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王世家:三王就位
推荐阅读:仙人就该是这样、阵问长生、万灵仙族、两界:别叫我邪魔!、我的模拟长生路、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泼刀行、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山海提灯、
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的那个夏天,对於刘閎来说,是命运转折的时刻。
他被正式册封为齐王,踏上了前往齐地的路程。
这一年,他也就 10岁左右,还是个孩子呢,就要离开熟悉的长安,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当王。
刘閎能被封到齐国,这里面他母亲王夫人的小心思可起了不少作用。
王夫人,这位来自赵国的女子,在卫子夫色衰之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生下了刘閎。
她对自己儿子的未来那是相当上心。当汉武帝问她想把儿子封在哪里时,她先是说“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这话说得那叫一个乖巧,好像自己不敢做主。
但汉武帝再一问,她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雒阳。雒阳,那可是天下要衝,汉国的大都城,从先帝以来就没有皇子封在那里。
王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呢?雒阳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达,要是儿子能封在那里,以后肯定能有大作为。
可惜,汉武帝没同意,说除了雒阳,其他地方都行。
不过,汉武帝也没亏待刘閎,把他封到了齐国。
齐国,在当时那可是相当牛的存在。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东边靠著大海,城郭大,光临菑城就有十万户人家,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天下膏腴之地。
王夫人一听,虽然没达到自己的预期,但齐国也不错,赶紧以手击头谢恩。从这里也能看出,王夫人为儿子爭取好封地的心思。
刘閎到了齐国后,就开始了他的齐王生涯。
但可惜,他的人生就像一颗流星,短暂而灿烂。
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年),年仅 10岁左右的刘閎就去世了,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
他这一死,齐国也就国除为郡,曾经的辉煌一下子就没了。
和刘閎相比,燕王刘旦的人生可就精彩多了,不过,是那种充满波折和悲剧的精彩。
刘旦,汉武帝的第三子,和广陵王刘胥是同母兄弟,母亲是李姬。
李姬虽然给汉武帝生了两个儿子,但却不太受宠,这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刘旦和刘胥的命运。
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刘旦被封为燕王,封地在蓟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燕国地处西汉北境,紧邻匈奴,土地贫瘠,民风凶悍,和齐国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刘旦这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主。
年轻的时候,他把心思都放在了学问上,什么经书、杂说都学,尤其喜欢星历、数术、倡优、射猎这些玩意儿,还经常招揽游侠武士,在燕国那也是小有名气。
本来呢,他老老实实当他的燕王,日子也能过得挺舒坦。可偏偏,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征和二年(公元前 91年),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兵败自杀。
这一消息传来,刘旦心里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他想:“大哥死了,我是剩下兄弟里年纪最大的,这太子之位,怎么著也该轮到我了吧。”
於是,他开始蠢蠢欲动。
后元元年(公元前 88年),汉武帝病重。刘旦觉得机会来了,赶紧派使者上书,请求宿卫长安,以备不虞。
他这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趁机掌控局势,为自己谋取太子之位。
汉武帝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代雄主,一眼就看穿了刘旦的野心,顿时大怒,直接把刘旦的使者给斩了,还以燕王“藏匿亡命之徒、违反汉律”的罪名,削掉了他封国的三个县邑。
这一下,刘旦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捞到好处,还被汉武帝厌恶,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刘旦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他觉得刘弗陵年纪小,又不是嫡长子,凭什么当皇帝?於是,他开始谋划造反。
