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初到京城
推荐阅读:万人嫌大小姐破产后(女嬷 np)、他的掌心(1v1h)、照无眠(亲叔侄1v1)、泠泠听春雨(1v1 h)、和哥哥死对头联姻后(骨科1v1)、反派穿成黄文女主、腐蚀剂[Np强制]、《玉壶传》(骨科)(兄妹)(np)、阴湿男女短篇合集(h)、凛冬将至(末世父女1v2)、
汤圆冒出一个脑袋, “有的有的!我娘说了,铜锅涮肉来接应我们!”
徐镖头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两声。
林秋然低头看了一眼, 汤圆立刻捂住嘴, 孙氏把汤圆往车里搂了搂, 徐镖头就只能看见林秋然了。
林秋然对徐镖头道:“无人接应, 若是徐大哥有常去的客栈,麻烦推荐一二, 也省得我们找了。”
徐镖头道:“这好说。”
他问就是这样打算的,有人接自然都安排好了, 有宅子住, 无人接应肯定得住客栈。京城客栈多,选择也多,他可以给林秋然介绍靠得住的客栈。
林秋然道了声谢, 放下车帘回头一看, 汤圆捂着嘴,“娘,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林秋然摇摇头,一句话而已, 犯不着说对或是错, 只是童言稚语,听着好玩罢了。汤圆这孩子虽然能跑能跳,说话什么的比同龄人早, 还能背诗算数,可依旧是个孩子,他脑子想的东西和大人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林秋然就没怎么说去京城是为了读书,多是跟他说, 京城又好吃的羊肉,余安不常见的牛乳羊乳京城也有。
林秋然打算到了京城,每日都让汤圆喝,还能做好吃的点心呢。
林秋然还答应到京城第一日,就吃铜锅涮肉。杨娘子说西北羊肉好吃,京城就有,汤圆听久了就慢慢成了第一天就是铜锅涮肉,铜锅涮肉第一天就被他吃,现在就成了铜锅涮肉第一天接应他。
汤圆不说假话,可是会胡言乱语。
徐镖头问的意思是可以有人接应,是问萧家在京城可有亲戚,一般来说出远门有长期短期,短期出远门为了办事,长期自然是投奔。
若有人接应,住处什么肯定都安排好了,本上进城门就有人等着,但萧家没有接应,得住一阵子客栈。初到京城,客栈还是以干净安全为主,若是宅子找不好,得住好一阵子。
比起没头苍蝇似的乱找,自然住徐镖头住过的好一点。这一路过来,萧家也没住黑店。
林秋然和汤圆解释,“接应的意思是你去一个地方,别人准备好,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
来京城前,徐远珩回余安的时候问过她,当时说的是他在京城有间空宅子,林秋然可以去那暂住,等买了宅子再搬走。
的确方便,可是住徐远珩的宅子不合适,当初孙氏萧大石带着汤圆住成,她却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时光,徐远珩对她的关照一如既往,林秋然回人情都以稀奇不常见的方子。徐远珩说有用,林秋然只当是客气话,但出门一趟,带着各种酱的确方便。
这让她心里稍安。
孙氏曾问过林秋然一次,“徐家也没个喜事,徐公子如今还没成亲呢?”
林秋然没打听过,以她的身份,问徐远珩不合适,问徐管事就更不合适了。孙氏也不一定好奇,或许是看徐远珩对她好,想提醒一二。
汤圆这么大了,林秋然观念想法也有了变化,前两年还觉得有钱了,感情重要,但有了汤圆,他又这么可爱,她觉得只要萧寻初心不改,没因为升官变得惟我独尊、想要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日后能给汤圆铺条宽敞光明的路,林秋然还是希望汤圆的父亲是他。
林秋然感激徐远珩,所以香料生意多多帮忙,尽量给徐远珩他能用得上的方子。
再说,如今林秋然还是萧寻的妻子,于情于理也不能和徐远珩在私事上有太多牵扯。而且,来京城要从头再来,徐远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汤圆:“那涮肉被我吃叫什么?”
