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吧 > 玄幻小说 > 争雄十六国 > 第276章 二轮磋商之三家妥协

第276章 二轮磋商之三家妥协

推荐阅读:仙都无武江湖第五形态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我的公公叫康熙仙人消失之后拐个皇帝回现代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抗战之关山重重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第276章 二轮磋商之三家妥协
    邓氏坞北面,开垦出的水田上千顷之多,其中近半数还未来得及翻耕。
    单于护军营地设置在几条沟渠交匯之处,背靠一片冈峦起伏的土塬。
    悉罗多、王镇恶、慕舆盛、向靖率领的三路兵马已尽数匯合。
    两千七百余护军骑兵保有完好战力,轻伤者正在营中,接受杨县调来的曲氏青壮照料。
    一千五百多名贺兰俘虏也没閒著,由悉罗多、慕舆盛负责看押,在邓氏坞西北五里,临近汾水东岸处,修筑一座土坞。
    站在邓氏坞望楼上,应该可以清楚看见平阳军动静。
    曲康首次入邓氏坞,梁广命他带话,如若邓氏不降,就派一支鲜卑骑军常驻於此,和邓氏坞打持久战。
    坞堡北面儘是平整荒野、农田,邓氏堡民只要离开坞堡,就会面临骑兵追击。
    邓氏坞四面环有壕沟,连通汾水、洪安涧,形成一套完备的水渠供应系统。
    若是铁了心攻打坞堡,派兵阻塞汾水、洪安涧入水口,掘开护城壕沟,用不了几日也能將水放干。
    梁广绕坞堡巡察两日,倒也找到几处破绽,可在攻打时加以利用。
    臂如西南口的水门是用木柵製成,可用火焚之。
    东南角地势较低,土地湿软,到了夏秋雨季淹没在水中,夯土墙根显然是冬季新修筑。
    邓氏若顽抗到底,他也不打算调集重兵强攻。
    先派兵堵在坞堡门口骚扰,等到了雨季涨水期,洪安涧水势大涨时引水淹城堡墙一垮,甲兵列阵而入,仅凭邓氏残余私兵和几千青壮根本守不住。
    这是拿下邓氏坞的下下策,耗时长不说,也会影响郡府今年的各项计划进展。
    一场大战下来,他和坞堡內的近万汉民难免结下仇怨,不利於稳固本郡民心。
    至於其他土人豪强对他的看法,反倒不甚在意。
    平阳四姓,无论实力、名望,还不足以让他像对待汾阴薛氏、清河崔氏那般谨慎。
    曲康从邓氏坞出来,带回邓氏宗长邓眾的话。
    邓氏可以考虑投降,但要他先行撤兵回平阳,等宗族商议过后再给答覆。
    梁广之以鼻,不予理会,继续命俘虏筑土坞,护军骑兵终日绕坞堡巡逻。
    撤走自然是不可能,打掉贺兰人,夺下鼠喉谷要地,夺回永安,汾西关几百私兵业已投降,杨县曲氏也表態归附。
    出兵前制定的目標相继达成,没道理留下一处邓氏坞,继续超脱於郡府管辖之外。
    只等拿下邓氏坞,整个平阳盆地北部,所有河川险塞通道都能牢牢掌握在手。
    如此,他才能安心在平阳大搞农业建设。
    邓氏坞若降,贺兰俘虏修筑的土坞,也能作为码头髮挥用场。
    总之,不能让贺兰人太过清閒,每日饿不死也没有力气闹事。
    今日,梁广带著王镇恶、曲康骑马从山岗赶回营地,正好遇见崔、贾毅、
    贾阳一行到来。
    “参见使君!”
    一见面,贾毅父子惶恐下拜。
    梁广先给了崔一个嘉许眼神,此君没有食言,愣是把贾氏忽悠到此。
    看来他对平阳士人的前途发展颇为关心。
    土人群体能否融入平阳团伙,也关係到他自身的前景。
    寒暄几句,贾毅父子的態度比上次更加恭敬。
    “就请德仲公、曲宗长再入邓氏坞,面见邓氏宗长,晓以情理,莫要做出自误之举。”
    梁广笑著,態度和蔼,“崔长史代我一同前往,为表诚意,在永安俘获的十余邓氏族人,也一併送还。”
    崔拱手领命,贾毅忙道:“老朽一定竭尽所能,劝说邓氏罢兵言和..:::
    王镇恶打断道:“老宗长说错了,不是和谈,而是敦促邓氏赶紧开坞堡归降如若冥顽不灵,打破坞堡,定当鸡犬不留!”
