶起,拍了拍他的肩头:“却不曾想是承渊来领兵救我!休要多礼,军中主将是谁?”
“是胡伟则胡公。”丁奉沉声说道,然后把这么多日来西面孙权处的军情都与朱然通报了一遍,还告知了万人的援军总数。
可丁奉亲眼所见,朱然的面上没有任何喜色,反倒更加沉郁了,长叹一声,再次确认道:
“陛下与了胡伟则总督芜湖战事的假节?”
“没错。”丁奉应声。
朱然点头:“承渊,你且回中洲去。有些紧要军情你不能决断,胡伟则既然受陛下重托持节,那就让他亲自来西坞里与我交谈!我此处何等场景你也看到了,我是走不开,命他速至!”
“遵命。”丁奉没办法,只得领命。(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190855/59722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