林秋然回过神来,这孩子问题怎么这么多,她道:“叫被你吃,行了行了,快下车了。”
今日落脚的客栈是徐镖头选的,挺干净,进城就到了。
今儿依旧要早点睡,明天快些赶路。
一行人下了车,把贵重物品贴身带上,其余的就放车上。林明跟着徐镖头去订房点菜,马车晚上依旧有人守着。时间一长,就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晚饭就在屋里简单吃了些,汤圆已经知道家里是开酒楼的,所以出门的时候,总是比外面的菜和家里的。
前几日林秋然就告诉他这样不好,这是在屋里面,若是在外面吃饭也这样说,有踢馆的嫌疑,那就不是吃饭,而是找茬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挑食。
然后这两日汤圆都是悄悄说,哪怕在屋里,也是小声说,“还是娘做的吃食更好吃。”
他挑嘴,客栈的饭菜不爱吃,吃得也慢。
孙氏道:“秋然,不然跟客栈借下厨房,给汤圆多做点吃的?”
这也快到京城了,现在没啥事,这一路都是干粮,晚上到客栈落脚都是在客栈吃,简单得很。孙氏心疼孙儿,想汤圆多吃点。
汤圆闻言眼睛都亮了,红烧肉麻辣兔丁酸汤鱼狮子头,通通飞到他嘴巴里。
林秋然无奈一笑,“娘,我们出门,一切以简单省事为主。”
而且都赶了一日路,坐了一日马车,林春她们几个也累得不行。林秋然不想动弹,客栈的饭菜又不是不能吃,非另做干什么,巴不得告诉别人,家里有一个招人疼的孩子。
孙氏赶紧点头,“也成也成。”
汤圆眼里的光芒黯淡下来,林秋然心里莫名有些火气,不提什么事都没有,提了让汤圆失望,倒像她这个做娘的不愿意对孩子好一样。
林秋然耐着性子哄道:“汤圆,今儿晚了,明儿到京城,我们吃铜锅涮肉,这是答应好的。今儿晚上把这些吃完,不可挑食。那句诗不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林秋然哄了两句,“汤圆这些日子多乖呀,今日可是在外的最后一天了。快吃饭吧。”
汤圆点点头,林秋然给他夹了些菜,也都乖乖吃了。在外面,林秋然也没和孙氏说以后不要这样,而且萧大石不在,她怕说孙氏心里不好受。
一千多里跟过来,又是疼孩子,以后再有再说吧。
次日又是赶路,天气阴沉,寒风吹在脸上,冰凉刺骨。徐镖头说京城偏北,下雪早,每年十月份就下雪了,当然,开春也晚。
徐镖头说起京城时,眼里有热烈的光。走南闯北多了,见的东西多了,自然觉得京城好。
马车驶过越来越宽敞的官路,穿过城门,停在的京城的四季客栈门口。这家客栈徐镖头常去,假期那不算贵,老板也仁义,看他的面子上还给便宜了些钱,他权当回报那两罐儿辣椒酱。
徐镖头道:“行了,这就到了,我们还留京城几日,也在这个客栈住,若有事来寻好了。”
林秋然痛快把尾款结了,徐镖头见了银子,眉开眼笑的,不过这钱不都是给他的,他得回去分钱去。
林秋然道:“是有两件事,徐大哥若回余安,可否帮我捎封信。”
徐镖头:“好说,还有呢。”
一封信不占地方,捎着就是了。
林秋然道:“京城哪家铜锅涮肉好吃?”