他先是和宗室中山哀王子刘长、齐孝王孙刘泽等人合谋,招募兵马,生產武器,还谎称武帝生前曾詔令自己自备军队以应对突发事件。
他们在燕国僭用天子制度,设置旌旗鼓车、旄头先驱,带著官吏、百姓在文安县进行大规模打猎,说是打猎,其实就是在训练士兵战马。
他们还到处散布“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的言论,想以此来动摇人心。
可惜,他们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人告发了。青州刺史雋不疑逮捕了刘泽,刘泽供出了刘旦。
按律,刘旦是要被诛杀的,但汉昭帝念及骨肉亲情,只是斥责了他,並没有杀他。
可刘旦並没有吸取教训,还是对皇位念念不忘。几年后,他又和鄂邑盖长公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勾结在一起,再次谋划叛乱。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上官桀等人搜集霍光的过失,让刘旦上书告发霍光,说霍光擅自调动所属兵力,意欲谋反,然后刘旦就以入朝宿卫为名,起兵造反。
他们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可没想到,又被人告发了。
汉昭帝这次可没再手软,直接发书斥责刘旦。
刘旦看到詔书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自縊而死。
他这一死,燕国也就被除国,曾经的野心和梦想,都化作了泡影。
说完了刘閎和刘旦,再来说说广陵王刘胥。
这刘胥,和刘旦是同母兄弟,也是个奇葩的主,他的一生,充满了荒诞和闹剧。
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封地在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一带。广陵地处吴越地区,和燕国的贫瘠不同,这里还算富庶。
刘胥呢,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力大无穷,能扛鼎,还喜欢游乐,经常徒手和熊、野猪等猛兽搏斗。他这爱好,放在现在,那绝对是个猛人,可在当时,却被人认为行为没有法度,不是个当皇帝的料。
刘胥对皇位也是覬覦已久。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刘胥一看,这小屁孩都能当皇帝,我凭什么不行?於是,他也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不过,他的做法和刘旦不太一样,刘旦是起兵造反,他呢,玩起了封建迷信。
当时楚地崇巫信鬼,刘胥就找来了一个女巫,叫李女须。
这李女须也是个神棍,她装神弄鬼地说能让刘胥当上天子。刘胥居然信了,给了李女须很多钱,让她到巫山去祈祷,诅咒汉昭帝刘弗陵。
你还別说,元平元年(公元前 74年)四月,年仅 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真的驾崩了。
刘胥这下可高兴坏了,他以为是李女须的巫术起了作用,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杀牛庆祝。
可他没想到,刘弗陵死后,即位的不是他,而是昌邑王刘贺。
刘胥不甘心,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刘贺。
结果,刘贺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被废掉了。
这下,刘胥更相信李女须了,把她奉为天神,多次赏赐钱物,让她再接再厉。
刘贺被废后,霍光等人又拥立汉武帝的重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胥这下想不明白了,自己是汉武帝的儿子,怎么连个孙子辈的都比不过?他心里那个鬱闷啊,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汉宣帝。
这次,刘胥学聪明了,他没有把赌注全部压在巫水上,还积极和楚王刘延寿等人联络,密谋发动叛乱。
结果,楚王刘延寿在地节元年(公元前 69年)十一月因谋反被杀,刘胥也被牵连了进去。
不过,汉宣帝念在他是叔祖的份上,没有治他的罪,还赏赐给他黄金五千斤。
按说,刘胥这下该消停了吧?可他没有。他儿子南利侯刘宝因为杀人被剥夺爵位,回到广陵后,又和刘胥的姬妾左修私通,结果被朝廷得知,刘宝被诛杀。
刘胥觉得这是朝廷故意针对他,心里那个气啊,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汉宣帝。
纸终究包不住火,五凤四年(公元前 54年)正月,刘胥诅咒皇帝的事情被朝廷发觉了。
汉宣帝派人彻查此事,刘胥害怕事情暴露,赶紧派人毒杀了巫师和宫人二十余人,想毁尸灭跡。可还是被查出来了,大臣们纷纷请求诛杀刘胥,汉宣帝命廷尉、大鸿臚对刘胥进行审讯。
面对审问,刘胥知道自己逃不过了,就承认了诅咒之事,但他说事情过去太久,自己需要回去后仔细想想。
回到王宫后,刘胥设下酒宴,和太子刘霸及女儿刘董訾、刘胡生等夜饮,又让他的宠妾郭昭君、赵左君等鼓瑟歌舞。
他身边的人流著泪轮流为他斟酒,酒宴直到鸡鸣时才散。
这时候,刘胥终於恍然大悟,他说:“死这件事,可不能用钱僱人代替,只能自己去死!”