    贾毅面色僵住,“梁使君,这~”
    梁广淡笑:“德仲公转达邓宗长,我只给他一日时间。
    明日此时若无结果,我先返回平阳,两千鲜卑骑就留在此地。
    等春耕结束,我再亲率五千兵前来造访。
    今日过后,不死不休,凡邓氏族人无分男女老幼一概杀之,其余佃户、庄客、部曲投降者既往不咎!”
    贾毅、贾阳、曲康皆是色变,这態度分明是要把邓氏灭族。
    崔也不再说话,若邓氏当真不识好列,他也帮不上忙。
    平阳团伙函待解决立足问题,不可能耗费太多耐心与邓氏周旋。
    若是看不到招降希望,自然只有挥舞屠刀。
    梁广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交给鲜卑人来做就行,相信悉罗多一定会很乐意:
    贾毅揖礼,勉强挤出笑:“不知使君希望邓氏如何做?”
    梁广竖起一根手指:“只有一条,邓氏族人必须搬离邓氏坞!邓氏可以迁往狐聂县居住!”
    贾毅麵皮狠狠一颤,条件虽只有一条,可也太过苛刻了些。
    邓氏占据邓氏坞已有三四十年之久,不断加固修才有今天规模。
    梁广一句话就要邓氏举族迁走,著实霸道了些。
    贾阳苦笑道:“狐聂县被羌人酋师所占,且远在谷稷山以西,靠近黄河东岸.....要想说服邓氏迁走,恐怕不易.
    ”
    梁广淡淡道:“邓氏阴结贺兰人,引代北诸部势力入侵平阳,自恃私兵对抗郡府,罪同反叛,就算诛灭全族也不为过!
    念在族眾妇孺多是无辜,又有诸位苦苦说情,我才网开一面,给予其改过自新机会。
    至於狐聂羌人问题,我自会派兵剿灭,但邓氏要负责供应军需、夫役。
    只此一条要求,邓氏若不答应,也就不用再谈了!”
    贾毅父子相视一眼,苦笑了下不再说话。
    曲康低眉顺眼,暗暗庆幸自己降得果断,最起码梁使君没有要求曲氏也迁出杨县。
    杨县城防还比不上邓氏坞,私兵也不如邓氏多,真要打起来,一两千兵马足以克之.....
    当即,崔、贾毅父子、曲康四人,带上十余邓氏俘虏,二度前往邓氏坞。
    “兄长觉得,这一次那邓眾老儿会否答应?”王镇恶笑问道。
    向靖指著二里地外的坞堡:“这邓氏坞本就是由军寨改建,扼守汾水、洪安涧交匯口,堪称平阳以北首要屏障!
    邓氏若不答应,只有强取了!”
    梁广笑笑,贾氏有人口之利,邓氏则占据地利,二者皆是他立足平阳的根基保障,不可能交由当地土人掌握。
    贾氏吐出人口,邓氏让出坞堡要塞,这是他以平阳为核心,建立基业的第一步,必须走得踏踏实实,不容任何差错。
    当晚,崔、贾毅四人连夜赶回。
    邓眾没有明確表態,只含糊说可以考虑。
    但请求他先行撤军,免得族人堡民日夜惊恐。
    可以就近前往杨县,由曲氏负责主持,三家再和他进行正式谈判。
    梁广略作考虑便同意了,先派王镇恶、向靖率一千五百兵,押送贺兰人返回平阳。
    他和悉罗多、慕舆盛领余下兵马前往杨县。
    他作为郡守,还未到过这处霍太山南麓小县,正好视察一番。
    二月二十,邓氏宗长邓眾一行二十余人,如约抵达杨县。
    会同贾氏、曲氏,一同与梁广进行第二轮正式谈判。
    曲氏作为地主,首次承办如此重大的会议,全族上下拿出十二分精神应对,
    不敢有丝毫差池。
    城外还有一千余鲜卑骑兵需要供给军需,曲氏这次也算是掏空家底。
    厅堂內,梁广和曲康居中而坐,其余人分坐两边。
    邓眾年纪比贾毅还要年长些,他也是头次见到。
    一个乾瘦老儿,眉眼间透出一股倔强,穿一身鹤擎宽衣,打扮得像个方士。
    曲康作为地主,理应是会议主持人,可惜他气场太弱,胆量太小,话音颤巍显得很心虚。
    崔主动接过话头,反倒让他如蒙大赦。
    在座眾人里,崔身份有些特殊。
    他是士族高姓出身,又是梁广僚臣,辅国將军府右长史,平阳团伙重要成员在这场平阳本地士人,与外来军阀头子的商中,他能起到调和润滑作用,
    避免爭执过於激烈。
    “......主公,邓宗长愿率宗族迁往狐聂,只是希望邓氏原有的土地数额不变,青壮丁口也一併迁走.....”