她答应要带汤圆去吃的。
今日很晚,肯定不会去找宅子,而且有丫鬟小厮,不用林秋然自己去看,问问这边吃食,一会儿好去吃。
徐镖头道:“老金涮肉就不错,就在后面那条街,离得近,里面肉是按斤称的,你们这个时间来得好,有冻羊肉,能切出可薄可薄的羊肉卷来,比鲜肉嫩,其他季节可没有。烫几下久又香又嫩,蘸的还是芝麻酱,咱们余安就不常吃芝麻酱,其实可香了。”
这倒是真的,林秋然在余安只用香油,芝麻酱是很少见。
她道了声谢,“多谢徐大哥,劳累一路,你们也好好休息。”
徐镖头笑了笑,“嗯,以后有什么需要还来找我就是,京城也有余安镖局。”
但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镖局。
林秋然点点头,等把行李都搬进客栈,又把车夫的钱给结了。留了丫鬟看东西,她带上林明和另一个小厮,跟孙氏汤圆一块儿吃饭去了。
冬日天短,刚刚太阳落山,收拾了会儿东西出来,天就已经黑了。
万家灯火点缀长街,豪华的马车从街上驶过,不知哪处酒楼飘出凤箫声,曲调悠扬婉转,路上行人有穿布衣,有穿绸缎的……
男子高声谈笑,女子头戴华丽饰物,走过时香气阵阵。
汤圆有些好奇,又有点怕,他往林秋然怀里躲,想要抱。林秋然把他抱起来,又对孙氏的道:“这儿的确比余安热闹得多,娘,我们也走吧。”
孙氏没见过这样的场景,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在余安只有顶有钱的家里才有马车。而且根本不是一样的车,这边车什么样的都有,看着又大又好,有的马车上还挂着字牌,而萧家的就是普通的青葱顶马车。
孙氏觉得,在余安萧家日子顶好,可出来见了世面,他们就好似乡下人进城一般。
这街上还有三层四层的铺子,什么都有。
孙氏跟上林秋然的脚步,几人按照徐镖头所说去了后街。后街更热闹,饭馆酒楼吃食多得数不过来,那老金涮肉也显眼,大大的牌匾上头挂着四个灯笼,正好照着四个大字。
客人进进出出,都不用伙计在门口揽客。
一进去,孙氏就忍不住道:“怎么随便一间铺子进来,都跟金鼎楼差不多大呢。”
林秋然在外看这是二层铺子,进来也有人往二楼走,一楼二十几张桌子,她想得和孙氏一样,随便一间都跟金鼎楼差不多了,再想想京城人多,商客多,达官显贵更多,就不觉得奇怪了。
林秋然道:“是呀,娘,我们这几日多看几间。”
徐镖头先是一愣,然后大笑两声。
林秋然低头看了一眼, 汤圆立刻捂住嘴, 孙氏把汤圆往车里搂了搂, 徐镖头就只能看见林秋然了。
林秋然对徐镖头道:“无人接应, 若是徐大哥有常去的客栈,麻烦推荐一二, 也省得我们找了。”
徐镖头道:“这好说。”
他问就是这样打算的,有人接自然都安排好了, 有宅子住, 无人接应肯定得住客栈。京城客栈多,选择也多,他可以给林秋然介绍靠得住的客栈。
林秋然道了声谢, 放下车帘回头一看, 汤圆捂着嘴,“娘,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林秋然摇摇头,一句话而已, 犯不着说对或是错, 只是童言稚语,听着好玩罢了。汤圆这孩子虽然能跑能跳,说话什么的比同龄人早, 还能背诗算数,可依旧是个孩子,他脑子想的东西和大人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林秋然就没怎么说去京城是为了读书,多是跟他说, 京城又好吃的羊肉,余安不常见的牛乳羊乳京城也有。
林秋然打算到了京城,每日都让汤圆喝,还能做好吃的点心呢。
林秋然还答应到京城第一日,就吃铜锅涮肉。杨娘子说西北羊肉好吃,京城就有,汤圆听久了就慢慢成了第一天就是铜锅涮肉,铜锅涮肉第一天就被他吃,现在就成了铜锅涮肉第一天接应他。
汤圆不说假话,可是会胡言乱语。
徐镖头问的意思是可以有人接应,是问萧家在京城可有亲戚,一般来说出远门有长期短期,短期出远门为了办事,长期自然是投奔。
若有人接应,住处什么肯定都安排好了,本上进城门就有人等着,但萧家没有接应,得住一阵子客栈。初到京城,客栈还是以干净安全为主,若是宅子找不好,得住好一阵子。
比起没头苍蝇似的乱找,自然住徐镖头住过的好一点。这一路过来,萧家也没住黑店。
林秋然和汤圆解释,“接应的意思是你去一个地方,别人准备好,不用担心人生地不熟。”
来京城前,徐远珩回余安的时候问过她,当时说的是他在京城有间空宅子,林秋然可以去那暂住,等买了宅子再搬走。
的确方便,可是住徐远珩的宅子不合适,当初孙氏萧大石带着汤圆住成,她却不行。
时间过得很快,两年时光,徐远珩对她的关照一如既往,林秋然回人情都以稀奇不常见的方子。徐远珩说有用,林秋然只当是客气话,但出门一趟,带着各种酱的确方便。
这让她心里稍安。
孙氏曾问过林秋然一次,“徐家也没个喜事,徐公子如今还没成亲呢?”