又对太子刘霸说:“皇上待我很优厚,而我却辜负了皇上。我死后,尸骨应当暴露在外,即使朝廷允许安葬,也应薄葬,不要厚葬。”
说完,就用綬带自尽而死,他的宠妾郭昭君、赵左君也隨之自杀。
他被正式册封为齐王,踏上了前往齐地的路程。
这一年,他也就 10岁左右,还是个孩子呢,就要离开熟悉的长安,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当王。
刘閎能被封到齐国,这里面他母亲王夫人的小心思可起了不少作用。
王夫人,这位来自赵国的女子,在卫子夫色衰之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生下了刘閎。
她对自己儿子的未来那是相当上心。当汉武帝问她想把儿子封在哪里时,她先是说“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这话说得那叫一个乖巧,好像自己不敢做主。
但汉武帝再一问,她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雒阳。雒阳,那可是天下要衝,汉国的大都城,从先帝以来就没有皇子封在那里。
王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呢?雒阳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达,要是儿子能封在那里,以后肯定能有大作为。
可惜,汉武帝没同意,说除了雒阳,其他地方都行。
不过,汉武帝也没亏待刘閎,把他封到了齐国。
齐国,在当时那可是相当牛的存在。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东边靠著大海,城郭大,光临菑城就有十万户人家,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天下膏腴之地。
王夫人一听,虽然没达到自己的预期,但齐国也不错,赶紧以手击头谢恩。从这里也能看出,王夫人为儿子爭取好封地的心思。
刘閎到了齐国后,就开始了他的齐王生涯。
但可惜,他的人生就像一颗流星,短暂而灿烂。
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年),年仅 10岁左右的刘閎就去世了,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
他这一死,齐国也就国除为郡,曾经的辉煌一下子就没了。
和刘閎相比,燕王刘旦的人生可就精彩多了,不过,是那种充满波折和悲剧的精彩。
刘旦,汉武帝的第三子,和广陵王刘胥是同母兄弟,母亲是李姬。
李姬虽然给汉武帝生了两个儿子,但却不太受宠,这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刘旦和刘胥的命运。
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刘旦被封为燕王,封地在蓟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燕国地处西汉北境,紧邻匈奴,土地贫瘠,民风凶悍,和齐国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刘旦这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主。
年轻的时候,他把心思都放在了学问上,什么经书、杂说都学,尤其喜欢星历、数术、倡优、射猎这些玩意儿,还经常招揽游侠武士,在燕国那也是小有名气。
本来呢,他老老实实当他的燕王,日子也能过得挺舒坦。可偏偏,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征和二年(公元前 91年),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兵败自杀。
这一消息传来,刘旦心里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他想:“大哥死了,我是剩下兄弟里年纪最大的,这太子之位,怎么著也该轮到我了吧。”
於是,他开始蠢蠢欲动。
后元元年(公元前 88年),汉武帝病重。刘旦觉得机会来了,赶紧派使者上书,请求宿卫长安,以备不虞。
他这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想趁机掌控局势,为自己谋取太子之位。
汉武帝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代雄主,一眼就看穿了刘旦的野心,顿时大怒,直接把刘旦的使者给斩了,还以燕王“藏匿亡命之徒、违反汉律”的罪名,削掉了他封国的三个县邑。
这一下,刘旦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捞到好处,还被汉武帝厌恶,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刘旦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他觉得刘弗陵年纪小,又不是嫡长子,凭什么当皇帝?於是,他开始谋划造反。
他先是和宗室中山哀王子刘长、齐孝王孙刘泽等人合谋,招募兵马,生產武器,还谎称武帝生前曾詔令自己自备军队以应对突发事件。
他们在燕国僭用天子制度,设置旌旗鼓车、旄头先驱,带著官吏、百姓在文安县进行大规模打猎,说是打猎,其实就是在训练士兵战马。