    崔显看了眼邓眾,把此前在邓氏坞商议的细则,重新当著眾人面复述一遍。
    梁广此前也没有表態,今日正式谈判,便毫不犹豫地摇头道:“清丈田亩、
    稽查人户必须进行!
    土地数量,以建元二十年(384年)五月为准,在此之前登造在册的土地视为宗族私產,一概不动。
    其余土地一律交还郡府,由郡府统一安排。
    至於人户数,邓氏宗族正支、旁支,外加宾客、佃户、部曲,建元二十年五月以前,大概七百余户,就按七百五十户算。
    多出来的,一律视作隱匿户,全部清退!”
    厅堂內鸦雀无声,邓眾和几名宗老代表气得浑身直哆嗦。
    邓氏掌握的土地人口,半数以上正是从去年五月以后快速积累而来。
    当时慕容冲南下河东攻打蒲坂,平阳陷入大乱,各姓宗族趁机侵夺土地、搜敛人户。
    平阳全郡群盗四起,流民遍地,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依附以四大姓为主的豪强势力。
    大半年时间,平阳处於无政府状態,形成四大姓共存共治局面。
    如今官府权力由梁广强势重建,还要让四大姓吐出侵占的土地人口,相当於在四家身上肉断骨。
    崔满脸苦笑,主公这般直截了当,显然是不打算就此问题做出任何让步。
    原本按照他的意思,只要能换取三家归附,土地人口可以稍稍宽限些..::
    贾毅父子交换眼神,脸色也不太好看。
    观梁广態度,对贾氏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宽容。
    邓眾强压怒火,“梁使君,我邓氏愿意拱手让出经营数十年之久的邓氏坞,
    难道还不足以彰显诚意?
    使君何苦一再相逼?难道当真要逼得我邓氏全族与使君死拼到底?”
    梁广警了眼这乾瘦老头,两眼充斥血丝,想来是连日没睡个好觉。
    梁广把弄著盛满酪浆的瓷盏,语气淡漠:“邓宗长,流血割肉总比举族覆灭要好!
    忍一时之痛,今后总还有发展余地邓氏引代北虏贼深入平阳,单此一条罪状,诛族也不为过!”
    邓眾和几名宗老脸色铁青,梁广直视几人:“邓氏罪行和其余佃户、庄客、
    私兵无关!
    我不仅不会追究罪责,只要他们登造版籍,成为郡府管辖的民户,我还会给他们摊分田地,受到郡府法令保护!
    邓宗长不妨回去问问坞堡民,有多少人愿意追隨你对抗郡府?”
    悉罗多、慕舆盛朝邓氏几人投去鄙夷目光。
    事到如今还在放狠话,当真是不自量力。
    梁广目光从贾毅父子、曲康、邓眾等人脸上划过,浓眉微冷著脸:“诸位,我耐心有限,不愿在此等小事上浪费时间。
    今日,是我最后一次坐下来与诸位商谈。
    若诸位当真是敌非友,在这杨县我也不为难你们,各自回去调集部曲,战场上以胜负论高下!”
    此话一出,厅堂內的气氛降至冰点,三家几乎被逼到了墙根脚。
    曲康脸色一阵变幻,一咬牙侧过身直接跪拜叩首,“曲氏愿献上宗族田册户帐,也请使君儘快派遣官吏,曲氏愿助使君重建杨县县!”
    邓眾向他投去惊怒目光。
    贾毅查拉眼皮,拄著木杖的手紧了紧。
    “曲宗长请起!”
    梁广笑著虚抬手,语气变得柔和许多,“曲宗长放心,曲氏归附以后,也是本府治下之民,该有的利益一定会得到维护!”
    曲康悬著的心、“”一声落地,有使君这番表態,曲氏总不至於受到太多苛待。
    曲康重新跪坐下,稍稍侧著身,眉眼愈发恭顺,仿佛主君身边侍从。
    他低垂眼皮,故意避开贾毅、邓眾几人目光。
    千余鲜卑骑兵就驻扎在杨县外,若真翻了脸,最先遭殃的必然是曲氏。
    生死关头,也顾不得讲究什么“共进退”的宣言。
    邓氏请来贺兰人,连带曲氏也受到胁迫,被逼承担一部分粮草军需。
    平阳原本的权力结构,对曲氏而言本就不友好。
    梁广虽是氏酋出身,相貌像个西迁鲜卑人,可行事作风更偏向於汉人。
    最起码,他还愿意讲道理。
    这一点殊为不易。
    平阳换过太多主人,匈奴人、铁弗人、羯人、鲜卑人,这些个胡人酋帅上来就是刀兵威胁,鲜少有愿意心平气和讲道理的。
    曲康余光瞟向贾毅、邓眾,曲氏侵占的土地人口最少,和其他三家一比少得可怜。
    全部吐出来固然心疼,可一想到其余三家吐得更多,又莫名有些幸灾乐祸..,
    贾毅嘆口气,拱手道:“敢问使君,不知今后我等土人,可有机会为使君效力?”