林秋然没打听过,以她的身份,问徐远珩不合适,问徐管事就更不合适了。孙氏也不一定好奇,或许是看徐远珩对她好,想提醒一二。
汤圆这么大了,林秋然观念想法也有了变化,前两年还觉得有钱了,感情重要,但有了汤圆,他又这么可爱,她觉得只要萧寻初心不改,没因为升官变得惟我独尊、想要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日后能给汤圆铺条宽敞光明的路,林秋然还是希望汤圆的父亲是他。
林秋然感激徐远珩,所以香料生意多多帮忙,尽量给徐远珩他能用得上的方子。
再说,如今林秋然还是萧寻的妻子,于情于理也不能和徐远珩在私事上有太多牵扯。而且,来京城要从头再来,徐远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汤圆:“那涮肉被我吃叫什么?”
林秋然回过神来,这孩子问题怎么这么多,她道:“叫被你吃,行了行了,快下车了。”
今日落脚的客栈是徐镖头选的,挺干净,进城就到了。
今儿依旧要早点睡,明天快些赶路。
一行人下了车,把贵重物品贴身带上,其余的就放车上。林明跟着徐镖头去订房点菜,马车晚上依旧有人守着。时间一长,就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晚饭就在屋里简单吃了些,汤圆已经知道家里是开酒楼的,所以出门的时候,总是比外面的菜和家里的。
前几日林秋然就告诉他这样不好,这是在屋里面,若是在外面吃饭也这样说,有踢馆的嫌疑,那就不是吃饭,而是找茬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挑食。
然后这两日汤圆都是悄悄说,哪怕在屋里,也是小声说,“还是娘做的吃食更好吃。”
他挑嘴,客栈的饭菜不爱吃,吃得也慢。
孙氏道:“秋然,不然跟客栈借下厨房,给汤圆多做点吃的?”
这也快到京城了,现在没啥事,这一路都是干粮,晚上到客栈落脚都是在客栈吃,简单得很。孙氏心疼孙儿,想汤圆多吃点。
汤圆闻言眼睛都亮了,红烧肉麻辣兔丁酸汤鱼狮子头,通通飞到他嘴巴里。
林秋然无奈一笑,“娘,我们出门,一切以简单省事为主。”
而且都赶了一日路,坐了一日马车,林春她们几个也累得不行。林秋然不想动弹,客栈的饭菜又不是不能吃,非另做干什么,巴不得告诉别人,家里有一个招人疼的孩子。
孙氏赶紧点头,“也成也成。”
汤圆眼里的光芒黯淡下来,林秋然心里莫名有些火气,不提什么事都没有,提了让汤圆失望,倒像她这个做娘的不愿意对孩子好一样。
林秋然耐着性子哄道:“汤圆,今儿晚了,明儿到京城,我们吃铜锅涮肉,这是答应好的。今儿晚上把这些吃完,不可挑食。那句诗不是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林秋然哄了两句,“汤圆这些日子多乖呀,今日可是在外的最后一天了。快吃饭吧。”
汤圆点点头,林秋然给他夹了些菜,也都乖乖吃了。在外面,林秋然也没和孙氏说以后不要这样,而且萧大石不在,她怕说孙氏心里不好受。
一千多里跟过来,又是疼孩子,以后再有再说吧。
次日又是赶路,天气阴沉,寒风吹在脸上,冰凉刺骨。徐镖头说京城偏北,下雪早,每年十月份就下雪了,当然,开春也晚。