他们还到处散布“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的言论,想以此来动摇人心。
可惜,他们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人告发了。青州刺史雋不疑逮捕了刘泽,刘泽供出了刘旦。
按律,刘旦是要被诛杀的,但汉昭帝念及骨肉亲情,只是斥责了他,並没有杀他。
可刘旦並没有吸取教训,还是对皇位念念不忘。几年后,他又和鄂邑盖长公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勾结在一起,再次谋划叛乱。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上官桀等人搜集霍光的过失,让刘旦上书告发霍光,说霍光擅自调动所属兵力,意欲谋反,然后刘旦就以入朝宿卫为名,起兵造反。
他们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可没想到,又被人告发了。
汉昭帝这次可没再手软,直接发书斥责刘旦。
刘旦看到詔书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自縊而死。
他这一死,燕国也就被除国,曾经的野心和梦想,都化作了泡影。
说完了刘閎和刘旦,再来说说广陵王刘胥。
这刘胥,和刘旦是同母兄弟,也是个奇葩的主,他的一生,充满了荒诞和闹剧。
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封地在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一带。广陵地处吴越地区,和燕国的贫瘠不同,这里还算富庶。
刘胥呢,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力大无穷,能扛鼎,还喜欢游乐,经常徒手和熊、野猪等猛兽搏斗。他这爱好,放在现在,那绝对是个猛人,可在当时,却被人认为行为没有法度,不是个当皇帝的料。
刘胥对皇位也是覬覦已久。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刘胥一看,这小屁孩都能当皇帝,我凭什么不行?於是,他也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不过,他的做法和刘旦不太一样,刘旦是起兵造反,他呢,玩起了封建迷信。
当时楚地崇巫信鬼,刘胥就找来了一个女巫,叫李女须。
这李女须也是个神棍,她装神弄鬼地说能让刘胥当上天子。刘胥居然信了,给了李女须很多钱,让她到巫山去祈祷,诅咒汉昭帝刘弗陵。
你还別说,元平元年(公元前 74年)四月,年仅 2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真的驾崩了。
刘胥这下可高兴坏了,他以为是李女须的巫术起了作用,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杀牛庆祝。
可他没想到,刘弗陵死后,即位的不是他,而是昌邑王刘贺。
刘胥不甘心,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刘贺。
结果,刘贺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被废掉了。
这下,刘胥更相信李女须了,把她奉为天神,多次赏赐钱物,让她再接再厉。
刘贺被废后,霍光等人又拥立汉武帝的重孙、废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胥这下想不明白了,自己是汉武帝的儿子,怎么连个孙子辈的都比不过?他心里那个鬱闷啊,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汉宣帝。
这次,刘胥学聪明了,他没有把赌注全部压在巫水上,还积极和楚王刘延寿等人联络,密谋发动叛乱。
结果,楚王刘延寿在地节元年(公元前 69年)十一月因谋反被杀,刘胥也被牵连了进去。
不过,汉宣帝念在他是叔祖的份上,没有治他的罪,还赏赐给他黄金五千斤。
按说,刘胥这下该消停了吧?可他没有。他儿子南利侯刘宝因为杀人被剥夺爵位,回到广陵后,又和刘胥的姬妾左修私通,结果被朝廷得知,刘宝被诛杀。
刘胥觉得这是朝廷故意针对他,心里那个气啊,又让李女须继续诅咒汉宣帝。
纸终究包不住火,五凤四年(公元前 54年)正月,刘胥诅咒皇帝的事情被朝廷发觉了。
汉宣帝派人彻查此事,刘胥害怕事情暴露,赶紧派人毒杀了巫师和宫人二十余人,想毁尸灭跡。可还是被查出来了,大臣们纷纷请求诛杀刘胥,汉宣帝命廷尉、大鸿臚对刘胥进行审讯。
面对审问,刘胥知道自己逃不过了,就承认了诅咒之事,但他说事情过去太久,自己需要回去后仔细想想。
回到王宫后,刘胥设下酒宴,和太子刘霸及女儿刘董訾、刘胡生等夜饮,又让他的宠妾郭昭君、赵左君等鼓瑟歌舞。
他身边的人流著泪轮流为他斟酒,酒宴直到鸡鸣时才散。
这时候,刘胥终於恍然大悟,他说:“死这件事,可不能用钱僱人代替,只能自己去死!”
又对太子刘霸说:“皇上待我很优厚,而我却辜负了皇上。我死后,尸骨应当暴露在外,即使朝廷允许安葬,也应薄葬,不要厚葬。”
说完,就用綬带自尽而死,他的宠妾郭昭君、赵左君也隨之自杀。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11563/609612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