    梁广笑了笑,终於问到点子上。
    整日盯著土地人口,这帮傢伙目光还真是短浅。
    就不会想想如何路身於郡府、军府,共同努力壮大平阳团伙势力。
    盘子大了,分赃时才能分得更多。
    梁广笑道:“杨县、狐聂、襄陵三县,各置县丞一名,可由曲、邓、贾三族子弟出任。
    其余佐吏,譬如贼捕、方略吏、法曹门干..:..三家也有优先举荐权,报经郡府批准方可上任。
    一年以后,都府会对各县佐官僚吏予以考评,合格者继续留用,今后按制迁转,不合格者予以清退。”
    顿了顿,梁广又道:“三家也可向郡府举荐人才,郡府按职缺酌情敘用。
    总之,平阳治理离不开诸位出力,只要诸位诚心诚意建言献策,本府一定大开方便之门!”
    这番话倒是让邓眾、贾毅几人脸色有所好转,听这意思,梁广並不排斥与他们共享权力。
    一部分县乡基层治理权,仍然可以让渡给豪强大族。
    崔心中微动,听出几分弦外之音。
    主公让渡的这部分权力,似乎只有一年时间。
    一年之后,需要根据考评情况,重新认定任职资格。
    崔有些犯糊涂,主公的取土之策,有些像察举旧制,细品的话又有很大区別。
    还有考评制度,具体会如何做?
    普时官品令规定:举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一策不通不得选。
    举孝廉,通一策得选。
    难道考评也会按照此法进行?
    还有中正官评定土人阀阅品第,主公一句不提,似乎不打算沿袭中正九品旧制?
    可如此一来,土族最引以为傲的上品高姓还有何用?
    崔的心有些乱了,见梁广脸上掛著高深莫测的淡笑,心里愈发懦懦不安起来。
    土地人口是土族豪强的根基,取士做官则是土族发展壮大的捷径。
    土断可以打击土族根基,若是连取士做官的口子也一併扎紧..:::
    崔倒吸凉气,他们这些土人,到时候就会彻底沦为统治者附庸!
    相比起崔的远见,贾毅父子、邓眾、曲康显然没有想得太过深远。
    三位宗长沉浸在分享权力的喜乐当中,自动忽略掉,梁广提到的一年后的考评。
    只要有机会染指权力,参与平阳团伙地方治理,土地和人口的损失,今后还可以慢慢弥补回来。
    一脸“倔样”的邓眾脸色缓和许多,拱手道:“敢问使君,对我等士籍的认定和授田,又依照何等章法进行?”
    梁广笑道:“曲、贾、邓三家大力支持郡府新政,有功於郡治,三家士籍无需经过评定,可按照大秦旧制沿袭。
    郡府会另造黄册,专门用来登造士籍。
    至於士籍、官吏如何分田,还需要经过充分討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之策..,
    魏普以来,土籍、官籍都用黄纸製成册簿,工本费由土人、官员自行承担。
    黄纸造价高,普通庶民负担不起,故而黄册又代表高人一等的户籍地位。
    听到梁广承认三家士族地位,几位宗长明显鬆了口气。
    还好,土人身份算是保住了,各姓子弟还有机会进入平阳政权效力,参与权力分配。
    土地和人口的损失,总算是找补回来一些,
    贾毅、邓眾相视一眼,起身拜倒:“贾氏(邓氏)愿为使君大业效犬马之劳!”
    曲康也紧跟著拜倒。
    “三位宗长请起!”
    梁广端坐不动,只是作势抬手,说了几句勉励之言,神情並没有因为三家最终归附而產生多大变化。
    落在各家土人眼里,只会觉得他气质深沉不怒自威。
    殊不知,,他自己心里也鬆了口气。
    倒不是惧怕三家联合產生威胁,而是內部整合这种事,自然是越快越好。
    久拖不决的话,势必耽误后续生產建设。
    当日,曲康设宴,歌姬舞乐好一通热闹。
    邓眾老儿喝了不少,敲盏高歌兴致颇好,似乎白日里吹鬍子瞪眼,一脸悲愤样之人根本不是他。
    至於邓氏兵败,邓炳战死,永安私兵被诛杀上百人之事,邓氏无人提及,仿佛没有发生过...
    两日后,梁广送別慕舆盛、长孙肥、拓跋窟咄一行,和悉罗多率兵返回平阳.:::

本文网址:https://www.danmei4.com/book/224964/640176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danmei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