徐镖头说起京城时,眼里有热烈的光。走南闯北多了,见的东西多了,自然觉得京城好。
马车驶过越来越宽敞的官路,穿过城门,停在的京城的四季客栈门口。这家客栈徐镖头常去,假期那不算贵,老板也仁义,看他的面子上还给便宜了些钱,他权当回报那两罐儿辣椒酱。
徐镖头道:“行了,这就到了,我们还留京城几日,也在这个客栈住,若有事来寻好了。”
林秋然痛快把尾款结了,徐镖头见了银子,眉开眼笑的,不过这钱不都是给他的,他得回去分钱去。
林秋然道:“是有两件事,徐大哥若回余安,可否帮我捎封信。”
徐镖头:“好说,还有呢。”
一封信不占地方,捎着就是了。
林秋然道:“京城哪家铜锅涮肉好吃?”
她答应要带汤圆去吃的。
今日很晚,肯定不会去找宅子,而且有丫鬟小厮,不用林秋然自己去看,问问这边吃食,一会儿好去吃。
徐镖头道:“老金涮肉就不错,就在后面那条街,离得近,里面肉是按斤称的,你们这个时间来得好,有冻羊肉,能切出可薄可薄的羊肉卷来,比鲜肉嫩,其他季节可没有。烫几下久又香又嫩,蘸的还是芝麻酱,咱们余安就不常吃芝麻酱,其实可香了。”
这倒是真的,林秋然在余安只用香油,芝麻酱是很少见。
她道了声谢,“多谢徐大哥,劳累一路,你们也好好休息。”
徐镖头笑了笑,“嗯,以后有什么需要还来找我就是,京城也有余安镖局。”
但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镖局。
林秋然点点头,等把行李都搬进客栈,又把车夫的钱给结了。留了丫鬟看东西,她带上林明和另一个小厮,跟孙氏汤圆一块儿吃饭去了。
冬日天短,刚刚太阳落山,收拾了会儿东西出来,天就已经黑了。
万家灯火点缀长街,豪华的马车从街上驶过,不知哪处酒楼飘出凤箫声,曲调悠扬婉转,路上行人有穿布衣,有穿绸缎的……
男子高声谈笑,女子头戴华丽饰物,走过时香气阵阵。
汤圆有些好奇,又有点怕,他往林秋然怀里躲,想要抱。林秋然把他抱起来,又对孙氏的道:“这儿的确比余安热闹得多,娘,我们也走吧。”
孙氏没见过这样的场景,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在余安只有顶有钱的家里才有马车。而且根本不是一样的车,这边车什么样的都有,看着又大又好,有的马车上还挂着字牌,而萧家的就是普通的青葱顶马车。
孙氏觉得,在余安萧家日子顶好,可出来见了世面,他们就好似乡下人进城一般。
这街上还有三层四层的铺子,什么都有。
孙氏跟上林秋然的脚步,几人按照徐镖头所说去了后街。后街更热闹,饭馆酒楼吃食多得数不过来,那老金涮肉也显眼,大大的牌匾上头挂着四个灯笼,正好照着四个大字。
客人进进出出,都不用伙计在门口揽客。
一进去,孙氏就忍不住道:“怎么随便一间铺子进来,都跟金鼎楼差不多大呢。”
林秋然在外看这是二层铺子,进来也有人往二楼走,一楼二十几张桌子,她想得和孙氏一样,随便一间都跟金鼎楼差不多了,再想想京城人多,商客多,达官显贵更多,就不觉得奇怪了。
林秋然道:“是呀,娘,我们这几日多看几间。”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597/638577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